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飲食男女(44)三合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飲食男女(44)
相思病吧, 那不光得是衣帶漸寬, 還得‘人憔悴’。
單純長時間節食的人,憔悴是有可能的。但是節食加運動的人,那是絕對跟憔悴沒關係的。人瘦了, 可卻活力四射。
所以啊, 林陽就在家裡, 把姐妹幾個的粉底挨個的試了一遍。她想要那種不打腮紅,臉色蒼白的感覺。
齊芬芳就比較發愁了,家裡這四個閨女, 小的時候也沒怎麼叫人費心。主要是那時候也沒空給孩子們費心。可現在費心起來了, 卻發現一個個的三十多的, 眼看三十的,都不省心起來。
大閨女呢?打從坐了個小月子,這大半年了, 一直啥事沒幹。比老二這個養著胎的還像個養胎的。今兒是牛肉湯,明兒是排骨湯,要不弄兩條鯽魚燉燉, 然後吃的人氣色紅白紅白的。氣色好是真的,但卻也真發福了。夏天穿著寬大的睡衣一天到晚的不敢見太陽, 瞧著也還罷了。等天涼了,秋天的衣服往出一拿, 完犢子了,釦子都快崩開了。
胖了……可多!
這幾天來回的抱怨她這個當媽的,“……我都說不能吃那麼多肉了, 見天的燉了給我送來……看看看!胖了吧!”
齊芬芳能氣死了:“我是給你養身體了。可也沒說不叫你動啊!老二見了你就跟你說,哪怕一天在小區裡轉悠半小時呢,非不聽。窩在家裡那破韓劇看個什麼勁。”
大閨女現在完全是享福的狀態,身體不好了嘛!自從小月子之後她就給她自己蓋上了這麼一個戳。然後呢?啥也不幹了!家裡請了小時工。
隔上兩天,小時工上門一次,家裡打掃打掃,衣服洗一洗熨一熨。飯倒是不用人家做的。早飯好做,她也起來做。在微波爐裡熱點牛奶,再煮上兩個雞蛋。
孩子在學校吃早飯,大姑爺是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早班,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晚班,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值班,夜裡不回來。早班和值班的時候,他在醫院吃早飯。值班和晚班的時候,他在醫院吃晚飯。休息的時候,比較賢惠的給老婆孩子做飯或者乾脆上老丈人家蹭飯,所以,大部分時間是大閨女一個人吃飯的。簡單的早飯對於偶爾只在家裡吃早飯的大女婿來說,沒毛病,也就沒人注意這死丫頭一天恨不能懶死。早飯懶就罷了,中飯除了週末都是她一個人吃的,更懶了,一般是零食就能解決,連做也不做。晚飯的話,大姑爺在家吃的時候一半是在外面解決,美其名曰改善生活。大姑爺不在家吃的時候,她得送可可過來寫作業,順便在孃家吃晚飯。
這人要是零食啥的不節制,又坐著不動大半年,那你試試你能胖多少。
雙下巴都下來了,竟然是等衣服小的時候才發現胖了,一胖了怪當媽的給她吃的太好了。
這下好了,有事幹了。
減肥是一項事業!
不是誰都有老三那恆心跟毅力的。
老三又在臉上捯飭粉,也不知道是想幹啥。老大去老三衣櫃裡翻舊衣服,老三原先不算胖,但也不瘦。像是一些寬大的休閒的運動裝,胖了之後的老大還是能穿的。
這會子一個還跟另一個請教:“……你咋瘦了這麼多?這是把二十多斤都瘦了吧……咋減的?”
誰減了?
打死也不承認這是減肥減的。
“最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就是吃不進去飯。”老三一點都不虧心,“要不是覺得不吃飯得出人命,我是壓根一點食慾都沒有……”心裡卻想著,給我等著。等我把事情辦完了,我給你吃一頭豬看看。
林雨苗挺擔心的,“叫你二姐看看,是哪不好了?”哪有人好好的突然不想吃飯的?
老三嗯嗯嗯的點頭,“我每天都吃雞蛋、黃瓜、蘋果……實在想吃了,水煮青菜豆腐也行,瘦肉也能吃點。一頓飯三四片就行……”
可這怎麼聽都像是減肥呀。
老三說著說著就打住了,“那總得保證人活著最基本的所需吧……”
聽著好像還挺有道理。
那邊老三塞了一套運動服過去,“……這個衣服藏肉……不顯肚子,就這個能穿……先換這個,然後你得去大碼女裝店裡看看……運動品牌有些男女同款的估計你也能穿……”
老大徹底的愣住了,怎麼覺得老三這麼討厭呢!
要不是這幾天下連陰雨,天確實是涼,不穿長袖不行,她都不想搭理老三了。
誰……誰要藏肉了?誰有肚子了?
她不自覺的把肚子往回吸了一點,叫我去大碼女裝店就罷了……什麼叫男女同款的那種我也能穿……
我胖到了那個程度了嗎?
她拿了衣服出去,斜對面的牆上,被小四裝了半面鏡子。小四換了一身還算職業的暗格子長袖裙子,在鏡子前面這麼一扭那麼一擺,不時的還換一頂帽子,是白的好看呢?還是紅的好看呢?
結果,林雨苗一扭頭在鏡子裡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同樣看到了鏡子裡小四驚愕的雙眼。
小四也回過頭來,然後打量她:“大姐……我都沒注意,你啥時候這麼胖了?”
出來穿的去年的一件小西裝,西裝扣不上了,胳膊和後輩那塊鼓鼓的。
林雨苗好氣啊,對著鏡子這回真哭出來了,“……你們看見我胖了也不告訴我……”
見天的看,是不容易看出來的嘛。
小四比較理解,好生安慰。真的,要是自己胖這樣,也得哭去。
大姐現在不需要講理,只需要情緒宣洩。
哭完了,林雨桐回去買健身器材買防震內衣啥的,開始減肥呀。
老三還是照樣一天天的‘不想吃飯’,如果不是齊芬芳看見她偷著用手指蘸了滷汁然後急切的往嘴裡塞,還真就信了她的鬼了。
她鬧心的不行。老三是明明想吃的要死,可愣是忍著啥也不吃。為啥的?
當媽的不用猜也知道,這是女為悅己者容啊!
這肯定是外面談了個物件。不過這物件一開始就沒給丈母孃留下好印象。老三不胖啊!能叫老三減肥減成這德行,你說著物件得是個啥人。
看人只看表明的男人……齊芬芳特別不看好。
最鬧心的就是小四了,每天穿的特備正式,然後在藥店裡笑臉相迎,不知道還以為走到酒店的大堂了。這是幹啥呀!
後來才聽藥店的員工說,小四給藥店裡的其他人都打了招呼了,凡是上門來的五十來歲奔著六十歲的有點偏南方口音的阿姨來買藥,要是打聽啥的,都說話小心點。
齊芬芳以過來人的身份可以確定,小四把她的底子透給男方了,然後男方的家長很可能會暗訪呀。
你說這叫什麼事。
你怎麼不先把男方的情況詳細的跟我說說,叫我先去打聽打聽男方的情況。
但這些都顧不上了,老二的婚禮不到一個月了,請柬得給親戚朋友發了。之前提親的時候帶的禮盒派上用場了。她跟林忍讓兩口子是見天的往出跑,後備箱拉了不少禮盒,邀請人家的時候禮總是要帶的。以前是一把糖一把花生一塊點心就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事也是越辦越大了,東西帶的不好了拿不出手,送出去人家面上不說,背後是要講究的。要麼說,比起大姑爺兩人更喜歡二姑爺呢,這孩子做事周到呀。提前都備好了,不用著急去買。東西也是很體面的,拆開了一個禮盒才知道,裡面也是四樣禮:茶葉、酒、人參、阿膠。
茶葉是好茶葉,價格不低。
酒的包裝很精美,是原漿酒。不花心思都買不來的那種。
人參肯定不是野生的,但養殖的這個品相也絕對不是得些錢的。
阿膠看成色看數量,大家心裡大致都有數的。
這樣的禮拿出去是很有面子的。
因此,齊芬芳每次走的時候都要跟人家說,“這個東西,能自己用就別送人了。有錢都不好找的……”
怕人家不拆開禮盒,把東西當普通的禮盒轉手送人了。
林雨桐呢,也正兒八經的搬到樓下去了住了。樓上的屋子跟東西都沒拾掇,一拾掇那邊的爹媽更難受。所幸衣服下面也不缺,直接就住過來了。
兩人過日子就舒坦多了,至少吃的講究多了。
四爺現在可不是做飯不伸手的那種,有時候從學校回來的早,那是食材都料理好的,洗乾淨切好,只要桐桐翻炒調味就能吃的。吃了飯他也洗碗的,保姆的事那是徹底的不提了。家裡的打掃,四爺還是覺得鍾點工得需要的吧。
這天週末,四爺跟老丈人在樓上下棋,就問在一邊觀戰的周安民,“大姐夫……家裡那個鍾點工幹活怎麼樣?可靠嗎?”
周安民忙道,“可靠!我一同事介紹的。他家現在換住家保姆了,這個鍾點工在他家幫忙了七八年了,閨女在我們醫院做護工,兒子做保安,知根知底的。要不然,就她們母女經常在家,不放心的我也不敢用呀。”
四爺就道,“那問問,看人家還有沒有時間,我那邊也得請個人……”
“那咱們兩家的話,基本就佔了她大半的時間了……”周安民覺得這麼更好,也不用分今天在我家,明天在你家的……反正來了就把兩家都打掃乾淨就完。
四爺就說,“不是兩家,是三家。爸媽這邊也得有個人打掃……賬掛在我們這邊……一週每家兩天,這就佔了六天了……乾脆別家都辭了吧,就咱們就夠人家忙的了。這兩邊的房子大,每月給人多點錢都行……”
周安民一聽,覺得這更好呀!相當於家裡的保姆了,“成,回頭我問問。”
坐在對面的林忍讓一直沒說話,女婿們說給啥,他一般不假客氣。這回推辭了,下回人家不想著你,還得說是你不要的。所以,他就不言語。但這大女婿吧……你是不是傻!老二給我們這邊請個鍾點工,你都不能說一句:叫你一家負擔這多不好呀,咱兩家平攤吧。
一個鍾點工,一個月能幾個錢,分攤到倆閨女身上,一月頂多一千。這還只是暫時的。將來老三得嫁人,她得擔一份。老四得嫁人,她也得擔一份。兩千塊錢四個閨女抬,一個人也就五百塊。
你家缺那五百塊錢呀?
你們一家三口在這邊混吃混喝的,一個月我搭給你們的也不止五百吧。你就把這錢給抬了,我能叫你吃虧不?
林忍讓都覺得心裡不得勁,更別提丈母孃了!
吃飯的時候齊芬芳盛飯呢,今兒是林忍讓又不知道從哪弄了一隻甲魚,一隻一斤往上的母鱉。一斤多的母鱉不好找,今兒燉鱉湯呢,這才把一家子都叫回來吃飯。
林雨桐懷孕,甲魚這東西,孕婦別吃肉,怕涼。就是湯,少喝點是有益的,喝的多了也不成。林雨桐瞧著湯還挺濃,只要了半碗,“只這些就夠了。”
齊芬芳和林忍讓是不知道懷孕不能吃這個的。林忍讓還道,“聽人家說秋天吃甲魚滋補。要知道你不能吃,我幹啥跟人家買這個?你李叔差點跟我急了,要不是說給你買的,他都不讓給我。說是這玩意放在店裡做好了,遇上大饕鬄,他能多賣出一千塊錢去。”
我雖然不能吃,“但是除了我你們吃真挺好的……”鱉,也就是甲魚,肉具有雞、鹿、牛、羊、豬5種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稱。在它的身上,找不到絲毫的致癌因素。
“是嗎?”小四聞了聞,“那最近可以常吃了。”
常吃?
“這玩意多貴知道嗎?”齊芬芳在鍋裡像是挑揀的找了兩塊盛到空碗裡,然後舀了大半碗湯,遞給大姑爺。
周安民就謙虛一些,給四爺遞,“挑擔先來。”
兩人是連襟,有些地方也成‘挑擔’。
這有什麼可推的?
周安民那邊離盛飯的人近一點,先遞給坐的遠的人也沒錯。
結果齊芬芳就道,“讓什麼讓啊,那碗是你的,我給大振舀呢。”
然後林雨桐就看見,四爺碗裡得有大半碗的……裙邊。
甲魚最好吃的地方也就是裙邊了。一個甲魚再大,裙邊也沒多少。四爺和可可吃了大半,剩下人的碗裡零星可見。
就是再不長眼的人,也瞧出偏心了。
而且,偏心偏的一點也不隱晦。
周安民的碗裡……連肚子上的肉都沒有。那就是兩塊脖子上的肉。
別管啥的脖子,大致都那樣。想想鴨脖上能啃出多少肉來,就知道這兩塊甲魚的脖子上的肉……真心不夠塞牙縫的。
周安民:“……”丈母孃一向也不喜歡自己,這不需要什麼理由。
不喜歡就不喜歡吧,女婿跟丈母孃,離得近了就跟婆婆跟兒媳婦是一個道理,彼此看不順眼,這是什麼奇怪的事嗎?反正他也不見得有多喜歡丈母孃。
不就是甲魚嗎?
回頭我買十隻,家裡的水桶裡養著,我一天燉一隻我可著勁的吃。
有什麼了不起的!
兩口子吃了飯就先走了,林雨苗就說周安民,“你就是沒老二家那個機靈。我媽為啥氣不順呀?那鍾點工的工資咱攤一半怎麼了?也沒多少錢呀?”
周安民看她,“你家的事你從你的房租那邊扣唄!你給你爹媽多少我都不在乎呀。你別啥事都指著我。再說了,我跟老二家的比什麼呀?老二掙多少錢呢?你要是一年能掙老二一月掙的零頭,我把你爸你媽供著都行。”
還是嫌棄我不掙錢唄。
啥意思呀?
我的租金可不老少了!這可是幹不幹都能有錢的營生,比出去工作的大部分女人可都掙的多的多了。
行行行,一說這個一準得嗆嗆。這個話題打住,但周安民還真買了不少甲魚在家裡養著呢。
然後,岳家就知道了。
林家裡怎麼知道的?
這不是鍾點工嘛,周安民回去一問,人家就應了。四爺每月多給出一千塊錢,那基本就在這邊幹了。
人家還在距離這裡不太遠的老舊的小區裡租個一套房,每天騎著電摩就能來去,特別自由。反正兒女都在城裡,男人也在城裡開車給人送貨,一家子租一套房,很划算。
一來就上崗了,打掃衛生的時候林雨桐和四爺又不在,齊芬芳在呢。
先給樓上的打掃了,才又下來的。這邊裝修的更好,而且家裡很整齊,那擺件啥的都特別別緻。這人就誇:“哎呦!這邊更好……這裝修得花多少錢呀?”挺會說話的又恭維齊芬芳,“您真是好福氣。您看您這倆閨女,都嫁的是好人家。您有福氣,您這兩閨女都有福氣……”
齊芬芳不願意炫耀大女婿,但是對二女婿就愛炫耀了,一邊叮囑人家,“……這個是工藝品,挺貴,要特別小心……這個是古董,別人送我女婿的……那個櫃子你別開啟……他是個懂古董的,跟博物館的專家都常來常往的……”說著,就提醒,“你看看這家裡的攝像頭……別誤會,這不是監視用的,就是看住這個東西用的……”
那玩意一看就值錢,別再叫人起了歹心。乾脆就說明,也帶著幾分警告的意思。就是說,別在家裡動歪心眼,這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地方,都有監控,啥都能拍下來。
這話點到為止就行了,接著就道,“要說我這二女婿呀,那是真真沒話說的。你處的長了就知道了,人又穩重,對人又實誠……對我家二閨女,那也是慣著的。你去廚房看看那些餐具去……今兒吃這個得用這個餐具,明兒吃那個得用那個餐具……所以,繁瑣是繁瑣的……你收拾的時候得歸置好……”
鍾點工心裡就有數了,這邊的日子過的很精緻。
可這樣的主顧她特別願意接,為啥呢?因為做的好不好的,人家心裡特別有數。而且,這一戶是不差錢的主兒。
做這一行的,都是願意做熟不做生的。熟了把主家的脾氣摸熟了,磨合的好了,都跟自家親戚似的,算自家人。生的這個那個的……事兒多。
她應的特備利索,“您放心,我手輕……肯定會特小心……”
完了又誇林雨苗那邊,“……大閨女也有福氣……”在家啥也不幹,抱著薯片喝著飲料,躺在沙發上開著電視,抬抬腳都要人提醒。在那邊幹活,其實其他的還都挺好的,做的好不好的主家都不說,因為懶的檢查,“今兒早上我先過去問了,說有啥急活沒,要是著急,我晚上加班都行。那邊說別的沒有,就是叫我幹完活過去,幫著殺個鱉……我一瞧,陽臺上兩個水桶裡,養著七八只鱉呢……嘖嘖嘖,您那大閨女可不是做太太的命嘛……”
齊芬芳一口氣憋的喲!這什麼王八犢子女婿這是?
晚上回來,林雨桐在廚房,四爺接了袁教授的電話,在書房說話呢。齊芬芳下來就問呢:“你們這請柬得送了……禮都備下了嗎?”
我們沒那麼些講究,只請柬就行了。
林雨桐就道,“這些您別操心,我們心裡有數的。”
那就行。
齊芬芳看二閨女在做飯,鍋裡是小米的紅棗粥,看起來香糯香糯的。另一邊的籠屜也出鍋了,像是小籠包子大小的饅頭七八個,好像還是雜麵饅頭,用牛奶活的面,有股子奶香。就見自家閨女把一個罐子開啟,用筷子沾了一點紫紅色的東西點在了饅頭上。
“……”自家吃的要這麼講究嗎?每個饅頭還點了好幾下,像是一朵花似的,“這染色的就是能食用的也不大好……”
這不是染色的,“您嚐嚐,這是玫瑰滷子……”
這種饅頭擺在盤子裡,像是小花朵攢成了大花朵。小米粥盛到小碗裡,每碗用五六顆枸杞點了造型在上面。
菜也不多,就是兩三樣,特別清淡。
四爺出來的時候飯都上桌了,他就留齊芬芳吃飯,“您坐啊。”
齊芬芳在這邊的飯桌上還真不習慣,餐桌上鋪的精緻就算了,桌上的鮮花應該是才換的,今兒帶人來打掃的時候明顯是康乃馨,這會子已經換成了蝴蝶蘭。還有牆角的瓷瓶裡,之前放的不知道是啥的樣子,今兒換成了……蘆葦?
她還問,“那是蘆葦?”
是蘆葦。
四爺就道:“今兒開車去了一趟郊區,有一片子蘆葦,摘了幾隻回來。沒挑揚絮的!”
揚絮的對孕婦不好。
齊芬芳:“……”只能說:“挺好的!”
她喜歡喜慶熱鬧的顏色,欣賞不來年輕人的雅緻。
這份雅緻放在餐桌上,雅是特別雅的,但就是吧,她估計在這種氛圍下吃不飽,“我還是回去吧。你爸還沒回來……你爸那人你們知道的,晚上喝粥他就老覺得跟沒吃一樣,半夜還得加一頓……”
行,那回吧。
四爺去送,她也沒叫送,“我出去把門帶上就行,趕緊吃吧。”
做女婿的也沒堅持,她在玄關就聽見二閨女跟女婿說:“……蟹黃包想不想吃?明兒我回來的早,給你做……”
“我明兒叫顧鑫家的採購車放兩箱好螃蟹在門房,你回來叫保安給你放後備箱……一大家子呢,得兩箱吧?”
齊芬芳關上門上樓去了,心裡越發對二姑爺滿意。
回來見老三還是黃瓜和雞蛋的吃,就氣道:“……找了個啥樣的物件?啊?你得這麼著的折騰……”
“我是想瘦一點,才好找對象。”林陽死不承認,“不是找了物件了,才想要瘦的。”
齊芬芳就道,“你跟人家那個博士真不行呀?我聽你姑那意思,你們還聯絡著呢。”
聯絡著怎麼了?
不能做個朋友嗎?
人家還來跟她分享別的相親體驗呢。
那位耿直boy估計太耿直了,又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你懂得,同齡的朋友不多吧。兩人懟來懟去的,懟出點革命友情來。介於熟人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吧。
她‘嗯’了一聲,沒心沒肺的道,“那傻子……最近談了個綠茶biao……”
齊芬芳不想知道啥是綠茶biao,只知道自家閨女的相親物件已經有物件了,“……還笑人家!還笑人家!你說說你……你怎麼就不知道努力……”
“我努力了!等我再瘦點,我就給你帶一個回來……”
一日一日的耗著日子,怎麼二姐的婚禮定的日子這麼朝後呢,扛不住了啊喂!
實在快扛不住的時候,結婚的日子終於是要來了。
國慶前兩天,四爺就跟袁教授請了假了,他得提前回去的。
這邊的朋友同學,提前一天過去就行,得在那邊烘一晚上新房呢。
至於桐桐,估計得忙到國慶前一天。
家裡只管忙家裡的,也沒啥關係。小四這幾天只早晚去店裡轉轉,其他時間都幫忙佈置新房的。這邊怎麼說也是婚房吧,二姐和二姐夫佈置的雖然也雅緻,但這好歹得有點喜慶的氣氛吧。
大致上的東西不能動,她就買了不少的紅絲綢。完了直接拆除,並不會破壞原本的佈置。這東西綁著就行。
家裡家外的,就忙活她一個人了。林雨桐每天回來,家裡都會有不一樣,還別說,真有點古代婚房那個喜慶的氣氛。大紅喜字沒貼,都是用紅綢子做造型的造型,懸空著的。
小四在有些方面是很有天賦的。而且做事吧,很大方。四爺要回去,老家那邊肯定得佈置的。她把採購的什麼紅燈籠紅旗子紅綢帶一古腦的給四爺塞後備箱了,又有給家裡這邊待客買的各色的水果乾果甜點,都給放上去。
這次周安民也還算是有心,給抱了兩箱子煙,他自己不抽菸,病人家屬送的煙攢起來不少,一般都是他弟弟抽的,但現在,也沒誰抽。直接拿過來了,雜牌子的香菸,但都是比較高檔的那種。人家拿來了,四爺也就收了。
其實煙不少,上次叫虎子就捎回去幾箱子。都是蘇南和顧鑫弄來招待煙。
林雨桐把來娶親要穿的禮服啥都給四爺收拾好,那邊齊芬芳又拎了好幾個袋子,“拿回去給你爸媽。”
啥玩意?
齊芬芳給她和林忍讓買衣服的時候順便給那邊買了一樣的。
尹家要娶兒媳婦了,給兒子結婚,這是大事呀。
八月中旬房就蓋起來了。緊跟著又粉刷裝修。都按照兒子說的,從院子門口到後院,都用水泥鋪了一邊,老房子的牆面也給翻新了,砌瓷磚,粉|白|粉|白的。
四爺一到門口差點認不出來,紅門綠窗白牆,整個兒大換樣了。
院子裡平整的很,上面用鋼化玻璃把院子都給封閉起來,亮堂又不透風雨。新房比較大,還做成了內外間。外間剛好放的下一套比較小的沙發,放個茶几,牆上能掛個電視,還算能騰的開手。跟裡間沒用門和牆隔開,而是做了個拱門,邊上像是博古架一樣的小格子,格子上也沒空著。
尹麗在邊上道,“我看桐桐的辦公室,都是放這種多肉的植物……我就給佈置上了……”
多肉本不絢爛,但用造型各異顏色各異的小花盆栽種起來擺上去,倒也熱鬧。
“挺好的!”很用心了。
裡面靠牆的一面是個衣櫃。衣櫃跟床的位置剛好能容一個人轉身。床的另一邊位置寬點,因為這邊往裡的牆上開了一扇門,門裡面通著個衛生間。馬桶和淋浴都用。
尹寶山帶著幾分自得:“……不敢說旁的,這新房在咱們村,甚至咱們鎮都是頭一份!”
為了新媳婦專門弄個衛生間的,獨一份。還怕味道散佈出去,這管道連到後牆外,甚至往東再挖了七十多米,直通自家菜地的化糞池。
誰家下這麼大的本錢?
牛愛群正在鋪新床,“被子是自家縫的,都是新棉花,鋪的這個用了十六斤……厚實!你們今年過年回來就能住……別凍著……”
行吧!
怎麼都好。
這些無所謂,四爺得問席面這事。
尹寶山見尹麗不在跟前,就道,“咱們鎮子上,從來用的都是馬駒子的。現在突然不用了,沒事人家也得說有事。早前碰上了,我就跟馬駒子說了……咱家不上館子吃去。叫他的流動餐車給送過來……明兒一早,幫忙的人就來了,桌子啥的都擺上,棚都得舍起來……新親戚就在院子裡,還有你那些朋友……院子裡怎麼著也能開個十來桌……咱家這邊的親戚,就在巷子裡……”
巷子寬,搭上棚子佔用一半的過道就行。
家家辦事都是這麼著的。
行!只要安排好了就行。
牛愛群就道,“啥都好,就一件不好。那邊楊林,定的日子也是後天。”
就怕給衝撞了。
有些地方的習俗是這樣的,覺得喜事碰喪事不好,覺得喜事碰喜事也不好。
喜事碰上喪事了,得往外撒錢,說這是碰見‘官’和‘財’了。
碰見喜事……講究比碰上喪事還多。好像怕是誰要佔了誰的福氣似的。一般婚車碰不上那沒事,一旦遇上了,就很麻煩。遇上那好說話的人家,兩家相互換一條紅毛巾,這事就算過了。代表著你謙我讓,大家都吉祥如意。
但若是碰上不好說話的人家,非說你家搶了他家的福氣,堅決要比你先過,那怎麼辦呢?
而且,在村上,婚車碰頭的事基本是避免不了的。因為自古就有花轎不走回頭路的說法。比如,迎親去走的路一定不能跟花轎回來走的是一條路。
早些年這些要求還嚴格一些,後來那些年就沒人講究了,近些年又開始流行起來了。
牛愛群對這些看的特別重。
四爺就道:“到時候再看,咱們得去省城接親……走的早,接親肯定碰不上。回來的晚,估計也能錯開。”
但願吧。
他在意的不是這個,在意的是,“我姐知道楊林……要結婚了?”
咋能不知道?
牛愛群低聲道,“你姐也沒說啥。都這樣了,還說啥呀!”
正說著呢,馬駒子來了,一進院子就喊:“兄弟!兄弟……看見你的車回來了,就知道是你回來了。”
四爺出去跟他應酬,他接了四爺的煙,低聲道,“我叫了一輛推土車……”說著,把嘴裡的煙沫子唾出來,“……我知道老弟你交際廣,你這又在家裡設席……完了你這停車的地方咋整?推土車是我一兄弟的……我已經叫過來了。村口那麥場……草都長荒了。推平壓平……完了我那裡有滲水板……最近雨多,我聽天氣預報,後天還是雨,泥地更沒法子了。把滲水板鋪上,跟水泥地面一樣,保證不髒……從鎮上到村裡這段路有點窄,路上還得安排人照看著……不能馬虎……最要緊的就是廁所。城裡人來了,你這廁所咋弄?家裡的廁所倒是男女都分了,可人多不夠用呀!我叫人在麥場邊上弄兩個廁所,男女分開……頂棚啥都帶上。再請兩個上了年紀的大娘隨時在邊上打掃……還有洗手啥的,這些東西不都得準備著……帆布篷我借了不少,加上我自己的,把村裡都給棚起來都不成問題……天氣預報報的有雨,我的意思,明兒就叫人全給拉過來,從村口一直棚到巷子裡……別叫親戚受委屈不是……席面的事你也別愁,尹叔定的席面我估計不夠,你那邊會來多少不好說,但你放心,兄弟,不管來多少人,哥哥都你兜底,保證來了就有地方坐,席面一準差不了……這些細碎的事哥哥有經驗,有我在,保證給你料理的明明白白的……”
竟是一點都不用四爺操心。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