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四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鄔思道說是要蹭吃蹭喝一陣,也不過玩笑話,宋犖辦完事兒便連夜回了蘇州。

偶然聽林如海說起,越過年聖上要南巡,這邊各州府都在準備了。

皇帝南巡,都是大事,難怪下面官員緊張著。

怕是那宋犖來,就是為了商議此事。

不過轉眼,便已經到了十一月十五,乃是赴鹽商宋清那宜春園賞梅之約的日子。

林如海知道賈敏的事兒,後來也叫人查清楚了,林如海不該對這宋清有什麼好感。一路來,林鈺只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以前赴宴時候的場景依稀浮現,然則繁華過眼,轉瞬雲煙。

林如海下了轎子之後,站在門口,提點過他萬事小心,也莫跟宋清這等小人親近了。

之前那為賈敏看病的大夫,是半路上換的,還有宋清從中作梗。

醫病一事,動輒關係到性命之安危,不可馬虎,可如今賈敏醫病竟然出來這麼個大夫,糟心得厲害。

最初為賈敏治病的乃是杏林聖手鄭旭,可半路上這鄭旭被宋清府裡強行請走,說要醫個急病,結果一走便是好幾天。賈敏的病前些天還好好的,可這兩日可說是驟然惡化,來勢洶洶,一時之間哪裡顧得上再去找鄭旭?原本說好了一直請鄭旭來,請不來鄭旭也不能不治病,於是才請了同在回生堂的坐館大夫——也就是林鈺前些日碰見的庸醫。

這庸醫名為徐g,查過之後才知道,原不過是蘇州來的一個赤腳大夫。

這樣一名庸醫如何能進入回生堂?

林如海那邊再查,專尋了人去問,才知道這徐g在初來揚州的時候,竟然還大出過風頭。

那時候還是夏末,那城牆根兒下橫著一卷草蓆,裡面有個沒了氣兒的九歲左右的姑娘。眾人見了自然說去報官,平白說這城牆根兒下死了人,可不是什麼小事。這時候徐g從旁邊走出來,說讓他看看。原本這庸醫只是想要出出風頭,他在蘇州的時候協助過仵作辦事,有幾分經驗。

說來也怪,這被卷在草蓆裡的女孩生得瘦削,身子早就冷透了,左眼眼角旁邊有一塊疤,破了相,難看得很。眼看著是死了的,可也不知道徐g怎麼做的,那女娃竟然直接從地上坐了起來,可把當時的人給嚇了個半死。

死而復生之事,忽然就這麼發生在了眾人的面前,後面事情怎麼發展,林鈺是不清楚的。

不過這徐g會忽悠,也不知道怎麼說了個天花亂墜,將自己誇得天上僅有,地上絕無的,便進了那回生堂了。

後來才有賈敏倒黴,遇見這麼個大夫。

賈敏病情也不是能拖的,延請鄭旭不至,這才換了人。林府管家多次去宋清府上眾人,卻被以各種藉口拒絕,沒個結果。後來才換了一家醫館的大夫……

旁人都急,只有賈敏不動聲色,說是命,逃不過。

從賈敏此事開始,林如海便不可能真與這宋清善了。

即便鹽商勢大,無鹽不成,可終究林如海是個官,明年又有南巡,林如海現在不動聲色,回頭怎麼做卻是不知。

冬日裡,賞梅是一件雅事,鹽商們有錢了之後就愛附庸風雅,倒請了不少的士子來。

林鈺陪著林如海過府,報門的喊一聲“兩淮巡鹽御史林老爺到”,裡面便都為之側目了。

宋清是個滿臉含笑、小眼睛濃眉毛的中年男人,本來在堂上招待賓客,一聽見說林如海來了,立刻迎上來,“林大人肯賞光,當真是要蓬蓽生輝了,這一位是林大人公子吧?快請進,請進。”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林如海帶笑與他一拱手,林鈺也跟著做,說話間便已經進了這精緻細巧的大園子裡。

林鈺是青袍玉帶,腰上配了枚玉i,一看便是文質彬彬,溫雅至極,知是那書香門第出來的。宴席上已經來了不少的人,林如海在一處,卻叫林鈺去外面坐。

這種時候,鹽商們要跟官員們聯絡聯絡,自然打發他們小輩走。

林鈺走時候聽見一人提起“南巡”,便知道這些人聚會到底是要說什麼了。

他出來到廳裡坐下,同桌還沒別人,林如海來得算是早的。

沒一會兒,他便瞧見了一個半熟的人。

穿著黑袍的鄔思道將那帽子取下來,拍乾淨上頭的雪,進來便看到林鈺,於是笑一聲:“來一次揚州便見到鈺哥兒一次,也是緣分。”

“既是有緣,不如請先生同席了。”

林鈺知道鄔思道這人乃是宋犖倚重之人,知道不少的訊息,盼著他過來坐,也免得一會子宴會開始了兩眼一抓瞎。

鄔思道是自己來的,這宴會乃是人人都可來,不過看身份排位置罷了。

原本鄔思道沒資格坐這裡,可林鈺身份貴,既然出言邀請他,主人家不能拂了林鈺的面子,他坐在這裡必定沒人敢說。

方坐下,鄔思道便道:“此番宜春園之會,幾乎來了整個揚州的鹽商呢,我進門時候聽見幾個陝西口音的大商,方才過走廊的時候又聽見一人用一口的四川話跟人扯呼,這來的人可多著呢。您可知道幾個月之前今年新任的總商盧家,被滿門抄斬之事?”

怎麼忽然提到了盧家?

林鈺警惕幾分,卻點頭,又搖頭:“知道,不過知道得不多。”

鄔思道看了看來來往往穿梭與眾桌席之間的丫鬟們幾眼,才問林鈺道:“我以為林老爺會跟你透透口風,原來你是個什麼也不知道的。”

“大人們的事兒,父親怎會跟我提?”林鈺一點也不介意,坦然地認了,而後才道,“不過我看鄔先生是知道不少的,您這話都說了一半,總不能因為我什麼也不知,便不把這話說完吧?”

鄔思道苦笑,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話不能說深了,只淺淺一句:“盧家生意遍佈大江南北,家是抄了,生意卻還沒人接呢。留下來的肥肉,總不能看著爛掉,伸手的人多,也不知是怎麼個分法了。”

揚州這裡,倒下了一個盧家,立刻就會有新的人頂上來。

沒了盧家扛鼎,宋清就隱隱約約有執牛耳的態勢了。

原本已經不說了,可在那穿著一身黑緞團金八寶紋的富商模樣人打外面進來的時候,鄔思道怒了努嘴,示意林鈺去瞧:“蜀地來的,自流井李家的當家人。我倒是忽然覺得……這事兒怕沒那麼簡單了……”

當然沒那麼簡單了,自流井那邊新開出一片來,若是出滷情況好,又是一番爭奪了。

滷水製鹽——古早時候開採的滷水一般是天然滷水,有在地表,有在地下的。

先民先開採地表滷水,淤泥、山間、岩石孔縫之中,另有的地下滷水卻埋藏較深,需要鑽井方能開採出來,開出來的井叫“鹽井”,鹽便叫“井鹽”。

出來的滷水也有差別,黑滷、白滷、黃滷,名目繁多,品質亦有區別。

四川身居內陸,盛產井鹽,川鹽在全國鹽業之中所佔比例甚大。

蜀地鹽商也是豪強居多,從山間地裡開鑿鹽井,製作井鹽,鹽產日豐,自流井之名氣自不必說。有一句詩說“一泉流白玉”,以白玉來比喻鹹泉,說的便是井和鹽。

半年之前,有訊息說四川釜溪河自流井附近發現了新的一片鹽井,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訊息,說在那一片打井定然能出白玉泉——可有幾名鹽商找人去試過之後,打出來井裡是冒了鹹泉,可那滷是黑的,入口苦澀,並非上等的鹽井。

四川井鹽銷往大江南北,自有其名氣,現在四川鹽商來揚州,怕還是為了那新開的一片鹽場的事兒。

鄔思道不知道這訊息,只是林鈺心中有數。

林鈺只能看著自流井這一塊肥肉,也沒辦法吃下。盧家種種產業,還要在在這裡被人商量著瓜分,他真難受。

正沉吟著,不想忽聽鄔思道駭然壓低了聲音:“這位怎麼也來了!”

林鈺認識鄔思道以後,只覺這人沉著冷靜,並不輕易有色變之態,而今聽這聲音駭然之中透著古怪,便看了鄔思道一眼,順著他目光望出去。

廳門口進來兩名青年,一前一後。

走在前面那人時不時地往後面瞧一眼,說兩句話,這情形看著著實詭異。

林鈺納罕,再看一眼鄔思道,卻見他已經站了起來,目光從那青年之中站得靠後的人身上收了回來。原來後面那個才是正主兒?

站在靠後位置的青年掃視了一圈,石青色的袍子上還沾著外面方落的雪花,一下就看到了鄔思道,於是與前面那人一指,兩人一道過來了。

鄔思道忙垂首要行禮,卻被前面人按住。

後面那人道:“鄔先生不必多禮,這裡沒您認識的人。”

近了,林鈺才瞧見這人模樣,一張冷峻刀削的面孔,薄唇抿著,線條略有幾分僵硬,微搭著眼,頗有一種無情無感的感覺。

一身都是冷意。

鄔思道很是戰戰兢兢,看眼前這兩人隨意坐在了這一桌,想了想還是介紹道:“這一位是——”

那之前站在前面的青年笑了一聲,自己道:“在下年羹堯,字亮工,這一位?”

“林鈺。”林鈺拱了拱手,又補了一句,“尚無字。”

鄔思道也補了一句,不過是對著那始終沒說話的人說的。“鈺哥兒乃是兩淮巡鹽御史林大人獨子。”

那沒說話的青年,終於抬了眼,看了林鈺一眼,一下便皺了眉,不過轉瞬又舒展開了。

他回頭一望,原來是聽見有個高聲笑著的人進來了。

年羹堯也回頭看了一眼,“四爺,我去看看?”

被稱為“四爺”的人點點頭,只道:“方才那宵小混到他身邊去了,且找找。”

年羹堯領命便去了,鄔思道小心翼翼問道:“四爺丟了東西?”

那人抬眼,也不說話,鄔思道自知失言,連忙告罪:“草民失言,失言——”

林鈺卻忽然勾唇一笑,鄔思道這失言得厲害了。

對什麼人能自稱草民?這一位怕是身份不簡單……

在宋犖身邊,鄔思道也是應付自如,現在卻似乎有些怕。

那人見林鈺笑,只問他道:“林公子可見著什麼好笑之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時鏡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