第117章 錢多人閒的臣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康熙接連三日帶著德赫上朝,出去山東災民的安置,現山東布政使揭露原任布政使劉皚虧空庫銀,及原任巡撫王國昌盤庫時竟保題並無虧空等糟心的事情,康熙心情還不錯,最壞也就是這種程度了,康熙對事情已經瞭解的很清楚,除去這些還有官員為政不良,官商勾結糧價上漲,巧立名目的徵稅,都是一群貪官。厭到極致,也就這麼回事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雖說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但是殺了之後要怎麼辦,災民安置,遣送回籍等等……

康熙看著睜大眼睛在一邊認真聽下面朝臣爭論的乖孫子,勾了勾唇角,飛快下令漢大臣、八旗官員、內務府分別賑災,又詢問了胤禛修建水庫的事宜,然後想了想下令胤祺胤祐帶著賑災款跟糧米去賑災同時徹查山東庫銀庫糧虧空一案。

“舒穆祿大人,你覺得孤的皇瑪法是傻子,還是覺得孤的阿瑪,叔伯們是庸才,沒一點兒本事?”山東一事,暫時告一段落,又處理了數見雞毛蒜皮的小事之後,右都御史突然請旨,讓太孫議政,複議的人還不少,文縐縐的話語中,德赫聽出來了,大約是說自己天資聰穎無與倫比,然後希望康熙下旨,以後就讓自己上朝議政!康熙聞言一笑,等眾人說完,下面跪了一群請旨的,於是直接問德赫要不要上朝,和藹程度閃瞎眾人的眼睛。德赫歪著腦袋坐在康熙邊上專門給他準備的椅子上,身穿著太孫朝服,神色天真的看著由此提議的右都御史舒穆祿.阿克丹,嘴裡說的話卻令舒穆祿阿克丹後悔自己張了張嘴。

“汗瑪法,畿南四府、河南、山東百姓生計如此艱難,為了口飯都要背井離鄉。泱泱大清國,吃不上飯的百姓並不在少數。可咱們大清的官員,吃著朝廷的俸祿,享著您的信任,百姓的尊敬,現在卻在算計孫兒一個黃口小兒,您帶孫兒上朝,不過是對孫兒的教導,讓孫兒長見識。即便孫兒真的是天資不凡,聰慧絕倫,孫兒不過鏘鏘九歲而已,牙都沒換完,張嘴就漏風,就這樣能幹什麼,還被被人想著怎麼捧殺?汗瑪法,不說大伯阿瑪諸位叔叔,咱們愛新覺羅家能夠替您分憂,為國出力的不在少數,孫兒如今主要則是應該放在學習上面。您說孫兒是怎麼得罪舒穆祿大人以及諸位大人了,讓你們看著流落的災民不顧,貪官汙吏不差,來算計孫兒?難道汗瑪法不會叫教導孫子,還需你們指手畫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康熙聞言一喜,看著德赫問:“弘曄只知道何為捧殺?想來朕的右都御史和諸位大人不太明白。你且解釋一二。”

“回汗瑪法的話,此意出自,書中有雲‘長史馬肥,觀者快之,乘著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孫兒想著舒穆祿大人以及大人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孫兒就不多說了。不過張英大人前兩日有給孫兒講過宋代王安石所著的一文,孫兒覺得舒穆祿大人應該不至於這個都不知道吧?當然不會不明白少時聰慧,卻不加以努力,年紀小閱歷淺的自然從一被人帶壞,長大之後一定只能成為庸才的道理。當然,舒穆祿大人想來也不是故意插手您對孫兒的教導,畢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話,可是人盡皆知的。”德赫看著舒穆祿.阿克丹,一臉你好無知的表情,然後對康熙道:“汗阿瑪放心,這些道理孫兒都明白的,以後定不會有所怠歇,會約束好自己好好讀書,待長大以後,跟各位叔伯兄弟一起在為國分憂。”

康熙聞言笑著連聲稱好之後,對眾人道:“還有誰想枉顧太孫有意進學的事情,讓他分心參與政事的?”

枉顧太孫有意進學,想要將其捧殺,這話一出,眾人都連聲稱不敢,康熙冷笑一聲,待德赫問過樑九功,將之前複議的人名都問了一遍之後,然後直接說了聲下朝,於是牽著德赫的手便走了。

“你覺得這些人應該怎麼處罰?”剛才複議的有二十餘人,康熙本想一氣之下全擼了,將孫子將人名記下了,所以便想看看孫子的想法。

德赫眨眨眼睛,有些鬱悶道:“本想著他們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想來一定都是腰纏萬貫,萬事無憂,所以這才有多餘的心思算計孫兒,原本覺得這種不幹實事的直接全都擼乾淨,但是之前太傅有教導,不能一概而論,孫兒便想著把他們的名字都記下來,看看以後如何,至於現在,讓他們家裡的餘錢都捐出來,安置災民,您看如何?至於帶頭的舒穆祿大人,御史位子對他似乎有些太過清閒,想來吏部應該會給他找了新的差事。”

康熙肯定,德赫所說的這些話,沒有旁人教他,這幾日他時時在自己身邊,帶他上朝也不過自己一時之意,對於孫兒有這樣的見解跟自制力,康熙表示他很滿意,於是讓人將自己御案上的白虎鎮紙連同幾套上好的文房四寶,又把午膳桌子上的四道菜給張英送去。

德赫表示如果他是張英,絕對不希望收到這樣的賞賜,這菜就算再精貴,別人的剩菜他也不要吃,皇上的口水也不怎麼乾淨。而且皇上賜菜,那可得先供祖宗,然後吃的時候還有跪著不說,還得全部吃完,一點兒湯水都不能留,這種舔盤子的行為太讓德赫膈應了,最後盤子還要供著不能打爛了,一不小心有所損壞……呵呵……德赫有些不厚道的想著,但換一種角度,德赫覺得賜菜挺划算不浪費。

‘即有錢,人又閒。’當眾人得知德赫對於請旨讓自己議政的大臣的評價的時候,沒有複議的慶幸自己動作慢,複議的恨不能吃了舒穆祿,當然舒穆祿隱晦的看過明珠之後,只能默默的承受著眾人的恨意。當胤誐帶著康熙的口諭去這些有錢人閒的家裡頭的時候,眾人頓覺心都碎了,胤誐沒有太狠,因為康熙聽了孫子的話,已經把這些人家底摸清楚了,不多,不過三分之一家產而已。一共二十四人,舒穆祿捐了二十萬兩銀子,其他人最少五萬,最多二十萬兩白銀,總計二百一十七萬兩白銀被他們捐給用來修建水庫河壩的災民,充作他們的工錢以及以後回鄉的部分安家銀子。

事後,舒穆祿.阿克丹被降級踢到工部做了一個工部侍郎,每日陪著較真的甚至不喜歡他的四貝勒胤禛,以及雖然面似和藹但大病初愈萬事不管的八貝勒胤禩,每天忙到要死卻換來無數呵斥,只能兢兢業業及其用心的在兩位阿哥的監管下,絲毫不敢鬆懈的幹活。

“汗阿瑪,這些人家裡都這麼有錢,為何還要往戶部伸手借銀?”在康熙眼中不過一群烏合之眾,但是就能這麼快籌集好我二百多萬兩銀子,康熙也有些吃驚,德赫拿著康熙讓人調查的結果,好奇地問。

康熙摸摸他的頭,沒有說話,如今國庫中存銀不過一千一百多萬兩,就算給兒子安家銀子,給女兒嫁銀都要小心謹慎,很多時候動用私庫,當孫子不經意問起國庫存銀,康熙找來戶部官員之後,看到一箱一箱的借條,康熙心裡無法向孫子解釋。

“保成,這件事你有何想法?”等德赫去唸書的時候,康熙對胤礽問道。這麼一大筆錢,若是都還上也不現實,甚至有很多都是康熙的心腹。

胤礽對這件事早就準備,他也意思意思的借了先後借過錢,現在還有十萬兩銀子的欠銀。於是道:“長此以往,確實是個大問題,但確實有困難的又不能不借,不過看著他們一個個甚至起來比國庫也差不了多少的家當,兒子說實話,也有些羨慕呢!畢竟兒子也不過百萬的家當。”

當然康熙知道胤礽門人經商的事情,對於兒子的家當心裡有數,再說胤礽每年還孝敬他一大半,並且又沒有魚肉百姓傷天害理,所以康熙一直是默許的。當然對於經商的事情他並不支援,胤礽門人經商無所謂,不過對於胤禟想要親自經商的事情,康熙就恨不能將他回爐重造了。

“借銀只是素來不可禁止,不過兒子覺得要有個章程。不能誰來都能借,得規定個還款時間。”胤礽張嘴道:“還有就是銀子不能白借,就像兒子借了十萬兩,那麼就算是十年還清,每年至少得還一萬兩,再加上一千兩的利息。這樣分攤下來,還的不多,利息不過十分之一,十年後兒子便還了十一萬兩,長此以往,不僅能控制借銀之事,國庫應該還會略有盈餘才是。當然兒子也可以一次還清,定個五年內利率百分之八,十年內百分之十,二十年內,百分之十五。當然借銀是為了國事或者百姓之事,也可以經戶部詳查之後,給予免除利息,或者見面借銀的獎勵。最多借款不能超過二十年。當然這只是兒子一個粗淺的想法。到底如何,還需汗阿瑪定奪。”

康熙思索了半天,然後道:“寫個摺子送過來吧!”一想到孫子好奇的問為什麼大家都問國庫借銀的時候,康熙渾身就不自在,孫兒聰慧異常,他想要給孫子豐厚的資本,而非一箱箱的借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冰水中的魚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