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炎漢烈焰 第三十六章 酸棗會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留郡酸棗縣,近日來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況。在通往該縣的四方道路上,旌旗蔽日,塵土漫天,正有一支支漢軍向著這片小小的彈丸之地彙集而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酸棗城外,早有無數軍馬紮下無邊營盤,但聞人歡馬叫,但見兵甲耀目,也不知到底有多少大軍囤積於此。

大營之中,校場之內,一座高達丈餘的將臺之上,正有一名文官手捧書簡的慷慨陳詞,臺下鐵甲林立,劍佩鏘鏘,擠滿了各地諸侯和文武英才。

“……賊臣董卓承漢室之微,負甲兵之重,陵越帝城,跨蹈王朝,提摯幼主,殘害朝臣,斬刈忠良,焚燒宮室,烝亂宮人,發掘陵墓,虐及鬼神,過惡烝皇天,濁穢薰后土。神祗怨恫,無所憑恃,兆人泣血,無所控告。仁賢之士,痛心疾首,義士奮發,雲興霧合,鹹欲奉辭伐罪,躬行天誅。凡我同盟之後,畢力致命,以伐兇醜,同獎王室,翼戴天子。有渝此盟,神明是殛,俾墜其師,無克祚國!”

那文官念畢,向著臺下四面行了一禮,大呼道:“下官廣陵郡功曹臧洪,蒙諸位不棄,宣讀會盟誓詞已畢!從此追隨諸位仁人志士,共赴國難!”

“有勞子原兄!”臺下的各級文臣武將紛紛回禮。

“請----”臧洪拖長了聲音大叫道:“討逆盟主、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袁紹袁本初!”

一身鐵甲的袁紹拾級而上,他向著臧洪點頭示意,當仁不讓的立在了將臺上的首位。

“請----,後將軍、領南陽太守袁術袁公路!”一臉謙和之相的袁術緩步行上將臺,立於袁紹之側。

“請----,兗州刺史劉岱劉公山!”

“請----,豫州刺史孔伷孔公緒!”

“請----,青州刺史焦和焦元廣!”

“請----,河內太守王匡王公節!”

“請----,陳留太守張邈張孟卓!”

“請----,廣陵太守張超張孟高!”

“請----,東郡太守橋瑁橋元偉!”

“請----,山陽太守袁遺袁伯業!”

“請----,濟北相鮑信鮑允誠!”

“請----,奮武將軍曹操曹孟德!”

“請----,假司馬張楊張稚叔!”

隨著臧洪的宣讀之聲,一位位文臣武將步上將臺,依序站定,端的是人才濟濟,英雄齊聚。

臧洪再次念畢,才含笑道:“除了在座各位,尚有荊州刺史王睿、陳國相許瑒、長沙太守孫堅、江夏太守劉祥等多位同仁,亦在領兵向著酸棗方面而來,吾輩不孤,敵愾同仇,定要掃滅****,廓清環宇,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袁紹亦是沉聲大喝道:“不錯!此次我等會盟聚軍,可謂是盛況空前,總兵力達三十萬之多!只要我等戳力同心,精誠一致,想取得董賊之頭,只在反掌之間!”

校場中數萬將士聽得熱血沸騰,更驚於己方軍容鼎盛,無不振臂歡呼。

“諸位!”袁紹環顧四周,欣然道:“蒙各位抬舉推為盟主,本將感激不盡……既然身負要職,便當殫精竭慮!”

他一揮手,立即有兵士抬過巨型布帛製作的地圖:“此次我軍兵力強盛,而董賊軍力有限。我意,兵分四路,直取洛陽……”

“報!”遠處一名軍官的通傳之聲打斷了袁紹,他一怔道:“何事通稟?是否哪路援軍又至?”

“稟將軍!”那軍官大聲道:“營外來了一支兵馬,自稱是高唐縣令劉備!前來會盟!”

“哦!是玄德啊!”袁紹、袁術二人一起叫道,面上雖現喜意,眼神卻均是有些不以為意。他們原本邀請的是公孫瓚,然其託故未至,卻推薦了副手劉備。礙於袁術與公孫瓚的密切關係,袁紹還虛應其事的表了劉備為高唐縣令。

很快,一身皮甲的劉備匆匆行入,身後仍是關張二人相隨。他向著將臺一禮:“見過諸公!”

“玄德來了!”袁術微笑道:“公孫兄一向可好?”

“多謝公路將軍記掛,公孫兄正忙於邊事無暇分身,特命下官領兵三千,前來助戰!”劉備從容答道。

“好!”袁術點頭道:“還不上臺聽調?”

袁紹心中冷笑,此前聯合抗擊董卓和南鷹,他與袁術暗中達成攻守同盟,為了增強實力,曾派辰一毌丘毅至丹揚募集精兵,公孫瓚雖然遠在幽州,聽說之後卻硬是插了一腳,也是委派了這個劉備擔任毌丘毅的副手,無非便是想分上一杯羹,那時怎麼不見他忙於邊事?擴充實力時不遺餘力,上陣衝鋒時卻只想著保存實力……這個公孫伯珪,真是一隻老狐狸!

他腹中暗誹,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向著劉備打了一個招呼之後才繼續道:“本將意欲兵發四路,同取洛陽,務要令董卓那賊左支右絀,首尾難顧!具體分兵如下,由本將領河內太守王匡、假司馬張楊、奮武將軍曹操領兵七萬,渡河駐於河內,吸引董軍主力;由後將軍袁術領…….”

群雄正聽得聚精會神間,一名軍官又一路奔來大叫道:“報!長沙太守孫堅,領兵兩萬五千,前來會盟!”

“兩萬五千?”袁紹和袁術同感愕然,不由交換了一個懷疑的神色。就連群雄之中,也發出一陣“嗡嗡”的低議之聲。

這個孫堅雖然近年來連破匪軍,聲名鵲起,然而長沙之地人口並不豐盛,他不遠千里而來,怎麼可能帶得這麼多兵馬?便是袁紹在吞併了韓馥的部下之後,以冀州人口之多,也不過才擁兵三萬餘眾罷了。其餘在座的各位刺史、郡守的領地均在周邊,運輸補給並不困難,所帶部眾亦多在一萬五千至兩萬之間,他孫堅那麼多兵馬是怎麼變出來的?

“好啊!孫文臺之勇,世人皆知,難得他又如此心繫國事,帶來這麼多精兵強將,討賊大事,何愁不成?”袁術一怔之後,立即一臉喜色道:“本初啊,我等不如前去一迎如何?”

袁紹尚未答話,只聽遠遠一個雄壯的聲音大呼道:“多謝諸位將軍盛情,孫某已經來了!”

一身金甲的孫堅大步行入校場,身後孫策、程普、黃蓋諸將緊隨在後。

“哈哈!文臺啊!”袁紹等人無不欣然拱手。

袁術微笑道:“前日還聽說文臺進軍方至荊州,想不到如此神速!對了,文臺沿途之上,可曾見到荊州刺史王睿的兵馬?”

“王睿?”孫堅行至將臺階梯,聞言不由哈哈一笑:“他也到了!”

“哦?其人安在?”眾人又是一愕,既然亦至,為何不見有人通傳?

“他就在這裡!”孫堅抖手擲出一個包袱,滾落在袁術腳下。

袁術見那包袱之上血跡斑斑,心中不由一沉,他開啟一看,失聲道:“你!你怎麼把王睿殺了?”

臺上臺下不由一陣大亂,群雄之中,有人面露驚容,有人茫然無措,有人刀出半鞘,更有人絲毫不為所動,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孫堅身上,瞧他如何解釋?

“哼!”孫堅冷冷一笑:“這個王睿該死,因為他已經淪為了董卓的走狗!我軍方至荊州,他便暗中調集大軍準備偷襲,幸好有江夏太守劉祥前來向我報信……於是我二人合力一處,將其攻殺!”

他森然道:“怎麼?諸位以為我此舉不妥?”

群雄恍然大悟,原來孫堅是兼併了王睿的人馬,怪不得兵力如此之多。

“殺得好!”袁紹心中惋惜,早知王睿如此不堪一擊,又是董卓一方的人,由自己下手不是更好?白白將這麼多兵馬拱手送給了孫堅……

他口中卻讚道:“附逆之賊,人人得而誅之!”

群雄見盟主首先開口,均是緘口不言,一場劍拔弩張的危機似乎已經化於無形。然而,這王睿原來亦是討董群雄名單上的重量級人物,卻是難辨真偽的就此死於盟軍之手,這令群雄心中無不生出一絲未戰先損的不祥之意。

袁術見群雄均是沉默不語,立即轉移話題道:“文臺來得正好,盟主正在與我們商議分兵對敵之策,你快快上前同聽!”

“盟主?什麼盟主?”孫堅一臉愕然道:“本將怎麼不知?”

袁紹臉色一青,卻立即很有風度的一笑,沒有說話。

山陽太守袁遺亦是袁氏一族,他開口道:“袁本初四世三公,且有剷平奸黨之功,可謂是眾望所歸!孫長沙來此之前,我等已經共議擁他為盟主!”

“原來是說本初兄!”孫堅一臉恍然之色,他向著袁紹拱手道:“本初休怪,小弟事先並不知曉……”

袁紹心中一定,正要微笑著說幾句場面話,卻聽孫堅又道:“我只道盟主之選,非那人莫屬,卻不知諸位因何推了本初?”

聽他這麼一說,群雄更是同感愕然。

“文臺說的是誰?”袁紹心中大怒,面上卻謙遜道:“不妨說出那人大名,若確是名滿天下之人,本將自然退位讓賢!”

孫堅哈哈一笑,正欲開口之間,突聽又有軍官一路飛奔而來,口中大叫道:“報!營東十里,又有一支兵馬快速開來!”

“來的是誰?”眾人一起脫口問道。

“屬下不知!”那軍官一臉茫然道:“來者沒有打出主將姓名旗號,但見無數黑鷹大旗迎風招展!”

“黑鷹大旗?”不僅是袁紹袁術二人同時色變,一些見多識廣的諸侯亦是目露驚容。

只有曹操現出一絲笑容,低聲自語道:“原來,是那位將軍到了!”

“哈哈!”孫堅長笑道:“本將說的那人,似乎已經來了!”

“原來文臺說得是鷹揚中郎將!”袁紹定了定神,勉強一笑道:“若然是他,在下確是不敢相提並論!”

此言一出,將臺之上卻是鴉雀無聲,竟無一人出言反駁。談起這個鷹揚中郎將,很多人確是如雷貫耳,不說此人為先帝愛將,身負三面天子御令,便是其人縱橫南北的征戰之功,在座諸人也無一人可與之相比。

“可知其軍力如何?”袁術卻是有些不寒而慄。當日洛陽城外追殺南鷹,他袁公路也有一份,若是依著南鷹的脾氣追究起來,怕是要禍事臨頭了!

“至少一萬…..”那軍官毫不猶豫的答道。

群雄心中同時一鬆,袁紹更是如釋重負。原來堂堂鷹揚中郎將,也不過是來虛應場面的,憑著他部下的兵多將廣,只帶一萬人來,還有何面目搶這盟主寶座?

“……全是騎兵!還有數千戰車!”那軍官繼續又道。

“什麼?”袁紹袁術同時渾身劇震,失聲大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