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複合青銅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部落工匠按照丁奇的指導,織成了第一個撒網,特意去南湖上試了試。

效果不佳!

原因是撒網技術不熟練,甚至有兩次撒網人跟著甩出去的漁網一起掉進湖水中。這讓一干織網人員鬱悶非常,誓言將漁網和撒網技術進行提升。

丁奇此次過來,就是應他們工匠組長的邀請,過來一起研討如何提高撒網技術。

撒網關鍵的是撒,而不是投更不是拋。

對於從沒有接觸過撒網的丁奇來說,他只能回想自己以前影片中觀看到的撒網方法,儘量將一切細節從頭腦中擠出來,供這些工匠們進行參考。

部落目前的織漁網技術已經提高許多,大家都能按照之前丁奇教的織網兜的方法來織網,這還是丁奇幫鄰居家的小孩子學習如何製作幼兒園作業(網兜裝雞蛋)而努力學習的結果。因為這個原因,丁奇差點兒成為隔壁老王。

可沒想到,隔壁老王沒做成,這織網兜的方法倒成為他在原始世界謀生的一個手段。不得不說,人生真的很奇妙!

撒網由網衣、墜子、吊兜、綱繩等幾個部分,工匠們按照丁奇講的,多次調整吊兜的長度和位置,終於得到合適的長度。還有墜子的長度、直徑也進行琢磨,確保漁網能快速入水困住魚。

按照目前的織造水平,還有材料質量,只能在實際的運用中進行調整、提升。

所以,就目前而言只能從撒網技術上入手。丁奇只好將自己看到的撒網場景好好想想,讓撒網的人整理好綱繩、網衣及下面的墜子,再長時間練習撒網。他的目的,就是要熟能生巧,在陸地上練得差不多了,再轉移到南湖上進行實際練習和捕魚。

另外在入水速度和防腐上,丁奇考慮用桐油對漁網進行浸潤,既能防水防腐,還能加快入水速度。不過,丁奇還聽說過一種方法,就是網衣編好後,將其浸入豬血中泡透,再將其拿出放置在烈日下曝曬,使血凝固,能夠達到減緩網衣不受腐蝕的效果。

只是目前部落暫時沒有那麼多豬血,待豬的養殖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再這樣倒是可以滿足需求。

將這些事情交給匠人們之後,丁奇再次來到荊那個木匠鋪。現在木匠的數量達到近五十人,他們每天的活計除了加工木板、木桶、凳子、椅子外,還抽出五六個人在研究卯榫結構,如何能夠建造更好的房屋。

現在他們這群木匠已經在丁奇的建議下,製作固定格式的木頭,一件木器各個部分批量生產,最後組裝,算是走上了流水化作業。

另一邊,有三四個人在研究製作木輪,他們從森林中砍伐回來一些硬木進行加工,製作成各種不同尺寸的木頭輪子,結合青銅,使得做出來的輪子更加結實耐用。

隨著部落日益發展和交換活動的提升,能夠運送大量物資的大車亟需製作出來。這些輪子的圖紙丁奇已經給大家畫出來,大家就是在試驗研究哪種木頭更合適,如何搭配青銅製作。

轉了一圈兒,丁奇也沒有打擾大家,就徑直來到湖邊新建的一個高牆院子。這個院子南北走向,東西寬五十米,南北長八十米,牆高五米,只有一間正屋,左右兩邊各一間偏房。

這個院子有些奇怪,南邊沒有大門,也沒有牆,面向整個南湖。唯一的一座門在東邊那堵牆中間,寬五米,有兩扇厚重的大木門,只稍稍開啟一條縫。這是部落建造木船的船塢。

船塢是丁奇回來之後,丁奇安排人開始建造的,有之

前儲存的磚塊、石灰,有足夠的人手,這所船塢不到十天時間就建成。

船塢裡擺滿各種木頭和鋸好的木板,正中間有一艘正在建造的木船骨架,正在搭建龍骨和角梁。

荊製作的這艘木船,每一個地方每一塊板的尺寸、形狀都在紙上記得非常清楚。這一切得益於丁奇製作出來的草紙,用削出來的碳筆進行登記,也是為了下一步批次製作這種船做準備。

這艘船設計長十五米,寬四米五,高一米六,吃水達八九十公分,丁奇初步估計能載四十到五十人,兩邊各有十個人划船。船體中間則設立三根桅杆,在順風時可以減輕水手划船的壓力。

目前正在製造的是龍骨和角梁,角梁也只是剛剛開始做,使用青銅釘進行加固,有時候還需要使用新打造出來的鑽進行鑽孔,便於青銅釘鍥進去。龍骨都是使用粗三十五公分左右的木頭製作,角梁使用的木頭也是粗二十公分長兩米的木頭用錛和鋸子切割而成。

這艘船是按照之前那艘小船的尺寸同比例放大進行製作,但就目前的進度而言,耗費的工時和人力將不會按比例增多,而是成幾何倍數增加。

荊帶了十個人在做這件事,主要是選擇好合適的木頭後要進行切削鋸,這耗費的工時就會更久,丁奇估計整個冬天都會在這裡製作,到明年春天才能下水。

和荊聊了幾句,瞭解了一下進度,丁奇就從那扇門裡走出,去看湖邊那些水生作物的長勢。如芡實、蓮葉、菱角等。

這些工作看完,丁奇又馬不停蹄來到馬鹿在城中建造的灰窯那邊,商量如何提高青銅武器的韌性。昨天面對那些獅子,青銅武器的表現卻是有些差強人意。雖能刺入對方的身體造成傷害,卻經不起對方的大力衝撞,很容易就被折斷。包括青銅劍,目前製作出來的劍只適合劈刺,經不起大力折斷。

丁奇明白,青銅劍中含錫量少韌性好卻不夠鋒利,質軟;而含錫量大的青銅劍足夠鋒利韌性卻不足,很容易折斷。所以,如何能將銅錫的比例達到一個完美,是目前需要加強研究的。

現在部落製作的青銅斧是按照銅錫比五比一製作,開山刀和劍則是按四比一製作。按照之前丁奇所學的知識,錫的含量在17%-20%之間,製作出來的青銅武器最為堅韌鋒利。

可是經過昨天的對戰,這種比例的武器還是存在諸多弊端和缺陷,仍需進行改進。

而丁奇找到馬鹿,將自己改進青銅武器的想法告訴馬鹿,而改進的方向則是朝複合武器進行,即:將硬度低的青銅和硬度高的青銅合起來進行鍛造,達到既鋒利堅硬又不會輕易折斷的目的。

這是丁奇思考之後,在沒有發現鐵礦之前,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沒有之一。

可以將硬度低的青銅鑄成劍脊,在兩刃的部位嵌合上或包裹上硬度大的青銅作為劍刃,可以採用之前一直使用的壓模鑄造法。如此一來,當青銅劍受到衝擊,較軟的劍脊可以吸收衝擊避免折斷,而較硬的刃區可以保證殺傷力。

這就是理論上製作複合劍的方法,具體還得看馬鹿帶領的一干人員能否實現這個目標。

目前部落使用的壓模已經是制式化壓模,兩塊平整的陶泥壓鑄出劍的形狀之後,會放到灰窯中燒成陶模,陶模可以重複使用,直至毀壞。

而目前的辦法有兩個,一是使用目前的陶模製作劍脊,再製造新的陶模,將劍脊懸在陶模中間,倒入硬度高的青銅汁進去,包裹住劍脊,形成理

論中的那種劍。只是這種劍較之前的劍寬、厚、重,揮舞起來肯定有不便之處,還得雙手持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一個方法,就是利用目前的陶模作最終成型的陶模,重新製作一種劍脊的模型進行燒製,燒製好後可以批次製作劍脊,再批次製作複合劍,形成流水化作業。

馬鹿召集過來的一群工匠,認真聽取丁奇關於新武器的講解,從半晌午直到晚上十點,連口飯都沒有吃,直到所有人弄懂弄通複合青銅劍的製作原理。

只要這個問題解決掉,部落的武力值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月光明亮,眾人連火把都沒打,徑直朝著食堂那裡走去。鹿安排食堂的烤肉大師傅,另外做了炒菜和魚湯,配合一些水果,作為他們這群人的晚餐。

大家談興甚濃,邊吃邊聊,竟又忘記吃飯。如果不是鹿在邊上催促著,估計他們還會繼續聊下去。

飯後,丁奇要求大家趕緊睡覺,明天早起再在一起繼續討論。可沒想到第二天,丁奇竟抱著自己的獸皮墊子跑到灰窯那裡和大家一起住,發誓製作不出來複合青銅劍就不回自己屋裡睡覺。

不過,他的想法被大家曲解了,大家認為丁奇是被鹿給攆出院子的。

“頭領,是不是昨天晚上不賣力,被趕出來了啊?”

“頭領,您別怕。女人就那麼回事兒,晾她們幾天她們就會知道咱們的好了!”

丁奇一口老血噴出,氣得直接將那兩個說話的人給扔到房頂上,並警告他倆,不用屁股在屋脊上來回磨二十次,那就別下來!

連續五天,丁奇和馬鹿他們吃住在一起,灰窯裡的火就沒有熄滅過。他們製作不同的劍模,鑄造兩種格式的複合青銅劍。

初期由於比例把握和劍模設計的問題,導致製作出來的青銅劍厚薄不均,瑕疵較多,必須經過多重打磨才能完成一把劍。可是在與作為試驗物件的烏金刀進行對砍時,不到五下就被劈斷,著實讓丁奇心裡涼了半截。

但他毫不氣餒,先從小處著手,製作好的陶模,保證每一對兒陶模都完美無缺,每一塊陶模進行組合都能製作出來一模一樣的青銅劍出來。

隨後,丁奇的製作了一個更為精細化的天平稱出來,還用青銅製作了一些砝碼,作為稱量工具,保證了銅和錫的比例達到目標要求。

期間,這群人的飯食都由食堂做好,烤肉大師傅親自送來。而鹿也來了兩次,終於在忍受不了這群漢子們的玩笑之後,再也不也踏入這片區域。

終於,在經過多次試驗之後,第一批兩種格式的複合青銅劍正式出爐。在讓工匠們打磨整修之後,兩把制式青銅劍面世。是謂寬劍、窄劍,其實兩者之間相差也不過兩釐米。

兩把劍製成,首先這兩把劍進行對攻,在互相劈砍二十幾下沒有任何變化之後,又輪流和參照物烏金劍進行對攻。

兩把在分別撐過了三十五、三十次的對攻之後,才終於出現裂痕,宣告它們的使命結束。而這個結果,卻讓在場的所有匠人們歡呼雀躍起來。

他們不顧身上的灰和汗水,互相擁抱在一起,最後又將丁奇抬起來,拋向空中,以此來表達大家對他的感激感謝之情。

他們見證了複合青銅劍的誕生過程,如果沒有丁奇,他們根本就不會知道還有這種鑄造方法。就算知道,也會經過十幾代甚至是幾十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知道這種鑄造方法。

所以,他們才如此興奮和高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