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獨輪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考慮到即將迎來秋天,丁奇決定重新建造一間屋子,大小和原來的差不多,只不過牆體全用土坯建造,四個牆角則採用磚石結構,增加房子的堅固性。而之前露出一個窟窿的屋頂也給丁奇提了一個醒,需要更結實的瓦片才能保護屋頂不受損。

考慮到原始社會的冬天會非常難捱,尤其是一場滅世大火之後,直到現在天空還都被濃厚煙層籠罩,太陽出現的次數很少,長期處在沒有太陽的世界裡,對天氣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不是一場暴雨,估計前兩天就不會看到太陽的出現。因此丁奇也在想如何才能更加暖和,而土坑和壁爐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磨刀不誤砍柴工,房屋建造需要大量的材料,包括磚石、土坯、石灰、木料,還有燒磚和石灰用的木炭,甚至運送材料的工具。

為不耽誤事兒,丁奇先開始燒木炭,由於要燒不少磚和石灰,因此他擴大了燒木炭的規模。在原來燒木炭的坑洞旁邊,又挖了兩個坑洞,每個坑洞比之前要長一米,使得每次燒的量更大。

然後就是大量的砍伐樹木、鋸木頭、堆放、燒火、封洞口,剩下的就是等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丁奇卻不敢等待,在這個時間裡,他帶上小可愛一起去森林裡轉了一大圈,直到天色變暗才堪堪趕回來。

這次收穫比較大,一是發現之前找到的一種果樹接近成熟,看到周圍掉落的啃得面目全非的果子,也就不用小可愛進行試毒,肯定能吃。丁奇嘗了兩口,還有些酸澀,不過味道不錯,像蘋果,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像蘋果那樣長久儲存。

二是發現了幾棵板慄樹和兩棵疑似核桃的樹。板栗非常好認,果實外殼長有尖刺,敲開之後裡面就是長相漂亮的板栗果實,再過幾天就可以採摘。周圍樹上來回跑跳的松鼠可是他搶奪食物的敵人,他也需要加快速度。只不過事情太多,他一個人又幹不過來,真想有更多的人來幹活啊!

發現了疑似核桃的樹,只是丁奇從外觀看確定那不是核桃樹,反倒是像松樹。可是在看到果實上面長得青黃色的外皮、上面佈滿芝麻點,尤其是他敲開外殼看見裡面真正的核桃殼時,他才確定這是一棵核桃樹。但這棵樹上長的葉子就不敢恭維了,和核桃葉子一點都不像,倒是像松樹的針葉,最後丁奇管這種樹叫披針核桃樹。

這兩種乾果的發現,讓丁奇一陣興奮,認為整個冬天都不會太難熬,沒事可以砸核桃、烤板栗吃,就是不知道會不會長胖,膽固醇會不會升高。這就是欠揍的丁奇所想,殊不知還有處在絕對貧困線以下的原始人類會在冬天被餓死。

當然,上面這些只是額外發現,其他包括松子、木耳、蘑菇也發現不少,更不用說隨手用彈弓打到的松鼠三隻、松雞兩隻,被小可愛抓到的長相如黃鼠狼實是紫貂的小動物兩頭,都是順手而為。

丁奇這次在森林裡轉一大圈,主要是為了尋找一種木質硬的樹種。叢林裡以松樹居多,其他樹木混雜其中,丁奇就找到不少以前農村見過的樹,如麻櫟、槐樹、楊樹、榆樹,還有在東北生長的白樺樹。

挑來挑去丁奇選擇其中的榆

樹作為自己的目標樹種,他想製作一個獨輪車,這些樹種裡,只有榆樹的木質最硬,韌性還好,非常適合製作獨輪車的輪子。

現在處在原始時代,還沒有找到鐵、銅礦石,煉不出來銅鐵,因此這輪子只能採用最笨的方法製作,那就是從樹上截下來一圈,從中間掏一個洞來做輪子。幸好自己有鋸子和斧頭,可以直接鋸下來,鋸不下來也可以砍下來。

不過如果沒有鋸子和斧頭呢?那丁奇就不是生存狂,而是原始時代的現代人,兩手空空卻知道如何製作工具。那時候他只能自己製作石斧,慢慢將一棵粗大的樹伐倒,再用劈砍的方式耗費大量的時間製作出來一個木頭輪子。等他全部做好,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還好,丁奇有工具。有工具,他就能將製作的過程縮短,節省不少時間。

他選擇的那棵榆樹底部粗有五十公分左右,高二十多米。樹很高大,如果是用石斧,說實話丁奇真不知道是否能將這棵樹砍倒。

部隊裡一個來自東北林區的老班長說過,砍樹有技巧,尤其是用斧頭砍大樹更要講究技巧。

先根據這棵榆樹的長勢確定了樹倒下的方向,在這個方向的樹根部用斧頭斜著向裡砍出一個比較大的楔形缺口,缺口角度45度以下,深度大概佔這棵松樹直徑的三分之一,這個角度方便他劈砍,也更省力。

接著在楔形缺口對應的反方向下斧,下斧位置在楔形缺口底邊向上大概十五公分處,繼續砍出一個楔形缺口,深度和第一個缺口差不多,最後用力向樹倒的方向使勁推,這棵樹就能在自身重量的壓迫下順勢倒下,也不用擔心樹從外層“劈”了,浪費木料。

整個過程花費了大概半個小時,簡單快捷,如果有油鋸,估計全部時間下來不到五分鐘。

接下來丁奇又在樹幹上殘留的一個楔形口對立面又砍出一個楔形口,就像伐木時一樣,這是為了能將樹鋸下來。丁奇手中的鋸條長只有三十多公分,鋸木頭時還是力有未逮,只能劈砍出一段,再用鋸子鋸下來。

折騰了一個小時,總算得到兩個直徑五十公分左右厚度分別為十公分、十五公分的圓木塊。最後又從倒下的榆木上鋸下來兩根粗十公分長兩米的樹枝下來,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住處。

回到家,先將吃的準備上,給各馴養的動物添上草料,喂上羊奶和半隻松雞,丁奇轉頭將三隻松鼠和兩隻貂剝皮處理。肉掛在燻肉架那裡熏製,皮毛則簡單進行處理,晾在一邊,等不忙的時候再進行硝制,尤其是那兩隻貂皮,更要好好處理,回頭再去抓幾頭回來,做件圍脖或者帽子也算不錯。

吃過晚飯,丁奇拿出斧頭與鑿子在那塊厚十五公分的圓木板上鑿出來一個通透的卯眼,長寬五公分,然後將扛回來的榆木枝截出一段長三十公分的木棍,將其做成一段兩頭圓、中間截面是正方形、和卯眼尺寸相當的木棒。

這個做出來其實就是獨輪車的車軸,這個車軸中間部分與車輪的卯眼很契合,不會發生鬆動的情況。另外,丁奇還用木板鑿出同樣的卯眼,同樣卡在車軸上,用來作為車輪與獨輪車大梁之間的擋板

,減少車輪與大梁之間的摩擦。

這些做好後,開始製作獨輪車的兩根大梁。大梁選用一棵粗有十五公分的松木製成,用簡單製作的一個墨斗拉出來合適的尺寸,用手工鋸一小段一小段給鋸出來,鋸成一個長方體。然後在鋸好後的大梁頂端靠裡二十公分左右用鑿子、斧頭、多功能瑞士軍刀刻鑿出一個直徑有九公分的半圓。半圓做好後,丁奇將大梁放在車軸上試了一下,在半圓的卡位下,能將車輪推動。

接下來,丁奇又製作了兩個Ω形的木頭,這個形狀的木頭上半部分是直徑九公分的半圓,能和大梁的半圓契合。將這兩塊木頭分別對應半圓綁在大梁上,就能夠推動使用,和丁奇小時候農村使用的小平車一個原理,確保車軸不會在運動的過程中脫離。

隨後在大梁上鑿出結構對應的卯眼,插上兩根橫木形成一個沒有尖兒的、帶有兩個橫線的A字形,而車輪就在這個A字形的頂端。A字形的底部用斧頭劈砍成單手握住的把手,系上一根帶子,花費了丁奇一個晚上加上一上午時間做成的簡易版獨輪車,終於在原始時代出現。

只不過這個獨輪車還運不了東西,需要丁奇再編出來一個藤框綁在車上才可以。編藤框很快,半下午的時間就做成了,橢圓形的,綁在車上,來回走了幾圈。甚至裝上半框土,將帶子掛在脖子上,推著走到灰窯那裡,輕鬆方便。只不過平衡有時候不好把握,需要多加練習。

丁奇看著今天剩下的時間不夠他去撿石灰石,就拿來鐵鍬在之前燒陶器的洞窯旁邊又挖了一口同樣的洞窯出來,這孔窯準備用來燒瓦片。

第二天上午,丁奇收拾好家裡的一切,帶著小可愛推著獨輪車來到之前經常搬運石灰石的地方撿了半車石灰石回去,還背了半揹簍。現在小可愛已經長大,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衛兵和偵察兵,一有風吹草動都能提前示警,這讓丁奇幹活的時候比較放心。

石灰石搬運回來後,丁奇將燒好的木炭清理出來,再放進去一批木頭繼續燒,燃後又開始燒石灰石。

接下來半個月的時間,丁奇非常忙碌,整天就圍著土坯、磚頭、瓦片、木炭、石灰、砍木頭來打轉,同時利用一些散碎的時間來打獵、收集草料,養活自己、三頭寵物和其他動物。

這期間,丁奇利用投石索和編織好的網抓到了兩頭野羊,公母各一頭,壯大了羊圈的規模,而這兩頭羊在看到有同類在裡面時,慌亂的心情逐漸平復,很快適應了飯來張口的生活。而兔籠裡的兔子數量早已透過自我繁殖翻了兩倍,讓丁奇不得不擴大籠子的規模。只有山雞的數量沒有大的變化,增加的數量還是在野外抓過來進行補充。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它們下的蛋都被丁奇給吃了,數量自然就上不去了。

現在飼養這麼多動物,每天光花費在它們身上的時間都要佔去至少五分之一的時間,有喜有憂,丁奇的生活痛並快樂著。有時候真想去哪裡搶回來幾個原始人來幫他做這些事情,每次想到這些,丁奇心跳就會加快,這個想法都會佔據他的大腦好長時間,當個奴隸主,想想都讓人瘋狂,只可惜時機還不成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