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罵死逆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二等還要再勸, 哪知雍正心意已決, 斷無更改之理。無可奈何,只得領著人,攙起癱軟在地的弘曆, 離開坤寧宮。弘琴擦乾眼淚,親自帶著一幫嬤嬤, 拖魏氏、高氏離開。出了坤寧宮,弘琴招嬤嬤們拉魏氏近前, 不等魏氏開口, 一掄胳膊,“啪”的一聲,將魏氏打翻在地。高氏站在後面看了, 不敢言語, 只得低頭默唸佛經。

弘琴冷笑,“魏氏, 你太高看自己了。你以為, 國母去世,舉國齊悲,你多哭兩聲,就能惹人憐惜了?放屁!本宮最看不起的,有兩種人。一種, 是藉著石榴裙上位;一種,是藉著棺材板兒上位。而你跟弘曆,恰巧佔全了。”拿出帕子擦擦手, 衝嬤嬤們說,“帶走吧。好歹她家也曾經是內務府世家,多少給你們相與點兒面子。”

這麼一說,嬤嬤們全都不敢藏私。一個個下狠手,連拖帶拽,將魏氏拉出宮門,扔到宮外,與弘曆帶到一輛馬車上。高氏在後面跟著,欲哭無淚。

經過這麼一出,雍正的氣倒是消了不少。弘琴、弘經又著意安撫,總算叫太上皇鬆口,按制,將皇太后棺槨送出紫禁城。

無論心中如何悲痛,日子總是要過的。皇后還懷著孕,老在坤寧宮放個棺材,也不是事啊。

雍正想明白這一點,便把心思都放到即將出世的兩個孫子輩身上。衲敏臨終前,曾開玩笑,想要個像自己的孫女兒。本意是不想讓皇后承擔太大生子壓力。沒想到,到了雍正這裡,就成了活下去的寄託。

太上皇三次下旨,特命皇后、醇親王妃不得守靈。皇后、王妃幾次懇請,均被駁回。雍正每天閒下來,就到佛堂去禱告,請求上蒼,給他一個乖孫女兒。

皇太后葬禮,極盡簡樸。然而,皇太后棺槨,卻在雍正太上皇明旨下,先於皇帝入泰陵。其待遇,堪比明成祖徐皇后。

皇太后諡號:孝敬。雍正自取廟號“憲”加上,史稱“孝敬憲皇后”。

這一點,倒與正史沒有差別。

是年九月初三,皇后產下一女,相貌極似其皇祖母。雍正太上皇愛若珍寶,孫女一歲起,便帶在身邊,親自教養。兩歲時,賜封號:固倫和寧公主,小名珍珠,取“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之意。

皇太后孝期過後,即將開始大選之年,因雍正太上皇於八月駕崩,而推後三年。雍正皇帝駕崩之後,與孝敬憲皇后合葬泰陵。遺囑,晉年貴太妃為年皇貴太妃。知情者認為,這是雍正皇帝對孝敬憲皇后愛子——和碩醇親王最後的恩寵。

弘緯寶寶又熬了三年,終於要開始充盈後宮了。年皇貴太妃薨。由和碩醇親王親自主持喪儀,奉寧熙皇帝旨意,附葬泰陵。年氏成為清朝繼怡賢親王之母敬敏皇貴妃之後,第二位附葬皇陵之皇貴妃。

而同怡賢親王一般,終寧熙一朝,醇親王極受恩寵,除了沒有得到鐵帽子王的封號,其他待遇與雍正朝怡賢親王一般無二。

年皇貴妃薨後一年,大選還未開始,懋貴太妃薨,以皇貴妃禮葬入妃陵園。

半年後,聖祖太妃、太嬪,以及所剩無幾的世祖太妃、太嬪們,又開始了新的一輪扎堆離世。

算起來,弘緯寶寶自登基後,接連十二年,沒有選秀。至於小選出來的宮人,呵呵,哪次他臨幸了宮女,弘琴固倫公主就領著大侄女固倫和寧公主,去奉先殿哭“皇額娘”。弄到最後,宮裡常在、答應是不少,貴人只有一個巧貴人。還因為當初皇后生和寧固倫公主時,說了句,“不過是個賠錢貨”。被粘杆處得知,捅到雍正太上皇那裡。雍正發狠,直接灌無子湯了事。

雍正做太上皇這幾年裡,除了帶著孫女遊山玩水,就是到圓明園佛堂裡看經書,或是跟道士們論法。心情不好了,就到八八府裡,拿弘曆發脾氣。在雍正大叔心裡,孝敬憲皇后“早逝”,完全是因為當年生產時,弘曆母子做了手腳的緣故。

對於熹太嬪,雍正懶得搭理,跟個女人計較,丟了他的份兒。所以,弘曆就成了最大的出氣筒。雍正皇帝去世之時,弘曆長出一口氣:總算解脫了。頭一歪,就再也沒有抬起來。因為他死的是時候,跟雍正皇帝同一天。弘緯也沒用難為他,叫下頭人挑個好地方,將他與魏氏合葬了。高氏因為思念夫君,沒多少日子,也撒手而去。謹言得知,吩咐將高氏葬在弘曆一旁,全了他們夫妻名分。

至於八八,倒黴催的。因為巧貴人長的貌似良妃,又說錯了話,每次雍正想起來,不能直接叫來兒子小妾發火,就找“良妃兒子”,大發雷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廉親王欲辯無能,只得受著。好在弘緯明理,每次八叔受了委屈,就送過去一大堆賞賜,以示安慰,多謝他替其他人承受太上皇怒火。

遺憾的是,西林覺羅皇后運氣實在不夠好。前六年守孝時,生了兩個公主。後來,年皇貴妃死那年,又添了一個公主。

到後來,她自己也沒多少信心,礙於皇帝子嗣單薄,扒拉著宮女名單,準備給弘緯挑屋裡人。珍珠公主來請安時,得知此事,一把抓過宮女名單,撕個粉碎。嘴裡勸母親:“皇額娘,您別害怕。宮裡沒有姨娘們,是因為皇阿瑪要做孝子,給天下人做個榜樣。至於弟弟,您忘了?漢武帝之母王皇後,也是先生了三位公主,才夢日入懷,得了漢武帝劉徹。衛太子之前,衛子夫也生了三個女兒。長孫皇后自己,都有四個女兒。遠的不說,單說大伯爺,他的嫡福晉不是生了四位格格,才得了兒子嗎?皇額娘,您可不能亂來,壞了皇阿瑪對皇瑪法、皇瑪嬤一片孝心啊!”

謹言聽了,瞠目結舌。想想閨女自幼被先帝當成男孩兒養,見識非凡。或許,她說的,不無道理。

罷了,就是博得個賢名,又哪裡比得上嫡長子重要。於是,在帝后共同努力以及公主們的監督下,寧熙十年,弘緯三十歲的時候,終於抱得嫡長子。

帝后再接再厲,寧熙十二年,嫡次子出生;寧熙十五年,皇后以三十六高齡,生下嫡三子。本來以為,這是最後一個嫡子嫡女。哪知,四年後,皇后四十歲,又添了一位公主。

和寧公主珍珠抱著小妹妹,拖著三個弟弟,跑到和親王府裡,跟弘晝拍桌子,“哼,看看,我們家閨女,比你們家多吧?還敢跟我比,哼!”

弘晝哀嘆:皇阿瑪啊,您這是哪根筋不對,非要親自撫養孫女兒啊?這明明是繼弘琴之後,皇室公主的又一奇葩啊!瞧瞧,都十八歲了,愣是沒婆家敢要啊!

雍正坐在泰陵,樂呵呵地看著躬親撫養的孫女開始參政議政。一身公主團龍朝服,站在乾清宮御座前,其風華不亞於當年太子二哥。微微嘆息,朕的皇后啊,你在哪兒?你可看見,咱們的孫女,越來越像你了?

想著想著,雍正心裡高興,也琢磨著到陰間四處走走。招來弘緯給他燒的紙人太監,傳旨:“朕明天應閻王邀請,去幽冥殿喝茶。吩咐一聲,叫他們準備準備。”

紙太監躬身退下準備不提。

第二天天黑,雍正坐著鑾駕,一飄一飄地到了閻王殿。閻王爺早就領著判官、黑黑白白、牛頭馬面等鬼官在殿前迎候。

雍正下得鑾駕,與閻王賓主相見。待入大殿之時,孟婆陪著一名女子,在三尺之外,飄然而過,見了閻王,居然禮都不行。

雍正奇怪,問閻王:“何人如此大膽?”

閻王苦笑,不敢回答。好容易這位皇帝不吵吵著找孝敬憲皇后了,總不能把沈衲敏的事捅給他吧?要知道,沈衲敏在現代,還是有一劫要歷的!

衲敏剛從閻王殿那個“冬天冷夏天涼”的地下宮殿出來,就覺得鼻子癢癢的,不住打噴嚏。

講桌下,學生好心好意地遞過來溼巾,奶聲奶氣地安慰:“老師,有人想你了?”

“一定是男朋友吧?”另一個學生起鬨。

衲敏笑笑,接過紙巾,按在鼻子上,暗暗思忖:如果雍正知道,自己回到了現代,會跟過來找我嗎?

下了課,就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電話。那邊,是個女子聲音,開口就說:“我是你前未婚夫的老婆。”

衲敏冷笑,問:“法律上的,還是事實上的,還是過氣的?”

電話那頭頓了頓,凌然回答:“前妻。剛離婚,離婚證還熱乎著呢!”

衲敏笑了,果然如此。

那邊接著說:“到你學校附近肯德基來,我在視窗邊那個桌子上。”

衲敏笑笑,按下掛機鍵。好吧,沒有男人的日子,生活如此無聊,鬥鬥“偽小三兒”,也不失為一番調劑。

小劇場:

雍正:剛才那個女人是誰?

閻王爺:這個……

判官:王爺,您怕啥,反正不是孝敬憲皇后。

雍正: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