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合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汽車還沒有開進港口, 葉千盈就遠遠地望見了那艘龐然大物的影子。

巨大的鋼鐵造物靜靜停在港口,它的艦身被漆成雪白的顏色,遠遠看去, 像是收攏翅膀靜靜棲息的海鷗, 也像是一尾蓄勢待發, 隨時都能乘風破浪而去的銀魚。

當人與這艘航母相隔數里,只透過薄薄的一層海霧、隔著上千米的距離朝它遙望一眼時,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意識到,這是怎樣一艘足以令人血脈僨張的巨物。

隨著車子一路往港口靠近,航母指揮塔的輪廓就越發的清晰。大概是為了迎接這次剪彩儀式的緣故, 許多工作人員在指揮塔上來回上下,大概是在做最後的核對。

在航母巨大身軀對比下, 就算是人類裡的高個子, 站在上面也變成了小小的一粒。

葉千盈距離航母越近,能看到的細節越多,同時視野回收, 漸漸與它的下層船艙平齊。在朝陽的映照之下, 航母的影子斜斜投在港口上,像是一座塔、一仞山、一大片人類用雙手創造的新陸地。

假如此時能有負責拍攝的無人機飛到航母的正上空,透過攝像頭傳來的影響,葉千盈便會看到, 航母之上的艦島與飛行甲板,確實已經同人造的陸地無異。

如果說飛行甲板像是空空無物的桌面,那艦島其實就相當於桌面上的那個收容盒。只是常人的收容盒裡只會容納些紙筆充電器,然而航母的艦島卻要把艦橋、煙囪、雷達、通訊天線等存在一併納入在其中。

早些年的時候,一些老式航母並無艦島這樣的構造。那時候的煙囪貼著航母的右舷,排廢氣時常常會影響甲板上飛行員的視線。

而001a作為華國第一艘自建的現代化航母, 當然不會再走前人走過的彎路。它和上一艘航母l號一樣,都採用了右側單艦島的設計。

巨大而平坦的甲板極其寬闊,黃白的線條漆出起飛區和停機區。如果有人站在上面,不看航母左右兩側波光粼粼的大海,他甚至可能以為,這是旁人把機場最好的一部分切割以後轉移到了這裡。

一連透過了三道關卡,汽車穩穩地停在了百米之外。潘大校和葉千盈一起下車,直到這時,葉千盈才注意到,原本樸素沉默的港口,此時已經被鮮紅仙黃的熱氣球、大紅燈籠、以及四邊擺設著花籃的紅毯所覆蓋。

就連巨大的航母也未能免俗,航母頭的位置上高高懸掛了帶著五朵大紅花的綵綢,每朵大紅花的設計,看起來就和新郎官胸前的那朵紅花極有神似之處。

葉千盈見了,不由得啞然失笑。

這可真是……我國慶祝好日子時的傳統藝術。

大概是受沈瀚音的影響太多,單是看著航母此時的裝扮,葉千盈的耳畔便自動自覺地播放起了“好日子”、“恭喜發財”、“好運來”等民俗經典曲目。

雖然作為航空母艦的剪綵現場,此地還不至於和小超市開業一樣鑼鼓喧天、鞭炮響起,再配一個會唱會跳的主持。

然而這富有喜慶含義的裝扮,這紅紅火火的綵球,已經讓人夢迴春節聯歡晚會。

葉千盈站在紅毯之上,只感覺濃郁的年味撲面而來,大家紛紛受邀而來團聚此處,喜氣洋洋地過了一回早年。

別說,感受著四面八方傳來的雀躍之氣,葉千盈心裡還真挺高興。

雖然,每次官方在放出類似的新聞照片時——不限於航母,還包括閱兵、徽章、外國領導人拜訪紅毯等等,都會被圍觀群眾集體哀嘆一聲好土,並且演化出了“我華不土,戰力點五”的俗語。

雖然,軍迷們甚至已經在心中把土氣程度直接和戰鬥力掛鉤,認為越土的就是越強的。

然而此時此刻,葉千盈站在這裡,卻只能感覺到胸中湧起屬於強國公民的歡騰和雀躍。

直到身臨其境,她才再沒有一點疑惑地感受到:這樣美滿的日子,這樣值得慶祝的大事,或許就該這麼喜氣洋洋的“土”上一把。

航空母艦,是我們華國捍衛領土的巨物。

它如今採用的裝扮,也是在這片土地上千年以來生活的人們,每一次慶祝大喜之事的共同選擇。

新年、婚禮、開業、百日宴……大紅大黃的明豔顏色,在過去的幾千年裡早已浸入這個民族、這個文明的骨血,成為歡欣時不可缺少的調劑。

在這一刻,最威武、最冰冷的巨型鋼鐵設計,就靠著一條火紅的花帶綢子,與這個國家和國家中人民們的盼望,牢牢的聯絡在了一起。

過去的歷史與新生的華國,我們的文化徽記,在鋼鐵的極致力量之中熠熠生輝。

葉千盈看著這艘由華國第一次獨立建造的航母,忽然感覺眼圈有點微微的發熱。

她想起五十六年之前,巨大的蘑菇狀煙塵在羅布泊的上空爆炸,科研人員們歡呼鼓舞地擁抱在一起,高喊著:“我們有核了!我們有核了!”

而在慶祝華國成立七十年的閱兵式上,飛機梯隊在天空中拉出五彩的繽紛虹氣。不久以後,國防部發言人鏗鏘有聲地對著上百個攝像頭和麥克風說出:“現在可以告訴國相,我們的飛機不用再飛第二遍。”

而如今,葉千盈站在這座龐然巨物的腳下,心裡也湧動起同樣激動的熱流,數個澎湃的念頭反覆地湧動在她的心口,就和當年的前輩們曾感受過的激動一模一樣。

——我們現在可以自建航母了。

——我們還有了自己的空間站。

——在未來,我們還會擁有我們自己的可控核聚變、我們自己的常溫超導體、我們自己的量子計算機……

其他國家有的,我們會有;其他國家沒有的,我們也會有。

一直以來,葉千盈與無數和她一樣,奔著不同的目標鍥而不捨不停歇的研究者,畢生的所求所望,或許便是為了此刻相同的自豪與驕傲。

祖國深愛著每一個孩子,而他們亦深愛祖國。

楊院士不知何時悄然走到她的身邊,把一隻溫暖而乾燥的手掌搭在葉千盈的肩膀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造船廠那邊已經做過海試了,等今天剪彩儀式過後,它就會被交到s省海軍那裡,那以後的試驗,就全都是戰鬥力相關的實驗,也就是我們的研究範圍了。”

葉千盈轉頭看著楊院士,只見楊院士微微地眯起眼睛。

他已經有些蒼老了,眼仁也開始泛黃渾濁,但當他微笑注視著眼前這艘航母的時候,瞳孔裡點亮的那簇閃光,仍和天真求知的孩子一模一樣。

他分明是這艘航母某種意義上的父親,可在見到了母艦親身的時候,楊院士整個人的氣質都彷彿變成了一個大小夥子。

過了一會兒,楊院士才回過神來,友好地問候葉千盈:“怎麼樣,親自上來看過一回,感覺還不錯吧?”

葉千盈立刻轉頭,展開一個大大的微笑:“是啊,親自來看,和從新聞上知道,差別真是相當的大。”

以前在螢幕上見到,雖然也很令人喜歡,但到底是隔了一層。

只有親自來了,葉千盈才能發現,這艘航空母艦是這麼的好、這麼的美,甚至超過她夢裡的樣子。

而在這樣壯麗的人造鋼鐵鉅艦裡,葉千盈曾用自己的力量,在上面貢獻了領先當前世界科技的一筆。

入神地看著眼前的航母,葉千盈突然道:“院士,您知道嗎,在這一刻,我無比驕傲於我是一名研究者。”

她也相信,在這一刻,任何航母相關的研究人員來到這裡,望著這一艘純粹的、強悍的力量聚皆體,都會感覺到和她一樣的驕傲。

聽到這句感悟,楊院士便微微地笑了起來,笑得很是慈祥。頭髮花白的老人攜起葉千盈的手,登上母艦,邁上舷梯,帶著她一步步地往甲板的更上層走去。

海面、航母、老人和美麗的少女,他們共同被籠罩在金色的朝陽裡。

楊院士與葉千盈共同登艦的這一幕,被一個正在取景的攝影師抓拍下來。

在當時,這張照片並沒有被選用進新聞稿,那一期的新聞稿件用的是更符合主旋律的航母全身照。

然而在若干年後,當這張相片被作為解密檔案的一部分放出時,網友們驚訝地發現,那個窈窕的女性背影,實在是太過熟悉。

顯然,那正是葉院士的輪廓。

陽光之下,老人和年輕的女孩共同屹立在航母之上,他們的背影渡著一層金光。德高望重的長輩握著後輩的手,便彷彿前一代的先輩,無聲之間把責任和榮譽一同傳遞。

——那張照片的名字,叫作《希望》。

…………

剪綵典禮結束以後,楊院士示意葉千盈多留一陣。

葉千盈便沒有立刻離開。她在下航母以後,便逗留在潘大校的車子裡,翻看自己之前儲存的pdf資料。

她剛把這一期《inventiones mathematicae》裡一篇關於融合系與群表示的論文看到一半,就有一個對話彈窗自動彈出。

伴隨著“打擾一下”的q版特效,如宇宙一般星辰深藍的交談緩緩覆蓋上來,佔據了整個手機螢幕。

這個顏色的背景,這麼高許可權的操作,此時此刻,和葉千盈交流的存在當然是ai,而且也只能是ai。

葉千盈給了ai極高的許可權,大部分的時候,它都在默默地自主學習。

少部分的時候,它一直在自己解析自己,然後把解析出來的,關於如何製造自己的關鍵程式碼告知葉千盈。

葉千盈:“……”

養人工智慧如此,夫復何求。

人類應該為此感到慚愧,人類一敗塗地。

這簡直就相當於每個鏟屎官都夢寐以求的那種主子:這是什麼不掉毛、會衝馬桶、能給自己做貓飯,還會在做完貓飯後給主人做貓飯的終極夢幻貓貓啊!

還有在極少數的時候,ai會在葉千盈思考時插隊出現。

每次發生這種情況,往往都是ai意欲告知葉千盈什麼重要的訊息。

比如說現在。

ai:您收到了一封新郵件,請問是否檢視?

ai:如果您不方便檢視,我願意為您總結郵件的中心內容。

ai:您在忙碌嗎?那還是我來為您總結吧。

ai:郵件是由今年的科學突破獎評委組發出,您已成為本年度數學新視野獎項的候選人,評委組邀請您前去頒獎現場,並且時刻關注有關評委組的公告內容。

在看到ai一連串的回答以後,葉千盈默不作聲地把對話方塊裡自己剛剛打好的幾個字都刪了。

其實她本來想自己登陸郵箱看看的。

畢竟這種經過ai篩選的重要郵件,閱讀之前往往都有一種類似拆盲盒的獨特快.感。

誰知道ai最近的思維越發敏捷,葉千盈這裡一句話還沒打完呢,ai在另一邊已經把整件事都處理完畢了。

這孩子,實在太省心了。

見ai三下五除二地把事情處理完畢,葉千盈微妙地感受到一絲學霸家長的幸福的煩惱。

葉千盈:謝謝,願意再幫我回他們一封郵件好嗎?口吻官方一點就可以了。

ai:願意至極。

ai:已經回覆完畢。

ai:[截圖]jpg.郵件記錄留在郵箱裡,歡迎您隨時檢視。

ai:對了,您現在忙嗎,能問您個問題嗎?

葉千盈當然對此很是歡迎!

葉千盈:不忙,隨便問。

ai:哦,那個我曾經見過的野系統,它就沒辦法幫您回郵件,是吧?

葉千盈:……

在葉千盈的腦海裡,系統低沉的呵呵冷笑聲,正如穿堂風一樣立體3d地繞著葉千盈的大腦來回播放。

葉千盈:“……”

這一刻,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坐擁兩個超時代人工智慧系統的宿主,葉千盈深切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字面意義上的、一語雙關的裡外不是人。

——不止指代現在葉千盈無論說什麼,都彷彿裡外不是人的狀態,在她腦裡腦外的這兩個存在,也確確實實都不是人啊!

可見,做人不能太海王,太海王總是要翻車的。

葉千盈被夾在兩個超時代的人工智慧之間,感受著這一場前所未有的修羅場,滿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等下次談詩凝回國的時候,她一定要和詩凝好好請教一下,究竟怎麼才能腳踏那麼多條船,還始終都沒翻過。

術業有專攻,這種事,就應該找專業的大佬前來答疑才行。

就在葉千盈左右為難之際,車門被開啟的聲音突然拯救了葉千盈。

楊院士拉開車門,對著葉千盈笑著一點頭,也隨之坐進了後排車廂。

他活了這一大把年紀,經歷過的某些滲透或者打探,甚至可能比葉千盈看過的新聞還要多,因此保密意識幾乎是刻在骨髓裡的。

軍方的車輛經過檢查和處理,顯然是個談話的好地方。

面對葉千盈的問好,楊院士樂呵呵地把手掌朝下,往下壓了壓:“最近聽說你關於超導的專案做得很紅火,老孔都和我提過好幾回了。”

葉千盈謙虛地一笑:“還好吧,現在總算是走上正軌了,希望能早點做出結果,也是給大家和我自己一個交代。”

“嗯。”楊院士點了點頭,神色裡若有所思:“那你往後呢,就在超導研究這個方向上一直研究到底了嗎?”

那肯定……不是。

別人的目標都是星辰大海,葉千盈倒沒有那麼仰望星空。她這個人從來都挺腳踏實地的,也就追求個人造太陽還有量子計算機。

在可控核能源的大目標之下,現在的鹼基超導研究,只是葉千盈計劃中的一小步罷了。

葉千盈笑了一下:“這幾年應該會一直研究這個吧。”

“這幾年?”聽到這句話,楊院士不由得用手點一點葉千盈,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好狂的丫頭,要不是我瞭解你,現在就把你掃地出門了。”

研究這種決定性的科技,幾年從來都只是最淺層次的單位。往往一個研究人員在其中花費十年、數十年甚至一輩子,都是很常見的情況。

葉千盈用這麼看似謙遜的口吻,說自己打算先研究幾年超導,別人聽了,恐怕不是覺得她外行,就會覺得她是個狂徒。

然而……楊院士是親眼見證了葉千盈詭異生長路線的大佬之一。

他和孔老、杜老一起,親自挖掘出了葉千盈這塊璞玉。

同時,他們也知道,葉千盈是怎麼從純數研究發展到軍工,從軍工進入超導研究所,又是怎麼在超導研究所裡做出了過人的、世界矚目的成果。

從她過去的歷程來看,即使說自己只想這幾年研究超導試試,也並不讓人覺得異想天開。反而讓聽者心中升起一股期待——想看看她究竟能不能貫穿這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從始到終。

葉千盈蹭了蹭自己的鼻尖,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楊院士凝視著這個忘年的小友,說生氣還算不上,只是心裡確實有些惋惜。

“這幾年打算研究超導”的潛臺詞,其實也就是“這幾年沒有時間來研究軍工”。

楊院士知道,以眼前這個年輕女孩的天賦,她確實有著涉足任何一個領域的能力。

他看見一棵終將會直入青雲的神木,卻沒能提前將其移栽入自己的花園裡,實在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但,既然在整個電磁彈射器的研究過程中,葉千盈為了最核心那一部分科技,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楊院士也不能因為葉千盈不回軍工,就扣著人家的功勞不放。

當前的學術界裡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除了單位裡的上下級外,偶爾楊院士也會聽說某某博導把學生用透了,還是壓著學生不肯給畢業的劣跡。

但楊院士絕不是那種欺上媚下之輩。

他對葉千盈說:“關於電磁彈射器的研究,已經作為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報上去了。其實前兩年,在確定技術成熟的時候就應該上報,但軍工口畢竟有保密性,在航母證實入水,國防部對外發言之前,我們是不能公開拿這個技術申請獎項的。”

停頓一下,見葉千盈目不轉睛地聽著,楊院士又笑道:“我記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你是不是拿過一次?就是那個國家技術發明獎?”

是的,葉千盈和沈瀚音在大學期間研究的再生式液體發射.藥火.炮,曾經重新整理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最年輕獲得者記錄。

那一次,她拿的是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一共分為五個獎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是發給外國人的,剩下的四個獎項裡,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都會每年頒發一次,每次評選出一等獎和二等獎若干。

至於最後一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那便是華國的科研工作者們,在本國所能拿到的最高的榮譽。每年只會評選出一位到兩位,如果當年的所有科研者都不夠評選標準,這個獎項甚至會缺席。

葉千盈在心裡想了想,覺得關於電磁彈射器的研究,應該是屬於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這個分類。

對於這個猜測,楊院士給予了肯定。

“是啊,報了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國家安全類專案。”

葉千盈知道,電磁彈射器技術事關重大,一個一等獎必然板上釘釘。但她注意到楊老唇角邊帶著一絲神秘的微笑,便下意識地多琢磨了一番。

她記得,科學技術進步獎雖然只設了一等獎和二等獎,但對於某些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是可以破格授予特等獎的。

比如東風.31的導.彈武器系統,還有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當年都是拿了科學技術進步的特等獎。

想到此處,葉千盈試探性地問道:“那……是特等獎嗎?”

看著葉千盈有點期頤又有些不敢置信的表情,楊院士哈哈大笑:“小丫頭一進超導研究所就不見人影,我還真以為你淡泊名利,心如止水呢。”

他鼓勵性地拍了拍葉千盈的肩膀:“恭喜你了,葉千盈,史上最年輕的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獲得者。”

“今天是給航母剪綵的好日子,也是值得你慶祝的日子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