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見招拆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天,趙漢青之死的訊息,引爆港澳臺三地輿論後。

適時,紀筠以長安國際董事長的身份,做客明報發言:“公司強烈關注壬戌六君子後續事宜,督促琉球當局警方儘快釋放剩餘五人,同時公司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免費為趙漢青家人聘請律師,起訴琉球當局警方。”

壬戌六君子一事,一開始知道的人並不多,也就只有教師、學生這部分人比較關注,但等到後來,這六人依然被琉球當局警方非法拘禁時,更多的普通市民都知道了。

然後現在,再加上趙漢青還死在拘留中,輿論徹底引爆。

起訴琉球當局警方,只不過是給當下沸騰的局面再添一把火,畢竟雖然很多人對趙漢青之死義憤填膺,不斷聲討琉球當局警方,但真正有能力去做這件事的,礙於各種原因,又不能去做。

秦淮集團股東比較復雜,更涉及國資,更不能。

因此只有長安國際了。

不過這件事後,長安國際進入全港市民的視線,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英雄,同時也會引起港英正府的注意,成為英國人眼中不安分的因素,未來有段時間,估計就會痛並快樂著。

不過林曉光不擔心。

長安國際一暴露,紀筠也跟著暴露,凜冬基金過段時間也會浮出水面,到時候要是覺得暴露身份,形勢不太方便,那就再找幾個馬甲好了,反正英國佬的開曼群島註冊離岸公司很方便。

紀筠聘請的華人律師,一紙將琉球當局警方起訴至香江高等法院原訴法庭。

在另一地點起訴一國當地正府執法部門,這事還是第一次見。

住在香江,生活在香江,領著香江司法部門高薪,卻擁有英聯邦國家國籍的外籍法官們,頓時被這一騷操作給整懵了。

按道理,趙漢青是香江籍港大學生,現在死在了別的國家,而且還是在沒觸犯法律,卻被警方非法拘留的情況下死亡,稍稍一個對國民負責的正府,都會為國民出頭。

但這裡是香江,是殖民地,英國人的命才是命。

至於華人,還是算了吧,死在了香江以外的地區,與他們何干?每年香江不知道死多少人,每年社團火並不知道死多少人,警察都視若無睹,法官能管到哪?

但這有一個前提,民不告官不究。

有些事情,沒有擺到明面上,大家可以遵守預設的潛規則,但一旦被捅出來,那就只能按照程式來辦。

可是在香江高等法院起訴一國當地正府執法部門,這事在香江歷史上還是頭一遭,根本無前例可循,於是外籍法官們頗感為難,最後也沒想出什麼辦法來,見長安國際又不怎麼出名,於是便推脫道:“琉球當局警方無法應訴,此案本庭不予審理。”

好吧,當公告函送給紀筠之後,她頓時懵了。

正愁著不知道怎麼把港府拉進這件事情中,現在外籍法官們送上機會,還不趕緊抓住?

於是,隨後當天晚上,東方日報便報道了這則新聞。

“今日上午,長安國際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聘請太平紳士香江資深大律師,前香江大律師公會主席沈澄律師,一紙訴狀將日琉球當局警方,訴訟至本港高等法院原訴法庭,但法庭以傲慢的態度,拒絕審理此案。”

於是,繼琉球當局警方成為抨擊的物件之後,本港高等法院原訴法庭也開始被人聲討,落得與日人沆瀣一氣的罵名。

林曉光原以為是警隊先入甕,沒想到是法院,也是有些懵。

隨後一天,在長安國際的金元攻勢下,再加上趙漢青之死具有話題性,老美地區的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英國的衛報、泰晤士報、每日郵報,等各國大報紙,無一例外都報道了這則新聞。

琉球當局警方遭受的壓力很大,不得已,當天就將剩下五位學生暗中釋放,並且遣送出境。

但並沒有完。

香江高等法院原訴法庭不予以審理,於是沈澄律師便一紙訴狀,將琉球當局警方訴訟至東京地方法院,要求查明趙漢青的具體死因,同時要求當局嚴懲造成其死亡的警察,並且要求警方向其家人道歉,支付死亡賠償金,以及賠償家人的精神損失費的等等。

同時,趙漢青的家人,在接受星島日報記者的採訪時聲稱:“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失費,只是象徵性的,如果勝訴,將全部捐獻給慈善基金,幫助更多的人。”

好吧,現在皮球踢到了東京地方法院身上。

林曉光對東京地方法院並不陌生,後世重慶大轟炸民間索賠團要求東京政府謝罪賠償,東京地方法院一審宣判原告敗訴之後,原告對判決不服繼續上訴,東京高等法院作出重慶大轟炸二審判決,維持一審結果,承認重慶大轟炸歷史事實,但駁回原告要求東京政府謝罪賠償的請求。

往後是這樣,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結果會不會還是如出一轍。

不過紀筠還做了別的佈置手段,比如串聯學生去東瀛駐香江總領事館抗議,又比如聯絡國際有名的人權組織對琉球當局警方施壓,等等。

反正手段很多。

事實上確實如此,琉球警方有些焦頭爛額,上面一再批評,但事已至此,還能怎麼辦?要麼就是強硬到底,要麼就是直接認慫。

因此,當民眾看到琉球當局沒有一絲愧疚之心,相反還推脫包庇,頓時火大,於是輿論沸騰,朝著琉球當局一波一波壓過去。

這一日,繼香江高等法院原訴法庭不作為,與日人沆瀣一氣的新聞傳遍全港之後,又一件事引起輿論轟動,即1971年港府警隊內部檔案曝光,針對7月7日學聯維園示威,警隊高層指示皇家警察,全力鎮壓死傷勿論。

頓時又將警隊置於風口浪尖上。

幾乎沒有人懷疑事情的真實性,因為這件事全港市民都曾親眼目睹,而且這還是英國人主動曝光,有哪個英國人會陷害港府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時之間,警隊內部雞飛狗跳,港府都有點焦頭爛額。

卻說,事件當中的主人公希伯來,此時欲哭無淚,事情不是這樣子的,他根本沒有找所謂的記者,這完全是胡編亂造,但是他現在已經慌了,出了這檔子事,那些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政治人物,馬上會要了自己的命。

沒得選了,只能逃,於是他接過那張支票,匆匆登上一艘漁船,準備以此避開警隊耳目,再行登上前往馬尼拉的客輪。

但是,當天夜裡,公海上,一艘漁船觸礁沉沒。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