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蓋世豪俠之取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五月, 宋軍翻越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趙光義率領的王師抵達幽州南境, 先鋒部隊與遼軍開戰,取得了數次勝利。商榮密切追蹤宋軍行軍路線, 早在十天前發現了趙霽的身影,卻接連被他躲開了,心想:“他定是知道我會阻止他,不願與我相見,這心情與二十年前的我何其相似。趙光義殺了他的庶母和義姐,他的仇恨比我當年還深,我去勸他放棄復仇他未必肯聽, 還是先設法制止他的行動再說。”

他和趙霽性格迥異, 是以沒採取趙霽當年追著他死纏爛打的策略,而是躲在趙光義附近,暗中保護。趙霽也潛伏在軍營外,卻一直未見額外行動, 商榮知道他在猶豫, 目前正是兩國交戰的非常時期,殺死君王,宋軍必亂,趙霽一定能預見到這點,不會不顧大局盲目洩憤。

連續十天不見趙霽出手,商榮甚感欣慰,他這徒弟從小心態平和, 不走極端,估計此時已自行想通了。然而新的憂慮逐漸誕生,透過宋軍的作戰方式和軍隊集結規模,商榮覺察出巨大的弊病和漏洞。

一、宋軍主力過於集中,沒安排後備軍和牽制軍。軍隊以步兵為主,而遼軍基本以騎兵構成,移動速度和機動作戰能力遠超宋軍,這情形下兵力集中反而容易被敵方抓住破綻。

二、宋軍長途跋涉,軍士疲勞,不經過休整便連續作戰,易遭潰敗。

三、幽州是遼國苦心營造多年的軍事重鎮,城防堅固,糧草充足,攻打此城必須做好長期打圍困攻堅戰的準備。可趙光義一到幽州就命令全體軍隊集合攻城,犯了輕敵的大忌。

這個趙老三心高氣傲,根本不懂用兵,宋軍一準要吃大虧!

商榮料事如神,駐守幽州的遼軍守將堅守抵抗,頂住了長達半月的圍攻。宋軍久攻不下士氣明顯低落,遼國的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又援軍趕到,趙光義親自督軍與遼軍在高粱河展開激戰,這時的宋軍已是強弩之末,卻“奇蹟般”地擊退了勇猛的遼國騎兵。

趙光義再次輕率下令軍隊乘勝追擊,追出十餘里遭到遼軍伏擊,宋軍被遼國鐵騎攔腰沖斷,一番廝殺肝髓流野,積屍滿地。至晚又有數只遼國精銳騎兵趁著夜色掩殺而至,威猛的駿馬載著熊熊火把往來飛馳,映在鋥亮的盔甲上滿目生光,宋軍辨不出敵軍數量,個個慌駭,棄陣逃散者極多。

少時遼軍已對宋軍實行兩翼包圍鉗擊之勢,飛沙走石的大混戰從上半夜打到下半夜,宋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趙光義率殘部突圍,途中與眾將走散,逃到一處山坳身邊只剩兩名近侍,四面窮山惡水,身後追兵將至,身下坐騎也傷重倒地。近侍忙攙了他逃命,一隻流矢飛來射死一個,僅餘一個小太監嚇得哇哇大哭,屎尿流了一褲襠。

趙光義耳聽馬蹄隆隆,數十丈外現出敵方的軍旗,不禁哀嘆大勢已去。路旁十幾株參天巨木猝然間相繼倒塌,塵埃烈火竄至半空,截斷遼軍追擊。

惶惑中,趙霽跳到他跟前,將那小太監拎起來扔進草叢,趙光義睜眼見是他,歡喜地叫了一聲:“六弟。”,脖子已被卡住。

趙霽毛髮盡豎,怒道:“誰是你六弟!你先殺我義姐又殺我庶母,我是來找你算賬的!”

說完掄起右手啪啪啪連抽十幾個耳光,未使重手,已打得皇帝唇裂鼻破,滿臉鮮血。

趙霽將他摜到地上,踏住胸口逼問:“說!先帝是不是你害死的?”

趙光義自忖無救,臨死不想受屈,大聲地為自己喊冤:“你要殺便殺,但殺死皇兄的罪名我擔不起!”

趙霽往他上身挪了挪腳,禁止他起身,喝罵:“你還狡辯,大哥死前只有你在場,宮人們說他在大殿內追打你,還聽到斧頭掉落的聲音,然後他就駕崩了,不是你搞得鬼還會是誰?”

趙光義咬牙辯白:“大哥駕崩後眾位大臣都去瞻視過遺容,若死於血光,外人怎會看不出來?”

“那他是怎麼死的!?”

“當時他拿著斧頭追殺我,我躲避時推了他一掌,他一跤仰倒就再沒爬起來……”

那晚趙匡胤將趙光義叫入寢殿,質問他殺害費貴妃一事,兄弟倆沒說幾句便吵起來,趙匡胤當時病重,情緒暴躁,操起斧頭追砍趙光義。二人在殿上追逐叫罵,趙光義情急之中用力推了趙匡胤一把,趙匡胤倒地昏厥,頃刻後氣絕身亡。

趙霽向來不喜冤枉人,即便恨透趙光義也不能空口定他的罪,揪起來怒斥:“就算你是失手,你的所作所為也是狼心狗肺!大哥對你多好啊,從來讓著你護著你,明明有兒子還一心把皇位傳給你。有一次你生病大哥幫你炙艾灸,你嫌燙,大哥就先炙自己,調好熱度才給你,世上哪兒去找這麼好的兄長?你卻殺他的姬妾,殺他的兒子,趙廷美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你也不放過,你就是個畜生!”

趙光義面紅耳赤,心中冤屈激憤,他一直很眼紅二哥,趙匡胤從小處處強過他,打仗戰無不勝,做事無往不利,受朋友敬重,受臣僚擁戴,就連他的女人也對他死心塌地。不平情緒在趙光義內心壓抑許久,在趙京娘出現時勃然爆發,他想不通二哥憑什麼有這般好運氣,有了青雲直上的事業,還有那麼美麗賢惠的女子投懷送抱。

邪念長期蠢動,終於一天他按耐不住,借酒向那女人伸出爪牙,打算以征服她為途徑宣洩對二哥的嫉妒,可是他失敗了,趙京娘寧死也要保護對丈夫的忠貞,他不能令其屈服,狂怒地下了殺手,再後來又因為同樣的原因殺死了費初蕊。

趙匡胤的身影太偉岸,阻擋光亮,使他的心地日漸陰暗,所以即位後他迫切想要建立戰功,向二哥的功績發出挑戰。可是再嫉妒,他也沒將這種情緒轉化成仇恨,他仍舊愛他的血親們,沒想害他們的命,悲慘結果非他所願。

所以他又高聲喊冤:“那兩個女人是我殺的,可我沒殺德昭和廷美。德昭性情剛烈,我不過說了一句重話他就負氣自殺,廷美也是自己生病死的,與我何幹?”

“呸!不是你威逼恐嚇,他們怎會自盡病亡?冤有頭債有主,我今天就替他們討還公道!”

趙霽咆哮舉掌,藏在一旁的商榮即刻閃出來呼止。

“趙霽,現在萬萬不可殺他!”

這些日子趙霽不斷迴避商榮,卻隨時能感知到他的存在,見他現身,怒態稍減,壓低嗓門說:“你放心,我知道此人不能殺,可是絕不能這樣便宜了他!”

說罷撿起一根箭羽狠狠插進趙光義右腿,再飛快拔出,趙光義大腿上現出一個血窟窿,疼得他滿地打滾。

商榮上前點住他的穴道,見趙霽背後身去,便掏出布巾和金瘡藥為傷者止血包紮。那金瘡藥有止痛功效,趙光義疼痛很快減輕,認得救他的人是誰,忍住恐悚致謝:“多謝商大俠。”

商榮冷眼看著他:“趙光義,你姦殺兄嫂殘害血親還姦汙了我的義妹周薇,按說死有餘辜,念你是一國之君,擔負著護國衛民的使命,登基以來還算勤政愛民,頗有幾分功績,我們決定讓你將功補過。這金瘡藥裡摻了一種劇毒,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發作,若無解藥你就會傷口潰爛而死,如果你能清明勤謹做一個好皇帝,我便派人準時送解藥給你,若昏庸無道,濫施□□苛政,就等著接受毒發時的痛苦吧。”

趙光義驚駭,思量:“此人要殺我易如反掌,卻留下活口,許是想脅迫我。他原是前朝皇子,難不成想藉機復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冷靜片刻試探:“閣下是一言九鼎的大俠,當日開城禪讓一事朕記憶猶新,料想閣下不會失信。朕繼任大統,一刻不敢忘卻肩上責任,所施舉措包括這次北伐都是為了保我大宋國泰民安。”

商榮心領神會,笑道:“我要奪江山,豈會有你趙家的今日。不看你有治國之能,我們又怎會輕易饒你?有三件事你務必記牢,第一、不可再加害趙德芳;第二、周薇和李從益已被我救走,你休得追捕;第三、將我妹金花郡主許配楊業六子楊延昭。”

趙光義受制於人,這些不觸及核心利益的事還可讓步,說道:“德芳是朕親侄,當日他哥哥德昭自盡朕已痛心疾首,自會想盡辦法保全他。李從益是敵國末裔,若能安分守己,朕也不會為難他。令妹的婚事更是舉手之勞,但那楊業乃北漢降將,習氣未定,萬一日後生變,閣下如之奈何?”

商榮回道:“我打聽過楊業為人,他原為我江湖同道,迫於生計才為北漢效力,漢王投降他才跟著降宋。其人勇猛善智,最重信義,既答應效忠趙家,定會守信,你要保衛邊陲抵禦遼國,還得倚重他。”

他叫回窩在草叢裡的小太監,命他扶起趙光義,帶他們去找宋軍。走出數里,前方火光熒熒,又一路人馬趕到,商榮看清旗幟上鬥大的“楊”字,知是楊業的部隊來了,朗聲高呼:“楊將軍,官家在此,速來救駕!”

那楊業聽見呼聲,立刻縱馬飛奔而來,身後跟著一名銀盔小將。二將到了駕前倒身下拜,楊業奏報,他負責押運糧草,剛剛路過此地,聽聞宋軍敗績,恐遭遇遼軍主力,是以領著隊伍抄小道行進,這才巧遇聖駕,又向趙光義引見身旁小將。

“此子乃臣的六子楊延昭。”

趙光義細細端詳,那楊六郎俊朗英秀,神采不凡,確是個人見人愛的美少年,無怪柴郡主心儀。商榮看楊延昭目光堅韌一臉正氣,也對這未來的妹夫很滿意。楊業打量他和趙霽的裝束不像朝臣將領,猜測是趙光義身邊的謀士,又覺趙霽有些眼熟,似乎在哪裡見過。趙霽還記得他,當年武林盟追查盟主甄興濤一家的滅門案,誤將商榮當做兇手。他為替商榮洗冤,在郫邑夜闖中興禪院,與武林盟多位好手劇鬥,其中就有這個麟州楊家槍傳人楊業。此時也不說破,讓楊業趕緊護送皇帝撤退。

楊業獻出自己的坐騎給趙光義代步,趙光義分得清形勢,說:“將軍作戰不可無馬,朕看卿隊伍裡有裝載軍械的驢車,可調一輛給朕乘坐。”

其時東方既白,遠處隱隱傳來馬嘶人喊,敵人追兵迫近了。楊業想派人護送皇帝先行,自己和兒子領兵斷後。

商榮出面說:“請將軍護駕,這裡由我二人應付,管保敵人有來無回。”

楊業同是江湖漢子,看出他們都非凡人,又見趙光義同意此策,便催喝部隊速行。

俄而,野地裡只留師徒二人,趙霽目送軍隊遠去,仰起頭吐出一聲惆悵地嘆息,商榮明白他的心境,搭住他的肩膀柔聲誇讚:“你做得很好,我起初還擔心勸不住你,結果都是我多心了。”

趙霽自嘲一笑:“我是真想把他大卸八塊,可沿路經過那些村落城鎮,看到在田間耕種的農民和城裡奔波營生的百姓,就知道不能那麼幹……”

經歷過戰亂的人方知和平可貴,見識過殺戮的人更懂得珍惜生命,他的雙眼承載過太多慘不忍睹的悲劇,也充盈著無數如詩如歌的美好。富饒的都市,寧靜的鄉野,繁華的商埠,一張張欣欣向榮的笑臉歡顏,一幕幕溫情脈脈的人倫畫卷,還有孩子們的歡笑和朗朗讀書聲……鮮明的對比面前,他怎捨得毀掉來之不易的太平景象?

“倒回去二十年,我一定毫不猶豫殺了他,如今活到這歲數,不能像少年人那麼激憤衝動了,得識大體顧大局。說來是很憋屈,好人的冤屈得不到伸張,壞人的罪行得不到懲罰,誰聽了都咽不下這口氣啊。可這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相關聯,不是分清曲曲直直那麼簡單,歲數越大越看得明白,心裡也越來越累,因為發現世上有太多不得不忍耐的人和事,還有太多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靜心想一想,人本來就這麼渺小,個人的苦惱與眾生的苦惱相比根本不算什麼,磨鍊毅力不就為了忍耐麼?我放過趙老三,姨娘和京娘姐姐泉下有知或許會怨恨我,若能保得天下安康,我寧願揹負良心債,做世人眼裡無情無義的小人。”

曙光初現,大地恢復顏色,魏巍的山,濤濤的水依舊以亙古不變的規律存在,千軍萬馬踏過江山不曾變色,帝王將相揮斥方遒,百年後終究歸於塵土,一切凡夫,不知人身為五蘊假合,以“自我”為天地中心,執著自己的感受、觀念、想法,一切“貪嗔痴孽”由此而生。

商榮聽他說出這番返璞歸真的話,由衷欽佩道:“能有這種見解,說明你已經是個智者了。”

趙霽習慣聽他冷嘲熱諷,受到表揚反而難為情,笑道:“智者不敢當,不再是流氓無賴就行了。”

商榮搖頭:“可別這麼說,現在我很慶幸你以前是個小流氓。”

“為什麼?”

“你若生來是個乖孩子,那日怎會偷偷跑出家門看祭典?即使去了又怎會主動上前招惹我?”

他伸出雙臂抱住趙霽,無視轉瞬即至的敵軍,吻了吻他的臉頰。

“遇見你真好。”

高粱河之戰宋軍大敗撤退,商榮預感遼國會趁勢侵襲邊境重鎮,與趙霽分頭行事,他去鎮州,趙霽去代州。鎮州守備劉廷翰乃商榮故舊,正是二十多年前他任鷹城兵馬使時招安的堯山匪霸肖虎。肖虎投效後周,後又跟隨軍隊被宋室收編,南征北戰屢獲升遷,十五年前拜一劉氏官長為父,改名劉廷翰。

劉廷翰草莽英雄,重情念舊,始終不忘商榮撥亂返正之恩,又素知他的本事,大敵逼近之際重逢真是喜出望外,當即拜他為軍師,留在帳內參謀作戰。

不出一月,遼國南京留守韓匡嗣與大將耶律休哥率兵五萬直逼鎮州。守城將領登樓眺望,見敵軍陣營一望無際,火紅的戰旗彷彿點燃了天際,戰馬嘶鳴響徹雲霄。

宋軍元氣未復,如何應對這只虎狼之師?城內軍民惶恐失措,都以為交戰必敗。

商榮向劉廷翰獻計:“遼兵上次大獲全勝,志氣正狂,將軍不如出城獻上糧草,假意請降,將敵軍主帥誘至城前,事先埋伏好軍隊,出其不意殺出,定可獲勝。”

劉廷翰跟隨他打過仗,非常信任他的判斷,當天便派人到遼營送糧詐降,請遼帥明日一早進城受降。遼將韓匡嗣領兵南下急於立功,見宋使表現得卑躬怯懦,真以為對方守將被己方的威勢震懾,不顧屬下勸阻,次日率先頭部隊向城內挺進。

劉廷翰得到回信,在商榮建議下連夜佈置伏兵,再悄悄聯絡附近州縣的守將崔翰、趙延進,約同他們夾擊遼軍。這二將各率數千兵士星夜銜枚疾走,秘密向鎮州進發。

次日清晨,韓匡嗣當先開道率軍直奔鎮州城。走到北門,見城門開啟,門前立著幾十個士兵,見遼軍靠近仍一動不動。韓匡嗣覺得奇怪,派人上前打探,探子縱馬前趨,跑到城門口一看,那些士兵都是草扎的假人。

未及回報,猛聽得一聲炮響,城西、城東的伏兵一起殺出,崔翰、趙延進也領兵殺到,遼軍腹背受敵無路可退,死傷者無計。這邊商榮率領弓\\\\弩手登上城樓用火箭射擊敵人,又命數千百姓擂鼓吶喊助長聲威。

遼軍被那密密麻麻飛來的火箭和震耳欲穿的鼓聲、喊聲嚇破膽,以為敵方藏著千軍萬馬,陣腳大亂,傷亡越發慘重,爭相往西山逃亡,很多騎兵連人帶馬墜入山谷。宋兵奮起直追殺至遂城,斬殺遼兵萬餘人,俘獲戰馬上千匹,活捉遼國將領三人,還有不計其數的軍用物質,打了個漂漂亮亮的大勝仗。

捷報傳遍邊關,其他地方的軍鎮壓力未減,尤其是雁門關外的代州不停遭遇遼兵滋擾,更有訊息稱遼將耶律沙等將領兵十萬進攻雁門。

幽州戰敗後,趙光義命楊業鎮守代州,趙霽造訪將軍府,被楊業奉為上賓,協助他數次擊退擾邊的遼軍。大戰在即,他更是鬥志昂揚,不由得想起少時替天行道的俠客志向,認為理想實現之日已在眼前。

這天住地來了位老朋友,見面後趙霽又驚又喜,拉著他上座,歡笑道:“苗門主,真沒想到能把您盼來。”

來的這位苗門主乃杭州天樞門門主,卻非苗景之子苗秀,而是他的弟弟苗?}。此事說來話長,苗景死後,長子苗秀接任,苗家兄弟眾多,大多為異母所生,由於母輩間爭鬥激烈,苗秀又非嫡出,接任不久門下發生內鬥,苗秀被三弟暗殺,從而引出長達三四年的內亂,七個弟弟自相殘殺,門派幾乎覆滅。苗素忍無可忍,出面平息孃家內亂,她的哥哥們有五人在爭鬥中喪命,剩下一人殘廢,一人心冷出家,留下幾個年幼的孫輩,天樞門眼看後繼無人。

苗素與門人商議後迎回寄付神冶門的風?},讓他繼任門主,風?}改回苗姓,因膝下無子,過繼了苗素的次子為孫,做他的繼承人,並且廢除了嫡長子繼位的祖訓。苗?}苗素這叔侄二人都是家中英秀,被祖訓限制無緣家業,誰想天命自有定數,經過若干波折天樞門仍舊回到他們名下,正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峰迴路轉嘆重頭”。

苗?}以門主之尊前來,是向趙霽交付一樣東西當年他用落星鐵為商怡敏打造的寶劍。

此劍鑄成後,商怡敏至死未去取劍,後來苗?}獲悉她的死訊,想將寶劍交給商榮,商榮當時用不上這把劍,託他繼續保管,日前由諸天教的人送信,請他把劍帶到北方邊境交給趙霽,同時隨劍轉交一封書信。

那把劍長三尺一寸,千年烏木芯為鞘,劍柄纏繞鯊魚皮,上有鷹嘴形護手,劍刃寬約兩寸,光潤瑩白,寒氣直欺毛髮,鋒利無比。

名號“無雙劍”。

趙霽匆匆賞過寶劍,迫不及待展信閱覽,熟悉的字跡似火球滾過雙眼,燙得眼球潮熱發紅。

“霽卿吾愛:

人生如白駒過隙,飆輪轉蓬,自益州初逢已近三十春秋,卿之恩山義海,濃情眷戀常縈餘心,膠漆之念固如玉?。然多年來餘未嘗傳劍,每令卿見怪。餘感鶼鰈之情與卿之能,愧以業師自居,且天下止戈,湖海澄清,唯願與卿安享太平。然今宋遼交戰,烽煙再起,我輩雖處江湖之遠,亦不可忘俠義之本,當奮勇爭先,以平寇滌亂為己任。‘無雙劍’乃先妣遺物,幸不曾因仇怨染垢,秋月無暇,清風高潔,正如卿之德操,今傳之於卿,助卿踐行平生之志。縱邈若墜雨,翩似秋蒂,相思永系,靈犀暗通。”

商榮對待感情含蓄內斂,從未似這般直白的表達愛意,趙霽捧著信箋反覆讀了上百遍,回味三十年風雨兼程,陰晴圓缺,心下百感交集。世上多得是兩情相悅卻緣鏗離散的情侶,也常見東風有情桃李無言的錯配,有幾對能似他們患難知己還得相偕?他擁有了完美無缺的愛情,又將達成畢生志願,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