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四十七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京城人煙稠密, 內城房屋規整,街巷寬敞, 還會好些。到了外城繁華之處,不免十分喧囂。

東川侯王澤德出門訪友, 離開時正值最擁擠的時候。

“王大,走慢一些, 不必爭先。”

王澤德雖貴為超品候, 但出行一貫並不高調,他坐了一輛藍帷大馬車, 裝飾簡單不花哨,府徽若非仔細梭視,恐怕也不能發現。

大街兩旁擠滿了小攤, 佔了不少位置, 叫賣吆喝聲此起彼伏,馬車前進極緩慢, 他神色平和, 並無半點不耐煩。

好不容易走了一段, 前面終於鬆動了些,車伕王大一揚鞭, 趕緊驅馬前行。

不想這個時候, 旁邊一岔道卻突然奔出兩匹快馬,從侯府車前竄過,驚得王大立即一勒僵繩,方堪堪停下馬車, 沒有與前者撞上。

快馬之上,是兩個錦衣少年人,看樣子是勳貴官宦之家子弟,也不停頓,反而一夾馬肚,飛快橫穿大街,竄進對面岔道。

這條大街緊鄰菜市,小攤販特別多,前面一個少年奔進岔道時,胯.下快馬前蹄踹翻了一個小攤,兩籃子雞蛋盡數摔破,一攤子新鮮菜蔬落地,被兩匹馬踩踏得七零八落。

錦衣少年們半眼不看,揚長而去,原地獨留呆若木雞的攤主老大爺。

衣衫襤褸的老大爺年邁力乏,擠不過年輕人,才將攤子擺在岔口,老兩口近日的口糧取暖都在這攤子上,一時失聲痛哭。

兔死狐悲,其他攤主黯然,只是大冷天氣來出攤的,大家都不易,只得上前替老大爺撿起還好些的菜蔬,有的還塞了兩個銅板。

王澤德撩起簾子,吩咐道:“王大,取二兩銀子,給那老翁送去。”

王大應了一聲,立即跳下車,往那便過去。

他再次讚歎,自家侯爺為人厚道,考慮周到。

不是王澤德吝嗇,而是這銀子不能多給。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個年邁老翁得到不錯幫助已讓人感慨,再多了必會引發禍事。

他做好事也不留名,這個小插曲過去後,王家馬車順利返回東川侯府,

王澤德一進門,便見大管事王忠急急趕來,“老爺,紀家打發人來了。”

“紀家?紀宗賢?”

王澤德一蹙眉,他從前靖北侯府關係密切,只不過自從紀氏姐妹出嫁後,卻已完全沒有來往。

“不,不是現任靖北候,”王忠氣喘吁吁,忙道:“是太子妃娘娘的陪嫁,前靖北候大管事紀榮,已經等了有半響。”

“太子妃?”

自從紀婉青大婚後,王澤德還是頭回聽到這個名字,他腳下微微一頓,方快步往外書房行去,“還不快快把人請過來。”

外書房這地方,一貫是接待親近之人,他在外書房見紀榮而非前廳,足可見其中態度。

王澤德剛坐下片刻,紀榮便到了,兩府曾經關係很不錯所以,彼此都熟悉對方。

他拱手問安,王澤德免了禮,笑道:“坐罷,你家主子可好?”

紀榮自從紀宗慶去世後,便一心聽命紀婉青,他現在的主子,正是太子妃,聞言立即答話,“回侯爺的話,我家主子安好。”

“我家主子出宮不易,特地讓小的給侯爺帶個安。”

王澤德自然說自己安好,隨即又問:“不知你今日前來,可是太子妃娘娘有何事?”

紀婉青嫁的是皇太子,而東川侯府則是從前差點定了親的人家,賜婚聖旨下來後,為了避嫌,雙方默契沒有再來往,王家只悄悄使人添了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顯然王澤德對故友之女,還是很看重的,說話時一臉關切。

宮中傳話並交信的人語氣鄭重,叮嚀了好幾遍,可見主子對這封信的看重程度。紀榮當下也不廢話,立即探手從懷中取出書信。

“這是我家主子給侯爺的信,請侯爺過目。”

王忠已經上前,從紀榮手裡接了信,快步行至大書案前,交到主子手裡。

王澤德右邊袖子空蕩蕩,只剩一條左臂,不過三年過去了,他早已習慣,左手十分靈活,挑了火漆,取出信箋,立即垂目,凝神細看。

“王伯父見字如晤,自揖別尊顏,已是數月,爾添懷思。今侄女乍聞一事,倍感驚惶,還望伯父為侄女細細解惑。

聽聞家父家兄當年北征之時,被圍困松堡,糧絕突圍時,本應有援軍相助,不想卻遭刻意阻滯,支撐兩天,方力竭重傷身死。

不知此事真否?

書短意長,不一一細說。侄女翹首待復。”

紀婉青不以太子妃尊位自居,而是如往昔一般自稱侄女,語氣雖震驚焦急,但卻十分有禮敬重。

王澤德注目焦點卻不在此處,他視線掃過“圍困松堡、援軍相助、刻意阻滯”之時,瞳仁陡然一縮。

他心中驚濤駭浪,不過到底久歷世事,神色動作絲毫未見不妥,眼瞼微垂看信見,卻剛好遮住那些微異常。

“原來是此事。”

王澤德長嘆一聲,抬眸搖頭,“往事既已成定局,生者卻仍需度日。舊日我唯恐她們姐妹悲慟太過,傷了身子,便沒有提起這事。”

“不想,她今日還是知道了。”

他神色有些黯然,不過還是立即鋪了紙箋,提筆蘸墨,仔細寫了回信。

王澤德的手不大方便,王忠便上前幫助主子,將信箋放進封皮之內,並用了火漆,最後交到紀榮手裡。

紀榮得了回信,也不多留,站起告退後,匆匆離開。

“王忠,你送一送紀總管。”

王忠立即領命,二人隨即出了門,大書房內僅餘王澤德一人。

大門一被掩上,他立即不復氣定神閒,濃眉緊蹙,神色相當凝重,已坐不住了,站起在書房來回踱步。

那事兒定案已三年,他萬萬沒有想到,時至今日,既然還有人惦記這樁事,而且紀婉青竟也知悉了真相。

王澤德內心深處是很不安的,三年風平浪靜並未讓其消退,今日一封書信,讓深埋已久的焦灼重新翻湧而起。

他心中驟生不祥的預感。

這預感讓他坐立難安,踱步苦思良久,他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返回書案前,鋪開紙箋,匆匆寫下一封信。

王澤德這回沒讓人幫忙裝封皮,自己放慢速度,一隻手辦妥,隨即揚聲喚道:“王忠!”

王忠送罷紀榮,便回到外書房門前,他也不進去,只垂首候著,一聽見呼喚,立即推門進去。

“王忠,你換身衣衫,小心一些,將這信送到二爺處。”王澤德聲音沉沉,將剛封好的信遞過去。

王忠聞言心中一凜,立即應是,接過書信小心揣在懷裡,匆匆出了門。

他折返自己的小院,找個藉口將伺候的小么兒打發走,開啟衣箱,翻出一套三年沒穿過的粗布衣裳,套在身上。

這位大管事戴了個竹笠,將帽簷拉得極低,遮住大半臉面。他趕了輛下僕用的灰蓬小車,從下僕進出的小門出去了,出了後巷,如尋常小廝一般,半點不惹人注目。

王澤德這封書信,被送到一處寬敞的大院子處。

這大院子花木錯落有致,一條溪流蜿蜒,溪畔幾叢竹,再遠一些,則是十數間雅舍。

時值隆冬,溪水結冰,花木大多凋零,不過卻能看出此間主人獨具匠心。

雅舍的隔扇窗被推開,窗前放了一張黃花梨軟塌,榻上斜臥了一個青年男子。

青年面如冠玉,眉目清雋,可惜神色淡淡,捻起白玉酒杯一仰而盡,靜靜看著賞看窗外怒放的紅梅。

雅舍地暖相當充裕,青年只隨意披了件白色暗紋錦衣,衣襟微敞,讓上前添酒的美貌丫鬟紅了臉。

不過,這等愜意氛圍卻被打破了。

“二爺,東川侯府來了信。”話罷,來人立即將書信遞上。

“王澤德?”被稱為二爺的白衣青年一蹙眉,“不是告訴過他,沒有十萬火急之事,不可再傳信嗎?”

要知道,東宮皇太子一直未放棄查探當年之事。王澤德好不容易偽裝過去,若是再引他注目,那後果將極糟。

當年宣府雖說損失很大,但存活下來的大小將領也不少,高煦要關注的人多。再加上王澤德意外失去一條手臂,被迫卸職賦閒,算是利益受大損者,再加上他演技不錯,這才堪堪避過。

沒有疑點被調查,與發現疑點被關注,完全是兩碼事。皇太子高煦的能力,二爺從未小覷。

二爺接過信,立即展開,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何事,讓對方失了分寸。

一目十行看罷書信,他隨手扔下,哂笑一聲,“嘖嘖,不過一個黃毛丫頭,就把王澤德嚇破了膽子。”

“他當年不是裝得挺好的嗎?怎麼一碰上姓紀的,就方寸大亂?莫不是沒了一條手臂,連膽子都沒了。”

二爺請嘲幾句,神色一冷,“告訴他,太子妃無半點頭緒,只要他如舊日一般穩住,無人能窺見絲毫端倪。”

稟事之人立即應是,並取來筆墨紙硯,平鋪在軟榻旁的小几上。

二爺直起身子,提筆快速寫了一封信,沒有署名,只取出一方白玉小印,在該署名的地方按了按。

書信立即用了火漆,交到正在焦急等待的王忠手上。

王忠趕緊扣上竹笠,壓了壓帽簷,重新駕了小車,從後邊已隱蔽小門離開,悄悄趕回東川侯府。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明天見哦~ 愛你們噠,比心心!

(*^▽^*)

嘿嘿,阿秀前幾日突然來了靈感,新開了一個預收文《皇后的錦繡之路》,有興趣的親親繞道收藏一下哦~ 麼麼啾!

(阿秀下一本會先開年代文呢,因為那個預收更久一點,就先寫了它噠~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