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裝上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到東京之後,宮崎蒼介還特意在Beta娛樂集團召開了一個管理層臨時會議,專門和手下就娛樂產業的發展問題,聊了將近一個下午,也從他們的討論中收穫了很多。

起初,宮崎蒼介只是認為臺灣市場的問題,只是市場和政策問題,沒有市場就沒有盈利,沒有政策扶持就沒有資本會入場。加上好萊塢全球範圍內的擴張,導致了臺灣娛樂產業的全面衰退。

但是經過手下的討論,他發現現在日本的娛樂產業也在逐年走向下坡路。尤其是電影產業的大盤,總是會不定時的波動,但總體上看,真人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勢是衰落的,只不過是動畫電影產業一直在擴張,使得人們從總量上看過去,會產生好像日本電影市場似乎還行這種錯覺。

其實回頭再仔細觀察一下日本的電影市場,宮崎蒼介發現或許即使是自己,也挽救不了日本江河日下的電影市場了。

日本電影在新世紀以來,得益於1996年日本文化廳釋出的《21世紀文化立國方案》,從根本上樹立了“文化立國”戰略。2003年又出臺了《內容產業促進法》,04年制定的《智慧財產權推進計劃》,還有07年透過的《日本文化產業戰略》,一系列的政策出臺可以說,日本娛樂產業是收到了國家大力的政策扶持的。

甚至在2010年推出的《文化產業大國戰略》,直接將日本文化產業與日本文化輸出掛鉤,透過財政和基金扶持,以及靈活的投資體制,來推動產業的整體發展。

可惜,這一切的熱鬧都只是動漫產業的,日本的真人電影只感到寂寞。經過近二十年的大力發展,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有六層出自日本,在歐洲更是高達八成,

而真人電影方面依舊還是那個衰樣,八十年代團體預售票機制導致的日本國產真人電影的信譽一落千丈,即使九十年代獨立製片的興起也沒有讓日本真人電影復興。

一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情況都沒有得到良好的緩解,像東映、角川這種大製片廠愈來愈難以發展,直到幾大電視臺的入場,總算是為真人電影市場續了一下命。

透過改編大熱的電視劇,將其電影化後,日本國內的本土真人電影總算是迎來一個不錯的復興。

2009年,日本國內總共34部票房過十億元的本土影片,其中就有29部是由電視臺製作的,富士電視臺、日本電視臺、TBS等都是電影製作的中堅力量。

電視臺的介入不僅使日本電影在創作實力上有所增強,同時,在資金投入、營銷環節等方面都有力推動了電影產業的發展。

由於票房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電視臺自身的經濟利益,因此,電視臺對電影的宣傳盡心竭力。電視廣告是最常見的一種宣傳方式。

此外,由於許多電影改編自電視劇,電視臺為了配合電影版的上映,經常會在電影上映期間播放相關的電視劇,來提高電影的知名度。如《極道鮮師》電影版上映期間,日本電視臺就播放了電視劇版最新特別劇集,這些手段對電影的成功都起到了推波助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宮崎蒼介研究了半天後發現,自己好像已經錯過了日本電影市場輝煌的年代,現在只不過是在吃剩飯,這讓他有些氣餒,想要復興日本真人電影簡直比中興大漢還要難,不過搞搞流媒體平臺,培育下市場,發展一個綜合娛樂集團還是可以的。

尤其是動漫產業正當其實,真人電影復興不起來,那就搭上動漫產業這條邪路,只要能夠帶來利潤,邪路也會變為正路,這樣一來,宮崎蒼介愈來愈對手上握著大量動漫資源的角川集團上心了。

其實這一次去臺灣,宮崎蒼介還獲得一個更大的收穫,那就是和臺灣晶片和面板產業的巨頭掌門人們聊了一下,看到了這個支柱硬體產業的近況。

老實說,如果早生十年,宮崎蒼介一定會義無反顧的投入到這塊市場中,不過都2012年了,不會還有人真的覺得後起之秀能和三星、臺積電這些巨頭碰碰吧?不會吧?不會吧?

晶片和面板產業問題,毫不客氣地說,決定了一個國家的上限,關係到的問題太多。

不過宮崎蒼介也不打算成為拯救世界的鋼鐵俠,他只不過是一個有點小資情調的渣男,哦不,大資情調的渣男,所以他才會選擇娛樂產業、大健康產業、移動通訊服務產業這種領域發展。

這一次去臺灣,宮崎蒼介發現,臺灣的IT業也在逐漸凋零,總結下來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不行,什麼行業都不會好。新竹科學院的哪些企業中,八九十年代迴歸的那般海歸們,現在也是垂垂老矣。

等到他們這一代人死了,臺灣的IT業也將正式宣告步入尾聲,遲早會被淘汰。

在這個世界上,像臺灣、韓國、新加坡等小地方,就算能夠發展起來一個高科技產業,之後也遲早會淪為大國的配套市場,甚至就連日本、德國這兩個第三、第四大的經濟體,在中美兩家巨無霸面前,某種意義上也是只能夠給這兩家做配套。

世界範圍內的資本,在亞洲只會向大陸地區流動和彙集,在全球只會向美國彙集,這是產業結構決定的,這也是美國放棄實體產業導致資本外流的底層邏輯。

日本、德國相對於臺灣、韓國而言,只不過支柱產業較多,想要弄死會比較難一些,並不是不可能。相比於臺灣的支柱產業就一個半導體行業,日本的汽車製造、半導體、電子產業、數控機床、機器人產業,甚至娛樂產業等等,都能夠稱得上算是支柱產業。

算一下你會發現,汽車工業、造船工業、鋼鐵、基建、高鐵、材料等等,中國在逐漸超越日本和韓國,等到未來,日本這些支柱產業如果倒下了,最後也只能夠做大陸和美國做配套。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處在發展之中。有著先發優勢,豐田、東芝、索尼這些日本企業,還是有著足夠的發展前景的。

只要能夠剛下過去的輝煌,親身上陣,自強不息,未來可期。

只不過,他們要放棄過去的驕傲,變的更務實一些,這才可以輕裝上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