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九十二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望著夏沐, 心頭有憫然, 亦有慌意。

突然夏沐道:“清清,有些事既然已經忘記,就不必多想了。”

我聽得愣在那兒。

***

太后的喪禮依足祖制操辦, 天子服白三月,輟朝半月, 以敬孝道。

等忙得停下腳跟,冬日已至。

太后大喪, 夏沐對外宣稱的是太后痼疾發作, 至於頤寧宮一眾伏侍的宮人,則毫無意外被一併殉了葬。

而在前朝,馮光培因著與臨淄侯互通來往, 行竊國之舉, 被判腰斬於市。

總算天子顧念,不曾遷怒馮門旁人, 只將馮若蘭的兄長馮思遠貶官遣去了南疆, 命其終生再不得回朝,好歹也算保全了一條性命。

然而沒了太后,馮氏榮寵終歸還是走到了盡頭。

一損俱損的還有楊氏。

聽聞楊德忠在馮光培獲罪後第二日一早,就向夏沐遞了摺子,表稱年事已高, 不足以再輔佐良主明君,願掛官歸隱以謝浮名。

這個舉動想也合夏沐心意,於是就準了。

我望著馮楊今日種種, 彷彿看到了當年的齊沈,同樣都曾一朝騰雲直上,也同樣都在一朝跌落雲端,跌得粉身碎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女子有春盡紅顏老一說,於外戚,這道理大抵也是適用的。

這日忙到三更時分,看過孩子後回到內殿,聞得夏沐已經獨自在乾昭殿歇下,於是讓殿外奉職的內監關了宮門。

殿中炭火燒著很暖和,我坐在妝臺前由淨雯為我去簪梳髮。

殿宇深靜,像是在沉澱著什麼心思。

突然淨雯道:“楊德忠能得個善終,真算皇上顧念了。”

我明白她的顧慮,就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為旁的,皇上總要為皇長子打算。外祖家中獲罪,於皇長子前程到底有妨。”

這麼說著就想起來,當初我父兄犯的是謀逆之罪,依律斷然不可恕,夏沐卻肯將他二人遷入英烈之陵,多半也是因著這層考量。

淨雯自然有私心,下意識皺起來眉頭。

我拍拍她手背:“明日事明日愁,不必杞人憂天。”

淨雯聽得點頭,就沒再說什麼。

我又想起來太醫院當初斷下診說,楊卉那一胎泰半懷女,生產後,卻出乎意料是個足斤足兩的皇子,一時引後宮歡動。

如今看來,只怕此事未免沒有夏沐的授意在裡頭。

至於究竟為了什麼緣故,夏沐非得讓太醫院放出這樣的風聲,就不得而知了。

我衝著鏡子裡的自己皺了皺眉,淨雯趕緊伸手過來為我安揉太陽穴,一壁動作一壁道:“娘娘這幾日勞累,瞧著瘦了許多。”

我無所謂地笑笑,半晌後問淨雯:“你一早知曉卜太醫是太后心腹?”

淨雯點頭,略微思索後道:“太醫院醫者濟濟,然而這二十餘載,月月得太后召見,寒暑不斷的,卻唯有他卜正一人。自然不十分留心,也不易覺察。然而這世上總沒有不透風的牆,行事再縝密,左右只要做了,就不至於無跡可尋。”

我聽得心頭一個驚跳過去,口中道:“有了卜正這個人證,皇上想不信也難。你是極細緻周全的,既已打定了主意陳情,必然會做到萬無一失。”

淨雯靜靜道:“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何況…”她直視我:“經了娘娘父兄的事,且又久不見太后提議接娘娘回宮,皇上心裡頭總有疑惑。”

我聽得明白,又問:“這麼說,馮若蘭當年魚目混珠的把戲,你也一早曉得?”

淨雯望著我的目中有溫情一點點泛上來:“馮氏那樣的心性,如何肯為了搭救個陌生人,輕易賠上自身安危?奴婢總相信,人的品格不至於隨意變折。”

我笑:“果然什麼都瞞不過你。”說完突然想起來了,就問:“馮氏既然服用了這麼些年的麝香,怎的後來還會懷孕?”

淨雯垂眸,小聲道:“那也是強行催出來。”許是怕我想起往事傷心,懇切了神情又道:“其實娘娘前番小產,皇上比誰都傷心。加之明慧那一樁,更是愧疚之極。”

我淡淡應了,夏沐也不過就是愧疚罷了。

明慧到底枉死,我縱使不怨他,卻並不表示可以忘得如無事人一般。

然而夏沐強行催得馮若蘭有孕,又是為了什麼緣故?

再一想就明白了。

大約制衡之道,本就是要使馮楊爭鋒相對。

比之恩寵,也唯有皇嗣最能激人貪慾,致人離心,進而如困獸一般,鬥個你死我活。

齊沈當年是真正的分庭抗禮,馮楊學了齊沈敗落的教訓,懂得以聯姻來試探夏沐的態度,以圖與天子抗衡。

楊卉的跋扈傲氣,大抵正源於這份自信,想著她楊氏一門,比之齊沈實在高明許多,懂得縱橫連橫以抗衡天子了。

然而夏沐哪裡肯乖乖任人脅迫?

斷然不能的。

夏沐連藩王都容不得,何況是朝中大員明目張膽在他眼皮子底下朋比為黨。

如今馮楊落到跟齊沈當年的下場,多少在我意料之中。

思索間,淨雯又道:“當初咱們宮裡那零陵香,是王忠暗中動的手腳。皇上千算萬算,也沒料到他膽大包天至此,敢對娘娘下手。然而為著不打草驚蛇,那個節骨眼上,也只好委屈娘娘。”淨雯深深看著我,目中有誠摯的情感:“彼時賊人橫行,皇上也是迫不得已,娘娘不要怪皇上。”

我苦笑,如今哪裡由得了我怪夏沐?

只怕我從前跟齊鳳越的多番來往,一旦被夏沐追究起來,縱使我如今已為三子之母,也未必能輕易逃脫。

內庭女眷與朝臣來往已屬死罪,更何況是與藩王通傳信件。

***

隔日一早正在看內務府這個月的報賬,那頭印壽海近我跟前來,一臉的忌諱樣子,斟酌著問:“娘娘,涼萸殿那位要見娘娘,您看…?”

我放下賬冊,恆久無語。

印壽海許是以為我要回絕,就道:“馮氏如今身上還帶著病氣,娘娘尊貴,本不宜過去沾染汙穢,奴才這就去駁了她。”

我搖頭,順勢也起身了:“不必,我走一趟。”

涼萸殿位於行宮最偏僻的西北角落,平日大多用來擱置廢棄舊物,尋常宮人也不會經過此處。

想是馮氏在病中,還在禁足中,身邊又缺人,此刻秋意已經去得遠了,枯枝落葉卻依舊飄得院中隨處可見。

一腳踩上去,碎裂出咔咔聲響。

我並未進涼萸殿內殿去,就只是轉過牆角,來到窗旁,透過洞開著的半扇窗往裡看。

彼時馮若蘭病弱弱靠在床頭,想是注意到我的視線,轉首朝我望過來。

彼此有許久的對視。

突然馮若蘭依依笑起來:“姐姐真大善人,竟肯讓太醫治我這病。”

我勾著唇角笑得諷刺:“非是本宮心存顧念,而是皇上不忍見你就這麼香消玉殞了,到底你也曾盛寵一場。”

馮若蘭伸手抹抹鬢髮,一點點媚笑上來。

我不欲多待,就直截了當道:“太后身染痼疾,追隨先帝去了,而你父親馮光培,已被腰斬於玄正門外。妹妹福薄,無法為雙親送終,實在可惜。”

馮若蘭面上沒有絲毫波瀾,就彈了彈指甲,突兀道:“姐姐,其實我並不喜歡那一味脆皮酥,反而是姐姐喜歡。”她像是陷入往事中,神情複雜。“姐姐為什麼總要跟我搶?”

我漠然:“我從未跟你搶。”

馮若蘭咯地一笑。她望著我,神情哀傷下去:“姐姐當年,不過無意提了一句,說喜歡那寶芝齋的脆皮酥,我哥哥隔日五更天不亮就起身,趕著買了那東西送去你府上。姐姐喜愛吹笛,哥哥聽聞玉屏笛名貴,不惜花費一年俸祿,特特為你尋來一把。後來又聞得你丟了塊血玉,只差把太后賞他的玉佩都當了,換成血玉送你。我從沒見他這樣過,從來沒有!”

馮氏笑容陰冷下去:“我可望而不可的東西,憑什麼你就能不費氣力統統得了去?且你還不領情,統統退還給他。我從沒見我哥哥那樣傷心過,你當年離開京都去南地,哥哥傷心;你回來,他更傷心。”

馮氏突然一反往日的柔弱,望向我的目光陡然變得森冷透骨。

我在那一刻突然發現,她這樣的神情,跟太后何其相似。

馮氏恨得眼珠子似要沁出血來:“所以自進宮那日起,我就發誓,今生今世,絕不能讓你有一日好過!你被皇上廢入東陵,我高興!你父兄被斬,我更是樂得拍手慶賀!我見你抱著那個沒心沒肺死絕了的丫頭哭得肝腸寸斷,只覺得肺腑暢快之極!見你為我那個註定下不來的胎賠了明慧又賠了孩子,我更是笑得淚涕盡出!沈月清!我就是要你生不如死,痛不欲生!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憑什麼一樁樁一件件都因你毀盡!我哥哥如此,皇上也是!你是什麼東西,也配跟我爭麼?若非太后貪權,如今哪裡由得了你們作踐我!”她逼問我:“你為什麼要回來!”

我為什麼要回來?

是回來京都?還是被黜後再回重華?

回來京都,那是因為彼時“我”已是父親爭權的最大籌碼,註定只能婚配給皇家,無論現今坐上那張赤金寶座的是誰,夏沐也好,夏沐烽也罷。

至於回來宮裡,那是天子詔諭,更不得不從。

這就是沈家女兒的命數。

我望著馮若蘭,心中無半分憫意:“嫉妒絕非你嗜血的託辭。從前我不曾與你爭過什麼,再入宮,自然也是如此。你自己心生魔障,容不下別人,如今就不必再扮痴情博人憐憫。你若當真痴情,怎的當日不見你為馮思遠考量,反將他引進宮來,差點丟了性命。如今你雙親已死,倒不見你為他們掉一滴傷心淚?可見情之於你,也未必就有嘴上說得這麼重。如今馮思遠已被遣去邊地,此生返朝無望。至於你,若真有能耐,哄得皇上再想起你,也算你福分未止。”壓一壓心頭升起的恨意又道:“你所謂的痴情,抹不了你那種種罪孽。後宮多少人因你枉死,又有多少人胎死腹中,有多少人此生再無法孕育。這些人,人人咬你身上一塊皮肉,都能將你生吞了!”一個深呼吸後平復下來心緒:“妹妹好好養著吧,往後再不得空過來,且好自為之。”

馮若蘭在我身後,惘然了語氣道:“也好。姐姐走好,我就不送了。”

這一聲飄出來,我已去得遠了。

我一步步往外走,耳邊淨雯瞧不過就勸:“惡性使盡,終是咎由自取,娘娘不必為她傷心。”

我木然了神情點點頭,藉著她手上的力出院子去。

***

是夜正在同淨雯說話,印壽海忌諱了神情進殿來,一臉小心道:“娘娘,涼萸殿那位薨了。”

我雖料得馮若蘭已存了死志,卻不料她走得如此快,當下只覺得各種心緒紛湧上心頭來,卻不曉得說些什麼。

印壽海不得我發話,喚我:“娘娘?”

我問:“怎麼去的?”

印壽海吶吶道:“吊死在橫樑上的。”

我垂眸:“皇上知道了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