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爭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具那羅是天生的佛子, 他早就聽說當年王后命人假傳王命時,無人敢擇他雙目,最後若不是具那羅自己剜雙眼,那王后的打算能不能成功,都很難說。

就算最後落到那樣的慘境,也是他自己的選擇,而他的侍者也好、妻子也好, 甚至路上遇到的嚴江都會忍不住盡心盡力地救助他,而他的父親更是對他日思夜想, 擔憂難眠。

這種天然的人格魅力根本不需要傳什麼法, 稍微有接觸, 且自制力不夠的人,都會拜倒在他的錫杖之下, 成為他傳道講法種子,散播開來。

嚴江當年都不止一次在他的真心相待下動過留下來幫他的念頭,要不是陛下總在他們相處時每每做妖,他就算能回來,至少也會耽擱上兩三年。

所以嚴江很早就打定主意, 具那羅這個傳教大能絕對不能留在中原,要麼送他去見佛祖, 要麼他送去見匈奴。

佛教雖然有非常大的好處, 但現在傳進來,還是早了些。

至少,在六國人心穩定下來之前, 不行。

因此,秦皇的回答完全錯誤,不看時間地點的親吻雖然讓阿江意亂情迷了那麼一下下,但隨即反應過來的他勃然大怒,不但和陛下來了一場激烈的肉搏大戰,還把親愛的大王追著繞柱十圈,氣得阿江差點放老虎。

花花虎臉冷漠地看著他們一會繞柱子一會繞自己,低頭舔著爪子,懶得再給他們眼神。

主人一點都不像從前的他了,只要吼一聲,自己就能起身把那個兩腳獸拍倒。

不過讓它驚喜的是,晚上他又得到在水裡攆壞鳥的機會,就很高興了。

……

收拾了陛下之後,嚴江又去見了具那羅,與他品茶論道,徹夜長談。

每當這個時候,就有一隻梟鳥會不滿地在窗邊喚他回家,禁止他夜不歸寢。

“這鳥兒怒叫,卻是許久未聞,”具那羅說著一口柔軟的雅言,神色懷念,摸索著端起清茶,輕抿了一口,讚道,“這滋味微甜又甚苦,飲後又有回甘,如是人生,甚好。”

嚴江微笑點頭:“人生豈止甘苦兩味,佛說三世法,不也有入世之意麼?”

“阿江果然慧根深重,”在孔雀王朝時,具那羅就是最喜歡與嚴江討論佛法,“當你年你說菩提非樹……”

在具那羅看來,嚴江既然這般有慧根,那應是願意傳播佛法的,當年的不辭而別,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做為朋友,還是不問為好。

至於與秦皇的關係——具那羅開始自然驚了一驚,可一晚上的時間足夠他想明白,阿江非是會勉強自己之人,原意留下對方身邊,想必是真愛了。

如此,祝福便是。

嚴江對具那羅想傳教,當然是非常贊同的,但他又在言語中露出幾分苦惱之色。

具那羅何等聰慧,立時問起了嚴江有何煩憂。

嚴江於是便說起了北方憂患,提起自己為草原牧民所惱,那裡人殺伐成性,侵略無度,又逐水草而居,統治艱難……

他自然地將草原的情況一一說明,也說那裡荒涼艱苦,無數普通的、被壓榨的牧民都在等著拯救。

具那羅認真地聽著,不時微微點頭,他神態安詳,清聖高華,只是平靜地坐著,便讓人自然而然地平靜下來,那莊嚴的寶相身後,彷彿帶著一圈佛光。

對這樣的朋友耍心機,嚴江其實很有壓力。

他相信具那羅聽得懂他的意思,也會明曉他的戒備,但也相信具那羅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佛渡眾生,阿江之意,吾亦知曉,”具那羅微微一笑,剎那之間,便見彷彿繁華盛景無數,“只是臨行之前,阿江可願再送我佛偈一首,以為送行。”

他亦然知曉,佛家盛景,阿江也不能阻,只能緩,這便已是最大的保證,讓他甚是歡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嚴江心中感動:“這是自然。”

他立刻拿起自己的小刀,拿起隨身玉佩,在玉上飛快地刻了四句佛偈,虔誠地遞給佛子。

還同時用小刀的寒光警告陛下,你敢亂來我就烤了你。

陛下就很生氣,眼睛都瞪大了。

“願以此功德,莊嚴淨佛土,”具那羅仔細地摸索著玉佩之上的佛語,漸漸加深了微笑,“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嚴江的微笑有點勉強,好在具那羅看不到——這是後世佛教流傳最廣的佛偈,但是一共是四句,他只記得兩句了,這還是有一段時間沉迷洪荒文時,那兩位西方教主經常掛在嘴邊,這才記下來的。

但對面佛子不愧是佛子,他的蒼白的面色漸漸浮現出的激動的紅暈,甚至輕笑著將這段佛偈繼續下去。

“若得見聞者。悉發菩提心。”想通最後的關竅,他面幾乎控制不住自己顫抖的身體,“以此一報身。同往極樂國。”

說完此語,他笑聲清朗,伏身向嚴江一拜,拾起錫杖,頭也不回地離去。

這佛偈給他的意義與回報,已經遠遠超過了他來此的艱幸與精力。

去到北地,是他應予嚴子的回報。

也是吾佛的慈悲。

……

嚴江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然後看著用翅膀支著頭,一臉困惑不解,怒從心起,一把摟過陛下,將鳥兒狠狠地從頭擼到尾,這才愉悅地笑起。

成了,只要有具那羅相助,使佛教廣為流傳,北方的殺傷力至少打兩成折扣。

他一點不擔心佛教在那裡傳播不了,要知道,如今的草原各部都還是祖先崇拜,後世的長生天等都未誕生,這些樸素的信仰根不可能是佛教的對手。

而思想高地你不佔領,總會有人佔領,這是無法抵擋的事情。

宗教有他的優勢,禁只能禁一時,而中原文化優秀的包容力,可以讓佛教在將來並發出更強大的光芒。

具那羅並不是一個人來的東土,而是帶著十二位優秀的僧人,他們帶著宏願與雄心,一路上多有波折,到達的只有七個。

秦皇當然也不會無禮地就讓他們直接離開,而在咸陽學宮招開了一聲盛大的講道,讓諸子百家皆來與佛子論道。

佛子居於場中,對各方苛問應對自如,便是有問題答不出來,亦不焦不躁,從容認輸,那風度氣質,讓無數人心折。

嚴江甚至心生感慨:“江山易得,聖者難求,若得有興得正法,當築金宮以藏才是。”

這話被旁人儒家孫叔通聽到,回頭就散播得咸陽皆知——在當年構陷嚴江與扶蘇勾結的人被秦皇掛城牆後,雞賊的學士們換了一種方法給秦皇打小報告。

然而這次,他們激怒的不是秦皇,是嚴子。

“不許起金宮這麼俗氣的名字!”嚴江一巴掌拍在桌上,震著茶具都跳了一跳,這事要是成了,他的審美肯定會被後世討論幾千年!

爬在桌案下的花花一驚,猛然跳起,不見敵人後,撒嬌地拱著的嚇到他的主人。

“花花別鬧。”嚴江揉著大老虎,一邊對秦皇怒道,“你聽見沒有!”

秦皇淡然掏出一封奏書,上邊都是願意以金宮為宮名的大臣簽名,韓非李斯蔚繚蒙毅俱在,向嚴江證明著民意不可違。

嚴江更生氣了:“沒有你的授意,把李斯與韓非關在一間房裡他們就會自己打起來,怎麼可能連名上書,這些連名都是從你口袋裡掏出來的吧?”

秦皇悠然道:“絕無此事,阿江若不信,大可一一查問之。”

當然,若真有哪個大臣敢把他供出來,他就用他們填自己最近想燒的兵馬俑。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回家,一整天都在火車上,可能要咕……

但是,回家後,更新就會正常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九州月下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