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八十九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昭寧帝下令所有知情者對歲行舟的事封口, 除了擔心在百姓中造成什麼奇怪影響之外,還有個原因, 就是歲行舟抵達東境後發生的事頗為一言難盡。

賀淵將自己所知道的內情一一轉述給趙蕎。

“歲行舟出京前你也見過,看上去精神就不是太好。據孟翱的傳書中說,一路幾乎全靠你之前派去照應他的那位鮮于大夫行針吊著命。有幾次被松原派出的殺手追擊時,馬車顛簸劇烈, 折騰得他看上去彷彿就剩一口氣。可到了東境後, 他忽然就很清醒地直指夷山方向,並吩咐所有隨行兵卒就近尋了鑿石工具。”

在歲行舟的帶領下,孟翱等人與半道接聖諭從臨近軍府趕去支援的大隊人馬進了東境夷山中一條早已不為人知的廢棄古礦道。

那礦道縱深不知幾何,又宛如迷宮。可歲行舟只尋了不到一炷香, 指了個方位就讓眾人鑿石開路。

三天後,鑿出可供一人出入的石門, 前哨營的人就從一個個從紅光裡出來了。

雖看起來很狼狽很虛弱, 可一千九百九十九個竟真的活生生。唯獨沒有歲行雲。

這個結果原本可以佐證歲行舟那套玄妙的鬼神說辭, 可偏偏獲救的前哨營眾人說, 那條古礦道雖蜿蜒曲折如迷宮,大方向卻是從北境崔巍山直通東境夷山的。

雪崩後他們所有人都有一段時間的神識空白,醒來後就發現自己跌在常年被掩埋在雪窩下的一條廢棄礦道中。

那時他們發現身後的路因垮塌而阻斷,頭頂石壁僅一指寬的縫隙可見天光,顯然也無法往上尋求出路,只能往前走。

於是他們靠著石縫裡滲下的水、苔蘚、草根與蛇蟲鼠蟻止渴果腹,在礦道中七拐八彎折騰了近一年,就這麼一路走到了東境夷山。

這就讓歲行舟關於“神蹟救人”的說法變得有些立不住腳。

加之蘇放又在龍圖閣的古籍中查到, “出東境四百裡有山曰夷,山陽出奇石曰‘火齊’。狀如雲母,色如紫金,有光燿。別之,則薄如蟬翼;積之,則如紗縠之重沓也。至暗則其光愈盛,如長明薪火,終夜不絕”。

同時,古籍中還提到,東境夷山曾經也有“神巫族”,後來神秘消失。

到了列國爭霸時期,北境崔巍山再次出現“歲姓神巫族”,不知與東境夷山神巫族是否同源。

北境歲姓神巫一族曾多次向不同的諸侯國國君進貢“火齊珠”,並送上族中美女與各諸侯國君或諸侯公子聯姻,以此與各諸侯國保持交好,

在征伐不斷的大爭之世下神奇地免於兵禍。

“上古時夷山屬於邊境蠻荒之地,在我國境之外,地勢相對平坦,很容易被攻打,不如北境崔巍山那般便於生存。帝君推測,神巫族為安全起見,舉族從東境夷山遷居北境松原郡附近的崔巍山。按照方位及前哨營獲救時孟翱他們所見的神秘紅光來推斷,那應該就是上古時代神巫族開採並運送火齊珠原石的礦道。”

蘇放判斷,東境夷山是“歲家神巫一脈”最初的發源地。

那條礦道大約是他們舉族北遷時,為運送族中財富,並方便以後掩人耳目返回東境持續開採火齊珠,這才耗費人力物力將整條礦道從東往北拓通了。

北境戍邊軍本就是優中選優的精兵悍將,既經歷過擬真絕境的殘酷訓練,又在真實的對敵戰場上受過鐵血刀兵的淬鍊,生存能力與意志本就遠遠強於普通人,能在那種險惡逼仄的環境下支撐一年並不算多麼驚世駭俗。

如此一來,他們跌入雪窩下那條廢棄礦道,最終死裡逃生,究竟是“神明庇護”還是“自助者天助”,又或者兩者兼有,這就成了誰也不敢下定論的千古謎團。

*****

“難怪陛下讓知情者全都封口,”趙蕎喃喃嘆息,“若拿到檯面上來讓大家判斷歲行舟所言真假,還有他的功過對錯,朝中一定是有人信他,有人不信,還有人半信半疑。到時誰也說不服誰,亂成一鍋粥,陛下拿著只會更燙手。”

對昭寧帝來說,直接將這件事強勢按下不談,就當歲行舟從來沒有說過什麼飛天玄黃的事,直接告訴朝中百官,他就是被朝廷假造“希夷神巫後裔”身份送到松原去助沐霽昀平定松原民心的,這是最簡單省事的處置之法。

賀淵點點頭:“對。所以陛下已下令讓歲行舟與前哨營一行直接從東境趕往松原。前哨營的人交由沐霽昀重組建制,同時任命歲行舟為松原郡府大神官,無實權,不涉具體軍政事務,只管當地祭祀與為民祈福諸事,俸祿與松原郡守陶鶴林等同。”

神武大將軍府與兵部已做好相應溝通,對外宣佈前哨營在遭遇雪崩後跌入廢棄礦道,意外活了下來,並憑藉訓練有素的絕境生存能力與意志堅持到獲救。

至於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歲行雲,則按“戰後失蹤將士”記錄在案。

朝廷於臺面上給出一個在世人看來勉強合理的說法,能免去很多麻煩。

至於民間議論或傳言,那種事無法避免,只要朝廷沒有在官文、卷宗記錄上做出任何確認,那傳言就只能是傳言。

古往今來這種讓世人霧裡看花的奇談怪論、千古之謎可多了去了,時間久了就沒人當真的。

“這樣也算皆大歡喜。大神官歲行舟在松原能得民眾擁戴與尊敬,朝廷也不會薄待他,行雲就能少一樁牽掛。”趙蕎抬手按住衣領遮蔽下的鎖骨處。那裡掛著歲行雲送給她的芙蓉石小狐狸墜子。

她還是相信歲行舟說的,歲行雲被送去了另外一段時光裡,好好地活著。

*****

七月廿八,各地軍府選派來京受訓火器使用的將官們,會同執金吾名下北軍五人、金雲內衛五人,總共六十三人在雁鳴山正式集結,預計為期半年的訓練正式開始。

為不影響武科講堂學子們日常行課,督學特地將後山湖畔的備用演武場劃為火器訓練專用,學子們只能在典正官的安排下才能前往觀摩,不得莽撞私闖,這也保證了學子們的安全。

受訓將官們都是各軍府精挑細選出來的,其中不少人都有親身征戰的經歷,氣勢就與尋常武卒大不相同。

面對這些人,慕映琸在氣勢上實在無力彈壓,吼了快半個時辰的“列陣”口令,只有北軍五人與內衛五人依令站好,其餘人根本不理他,三五成群圍在一起說說笑笑。

就在慕映琸即將崩潰時,一襲玄色束袖武袍的趙蕎總算出現了。

他如見救星,奔到趙蕎面前,吼到微微嘶啞的嗓音裡滿是委屈和無助:“他們故意不聽令的。這是軍中慣例,下馬威。”

行伍多年之人向來慕強,初初集結在年輕又無功勳資歷的新任主將或上官麾下時,總會用類似的試探挑釁來暗暗評估對方是否夠資格帶領自己。

這算軍中一個說不上好壞的風氣,是年輕將官新上任時必須面對的第一仗。

年輕,又無功勳資歷,這兩樣,趙蕎與慕映琸都佔全了,今日這場面是註定會來的。

“你要不要讓賀大人出面,幫忙震懾一二?”慕映琸小心翼翼地建議。

趙蕎回頭對身後幾名抬著箱子的雜役官揮揮手,示意他們跟過來。

又對慕映琸笑“呿”一聲,邊走邊道:“若借賀淵的勢,是能暫時控制眼前局面,可之後的日子裡,這些人對我倆就徹底不服了。”

慕映琸吼了這半天,賀淵就在他跟前站著卻一直袖手旁觀,只是約束了自己的四名下屬,並未幫忙對其他人發出列隊號令,也就是因為明白這個忙他幫不得。

這場立威之仗只能她與慕映琸兩人自己打,絕不能藉助任何第三人的幫忙。

趙蕎走到亂哄哄的人群面前,目光掃過那些故意無視她,仍舊圍在一起磕閒牙的傢伙們。

她笑了笑,回頭對慕映琸道:“開箱子,取兩隻水連珠出來。”

“做什麼?”慕映琸瞪大雙眼,惶惶然壓著嗓道,“你不會想把不聽號令全都就地解決了吧?”

若是這樣,那也太瘋狂了,他可不敢配合。

這六十三人個個都有憑軍功得來的御賜青玉劍或嘉勉金令,而且其中還有不少是中高階武官武將,便是皇帝陛下要咔嚓他們也得斟酌再三啊!

“我還沒膨脹到那地步,”趙蕎白了他一眼,“不打人,打鳥而已。”

慕映琸恍然大悟,笑著掀開雜役官們帶來的一個箱子,取出兩支水連珠,將其中一支凌空扔趙蕎。

那些人還在嘰哩哇啦地大聲閒聊,根本沒有收斂的意思。

趙蕎也不搭理他們,接過慕映琸扔來的那支水連珠,認真檢查了彈匣中的銅彈後,歪頭對慕映琸輕眨眼尾。

“一人三發,誰走空就罰誰晚上不許吃飯。”

“好咧。”慕映琸笑眯了眼。

*****

先後砰砰砰六聲響後,滿場寂靜。

方才還旁若無人大聲聊天的所有人全都瞪眼看著從天而降的六隻血淋淋鳥屍。

趙蕎將水連珠扔回箱子裡,走到其中一隻鳥屍前蹲下,做痛心抹淚狀:“慕映琸你看看你瞄的什麼玩意兒?兩彈中一鳥,都打成漏斗了這還怎麼吃?!”

慕映琸瞠目結舌,訥訥道:“你先也沒說打下來是要吃的啊……”

“算了,好歹還有五只能吃的,”趙蕎站起來,對一旁呆若木雞的雜役官們招招手,“快快快,拿去收拾收拾烤一烤,現烤現吃。”

慕映琸瞟了一眼愣住的將官們:“不、不是先讓各位將軍與大人們列陣麼?”

“他們都不急,你急什麼?”趙蕎目光掃過眾人,冷冷笑道,“一堆領兵帶屬的武官武將,就列陣這點芝麻小事,半個時辰了都沒完成,丟臉的又不是你我。”

她的聲音並不大,可在此刻寂靜的演武場上格外清晰,如一記耳光響亮扇過幾十個人的面頰。

這次不必慕映琸再撕心裂肺吼出列陣的號令,他們安靜無聲地迅速靠攏,不用誰指揮排程,自行按照身量由低到高排列齊整。

都是真刀真槍殺過敵的,一列陣完畢,慕映琸就覺有殺伐血氣撲面而來,總共才過半百的人數,那無聲凜凜的氣勢卻雄渾如千軍萬馬。

讓人手腳都不知該往哪裡放。

慕映琸有些忐忑偏頭看看趙蕎,卻沒有看到想象中同病相憐的緊張。

趙蕎肩扛水連珠在陣列前方來回踱步,一一審視過面前這些身量魁偉的將官。

“諸位都是領軍帶屬之人,理當比我更懂什麼叫令行禁止。不管你們心裡服不服,我既蒙神武大將軍指派,領聖諭前來帶領各位受訓,那麼在這裡我最大。別同我講你的軍銜官階,也不談過往功勳榮耀。我是教頭,你們是受訓生員,我怎麼教,你們怎麼做。別做精做怪給彼此找不痛快,說不得不需半年就能學成,到時早些各回各家,皆大歡喜。有意見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她根本沒等人回答,自顧自又道:“有意見就憋著吧。我就隨口問問,別當真。列陣時不要隨意開口說話,這是軍紀,你們比我懂。你們代表各自軍府來的,言行舉止都算自家軍府的臉面,自己注意著些。誰不懂規矩誰家軍府就是大孫子。”

陣列中有幾人才張了張嘴,搗亂的話還沒說出來就被她這撂地渾話給噎了回去。慕映琸眼尖看到這一幕,當下沒忍住,悶笑出聲。

行伍之人從來都很愛惜團譽,誰也不想連累自家軍府成了“大孫子”,全都老實許多。

趙蕎滿意頷首,露出了隨和的笑臉:“說來我無官無職,你們喚我什麼好像都不合適。喚‘趙二姑娘’顯得我很好欺負,喚‘總教頭’又顯得我不親切。我前思後想,總覺大家也不必過於拘束,喚我趙大當家就行。”

慕映琸真是替她捏把冷汗。

明明個頭沒人家高,氣焰卻囂張得能躥過人頭頂三丈!這一堆人裡可有不少領軍過萬人之數的高階武官武將,你大當誰的家?

“有意見嗎?有意見的就吭聲,”趙蕎笑成狡詐狐狸眼,“誰在陣列裡擅自吭聲,誰家軍府就是大孫子。”

陣列中的賀淵是花費了極大心力才繃住冷漠臉,沒有像慕映琸當場那樣笑出鵝叫聲。

他家這小潑皮趙大春可從來不是吃素的,他根本沒擔心過她管不住這群人。

下馬威?不存在的。這姑娘打小在京中就橫著走,怕過誰啊。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嗅到正文完結的氣息沒有?沒幾章了。接下來我每天會神出鬼沒地頻繁更新,大家不要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