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大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繼還珠格格和明珠格格病逝不過幾月, 宮外再次傳來訊息,五阿哥也因憂思過度, 離世了。

五阿哥對還珠格格一往情深,養心殿中當著一幹朝臣的面就能對皇上以死相逼, 力保還珠格格,種種畫面還歷歷在目,令宮中眾人印象深刻。他會為了還珠格格的病逝而憂思過度,這並不奇怪,再加之他自重傷後日漸孱弱的身體和萎靡不振的精神,能纏綿病榻這許久才逝去,已經很令人驚奇了, 沒有人對這個訊息多加懷疑, 只心頭感嘆幾句了事。

很快,另一件稱得上新奇的事便奪去了宮內眾人的注意力——天子近臣,權傾朝野,富可敵國的端重親王的姐姐, 新月格格, 在出孝之際,當著皇帝和皇后的面,跪請帶發出家,終身不嫁。

訊息傳來,宮內宮外無不為之震動。家世與端重親王相當,又有適齡未婚男子的八旗勳貴們無不扼腕長嘆,暗道少了一個攀附上親王, 攀附上未來儲君純郡王的機會。

一個妙齡女子,人生還未開始便自願出家,長伴青燈古佛,其舉動頗為出人意表。但是新月之所以有這個請求,是因著其弟端重親王病重,九死一生之際,她以自己的終身作保,換回親王一命。事關她唯一的親人,端王府未來的支柱,許下這麼重的誓言,並不奇怪,其願望實現了,也不能不還,否則,天知道佛祖會不會降罪到親王身上?

是以,皇帝和皇后也只是略略安慰她幾句便同意了,並不多加勸阻。但是,有感於她對父母的純孝和對幼弟的慈愛,帝后經過協商,雙雙降旨對她大加表彰,並認下她為養女,恩封為固倫和孝公主,半月後派出一隊親衛,將她風風光光的送到金川廣法寺修行。

新月為幼弟出家還願的事,被人津津樂道的傳揚開來,宮內宮外無不感嘆端重親王命好,有這麼一個為他著想,甘願為他犧牲奉獻的姐姐,惹的親王內裡嗤笑不斷,頗有種被諷刺的感覺。

但不管親王心中如何內傷,新月的事算是圓滿解決了,端王府的聲譽不但沒有受損,在民間,還頗得了一番讚譽。至於從巫山大敗而回,被革除一切職務,聽聞新月出家後又整日酗酒吵鬧,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努達海,便不在他考慮的範圍之內了。他能做到不暗中除去努達海,依舊讓他逍遙的過活,已經算是對雁姬仁至義盡。

送走了身邊最大的麻煩,克善著實過了段安生的日子。但安生不久,又恰逢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選,他腦門兒不由隱隱抽痛。

十二每每見著他,便要拉著他詢問他理想中的妻子人選是什麼樣兒的。有時去坤寧宮請安,皇后也是欲言又止,惹的親王抑鬱難解,心頭煩悶,唯獨在看見不動如山的乾隆時,心情才能稍微平靜片刻。

若是在現代,他何至於如此苦惱?兩人飛到國外,在允許同性結婚的國家註冊就萬事大吉,爽利的很,也礙不著別人什麼事兒。可這偏偏是在古代,自己是親王,對方是帝王,兩人感情爆發,危及的不是兩個家庭,而是整個朝堂,他不得不把種種因素都考慮進去,最後得出結論,這婚——他非結不可。

與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結為夫妻,撇開他和乾隆之間的感情不談,他也不會去碰一個未成年少女,這與犯罪有什麼不同?!為今之計,只能先應付過大婚,日後,在與小姑娘相處中慢慢尋求解決之道。若她乖覺,養她一輩子又有何妨?只是,若要他再給予她寵愛和子嗣,卻是不能了。一方面心中愛著別人;另一方面把一個女人當做生育子嗣的工具,在她身上耕耘,單是想象,他便覺得噁心,無論是身體或是心靈,都接受不能。

這邊廂,克善正為日漸逼近的指婚勞神,那邊廂,乾隆早挑好了人選,正興致勃勃的等著她進宮,好就近再相看一番。

被乾隆盯上的覺羅氏無知無覺,在經過幾輪塞選過後,最終被留了牌,等待宮中貴人們栓婚。

未知的等待是最難熬,最可怕的。因為,你不知道命運將會把你帶到哪裡,更沒有反抗的餘地。

自十歲那年,阿林把冰嬉落水的覺羅氏從深深的湖底救起,並因此落下腿疾,兩家就約定,待兩人長大後便結為兒女親家。

覺羅氏的心裡,自此就認定了阿林,再看不上別人。

本來,兩人一個是奉恩鎮國公府的嫡長子,一個是領侍衛內大臣,軍機章京上行走覺羅雅爾哈善的嫡次女,身份最是般配不過。選秀時,走走關係,託宮中貴人指婚,這親事便水到渠成了。哪料到突然間天降橫禍,鎮國公府被奪爵流放,而她的阿瑪卻不斷高升,如今,兩人的身份已是天差地別,再無在一起的可能,她阿瑪又盯上了十一阿哥嫡福晉的位置,欲把她嫁過去。

覺羅氏心中的不甘可以想見,但身為女子,不能反抗,只能默默承受他人的擺佈,無奈的沿著自己既定的命運走下去。

既已認了命,心中的希冀、躁動和不甘,自然會一點點消散,久而久之,剩下的,就只有滿滿的死寂。是以,等待了一段時日,在得到嘉妃召見的訊息後,覺羅氏只是淡淡的勾起嘴角,略略整理衣襬,便跟隨傳召的太監朝儲秀宮一步步走去,心中波瀾不驚。

儲秀宮裡,見到面容沉靜,舉止端莊的覺羅氏,嘉妃心下非常滿意。

覺羅氏的阿瑪雅爾哈善如今已被晉為一等忠達公,授撫遠大將軍,英武殿大學士,兼領侍衛內大臣等職,手握一方兵力又控制著京畿防務,比之皇上替純郡王挑選的嫡福晉佟佳氏的身世,也只是略遜一籌而已。家世顯赫,人又是個大方妥帖的,叫嘉妃怎麼能不暗自得意。

但是,不待她得意完,傳至儲秀宮的一道聖諭打碎了她的美夢,令她當場色變。

覺羅氏瞥一眼臉色難看的嘉妃,小心翼翼的行禮,接下‘皇上乾清宮召見’的旨意,起身後,面上不顯,心中卻再次忐忑起來。

待她隨著前來傳旨的太監離開儲秀宮,前去覲見皇帝,嘉妃一把掃落手邊案几上的茶杯,指著身旁一名心腹太監狠聲命令道:“你,跟去看看,探得情況後即刻回來稟明本宮。”

被點到的太監連忙跪下應諾,半點不敢耽誤的疾奔至乾清宮打探情況。

皇帝屏退宮人,獨留下吳書來侍奉,在乾清宮偏殿召見了覺羅氏,兩人長談了約一個時辰,待覺羅氏出得宮門,臉上已經全沒了進宮時的凝重,整個人仿似突然間脫胎換骨般輕鬆。

由於兩人是密談,身邊沒有宮人在側,門邊又有侍衛重重把守,吳書來更是不可能被收買,是以,任宮中眾人手段用盡,依舊沒有辦法探得任何訊息,只能眼巴巴的等著皇帝發下諭旨揭示其中關竅。要知道,自今年選秀開始到臨近結束,覺羅氏是第一個得帝王召見的秀女,其分量,不可謂不重。

有略微知情者,已經開始笑話嘉妃,兒媳沒招到,倒是給自己招了個勁敵。觀皇上宣覺羅氏覲見時的架勢,慎重至極,若她真個被記名,後宮又有一場爭寵的大戲可看了!

嘉妃對流言不置可否,只在儲秀宮中靜候結果。

待‘覺羅氏甚得皇帝青眼’的訊息從宮中傳出,輾轉傳至覺羅雅爾哈善耳裡,正在兵部辦差的雅爾哈善急急放下手頭事務,馬不停蹄地往家趕去,迫不及待的想找女兒問明原委。

他前腳剛跨進家門,還未來得及找女兒詢問,一道聖旨後腳便跟了進來,震的他錯愕不已,錯愕過後,頓時又轉為驚喜,內裡直道:長生天保佑,我覺羅雅爾哈善有福了!

原想著女兒做純郡王福晉,家世上還差了那麼一點,做側福晉,以他如今的身份,又是一種辱沒,攀附諂媚之意太過明顯,平白被人低看一等。不若送她進十一阿哥府,做十一阿哥的嫡福晉,也可算是天造地設,各得其所。

十一阿哥雖然是嘉妃所出,平日卻與純郡王感情甚篤,是眾皇子阿哥中與純郡王關係最為親厚者。女兒嫁予他,身世般配不說,還可使覺羅府間接攀附上未來儲君,又全沒有站隊奪嫡的危險。十一阿哥醉情於書法,無心政事,這一點,朝中盡人皆知。只要他安安穩穩,本本分分,未來一個親王爵那是板上釘釘的。做了他的岳丈,既得了便宜又少了麻煩,何樂而不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朝中炙手可熱的端重親王,雅爾哈善是想也不敢想的。

京中稍有權勢的勳貴們誰人不知:大選還未開始,皇帝就已經先行告誡皇后,切莫胡亂替端重親王栓婚,親王的嫡福晉,他要親自相看。得了這番慎重囑咐,皇后當然不敢擅自做主,一連回絕了多家有意攀親的王爵,也引得滿京城的勳貴們好奇的撓心撓肺,無不伸長脖子等著看,到底誰家女兒有那個福氣,被指給端重親王做嫡福晉。

如今,這個熱乎乎,人人爭搶還爭搶不過來的大餡兒餅就這麼狠狠砸到雅爾哈善的頭上,砸的他有些頭昏眼花,半天回不過神來。

端重親王?大清開國以來最年輕的異姓王,身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理藩院尚書、內閣大學士、軍機章京上行走等要職,14歲就出將入相,文武雙全,更不論他是帝王親自挑選提拔的當朝寵臣,下一代新君純郡王最為倚重的輔臣,其前途,用‘不可限量’四個字已不足以形容,若真論起來,比之正經的黃子龍孫,也是分毫不差的!

一個不理世事的阿哥,一個新崛起的親王,且將來註定了會權傾朝野,尊榮至少延續兩朝而不衰,自己女兒該許給誰,雅爾哈善閉著眼睛也不會挑錯。一想到自己成了炙手可熱的端重親王的岳丈,他就樂不可支,睡著了也三番四次的從夢中笑醒過來。

更讓他順心的是,本來還心存怨憤,時時想著反抗的女兒自指婚後也徹底安靜下來,只每日待在閨房中做繡活,消磨出嫁前的時光,乖順的不得了。

旨意一昭示下去,宮中眾人俱都松了口氣。原來皇上是替端重親王相看嫡福晉的人選,難怪那麼慎重!

嘉妃與眾人的反應相似,但在松了口氣之後,又有些咬牙切齒。

她好不容易替十一相看好的人選,無論是出身還是人才,都與十一那麼般配,有了這麼一個得力的岳家照拂,十一日後何須發愁?可皇上一道聖旨便打碎了她所有的心機,令她功虧一簣。

十二已經是郡王,聽聞大婚過後,皇上便要晉封他為儲君,這是宮中盡人皆知的秘密。他已經擁有了皇子阿哥們能擁有的全部,皇上似乎還嫌不夠,連十二日後的輔臣,不斷重用升遷的同時,指婚,也要指一個這樣顯赫的!皇上當真偏心的很!

嘉妃心內怨憤,但見十一那副無所謂的樣兒,她也有些意興闌珊起來。自己兒子都不知道上進,她獨個兒在背後謀劃還有什麼意思?罷了,怪自己沒那個命!

在後宮,最應該學會的本事不是爭寵,而是忍!嘉妃撇開這些糟心事,咬牙一忍,又另外挑了個人選,報與皇后知道,在這過程中,她面上輕鬆自得,彷彿從未有看上過覺羅氏這回事。

大選過後,十一阿哥,純郡王,端重親王俱都被指了婚,欽天監估算良辰吉日,上報與皇帝,皇帝大手一揮,婚期便就這麼定了。

其中,十一阿哥和端重親王到了日子便要出宮大婚,純郡王不出所料,先是一道聖旨被擢升為純親王,又緊接著一道聖旨,被冊立為儲君,賜住毓慶宮,並在毓慶宮中完婚。

一連三喜,皇后心頭大悅,連連催促禮部,定要把十二和端重親王的大婚辦的風風光光,妥妥帖帖的。

禮部自是誠惶誠恐的應諾,全力督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風流書呆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