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44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軍事學院還沒建成, 學院的名單就已經確定得差不多了。光是世家那邊送來的學生, 就有一百多人。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旁支的嫡系或者本家的庶子。主家的嫡子一般都是往著朝臣方向培養的,沒幾個捨得送來這前途未卜的軍事學院來。

“這次被擼掉尚書之位的六個世家都把家裡的人送來了,但是除了慕容家本家不在京城之外, 還有兩家沒有動靜。”陶?然看著學生的名單,轉頭對戚博翰道, “你猜猜是哪兩家?”

“習家和李家。”戚博翰不假思索地答道。

陶?然有些驚訝:“你怎麼知道的?!這名單你看過了?”

“習家的判決這麼久沒下,他們已經猜到我打算對付他們了, 自然不願意浪費那些銀子。李家……”戚博翰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李家祖宗是跟著先祖一起打的江山,如今李家主家的嫡長子手握十萬重兵鎮守西北,從來不用賣皇室面子。”

瑞朝和匈奴的邊界在東北部, 西北則跟東北不同, 西北那邊有十幾個小部落混居,除非那些小部落能齊心協力一起攻過來, 否則都不會是瑞朝的對手。所以同樣是手握十萬重兵, 李家可比王君浩要閒適多了。

陶?然聞言,立即想起來了那三公之中的司空老頭,不就是姓李麼!那老頭平時在朝堂上看似沒什麼主見,經常隨著大部隊反對戚博翰的決定。但也有一點跟別人不同,就是其他世家都被鎮壓老實後, 這李司空還是堅定不移地站在了懟戚博翰的立場。還帶著幾個跟著自己這派的大臣一起懟。

陶?然知道李家那些爪牙是戚博翰的下一個目標。等李家的爪牙被拔乾淨,就是李家覆滅之時了。

陶?然沒有跟戚博翰再繼續深入探討李家的話題,而是繼續在紙上寫軍事學院的計劃書。他現在能幫戚博翰的, 就是盡力培養更多的人才為戚博翰所用,讓戚博翰成為真正的千古帝王!

陶?然打算要招一批平民學生跟世家子弟對抗,自然也要招一百人左右。對於平民來說,這軍事學院自然不能再收學費了,否則肯定沒幾個百姓支撐得起這個小號,於是許諾了末等兵的待遇,而且也算是兵役的名額。

不用上戰場就能服兵役,雖然只是末等兵待遇,但疼愛自家孩子的家長對這一百個名額簡直搶破了頭,短短半個月就定下了人選!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直接從嶽州府的軍事學院抽調了十名教官過來就可以直接上課了!

陶?然整理完軍事學院的事情,一抬頭就看到戚博翰眉頭緊皺地盯著一封奏摺看。

“怎麼了?”陶?然湊過去,整個人都趴到了戚博翰的背後,讓兩人的身體緊緊地貼在一起。低頭看向戚博翰手中的奏摺,發現是戶部日常喊窮的奏摺。

以往邊疆大軍的糧食,有五成都是自給自足的。但是去年大旱,邊境受到的影響也十分嚴重,只能依靠朝廷調撥軍餉過去。之前邊關被匈奴踏破了兩次,也就剩了個一萬來兵馬,需要的糧食也不算多,但現在戚博翰要給王君浩配十萬大軍,雖然還沒配齊吧,但以後的軍餉可是個大頭!

陶?然直接忽略哭窮的那些句子,算了算奏摺上說的數字,不由得疑惑道:“為什麼護送軍餉的成本這麼高?”都快抵得上軍餉本身的價值了!但是京城離邊關並不遠啊,只有寧安到京城的一半路程!

戚博翰聞言,罕見地被問住了。為什麼這麼高?如果不是陶?然提起,戚博翰根本不會覺得這個成本高,因為有史以來,基本上都是這個數字。他皺眉主要是因為這個必要的開支太大了,目前的國庫根本支撐不起。

戚博翰思索了良久,才回答陶?然的問題:“官道太窄,牛車速度太慢。”

官道太窄,一次只能容兩輛牛車並行,能裝載的物資並不多。而且官道上路況並不好,有時刮風下雨之後,還得邊走邊清理被刮到路上的石子和樹枝,否則會有翻車的危險。

運送速度太慢,來回一趟往往就是好幾個月,剛送過去的糧食在車隊回到京城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消耗完畢,所以勢必還得安排兩批以上的人馬,隔一兩個月就要去送一次,那成本肯定是鉅額的。

陶?然聽完戚博翰的解釋,這才想起那句至理名言:想要富,先修路。而且水泥都鼓搗出來了,不拿去修路簡直對不起人民群眾啊!

開源不是短時間內能搞出成果的,但是把路修好之後一定能節流,而且修路本來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否則,就算現在琉璃閣加上天蠶絲能給戚博翰的私庫賺不少錢,但想要填滿國庫的空虛是不可能的。再說了,憑什麼要用戚博翰的私房錢來填國庫!北方賑災是不得已之舉,若是長久以往,說不定會把一些白眼狼的心養大呢!

陶?然眼珠一轉,又想到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點子。於是第二天,全京城都知道琉璃閣六月一日的拍賣會,要拍賣幾樣御賜的東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是到了此時,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琉璃閣是戚博翰的開!

又得知這琉璃閣竟然是郭家在經營,還能佔五成利後,京城其他世家可謂是分外眼紅。

琉璃閣究竟有多賺錢大家都看在眼裡,這麼大一塊大餅,憑什麼只能由謝家這個鄉下來的土族獨吞?!

有人想要去找戚博翰聊聊人生,也有人自以為看到了真相:戚博翰根本不是要打壓世家,他只是想打壓不聽話的世家!很快,另一個訊息傳出來後,更佐證了這些人的想法。

天蠶絲竟然也是戚博翰的產業!當年只是因為郭家給了戚博翰一點方便,他便就讓郭家吞了這麼一塊大餅!雖然天蠶絲一年只能賣幾個月,但其中利潤也就比琉璃閣低一點點而已!

一個連世家都不算的商賈之家,竟然也能分得這麼多的好處,誰知道戚博翰手裡會不會還有更多的好東西?一時之間,那些一開始跟戚博翰作對還蹦?得厲害的世家,已經是悔到腸子都青了。天大地大,哪有賺到手的錢銀大?!

特別是李家。別人沒明面上反過戚博翰的,還能厚著臉皮去跟戚博翰拉關系,可是他們家跟戚博翰實則已經撕破臉皮了,再加上恃兵傲物這麼多年,李司空哪裡願意向戚博翰低頭!

京城內人心浮動,朝堂上也開始爭論不休。

戚博翰黑著臉,看著殿下跪著的分分鐘要以頭搶地的御史,眼神中滿是殺意。

那御史卻似乎察覺不到危險,仍舊振振有詞道:“陛下!御賜之物怎能拍賣,實在有損皇威,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哼,這位御史大人這麼為皇上著想,不如把全部身家捐出來填軍餉啊!”陶?然冷哼一聲,“如今國庫空虛,北部需要糧食挨到秋收,邊境更需要大量軍餉,既然御史大人這麼為國為民,那就別只動嘴皮子呀!”

“你!陶大人身為禮部尚書,難道不懂禮法,不知道祖宗家訓嗎!”那御史不敢直接罵戚博翰,但懟個區區尚書還是有底氣的。然而殊不知,懟戚博翰還有條活路,懟陶?然,呵呵……

戚博翰臉色愈發陰沉,陶?然也是十分憤慨:“什麼禮法告訴你要枉顧上萬人的性命,也要去維護那虛無縹緲的威嚴?你說,哪一本書哪一頁哪一條!?”

御史被問得啞口無言,最終只能面紅耳赤道:“你這是強詞奪理!”

“我怎麼強詞奪理了?我說的哪一句不對?你身為御史,不監察百官,不為民請命。陛下勤政愛民,在你嘴裡就變成了枉顧禮法,你這智商怎麼當上御史的?!”陶?然被氣個半死,他入朝這幾個月,淨看著這些御史懟天懟地懟空氣,就沒見他們幹過一件實事!

在朝堂上兩個大臣吵起來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今天是陶?然第一次這麼大聲說話,不由得分外引人側目有。也有消息靈通的,知道之前寧安傳出來的兩份十分囂張的通告是陶?然寫的,此時才將這個看上去十分溫和的年輕人,跟那兩份囂張的通告聯想起來。

那御史被陶?然說得滿臉通紅,正待反駁,戚博翰卻不允許這煞筆再欺負自己媳婦兒了:“夠了,朕意已決。張御史,若你不知道怎麼當這御史之位,朕可以給你換個位置。”

張御史聞言,有心想反駁,但他是受了李司空的委託才會出來勸阻的,哪裡願意為此丟了這官位,只吶吶地退下了。

戚博翰見狀,心中更是冷笑連連。這張御史若是繼續抗爭,他還會敬他有幾分風骨,但這種欺軟怕硬的傢伙留在御史臺,遲早會成為敵人的槍口,留不得。

御賜品的拍賣就這麼定下了,陶?然懟御史的事蹟也被傳了出去,不少同僚看他的眼神都變了許多。

最明顯的就是他禮部那群不良學生,以前討好他只是為著能加多幾分,好往上升。如今對他倒是多了幾分恭敬,遇到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也會來跟他請示一番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