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靜安郡主挾怒而來,氣勢洶洶,身邊的嬤嬤丫鬟也都是滿臉憤然。

雖說靜安郡主性子不好,嬉笑怒罵之時沒有千金小姐的嫻靜端莊,旁人說她和忠順親王不愧是嫡親的父女,總是肆無忌憚,但是她本性聰明,懂得進退,亦不曾做過傷天害理惹人詬病之事,在京城裡的人緣極好。

柳氏原本歡歡喜喜地迎靜安郡主進門,不料被她啐了滿臉都是唾沫,尚未反應過來,靜安郡主抬起手,一記耳光扇在她臉上,半張臉頓時又紅又腫,近乎發紫。

柳氏捂著臉,頓時怔住了。

擲到地上的一件大氅一面鮮紅,一面碧翠,映著二門內外一點殘雪,分外耀眼,柳氏一見,心中怦的一跳,忐忑不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靜安郡主毫無收斂之意,冷笑一聲,罵道:“痰迷了心,脂蒙了竅,好好一件衣裳叫你們玷辱了,想著日後不能穿了,隔年就往我那裡送!難道我們忠順王府和謝家活該穿你的舊衣服?我姓徒的活了一輩子,從來沒在人前丟過這麼大的臉面!就是想用這件衣裳噁心人,讓我記恨明悌郡王妃,也該打聽打聽我和明悌郡王妃的情分!”

靜安郡主一面說,一面抬手,意欲再給柳氏一記耳光,嚇得柳氏身邊丫鬟僕婦人等急急忙忙地越過柳氏,在她身前向靜安郡主跪下磕頭,央求道:“郡主息怒,我們奶奶並沒有這樣的意思。”她們這麼以頭碰地,倒是阻住了靜安郡主上前的腳步,令柳氏躲過一劫。

靜安郡主抬腳踹開一個身著棗紅襖青緞掐牙背心的丫頭,仍舊罵柳氏道:“對我使出這樣的圈套,還敢來求我息怒?哪裡來的臉面?”

柳氏在下人後面跪下,含淚道:“便是殺頭也該有個罪名兒,郡主此言從何而來?”

靜安郡主冷笑道:“自己做了什麼事情難道心裡不明白?還敢來問我!將自己穿過的衣裳送人,我倒要問問你娘和你婆婆,難道這是柳家的教養?衛家的門風?”以腳挑起地上的火狐大氅,摔到柳氏頭上,越過僕人時如孔雀火狐之影交替閃現。

雖然柳氏想借替明悌郡王府解決尋找火狐大氅之憂而討好他們,但是此時萬萬不能承認,何況她託孃家將火狐大氅送到明悌郡王府時,並未提及明悌郡王妃找尋之事,只是送禮選在明悌郡王妃為此有心之時,送的禮不止火狐大氅。

明悌郡王妃需要一件上等的火狐大氅來結交酷愛珠寶華服的靜安郡主,而她孃家只是恰好送上此物罷了,並沒有送給靜安郡主的意思。

於是,柳氏拿下罩在頭上的大氅,假裝湊在眼前端詳,片刻才道:“我竟不知郡主這是何意?何曾將穿過的衣裳送人?”隨即又震驚地道:“郡主這件大氅我不曾見過,不知郡主扔來何意。倒是一二月前曾將長嫂之賜送給孃家妹子穿,卻是一件紅面子的火狐大氅,並不是這件。不過,瞧著裡子有些像,都是上好的火狐皮。”

靜安郡主聽了這番狡辯,不怒反笑,向身邊的丫鬟道:“你們都聽聽,都到這時候還在我跟前不承認,反倒牽連靜孝縣主。我若沒打聽清楚,豈會親自前來!”

丫鬟一疊聲地贊同,其中一個丫鬟憤憤道:“狡辯罷了,郡主何必和她理論?打了她,郡主仔細手疼,自有我們下人替郡主出氣。若不是在明孝郡王府裡碰到認識的姊妹,見過柳氏穿火狐斗篷與人炫耀,咱們都不知道這柳氏如此膽大包天。”

又有一個丫鬟提醒道:“郡主,咱們先回罷,明孝郡王府裡今兒大喜,咱們可不能因這件小事去晚了,等明孝郡王府裡的喜宴散了,郡主想怎麼出氣都使得。”

靜安郡主哼了一聲,方回身上轎,揚長而去。

她裹著一件簇新的紫貂皮斗篷到了明孝郡王府,果見母親和北靜王妃等人都到了,正坐在暖廳裡說話,黛玉亦在。

黛玉赴宴前打發劉嬤嬤去靜安郡主府上送衣裳,原想今日是明孝郡王成親的正日子,靜安郡主勢必先來這裡,哪裡料到剛剛劉嬤嬤親自過來,悄聲回稟靜安郡主去衛家找柳氏算賬一事,猶未來得及開口,靜安郡主就來了。

在外人看來,罪魁禍首就是自己的那件衣裳,黛玉心中苦笑一聲,起身道:“姐姐過來了,快來這裡坐,我和王妃正說姐姐家的大姐兒呢。”

靜安郡主順勢坐下,笑道:“極淘氣的一個小丫頭,你見了就知道了。”

吃過茶,黛玉借更衣之時向靜安郡主賠罪,愧疚地道:“姐姐那件衣裳說來說去竟是我的不是。早知他們今年會拿舊衣服哄姐姐,去年我就不該順著先祖母。”

靜安郡主臉上露出一絲不解,道:“我只聽說柳氏一年前穿過這件衣裳,和你有什麼相干?怎麼成了你的不是,又牽連到先衛老太君?倒是我找柳氏算賬時,她說了一句是你給的,妄想讓我遷怒於你。我不信,你這人豈會把心愛的衣裳送給那麼一個蠢貨。”

黛玉眸中冷光閃動,低聲將舊年之事緩緩道出。

靜安郡主冷笑道:“原來如此!是她們貪婪,故意借衛老太君問你要東西,哪裡就是你的過錯了?你若是能料到今日,你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了。我只恨昨兒當眾丟了臉面。細想想我這一輩子,除了穿過皇太后和皇后娘娘賞的外,哪一件不是身邊人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新衣服?就沒穿過別人的舊衣服。那柳氏真真叫我不知說什麼好,她是怎麼想的,拿舊衣服來騙我?世間竟有這般愚蠢之人。可惜了你那件衣裳,我聽說除了皇后娘娘賞的皮子,衛節度使費了好些工夫獵得紅狐,幾年才攢夠做這件衣裳的皮子。”

柳氏恐怕認為這件大氅只穿了一兩次,沒有汙漬,亦未毀損,只需換了面子便和新的無異,足以瞞天過海,所以才做出這等行為。

黛玉想畢,道:“到底是由我而來。一早我給郡主送了一件新大氅過去,誰知姐姐去他們家了,姐姐是怎麼知道的?”雖說他們兩家早分了家,但是在外人看來終究是一族人,不然明悌郡王不會借拉攏衛源的機會讓世人以為衛若蘭是他的人。

靜安郡主道:“我身邊有個丫頭,她的一個姊妹是這府裡袁側妃的陪嫁丫鬟,一年前陪著袁側妃出門赴宴,見過柳氏穿火狐斗篷炫耀。你也知道,火狐斗篷罕見,年輕媳婦姑娘們在一處,見到了,哪個不翻來覆去仔細地打量,故而我穿過來,那丫頭一眼就認出來了,私下與我的丫鬟說,我就知道了。早知是這樣的來歷,我昨兒就不在人前炫耀了。”

黛玉嘆道:“更是我之過,起先沒認出,後來認出時就該勸姐姐換衣裳,這麼著的話,哪裡有後來之事?偏生我也魯鈍了,未曾想起此著。如今知道真相,姐姐有何打算?”

靜安郡主問道:“妹妹這是替她們求情?”

黛玉搖頭,正色道:“既做出此等事情,便該承擔其果,所謂因果也。”她和柳氏原本就無甚情分,只要不傷及性命,她和衛若蘭都不會深管。

靜安郡主點了點頭,道:“你放心,我不要他們的性命,出了氣即可。”

她能知道的真相,外人也會知道,說不定此時就有人知道了,假以時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裡笑話自己穿舊衣服出來在正主兒跟前炫耀。每想到此處,靜安郡主便覺心中怒氣難平,不肯輕饒柳氏和柳家,可是念著衛若蘭和黛玉出自衛家,不便要他們以性命賠罪,亦罪不至此,既然柳氏一心期盼衛源出人頭地,那麼就絕了他們的青雲之路。

靜安郡主出身忠順王府,夫家雖非位高權重,但在讀書人眼裡極有分量,靜安郡主受了委屈,兩家自然不願善罷甘休,輕輕幾句話吩咐下去,衛源的監生就被除了,他出孝後才去國子監讀書沒一個月。不但他永生永世不得出仕,衛大伯除服後也沒有起復的機會,而且柳家被查出幾條罪名,彈劾過後,龍顏大怒,即批革職。

得知這樣的結果,衛若蘭和黛玉對視一眼,不覺長聲嘆息,幸而靜安郡主極有分寸,未曾殃及無辜,長泰帝得知後,也只是依律而為。

衛若蘭忽然道:“如此甚好,無權無勢,大老爺和源哥兒就不必攙和進奪嫡之爭了。”

黛玉一怔,隨即點頭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果然是至理名言。先前你擔心大老爺和源兄弟的野心禍及全家,這樣倒能保全他們一家老小的性命。”

衛若蘭道:“咱們以為是好事,他們未必如此。”

一語未了,下人通報說衛太太來了,隨著通報之聲而來的就是衛太太本人,她直直地闖了進來,絲毫不給下人通報的時間,見她這般無禮,衛若蘭和黛玉夫妻二人不約而同地皺了皺眉頭,立刻便猜出衛太太的來意。

果然,不等他們開口,亦未來得及起身,衛太太就直直地跪倒在地,哭道:“蘭哥兒,求你看在你們有著一樣的骨血,就拉扯源哥兒一把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