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第一百五十二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桑利自認跟林雅合不來。

這事兒一點都不稀奇, 桑利是個直接地道的商人, 甚至連飽受外界詬病的史密斯都要比他更有藝術氣息,或者說更為追求那摸不著的技巧跟方方面面的東西,而他本人目的直接明了:錢, 像是電影這樣極具影響力的媒體作品,通常來錢更快。

拍攝翁樓的傳記電影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接拍的一個專案, 誠然也有年輕時夢中男神相關的追夢想法在,同時也有消費翁樓情懷的相關要素。桑利不喜歡失敗, 或者說娛樂圈沒有人喜歡失敗, 只不過桑利更為絕對一些,對他而言,只要沒有巨大的利潤, 那就算是失敗, 這讓他的投資跟籌劃都變得日漸謹慎起來,也讓他的絕大多數專案都異常的精細。

而他的日常就是確保自己盡量減少每個專案可能存在的失敗點。

縱然如此, 桑利也經歷過無數次只不過是堪堪收回成本來的“失敗”戰局, 不過在整體的大局面下,他仍然是圈內出了名的金牌製片人。這個專案是他親自跟林雅談下來的,之後為了讓林雅滿意,他還找到了對此深感興趣的全美公司,全美公司就是《崩塌的王國》這個系列的親爹, 這家電影公司在業界裡的風格相當出名,創始人也相當野心勃勃,在這個商業縱橫的時代裡, 他打有品位有格調的老牌子照舊打得十分成功,幾乎形成了一種公司特色。

底下出品的電影絕大多數符合兩個特點:足夠有錢,相當好看。也有個別小成本電影,也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全美最開始是聯邦人跟帝國人一起創辦的,算是眼下全球範圍內資格最老,規模最大,也是資金最雄厚的電影公司。每年出片量相當低,大概只有十到二十部左右的電影,不像是滑石跟卡爾文那樣不斷突破尋求新的發展,可是每年都能穩穩佔住票房市場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在不計其數的電影排片量跟他們出產的電影比例下來看,堪稱部部經典,樣樣奇蹟。

不過由於本錢的原因,全美公司最受人推崇或說是詬病的倒不是電影方面的能力出色,而是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等人家發展完畢,然後直接砸錢挖人。基本上公司內部大多都是圈內非常出名的人才在工作,時常換血,不過也由於這個原因,淘汰率相當高,基本上不容許失敗。

如果說娛樂圈市場還容許明星乃至導演難免一到兩次的失敗,那麼在全美公司當中失敗就等於完蛋。因此從能力方面來講,全美公司堪稱是業界內最為苛刻的所在,入門檻極高,出門檻極低,而創始人除了對商業方面有要求以外,對獎項也有很嚴苛的把控,每年的全球獎也每每總有露臉,名稱早先似乎就是取自十全十美。

該公司算是業界裡出了名的變態跟苛刻,有人甚至覺得要不是全美公司足夠有錢,按照公司的發展路線早就完蛋了,而至今全美仍舊蒸蒸日上。

娛樂圈內私底下更喜歡戲稱全美為奇蹟夢工廠,認為它的成功跟風格不可複製,而且在電影發展至今的道路上,不少電影公司隕落或失去訊息,唯有全美穩穩站定,一直走到了今日。雖說這些年來滑石跟卡爾文一直努力的撬著老大哥的牆角,商業化娛樂化衝向了前鋒,受眾漸廣,但還是沒能撼動全美的地位。

比方說這次滑石公司大爆的《燈如晝》儘管在票房上完全性的壓倒了《崩塌的王國》,可真要提起雙方的經典跟知名度,後者未必會輸。

這次翁樓的電影拍攝,不少電影公司都有意向,最初桑利也接觸了幾家電影公司,而林雅直接選擇了全美,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為翁樓曾經在不少電影公司之中輾轉過,發生過很多不愉快,全美公司相對來講沒有那麼的讓翁樓討厭——好在是全美公司這樣的超級大鱷,要是換個小的,桑利就只能感慨女人真是感情用事的生物了。

而在製作方面,桑利已經足夠證明自己的本事,連全美選擇的總導演張子滔,也曾經證明過他的商業價值跟藝術價值,林雅對張子滔這個導演也非常滿意,資金方面更沒有什麼大問題。

跟現在大局面上商業片以特效取勝的超高投資和大製作不同,全美有許多不同的部門,另闢蹊徑的小電影,小投資大利潤的低成本流水線,同樣也不缺乏鉅額投資的系列品牌,光這些年來日積月累電影周邊上的收入都足夠碾壓一家小電影公司了。

如果把全美形容成是一個億萬富翁,那麼他不但是個會賺錢的億萬富翁,還是個精打細算,確保每分錢都用得合情合理,能挖出最大利潤跟價值的守財奴。

而同時,他又足夠的大方,應有的花銷絕不會客氣。

比方說,光是翁樓這個名字,全美公司就給這個專案注資了兩億預算,不管是全美的牌子,還是桑利的名聲,包括張子滔近些年來的榮譽,都足夠讓所有演員對這個專案趨之若鶩,而張子滔也為了這個專案,停下了手頭許多正在籌備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翁樓傳》之中。

林雅對張子滔滿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當初拍攝《風月別離》時,張子滔不惜重啟了膠片的整個流程,不管別人是不是認為這是一種無聊的燒錢敗家行為,她個人很能理解為了藝術而不惜一切的做法,這也是她同意張子滔來執導整部電影的真正想法。

一個能嚴苛要求自己作品的導演,才不會對翁樓這部電影得過且過,滿腦子都是錢。

而張子滔也的確沒有讓她失望。

編劇是全美內部出的,也是近些年來相當有名的一位老師,林雅對這些相關的主要人物都一一瞭解過,得到她承認跟肯定的,才能夠過關。這也是桑利認為林雅是個瘋婆子的主要原因,通常賣版權乃至授權絕沒有這麼麻煩,林雅不要一分錢,可是相應的就是她要監督翁樓傳記的整個過程跟參與人員,她絕不容許有任何不合適的人參與其中。

林雅早期在圈子裡也算有些地位,她丈夫又是翁樓的經紀人,堪稱是現世能找到最親近翁樓的人了,現在年紀大了之後又不缺錢,加上她緊緊攥握著翁樓“生前”的一切財產,任是誰也拿她沒有辦法,老太太既然脾氣倔,精神又好,也只能由著她去,好在她也不是胡攪蠻纏的人,這邊選定的人只要沒什麼大問題,她也不會過多為難,否則按照林雅的挑剔,雙方早就不歡而散了。

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私心,加上電影是個多人的專案,可以說只要不太明顯的角色,安插點人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林雅這麼一攪和,每個人都清清楚楚,誰也渾水摸魚不了。這倒是還好,跟幕後只管收錢的那些大老闆們不同,桑利跟張子滔也想著能跟優質的演員相處,只不過侷限於市場、金錢、乃至投資方那方面的施壓,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林雅現在在前頭頂著,他們樂得受益。

不過同樣,也侷限了每個人的權力,就連桑利也沒有招,他可以給老太太推薦一下自己工作室的人物,可老太太只要不喜歡,就盡數打了回去,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就算強塞,也只能塞一些無關緊要的龍套,那就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眼下幕後陣容倒是好說,光桑利合作的經驗來看,他們這個陣容就算稱不上無敵,也差不多算是黃金組合了,每個人都差不多與成功為伍,加在一塊兒,基本上就跟失敗絕緣了。林雅對他們倒是寬鬆,卡著真正過不去的反倒是活躍在鏡頭前的演員,正常情況下來講,演員的人品乃至私生活跟作品幾乎都沒什麼太大的關係——當然不要在電影發行的時候出事,之後無論爆出什麼猛料,只要有收益跟熱度,並沒有人會在乎。

可是林雅在乎。

她絕不能容忍一個有汙點的演員來飾演翁樓。

本來飾演翁樓的演員就很難尋,不光外貌、身段、號召力乃至氣質都是要考慮的事,現在林雅連私人品德都要介意,整個劇組前期籌劃定下來倒是非常快,眼下卻在選角上卡了關,翁樓分明是第一個開始挑選的,可找到的人選卻總不合林雅的意,最後幾乎所有配角乃至龍套都定下了,最開始找的翁樓這一角還是渺無音訊。

由於全美施壓,桑利跟張子滔打電話催促的時候,選角導演幾乎都要崩潰去跳樓自殺了——這當然是玩笑話,不過也足以證明翁樓選角的麻煩跟令人頭大。

最開始的時候桑利倒也想過顧雲開這個人物,還想過發邀請去讓對方來試試鏡,之後顧見月也發了訊息來詢問,可是林雅的堅決態度讓桑利毫無猶豫的就把顧雲開排斥了出去。

不管顧雲開本身私德如何,工作質量又有多高,他跟翁樓一來的確面貌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契合度,二來他跟簡遠的熱度還有那些媒體的猜疑難免會影響林雅的判斷,三來顧雲開現在咖位不錯,加上簡遠身後的勢力,如果被拒絕難免尷尬。

演員試鏡不透過是常事,不合適某個角色也是常事,桑利主要擔心的是林雅對顧雲開評頭論足會讓這個邀請變得十分尷尬。至於顧見月的詢問,既然他心裡斷定顧雲開絕不可能透過試鏡,就沒什麼太大的必要讓他過來麻煩了。

圈子裡頭沒有什麼秘密,桑利很清楚顧雲開接到了不少大製作的邀請,翁樓這個專案雖然在行業裡也算數一數二,但不合顧雲開往常的戲路,加上篩選又困難,恐怕他對這個專案也只是廣撒網,不會真正太上心。

對於翁樓扮演者的拉鋸戰,不光是全美這方面傷腦筋,連林雅自己都有點傷神,看到的演員越多,有時候她就越會想起那個在格倫多比時偶遇的年輕男人,對方的面容因為衣物跟飾品所所遮掩,沒能看清楚完全的面貌,然而那溫潤優雅的談吐,和緩輕柔的語調乃至耐心無比的態度,都讓林雅想起了許多許多年前的翁樓。

大概是由於先生慧眼識珠的緣故,翁樓跟他們夫婦二人一直親如一家,林雅還記得丈夫對待翁樓就像是對待弟弟跟家人那樣,之後翁樓做任何決定,也都支援著他,甚至是翁樓去皇宮表演過後決定退圈,丈夫也只是稍稍考慮一二,就答應為他排除萬難了下來。

翁樓是個合該被寵愛著的人,林雅也記得自己第一次見他時的驚豔,眉宇間清,骨頭裡豔,好像上蒼造人的時候,偏生將他刻意精心雕琢了,沒有一處不好,沒有一點不對。珠玉在前,縱然是要尋個贗品,林雅也想找個同樣的珠玉,稍差些無妨,可總不能什麼塑膠玻璃珠子都跑來濫竽充數。

這圈子裡頭,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來,說到底也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林雅看了這麼多年的世情,哪有什麼不明白的,圈子裡是會改規矩的,以前有些失了蹤影,有些吃了帝國的飯,有些則成了老藝術家,新湧進來的這些演員生得出挑美麗,花樣百出,什麼模子的都有,可卻都失了點氣質,沒有味道。

能接到通知來試鏡翁樓的,不是模樣生得七八分相似,有小翁樓之稱的男演員;就是近來風頭正旺,對自己頗有信心的那幾位,林雅試鏡時一一看過了,有些上了妝,不說話時有七八分相似,可一開了口,做些動作,就完完全全判若兩人了。

尤其是那個出道沒多久就被人稱為小翁樓的男演員,生得倒是精緻漂亮,也是這兩年的新人,可是身形過於瘦長,像是只剩了把骨頭似的,也不知道眼下追求什麼美感,要出這樣的骨感來,哪能撐得起那些戲服跟行頭,看他骨瘦如柴的模樣,林雅簡直都要擔心有沒有足夠的體力拍完整場戲。

更別提他的言行舉止,刻意的幾乎讓人有點膩味,林雅生平走過的路怕是比他吃過的飯還多,那男演員怕是被人捧高了,吃到了翁樓這個名頭帶來的甜頭,想多蹭些熱度,好把自己完全跟翁樓這樣的老前輩捆在一起,可也不看看自己的本錢,漂亮是有,形神全無,更別談氣質看。

要是那個年輕人是演員就好了。

林雅忍不住嘆氣,全美公司方面心焦,她心中自然也多多少少有些煎熬,既然放了授權出來,她當然也是想要電影好好出品,問題是現在的演員毫無質量,是要怎麼好好出品,如果可以將就,丈夫最初去世那幾年,林雅幾乎心力憔悴之下,早就脫手賣掉了,哪會這會兒年紀大了,還咬著牙認認真真的參與進來。

說起來,那個年輕人分明跟翁樓一點都不相似,可是他站在那兒,就突兀的叫林雅想起了翁樓,他們兩個人有相同的氣質跟風骨,假使那“小翁樓”不止是一張麵皮像,連內裡子也有那麼七八分……不,哪怕只有三四分,甚至只有那個年輕人的一點兒神韻,林雅也能松了牙關,不再咬緊不放。

跟桑利所想的不同,顧雲開非常在意翁樓這個專案的後續,不過因為從頭到尾翁樓這個角色都沒有公開過試鏡現場,他除了讓顧見月遞交自己的資訊以後,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桑利似乎變了主意,又或者是覺得顧雲開並不適合其中任何一個角色,因此沒有發來任何訊息。

不過顧雲開也沒時間顧及這方面的事,只能讓顧見月多多注意,而他自己要全神貫注的開始迎接全球獎。

拍攝《鋼琴家的天窗》時,顧雲開飾演的男主角得到了不少差評,不過在之後放出藍光加長版後口碑稍稍回收了一些,許多人認為拋去沉悶的節奏不談,光是敘事跟劇情,還有男女主角的表演,起碼還是能夠及格的,就連史密斯的黑粉也難得良心發現,大概是覺得之前把這位大導演黑太慘了,在微博上推銷起了《鋼琴家的天窗》藍光加長版,認為電影院閹/割的太過分了。

而更早一些的《燈如晝》,其中封三郎的角色卻讓顧雲開一舉入圍了全球獎的最佳男配,雖說顧見月之後也沒有為此進行炒作和宣傳,不過光是《燈如晝》本身的實力就已經足夠令人側目,今年出產的所有電影,幾乎都在《燈如晝》面前黯然失色,就連《崩塌的王國》系列也拍馬不及。

《燈如晝》在導演、剪輯等幕後方面得到了不少提名,而與角色相關的卻只有顧雲開的封三郎一個最佳男配的角色,其他所有人都沒能被提名,接近十月頒獎典禮的時候,劇組就主動聯絡了顧雲開,全球獎給予的名額有限,因此劇組還試圖跟顧雲開協商有沒有想要帶上的親朋好友,如果沒有的話,名額會輪空到其他演員頭上去。

沒得獎歸沒得獎,可是見見世面,甚至是參加過全球獎現場也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情。

顧雲開幾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簡遠跟顧見月,於是毫不客氣的佔走了兩個名額,說起來事實上也是巧合,幾乎所有的提名名單都是在快要頒獎之前才揭露出來的,顧雲開之所以當初那麼早就被提出,其實是作為全球獎最堅實的後盾——全球電影藝術協會跟學院會員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就是《燈如晝》這部電影,其中的表演到底有沒有資格提名全球獎。

藝術跟商業向來是最容易引發爭議的一個矛盾點,連評委都對此頭痛非常,如果光看票房,那麼許多媚俗賣好的影片無疑會登堂入室,可若選擇過於陽春白雪型別的片子,又難免會受到大眾的質疑,所以通常獲獎的電影,都會兩相結合,而《燈如晝》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的票房實在是太極端了,極端到甚至讓評委都有點兒懷疑人生。

通常情況下評分的標準是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全球獎也有點這樣的意思,在這個快餐化的時代,票房異常高的電影通常不好評分,因為這樣的電影通常來講已經不止是演員本身的問題了——雖說不絕對,但也相差不遠。

所以《燈如晝》其他獎項提名毋庸置疑,在最佳演員的選項上卻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尤其是顧雲開。

有較為穩妥的資深影評人認為顧雲開在臉方面佔據優勢,演技其實並不出眾;也有學院會員持反對意見,舉例近些年來不少得主都是扮醜賣乖的角色,形態已經完全畸形化,臉固然好看,可演技本就是自然,一個演員能保持美態讓人入戲,也是演技的一部分。

後來爭吵日漸激烈,兩方從和平的口述到試圖互相說服再到差點發生肢體衝突,最終學院會員略佔優勢,硬生生將顧雲開推進了最佳男配角的入圍名單。

由於雙方引發的響動太大,最終導致了提前洩露的“不幸悲劇”,間接狠狠打了金酸梅獎一記大大的耳光。

顧雲開對自己的本事很清楚,入圍有可能,獲獎還是算了,跟簡遠在一起之後他的確溫情浪漫了不少,可還不至於傻到對自己完全沒一點分寸,他從來不做無本買賣,自然也不會投資必輸的專案,這才是顧見月一直以來不花力氣宣傳的主要原因。

這次的全球獎,他充其量就是個陪跑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