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六十七 償宿怨薛蟠歸地府 厭世情惜春入空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寶釵以二房身份嫁入賈府, 自是引起不少議論。畢竟依著她的才貌、人品, 如若不是門第低了些,便是做那王侯夫人都是綽綽有餘的,而今卻只能屈做側室, 著實讓人為寶釵感到惋惜不值!

寶玉對此卻是不以為然,如今的他有二美陪侍在側, 除了惋惜得不到黛玉之外,倒也算是心滿意足了。他每日裡不是與湘雲打鬧玩笑, 便是與寶釵談些詩詞歌賦, 全然不顧外面的是是非非,兀自開心的活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

相對於他的稱心如意,湘雲、寶釵二人卻是各有各的苦楚。湘雲自得知寶釵要嫁過來之時, 很是和寶玉鬧騰了一番。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償心願嫁給寶玉, 尚未過的幾時好日子,那寶釵便要過來給自己添堵。

只是這大家媳婦要賢惠大度, 她自是不敢違拗長輩的意思。在賈母找到她百般安慰並保證後, 她也無可奈何的松了這個口。

她除了在寶玉身上過於執著外,其餘的世事也大略明白一些。知道婆婆瞧她不上,她要是想在這府中過的順遂,就必須把賈母奉承好不可。有了賈母的支援,她才能與寶釵分庭抗禮。

而寶釵對於這些卻是無暇顧及, 她如今的心思全放在營救哥哥的事上。自嫁過來之後,她每日裡除了恭恭敬敬的服侍著這些主子外,便不時的找王夫人打探訊息。

那王夫人自是裝模作樣的派賈璉去上下打點, 實際上卻是毫無作為。隔上幾日,便告知寶釵一些訊息,左不過是些薛蟠並未受苦,再委屈幾時,便可出獄回家等等。

因薛家也曾派人打探過,得知那柳文淵並未身死,只不過傷勢過重癱瘓了而已。薛蟠縱然罪過不輕,卻也罪不至死。是以寶釵在聽了王夫人的話後,並未多做他想。感激之餘,便與母親、嫂嫂送來不少銀兩供王夫人上下打點,等待著一家人團圓的一刻。

就在薛家放心之際,變故突生。忽然有人前來告發薛蟠從前曾打殺人命一事,經府衙調出原先的卷宗,並找來人證、物證後,這下薛蟠便再無狡辯之處,最終被判斬刑,於半月後問斬。

訊息傳來,薛家登時陷入絕望之中。薛姨媽見兒子再無生還可能,此生沒了指望,實在是無顏去面對薛家列祖列宗。在此打擊之下,變得痴痴傻傻起來。

金桂更是為此嚎啕大哭,她與薛蟠雖是打打鬧鬧的不肯停休,畢竟夫妻一場還是有幾分情意的。再加上薛蟠亡故,她也變成了寡婦,往後的日子著實難過。因而自憐起來,自是傷心不止了!

寶釵見母親嫂嫂已完全亂了方寸,只得忍痛為哥哥料理生前身後事。她懇求了王夫人多時,終於使她答應前去送哥哥一程。

為薛蟠準備了不少吃食衣物,寶釵帶著鶯兒隨賈璉前往府衙牢中。賈璉因對薛蟠頗有幾分歉疚之心,遂拿出不少銀兩打點獄卒,讓兄妹倆也可多聚一時。

此時的薛蟠蓬頭垢足、面黃肌瘦,神情呆滯,見妹妹到來毫無反應。直到寶釵呼喊多時,才逐漸清醒過來。

他激動的撲到獄欄之上,對著寶釵哭喊求救。寶釵見哥哥如此狼狽,自是哀慟不已。

薛蟠見妹妹傷心,停下哭喊反倒勸解起寶釵來。見妹妹為救不了自己而自責,薛蟠那霸王的性子上來,到把那恐懼去了幾分。

遂說道:“妹妹不要傷心了,我既打死了人家,人家要我償命實屬應該。只是苦了妹妹,日後要勞你替我照顧母親了。至於你嫂嫂她還年輕,到時讓她再嫁也就是了。還有一事哥哥著實不甘,那就是未能給薛家留下子嗣,使哥哥無顏去見祖宗。妹妹若是有心,將來從你的子嗣之中挑選一子承繼薛家血脈,哥哥縱在九泉之下,也是牢記妹妹大恩大德的!”

寶釵聞言心如刀絞,兄妹倆隔著獄欄抱頭痛哭一場。在看著哥哥含淚吃下帶來的吃食,又讓他換上乾淨的衣衫後。寶釵才在獄卒的不斷催促下,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此地。

寶釵出了牢房,未見賈璉蹤影,便讓鶯兒前去尋找,她自站在一處牆角等候。正為哥哥遭遇悲痛之際,忽聽得牆那邊有人低聲說話。

寶釵本無心思去關注這些,豈料卻偶爾聽到薛蟠二字。她愣了一下,便伏在牆上仔細傾聽。那兩人的對話時大時小,聽得頗為費力。待聽完所有的對話內容,寶釵已是面無人色、搖搖欲墜了。

正在此時,那鶯兒與賈璉同時返回,見寶釵如此急忙來扶。那賈璉也關切的詢問了幾句,皆被寶釵以傷心過度為由搪塞了過去。

在返程的路上,寶釵坐在車中沉默無語。許久之後,她暗自做出了一個決定……

半月之後,薛蟠被帶到刑場問斬,一道寒光閃過,世上再無薛蟠此人!金桂與寶釵帶下人為薛蟠裝殮好屍身,停放在廟宇之中,待來日再扶樞返回金陵安葬。

王夫人待薛蟠喪事完畢,正準備插手薛家家事之時,那薛家已然鬧的不可開交了。究其原因,卻是薛家的二老爺帶著兒子前來京城發嫁女兒,不想才到京城便聽聞薛家之事,自是趕緊過來拜訪。

在探視了已經痴傻的薛姨媽後,二老爺便婉轉的說出了一事。原來當初寶釵之父做生意之時,因一時的周轉不靈,曾向弟弟暫借了二十萬兩用來救急。當時約定待侄女出嫁之時定當歸還。而今二老爺之女寶琴即將出嫁,是以不得不前來討還。

金桂正因成了寡婦而傷心絕望之時,又見叔父前來討債,自是恨上加恨與二老爺爭執起來。雙方各不相讓鬧了個不亦樂乎,最終鬧到了衙門裡。

因二老爺手中有哥哥親手寫的借據,那金桂自是無可辯駁,最終衙門裁定金桂歸還借銀。因薛家家產被薛蟠揮霍的所剩不多,是以金桂無法,只能把薛家的大小店鋪作價轉給二老爺抵債,又忍痛拿出五萬兩現銀才算湊足了此數。

在此期間,那賈母婆媳為了薛家家財不被瓜分,也曾想以勢壓人將二老爺的債務賴掉。不料在打探到那二老爺女婿的情況後,不得不打消了此念頭。

原來那寶琴的夫家竟是太后的本家,雖說不是太后的嫡親,卻也在五服之內,寶琴的公公梅翰林與那西寧郡王更是堂兄弟之親。是以賈府得知此事後,自是不會為了這二十萬兩輕易得罪太后,自找麻煩。

看著二老爺拿走大量財產後,賈母與王夫人還未從肉疼中恢復過來,那金桂又鬧騰起來。起因卻是薛蟠已留下遺言,允許金桂再嫁。其遺言中又云為補償金桂,特將家產的一半贈送給她。

金桂本以為此生無望,卻不想峰迴路轉重獲生機。她自是欣喜不已,未免薛家反悔,她自是儘快離開才好。

是以她找到寶釵商議此事,寶釵為薛家著想,便苦苦哀求金桂留下。金桂豈肯讓自己的年華虛度,自是與寶釵爭辯起來。

在金桂無與倫比的胡攪蠻纏下,寶釵只能按哥哥的遺願處理此事。於是在仔細盤點了薛家家產後,金桂心滿意足的帶著價值十萬兩的一半家財回了孃家。

至此薛家已名存實亡了!因寶釵已經出嫁,薛家的一些事物不便處理。是以又拿出價值五萬兩的現銀鋪面交予二老爺,讓其照顧痴傻的薛姨媽,並把薛蟠的靈樞運回金陵安葬。

待薛家所有事務料理分明,寶釵手中也僅餘四五萬兩的東西了。賈母和王夫人看到此情景,心中憋屈到了極點!明明是一塊輕易到嘴的肥肉,卻不想橫生枝節被人搶去。那種希望到失望的巨大落差,讓這對婆媳著實承受不起。

她們不是沒有過懷疑,只是這一切皆是有憑有據,再無蹊蹺之處。是以二人只能哀嘆時運不濟,沒有這個命罷了!

這世上曾有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假若賈母等人真能靜下心來反思過往的話,當不難發現,天道已開始展示他公正的一面,她們心機用盡又如何?最終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只是她們身在迷途而不知返,只能說是自取滅亡了。

因薛家的家財未能到手,寶釵對於賈府來說,便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是以王夫人對寶釵便失去了往日的親切,看她不順眼起來。那湘雲也藉此對寶釵多有打壓之處。

寶釵對此皆是大度應對,對她們的找茬行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每日裡照例恭恭敬敬、規規矩矩的說話行事,讓人挑不出半點差錯。對寶玉也是不遠不近,並不奉承爭寵。時日一久,湘雲見她對己構不成威脅,便也不放在心上,隨她去了。

李紈、熙鳳原本就對寶釵頗為欣賞,今見寶釵家破人亡甚是可憐,便不時的照顧與她。有了幾人的勸慰與相助,寶釵在賈府過的也算是安穩平靜。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瞬新年即將來臨。這幾個月來,賈府風平浪靜倒是得到了一段喘息的時機。

只是,時來頑鐵生輝,運退黃金失色。這賈府即已氣數將盡,自是不可避免的要生出不少是非來。

此日,賈母正召集了各房的主子們商議節慶的諸多事宜。因此時管家理事的是王夫人婆媳,再加上也不想再攪和進這爛攤子中,所以邢夫人和熙鳳並不插言,只是含笑隨聲附和。

至於李紈,她向來不得賈母婆媳喜歡,自是坐在那裡裝木頭當背景一言不發。

如此一來,便只剩下寥寥幾人還在討論的熱火朝天。而這剩下的幾人卻也是面和心不合,分成兩派彼此明爭暗鬥。

湘雲自是緊抱賈母大腿不放的,而那探春因趙姨娘之事,對嫡母王夫人心中多少有些芥蒂,再加上賈母對她頗為倚重,讓她得以插手府中事務,自然便站到了賈母這邊。

於是,王夫人身邊便只有一個寶釵可用。只是這寶釵畢竟是個側室,插手府務名不正言不順,實在是幫不上忙。王夫人勢單力孤,只得眼巴巴的看著眾人唯賈母馬首是瞻而無能為力。

也便是從此刻起,王夫人心中的新仇舊怨一併迸發,產生了一個惡毒的念頭。只要賈母不死,她便永無出頭之日。為了自己不再被架空做傀儡,必要除了這死老太婆不可!

就在王夫人低眉斂目,用青筋暴起的手捻著佛珠暗自思量之際,忽然一個小丫頭不顧規矩的闖了進來。她來至房中撲通跪倒:“老太太,大事不好了!您快去看看四姑娘吧,她正鬧騰著絞了頭髮要去做姑子呢!”

此言一出,登時震驚了房中眾人。賈母更是急得顫巍巍的站了起來:“這是怎麼說的,四丫頭怎的就好端端的就要去做姑子?莫不是那下人做怪了不成?快隨我去看看!”

於是一行人行色匆匆的隨賈母奔向惜春的住所。賈母之所以如此著急,並不是對惜春有多關心,而是唯恐此事鬧大,於賈府的顏面有損。這一兩年來,諸多事情的發生,賈府已經成了他人眼中的笑柄,現在僅存的那點子顏面實在是經不起折騰了。

待來至惜春房中,這裡已是一片混亂。因惜春是趁丫頭們外出之際才動手絞頭髮的,是以等丫頭們發現之時,那一頭青絲已經所剩無幾了!丫頭們見此自是上來要奪剪刀。豈料惜春卻以死相逼。丫頭們不敢輕舉妄動,這才派人前去通知了賈母等人。

丫頭們見老太太來到,都暗自松了口氣。賈母含淚說道:“孽障,你這是鬧得哪一出啊!若是丫頭婆子不好,你要打要殺皆隨你,何苦弄得驚天動地的。若是祖母去了,倒也不用為你操心受累了,可恨老婆子竟閉不上這個眼,你讓老婆子如何是好啊!”說完,捶胸頓足淚流不止。

惜春跪倒在地哭道:“老太太,不是孫女無事生非,實在是真心皈依佛祖。老太太與太太素日裡都是行善積德、誠心向佛,如今孫女不過是上行下效罷了,怎的就不該如此呢?”

王夫人心中暗恨惜春惹事,卻又不得不勸道:‘姑娘要行善,這也是前生的夙根,我們自是不會阻攔。只是咱們這樣的人家,姑娘出家著實不是個事體,姑娘也很該為府裡考慮一下才是。”

邢夫人、熙鳳幾人也從旁相勸多時,怎奈惜春立意必要出家,跪在地上磕頭不止,那額頭之上登時鮮血淋漓。賈母急命人前去攙扶,皆被惜春拿剪刀逼走。最後更是放下狠話,如若不讓她出家,寧願死在眾人面前。

就在相持不下之際,賈珍與尤氏聞訊趕了過來。賈母對惜春孤僻的性子頗為厭煩,今見賈珍到來,自是順水推舟的交予他處理此事。

賈珍將惜春帶至別室交談多時,出來之時面色沉重。想到惜春方才分析的賈府前景,賈珍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聯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賈珍自知如若真有那一天,他自是在劫難逃的。這麼看來,惜春出家倒也不是一件壞事,起碼能逃過此劫,不受兩府的拖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賈珍雖是風流成性,卻不比賈母等人的大奸大惡,對惜春這個唯一的妹妹更是有著憐惜之情。如今既已預見了兩府的未來,自是要為妹妹謀劃一番。

兄妹倆自房中出來,賈珍便宣佈因惜春心意已決,便同意了她出家修行的要求。考慮到惜春出家會讓兩府顏面難堪,賈珍決定讓惜春隨妙玉返回姑蘇蟠香寺修行,對外便說惜春回金陵故居暫住也就是了。

賈母、王夫人自是不同意賈珍的決定,奈何賈珍身為族長又是惜春的親哥哥,他執意如此,她們也只能無可奈何的接受了此事。

賈珍心中有了打算,自是行動迅速的為惜春準備起來。他先是到了道觀向賈敬稟報此事,那賈敬正痴迷於煉丹製藥自顧不暇,那顧得上理會這俗世事務。交代賈珍酌情辦理後,便將其打發走了。

之後的幾天,賈珍為惜春挑選了兩房忠誠可靠的奴僕隨行服侍,又為其準備了不少財物。待諸事齊備後,才依依不捨的送惜春遠行。

離別的那日,惜春與妙玉身著緇衣與眾人告別。在大家包含著不同心思的目光中逐漸遠去,走上了與眾不同的人生之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