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下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下獄

大考來臨,終於休養痊癒的蕭昭在阮姨娘的期盼中進了考場呆了三天。大太太對這個庶子不好不壞,卻不至於苛待,吃穿都仔細吩咐妥當了,又派了馬車和兩個護院接送,免得在中途出了什麼意外。

蕭昭回府時雖然一臉疲倦,唇邊帶著笑容,顯然考得頗好,阮姨娘這才松了口氣。她這輩子的希望,全放在蕭昭的身上,只盼著他好,自然更在意,張羅著給蕭昭吃喝,親自給他淨了面,看著蕭昭睡了,才不情不願地回院子去了。

心焦地等了半個月,終於放榜,一大早端硯和管家便前去看榜,很快就回來報喜:“二少爺中了,中了,還是探花郎!”

阮姨娘喜形於色,只覺得這輩子終於盼到頭了,欣喜若狂,連續好幾天寢食不安,這一高興反而眼前一黑暈了過去,嚇得蕭昭不輕。

等大夫前來,只說是驚喜過度,蕭昭才松了口氣,面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寒窗苦讀十年,一舉成名的風光後,誰能看見自己這些年的艱辛?

這面蕭昭中舉,徐靈芸也挑了一套價值不菲的文房四寶讓陳嬤嬤親自送了過去。

蕭昭很是喜歡,愛不釋手,看得阮姨娘十分不喜:“昭兒,如今你中了舉,也該準備定下親事。我還想有生之年,能夠抱孫呢。”

聞言,蕭昭搖頭道:“姨娘急什麼,我進了朝廷,還得歷練一兩年才能得不錯的官位,指不定外放,沒得讓姑娘嫁進來還得守活寡。”

阮姨娘一聽,啐了一口道:“胡說什麼,能嫁進來是那姑娘的福氣,少不得侍奉公婆,替你孝敬長輩,主持家裡。”

蕭昭聽了,就明白阮姨娘的用意,不由無奈道:“姨娘就別想了,徐姑娘還有不到一年就嫁進來做大嫂,管家的事自然是落到她手上的,難不成姨娘還打算看內宅鬧起來?”

若是他在這節骨眼裡成親,娶的自然是官家小姐。到時候徐靈芸進門,先來後到,兩位媳婦為管家的事真有的鬧了。

蕭昭不是不明白阮姨娘的用心,就是怕他吃虧。可是如今自己中了舉,以後走仕途,少不得依靠蕭家的銀錢來打點。要是他娶來一房悍婦,鬧得蕭家以後家宅不寧,別說蕭老爺,就是他第一個就不贊同。

蕭晗這些年沒少照顧自己,蕭昭心裡清楚,自然不想讓阮姨娘一時迷糊,鬧得家裡人都不痛快。

“姨娘不急,先相一相,容貌和出身尚可就行,最重要的是人品。我可不想娶一個高傲的官家小姐,沒得惹姨娘不高興。”

阮姨娘原本有些不樂意,還以為蕭昭依舊惦記著徐靈芸。而今看著,兒子居然有所鬆動,願意讓自己開始相看姑娘,這才重新有了笑容。不過蕭昭說得也對,要是出身太好,又是家中嫡女,少不得有些任性驕傲,哪裡能把自己這個姨娘放在眼內?

她要的是一個貼心的媳婦,而不是一個處處看自己不順眼的大佛,還得事事遷就,把人好好供著,這日子還怎麼過?

“昭兒說得對,容貌和出身是其次,最緊要是人品,能做你的賢內助。”阮姨娘心裡盤算著幾戶人家,回頭跟蕭老爺好好商量一番。

見阮姨娘終於放棄了那點小心思,蕭昭偷偷松了口氣。

蕭昭很快走馬上任,是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只是到翰林院第一天,他就碰上了同是翰林院,卻是正八品典簿的聶睿羽。

聶睿羽笑面迎人,規規矩矩地向他作揖,又攀談寒暄了幾句,蕭昭曾見過這人,面容不變,只是眉宇間多了幾分陰霾,心下便對此人敬而遠之。

沒幾天,聶睿羽經人提拔,居然一躍成為正七品的編修,幾乎與蕭昭平起平坐,讓蕭昭心裡頗有微詞。

他知道是因為餘大師的緣由,聶睿羽在翰林院才能一再跳級提拔。短短時日就從九品到七品,有人心嘆有一個好岳父,仕途真是事半功倍。有人嫉妒聶睿羽娶了一房好媳婦,要不然只怕一直在從九品做一個侍詔,被人呼來喝去的打雜。

不管是羨慕的還是嫉恨的,聶睿羽在翰林院獨來獨往,甚少有人願意跟他深交。一個靠女人裙帶爬上來的,文人總是要看輕一些。

聶睿羽幾次主動跟蕭昭攀談,見對方不冷不熱的態度,很快也消停了。原以為蕭昭好歹也是棄商從文,身份不算高,在翰林院也該跟自己一樣受排擠。

卻沒想到,蕭昭的人緣極好,在翰林院如魚得水。

這也跟他的性情有關係,蕭昭素來出手大方,也不愛亂打聽,作為探花郎,琴棋書畫都是極好的。原本有些不屑他出身的,看過蕭昭的書畫後很快就改變了看法。

聶睿羽花費整個月的時間,幾乎是不眠不休,為討好皇帝,編寫了一本讚頌謳歌帝王的書冊。

皇上看過後,龍心大悅,大手一揮,就把聶睿羽提拔翰林院侍讀,引來其他人大大的不滿。

不過是譁眾取寵的東西,用不入流的東西取悅皇帝,才得來的官職,在那些寒窗苦讀十多年好不容易踏進仕途的人眼內簡直是侮辱。

一眾書生鬧到了皇帝跟前,列舉了歷代官員的種種提拔,都沒聶睿羽提拔得快。加上此人不過用了點小心思,根本沒做出什麼厲害的事蹟來。書畫不過爾爾,文采一般,實在令人激憤,又寒了讀書人的心。

鬧騰得厲害,最後還是餘大師出面把事情壓了下去。至此之後,更沒人願意搭理聶睿羽,他被在朝所有的文官都孤立了。

聶睿羽不由懊惱,這編書的主意還是金琳出的,為的就是讓自己出人頭地。如今確實被提拔了,在翰林院卻更加受人排擠。

他回府後狠狠教訓了金琳一番出口氣,然後又到主院向餘雅晴噓寒問暖。如今自己要爬上去,就少不得岳父的幫忙。

餘雅晴依舊是冷冷淡淡的表情,她早就開始信佛,把主院弄得跟庵堂一樣。屋子裡連一件值錢的古董掛飾都沒有,身上沒有戴首飾,只在手心裡捏著一串佛珠,頭上戴著一支檀木簪子,衣裙素淨,整個人陰陰沉沉的,聶睿羽看得心煩,卻也只能客客氣氣的。

他不喜歡餘雅晴,餘雅晴何曾喜歡自己?

不過是陰差陽錯在一起,聶睿羽也不強求。只是這個正妻一到晚上院子就落鎖,分明是不給他進去。

華夫人幾次過問,瞅著餘雅晴的肚皮就是不起來,就不能讓金琳懷上,免得家裡鬧得不輕。

聶睿羽被問得支支吾吾的,餘雅晴連房門都不讓他進,還怎麼可能有身孕!

只是他還得靠餘大師幫忙,就不敢逼得太緊,三天兩頭送點小玩意討好餘雅晴,盼著她在岳父跟前多給自己美言幾句。

餘雅晴每次看也不看就讓丫鬟把送來的玩意兒收好,聶睿羽看不出她的喜怒來,只好訕訕地走了。

這回出了血本送來一對翡翠鐲子,聶睿羽感激道:“幸好有岳父大人在,要不然豈不是要給翰林院那群眼紅我的人得逞?”

餘雅晴難得瞥了他一眼,又低頭道:“你的官位越高,嫉妒的人只會更多,何必理會?”

“你說得對,有岳父大人在,我何愁爬不上去?”聶睿羽兩眼放光,沒有哪個男人不希望功成名就。只要結果好,哪裡計較其中的手段?

徐靈芸聽著端硯繪聲繪色說著外頭的事,不知怎地提及聶睿羽,不由笑道:“他又怎麼了?最近又升官了嗎?”

她知道端硯來得勤快,不過是擔心春英的傷勢,便任由這人找理由到院子裡,偷偷在門外瞄上幾眼。

春英的傷口恢復得很好,只是徐靈芸擔心,便讓她繼續歇著,讓陳嬤嬤幫忙掌管自己的私房,其他便讓小丫鬟搭把手,免得等春英回來,看見自己身邊沒了她的位子,估計得哭鼻子的。

端硯聞言,擠眉弄眼道:“徐姑娘有所不知,上回聶公子走運,寫的一本謳歌帝王的書,讓皇上龍心大悅。他嘗了甜頭,後來又卯足勁編寫了一本,誰知裡面有幾句犯了皇上的忌諱。皇上大怒,剝了他的烏紗,扔到大牢去了。”

徐靈芸大吃一驚,詫異道:“這好好的,怎麼就犯了忌諱?”

不過聶睿羽急功近利,一下子連跳幾級,怕是盯著他的人也多。這書才出來,估計皇上還沒看完,忌諱的地方立刻就被有心人指出來了。

“誰知道呢,天子一怒,可不是小事,聶公子在大牢裡只怕不容易出來。”端硯壓低聲線,談論此事總不好張揚。只是聽說聶睿羽倒黴,他心裡忍不住竊喜就是了。

徐靈芸輕輕嘆氣,果真伴君如伴虎,前頭惹得皇上高興,後面立刻就被扔到大牢裡。聶睿羽好不容易從九品爬到五品,還沒得意夠,就被剝奪了官位,怕是心裡得嘔血了。

“餘大師這次沒出手救他?”她納悶,聶睿羽不就是餘大師的入室弟子嗎?

端硯搖頭晃腦,答道:“餘大師也是有心無力,聶睿羽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文人的筆桿子最厲害,一張張寫明了聶睿羽平日的孤傲無禮,原本也是小事,幾句十句百句下來,就變成大事了。”

所以得罪誰,也不能得罪文人。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是那張嘴和那支筆,實在能把死人都能氣得活過來!

徐靈芸漫不經心地翻著手裡的書,見春英在屋內聽見兩人說話實在呆不住了,藉著斟茶的由頭搶了小丫鬟的活計,溜了進來,無視端硯欣喜的目光,小聲問道:“那餘姑娘可真慘,迫不得己嫁給了聶公子,自家父親也不遺餘力地幫忙提拔,最後聶公子卻是自家不爭氣惹怒了皇上被關進了大牢,餘姑娘以後可怎麼辦?”

若是像徐二爺那樣給關進順天府,給些銀錢疏通,還有可能出來。聶睿羽卻是被關進了天牢,要出來就不簡單了。

端硯嘀咕道:“聶夫人在華府沒露過面,華夫人和金姨娘頻頻出錢疏通打點,也沒能踏進天牢一步,天天在天牢外頭哭著呢。”

春英嘟著嘴,冷哼道:“活該聶公子倒黴,誰讓他當初欺負姑娘了?”

徐靈芸聽著好笑,把聶睿羽的事拋諸腦後,揶揄地打趣兩人道:“春英這傷口快好了,再休養一段時日,就得出門子了。只是我還不放心,要不再延一個月?”

端硯盼來盼去,好不容易等了個把月,春英終於痊癒了,他早就想把人帶回家了。如今再延一個月,他豈不是又要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姑娘因為春英,耽誤了去韓家,不好再耽誤下去……”

春英紅著臉,也忍不住開口:“姑娘,錯過了這個好日子,就得等年底了。”

徐靈芸掩著唇好笑,說道:“既然你們兩人這麼著急,那還是如期把親事辦了吧。要不然,還不得怨起我來?”

她瞥了眼臉紅紅的春英,又開玩笑道:“孃親說的對,大姑娘留不得,留來留去都要留成仇了。”

“姑娘又取笑我……”春英酡紅著雙頰,跺了下腳嗔怒地瞪了徐靈芸一眼。

徐靈芸見狀,正色道:“也是我的緣故,才耽誤了你。如今在去韓家前,能親眼看著你出門子,真好。”

她拿出木匣子,裡面是一套貓眼石做的頭面,遞了過去:“這是我給你的添妝,壓箱底的東西。”

春英連忙擺手,婉拒道:“姑娘,這頭面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你跟在我身邊十年了,我們雖說是主僕,卻是情同姐妹。這點是二太太和我的一點心意,你就別拒絕了。”徐靈芸看了端硯一眼,又笑道:“要是他對你不好,春英只管找我哭訴,看我不讓人好好教訓端硯一頓。”

春英登時又紅了臉,狠狠瞪了端硯一眼:“哼,他敢欺負我,我第一個就饒不了!”

端硯苦著臉,小聲道:“徐姑娘不帶這樣的,新娘子還沒進門,你就開始挑撥離間了。”

他話音剛落,徐靈芸和春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半晌,端硯才繃著臉,滿眼認真地道:“徐姑娘放心,我會對春英很好,因為……她是我孩子他娘嘛。”

前頭聽著正經,後面立馬就變成揶揄了,春英愣了一下,紅著耳根錘了端硯兩下,端硯連連求饒好一會才消停。

“所以你只管收下,這頭面是我讓陳嬤嬤特意去鋪子裡買回來的,最得我心。我也想要你嫁人後,過得美美滿滿的,還是幾個孩子他娘。”徐靈芸說著說著,也不正經起來了,逗得春英哭笑不得。

選定了日子,春英一頂轎子就被抬去端硯的新家。出門前抱著徐靈芸狠狠哭了一把,唬得陳嬤嬤急著勸了好久,春英這才不情不願地上了轎子。

徐靈芸原本笑著,被春英抱著,也忍不住落下淚來。

這個一直在她身邊的大丫鬟要嫁人了,能夠看見春英嫁給喜歡的,又待春英的人,徐靈芸是欣慰的。

總算,她到底全了這份姊妹情,沒犧牲掉春英的幸福。

陳嬤嬤看著轎子抬得遠了,有些無奈道:“春英這丫頭真是的,出門子是大好的事,哭得眼睛都快腫了,夜裡洞房的時候肯定要嚇得新郎不輕。”

徐靈芸想到端硯掀開頭巾,看見的是一雙紅彤彤眼睛的新娘子,怕是嚇得酒都要醒了,不由彎了彎嘴角。

陳嬤嬤見她沉默了半日,終於笑了,這才松了口氣,一疊聲叫來小丫鬟佈菜:“你也吃一點,一大早哭了一場,如今怕是餓了。”

“多謝嬤嬤了,”春英出嫁,讓徐靈芸有些傷感,知道陳嬤嬤也是好意,她收拾好心情,用了些茶點,隨手翻開了這些天看的書本。

只是許久,都沒能翻開一頁。

徐靈芸看著空空蕩蕩的房間,心裡暗歎,春英不過離開半天,她便有些不習慣了。下意識地托起腰上掛著的鳳佩,她怔怔地出神。

不知道蕭晗如今到了哪裡?在船上是不是吃不好睡不好要瘦了?行商順利不順利?海上的天氣好不好?

她捏著玉佩,只覺心裡的思念彷彿要溢位來一樣。

看不下書,徐靈芸索性把書本放下,展開宣紙,正要開口□□英磨墨,這才想起春英今天出嫁,便放下筆,自己捲起袖子磨墨,慢慢心情平復下來,才拿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了幾篇大字。

一筆一劃,慢慢寫著,徐靈芸才覺得紛亂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海上去信不方便,蕭晗才沒有訊息回來。像蕭老爺曾說的,他們出海行商,沒有訊息才是最好的訊息。

只是徐靈芸這心亂糟糟的,總覺得有些不好的預感,連續幾天寢食難安。

陳嬤嬤眼看著徐靈芸瘦了一圈,還以為她是因為春英出嫁鬧的。

幸好春英三天就回門,直奔院子來了,一見面就撲向徐靈芸:“姑娘,我回來了。”

徐靈芸見是她,不由揚起笑容:“都做管事娘子了,還這麼毛毛躁躁的?”

春英尷尬地摸摸鼻子站好了,左右端詳著徐靈芸,有些心疼道:“姑娘怎麼瘦了?”

“還不是想著你這丫頭過得好不好,白天想夜裡想,吃不香睡不好了。”徐靈芸點著她的鼻子,逗了逗春英。

誰知春英信了,哭喪著臉臉道:“那姑娘,我今兒開始就在院子裡住下,再也不走了。”

徐靈芸“撲哧”一聲笑了,搖頭道:“那可不行,你留在這裡,端硯豈不是要夜夜獨守空房?”

春英紅著臉,不好意思地絞著手裡的帕子道:“我才不要管他……”

“行了,我可不想端硯天天跑過來要人。”徐靈芸握住春英的手,拉著她坐下,關切地問:“端硯對你好不好?”

“……好,”春英的聲音跟蚊子差不多,耳根紅通通的,低著頭不敢看徐靈芸。

“那就好,”徐靈芸瞅見春英一身的衣裙都是全新的,料子也是好的,就知道端硯待春英很是下了一番心思。

加上春英紅光滿面,整個人散發著光彩,這門親事看來是極好的。

徐靈芸滿意地笑笑,就聽春英回過神,小聲說:“端硯讓我告訴姑娘,最近先別出門。”

“怎麼了?”徐靈芸奇怪,想著徐家都離開京城了,又有什麼麻煩尋上來了?

春英嘟著嘴,聲音又壓低了一點:“聽說是香蘭郡主不滿跟都統的婚事,抗旨不成,在房間裡上吊自盡,幸好被僕婦碰見救回來了。如今每天哭哭啼啼的,被關在屋裡。”

徐靈芸皺眉:“香蘭郡主不滿親事而尋死,跟我有什麼關係?”

春英無奈道:“跟姑娘確實是沒關係,可是香蘭郡主喜歡大少爺的事是不少人知道的。如今寧願抗旨也不肯嫁給都統,必定有人藉著此事牽扯到姑娘身上來。”

一品大員的都統不嫁,反而想嫁給商人之子的蕭晗,香蘭郡主這一舉動,不止讓皇上臉面無光,打了郡王府的臉,還讓都統一家都記恨上了。

要是香蘭郡主真嫁過去,只怕沒什麼好果子吃。

徐靈芸嘆氣:“郡主這又是何必呢,聽說她很得皇后歡心,如今這一鬧,讓皇后娘娘下不了臺,再多的寵愛都抵消不了。”

“誰說不是呢,香蘭郡主就是想不開,使勁鬧著,皇上賜婚,哪可能隨隨便便就改的?”連春英都看出來,香蘭郡主越是折騰,以後的日子只會越難過。

不過能看見想要打徐姑娘的香蘭郡主倒黴,春英也是樂見其成的。手臂的疤痕只剩下淺淺的一點,可是當初一鞭子下來的痛楚,她永遠無法忘記。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