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飲食男女(29)三合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飲食男女(29)
尹家收拾的很乾淨, 從大門口都能看出來。門口的對聯是四爺寫的, 這字要去古玩街的字畫店,一準能賣的出去。如今卻這樣貼在大門外,山上的風大, 只用膠帶貼著的對子角此刻都有點撕開了。想來, 過不了正月十五, 就都掉的差不多了。
林雨桐只咋舌,“奢侈啊!”
懂的人要知道把這樣的字貼在門口任風吹雨打,不得疼死。
裡面的人聽到汽車聲了, 從裡面迎出來。
先是虎子和尹麗。虎子靦腆, 只叫了一聲‘桐桐姐’就不知道該怎麼搭話了。
倒是尹麗, 跟林雨桐常見,話倒是多了起來,“天都黑了, 還怕你們趕夜路。過年來回的車多,一擦黑心就懸上了。高速不比在城裡轉悠……”
是!高速路上出事就是大事。
“我們開的小心。”林雨桐說著,就往裡走, 尹寶山和牛愛群從房間裡迎出來,“外面冷, 快進來……炕熱乎著,上炕去坐……”
林雨桐應著, 跟兩人問了好,就往裡面走。屋裡換了不少新東西,炕上鋪的都是嶄新的。
春節, 太還很冷。但尹家這邊鐵皮爐子開著,鍋上熱氣蒸騰。其實不必帶暖氣的屋子溫度低多少。
行!上炕就上炕,林雨桐脫了大衣裳上炕去坐了,緊跟著,尹麗就擰了熱毛巾讓林雨桐擦手,這才往桌上端飯。
一看飯菜,林雨桐就不得不說尹麗這姑娘很細心。
大過年的,菜色並不是大魚大肉。她和四爺,如果沒有必要的應酬的話,自己吃飯晚上都很清淡。這是符合養生的。今兒這飯菜也是,玉米磣紅薯粥,菜多是鮮菜。黃瓜,小白菜,青椒炒蛋,唯一的葷菜還是涼拌的雞絲和豬耳朵。再搭上幾個黃燦燦的南瓜饅頭,晚上吃這個就很舒服了。
一家子都不是很善於沒話找話的人,倒是林雨桐自己問了這段時間的家裡的情況。
還種菜著呢?
種呢!
牛愛群不好意思,“閒著也是閒著……大棚裡種的青菜,年前這一茬趕不上了,要是天氣好,年後能趕上元宵節。”
“現在的品種,產量都高。就是味道沒有以前的老品種好。”
林雨桐一說這個,這就比較有話題了。先是菠菜香菜,都是趴在地上的那種好吃云云。一頓飯的時間就這麼打發過去了。吃了飯也沒啥事幹,不熟悉的人之間找話題,真不是特別容易。四爺拿了撲克,他和桐桐加上虎子和尹麗,圍在炕桌上打撲克。
牛愛群在邊上幫著拿個瓜子花生,遞個水果啥的。尹寶山一邊坐在炕沿上給虎子當軍師,一邊在爐子上烤著紅薯條。
家裡正熱鬧呢,門就被拍的啪啪響,“寶山哥……在家沒?您家的醫生媳婦回來沒……”
聲音很著急。
林雨桐一聽找她的,就知道,這必是誰家出了急事。
果然,門開了,進來三個人,抱著個不大的孩子。孩子吃花饃,把棗子給卡在脖子上了,把孩子的臉都憋紫了。騎著電動車準備去鎮上診所,到巷子口了,看見車在,想起尹家老大帶回來的媳婦是省城的醫生,趕緊停下來了。
林雨桐站在炕上把孩子接著,把孩子翻過來又一巴掌連著在脊背上拍了三下,‘咯’的一聲,孩子講喉嚨裡的東西給吐出來了,就是一個基本完整的棗子。
再翻過來順了順,孩子就緩過來了,又抓桌上放著的桂圓。
林雨桐給攔了,塞了蜜桔過去,“家裡有孩子,花生桂圓大棗這些,不能放到他們伸手能拿到的地方……”兩歲的孩子,這遲點真能要了小命。
這家人千恩萬謝的,誰家的孩子不是心肝寶貝,大過年的,差點出了亂子。
大過年的,沒多留,抱著孩子就告辭。林雨桐幾個要下炕送,幾個人都說不用,“常來常往的,不是外人,送啥呀?”
出來進去的得把大衣裳再給穿上。讓一下是個禮,不讓送那就不講究那麼虛禮了。
牛愛群把人往出送,小年輕兩口子帶了孩子往回走,孩子奶奶卻留下來跟牛愛群嘀咕,“剛才我本家的那位上我家去拜年,跟我說……看見何家的閨女攔住大振和他媳婦的車……半道上不知道說啥了……”
她本家那位就住在村口那一家,最是個事多的人。
但這人嘴裡卻沒個瞎話,不過是愛傳別人的閒話而已。
何家的閨女?
牛愛群就道,“是不是半道上碰上了說說話?最近借車的人多,那姑娘常往縣城跑,最近這公交到初四還是初五才開始拉人……上縣城不大方便。”
公交車都是承包的,生意不好,是有這種情況。再加上好些小麵包車,人家是上村裡接人去,然後你要去縣城哪裡,直接給你送到地方。只比公交貴兩三塊錢,選擇這種黑麵包車的人倒是多了。可這種麵包車運營不固定,人家也要過年走親戚,過年這幾天不想幹也就不幹了。因此才造成了這幾天想搭車很不方便的局面。
昨兒年三十,車都沒閒著。村裡這個那個的,都要用車,有的去接人,有的去送人,用車之後油給加滿沒有她都沒顧上問。
牛愛群就順便說起了這個話,“……除了借車,或是想順道搭車,也沒別的事。”
這孩子奶奶就道,“聽那位的意思,大概是覺得大振跟何家那姑娘搞對象了。”
“那不可能!”牛愛群的聲音不由的就高起來了,“這都是胡說的。倆孩子雖然是一個村的,但我們大振多大了,人家何家的姑娘才多大?比虎子還小。不是一塊玩著長大的,不一起上學……大學也不在一個學校,畢業了我家大振就跟桐桐處物件了,那姑娘說是在啥旅遊公司當導遊,到處跑。這都沒在一塊的可能,咋搞物件?”
“可不是!”這人就道,“我就是跟你說一聲,我瞧著倆孩子挺好,可別叫啥風言風語的傳到你家那醫生媳婦耳朵裡去,再叫倆孩子鬧的不愉快了……不值當的……”
兩人又低聲在外頭絮叨了不斷的時間,牛愛群這才關門回來。
外面風大,說話聲裡面壓根就聽不見。四爺和林雨桐壓根也不知道這一碼事,幾個人玩到過了十點,這才要睡了。林雨桐和尹麗住一屋,屋裡不光炕燒著,空調還開著,冷倒是不冷。
尹麗挺不好意思的端了尿盆進來,“半夜冷,起夜就別出屋子了。沒事……明兒起來我倒……”
林雨桐給她和四爺把身體調理的特別好,睡前上了廁所,這一覺就到第二天早上,半夜很少有起夜的情況。
她應著,就利索的睡下了。但是她聽得見,外面並沒有睡。
四爺那邊還沒有關門聲。
牛愛群正問她大兒子呢:“……那何甜甜……你跟她熟嗎?”
原主跟她算是熟悉吧。
但四爺不能認呀!村裡就這麼大點的地方,一點風吹草動吹的滿村都知道。他堅決否認,“不熟。”
“那今兒有人看見她攔你的車了?我跟你說啊大振,要是真有什麼,你就給我斷利索了!桐桐這樣的姑娘挺好的,別給我整那些歪的邪的……要叫我跟你爸知道了,我跟你說,打斷腿都是輕的……”
成!成!成!
您睡去吧,沒那事。
“那她幹嘛攔車?”
“沒說啊!桐桐下車去了,大概見車上有人,就沒說。”
牛愛群心裡就嘀咕了,等把大兒子打發走了,她回屋就跟尹寶山說:“是不是那姑娘回頭聽說咱家大振的條件不錯,想纏上來?那姑娘可有心眼……”
尹寶山就說她:“嘴上不能這麼刻薄。小孩子家家……許是有旁的事不方便說呢。你現在有點膨脹……”
我咋膨脹了?
你揣摩別人不把人往好的想,老是覺得人家要惦記你家的啥,這想法就是錯的。尹寶山就說牛愛群,“……那要是親家也那麼想,人家那條件,人家那閨女的條件,不得覺得咱們兒子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呀。人家幾千萬呢,待人都實誠的很,都只把咱往好處想。咱才有個啥?咱就有三個還不算壞的孩子,能有啥別人的強的地方。我跟你說,越是家裡的條件好了,越是兒女出息了,做人才越是得注意點。見人就笑,熱情點,不笑不叫人不搭,跟誰都得是一個態度。人家有事求上門了,有能力幫的就幫,不能幫的,也得把好話說上。越是過的富有了,才越是要把尾巴夾起來,這才是長久之道。要不然……人家背後不定怎麼罵呢。村東那誰家的兒子不是在稅務局呢?也不是官也不是啥的,你聽聽他說話那調調,你們背後咋罵人家的,將來人家背後還得怎麼講究咱們。你這婆娘,不長腦子。”
“我不長腦子,那你之前咋不提醒我呢?”牛愛群翻身,壓著聲音嘀咕。
尹寶山心道,我這不是這幾天才想明白的道理嗎?但是跟老婆他還得裝深沉,“你沒看你兒子這回回來咋辦事的?車回來了,你心疼的捨不得,你兒子說啥二話了?誰借都給,別的啥話也沒有。村裡的老少爺們,見人就散煙,跟誰都能蹲在一塊聊半天。半點架子也沒有。你在那跟你兒子唸叨村裡的事,他全放在心裡。這家添孫子了,他給人家賀喜。那家兒子要結婚了,他熱情的問人家日子訂在哪一天了,需要幫忙就言語一聲。你說說,現在要啥有錢買不來呀?需要人幫什麼忙?可就是一句話,人家就覺得心裡舒坦。往後你也得注意著點!”
知道!知道!
牛愛群聽的進話,“不是我飄,是這半年的日子……過的順心順意的,我這大半輩子活不如人的那口氣……一下子順了。你當沒人笑話咱們呀?供孩子供的窮的呀,背後多少人嘀咕呢。說咱供大振不值當,要不然早給兒子娶媳婦抱上孫子了。我兒子現在出息了,我就得說給人知道知道……”說著,說話就含混起來,“有時候真怕是一場夢,一睜開眼就回到以前了。你說……打從嫁給你,有哪個年過的這麼順心的?哪一年不是年關難過,要債的都能把門給堵了。今年過年了,大兒子一把給了三萬,想買啥買啥……那種感覺,你不知道……”
我咋能不知道呢?
每年給人好話說著,看人家的臉色,硬著頭皮過日子的那些日子……我也怕!我晚上也做夢,夢裡老是捉襟見肘的過活……一夢到這個就嚇醒了。
所以,才更得珍惜呀!
牛愛群起身,更是笑臉迎人。今兒她不回孃家,要在家裡招待大姑子小姑子。
一早起來,昨晚上把孩子卡住的那家人就來了,帶了不少東西,人家救了孩子,昨晚來不及,總得表示表示不是。從巷子那頭走到這頭,滿巷子的人就都知道了。
有幾個夫人出來倒泔水,就湊過來聽閒話。那孩子奶奶說的有聲有色的。
就有隔壁的老太太,年紀都該在八十往上了。兒孫不算孝順,跟小兒子一個院子住的,但老太太一個人住在後面的老房子裡,屋子裡有鍋灶,她一個人住一個人吃。大過年的,團圓飯也沒老太太的份。
這會子老太太搬了凳子在外面坐著等著曬太陽呢,人家說她也聽著。等林雨桐出來潑水,就出聲叫林雨桐,“……是城裡的先生不?”
老稱呼裡有把大夫叫先生的。
林雨桐應著,把盆子順便往門邊一靠就過去,“老太太,是哪不舒服不?”
老太太很乾淨,頭髮一絲不苟,衣裳乾乾淨淨的。林雨桐就看老太太的氣色,氣色還真不錯。現在還真是這樣,越是兒孫孝順的,啥好吃的都捨得給老人買,叫老人吃的,往往老人的身體不怎麼好,血壓高,血脂高,好些病都是吃出來的。反倒是這些沒人管的老人家,身體好的還挺多。吃的不好,粗茶淡飯的,沒毛病。不用人伺候,啥都自己動手,哪怕是做的慢吧,但自己在活動,人家瞧著就精神。
這位老太太就是,氣色還不錯。林雨桐伸手搭脈,然後就笑了,“老太太,您是高壽的脈象。您努力努力,保養保養,不說百歲的話,到了您老九十大壽的時候,我給您老拜壽。”
老太太今年八十四了。
有句老話怎麼說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孔子虛歲七十三去世的,孟子虛歲八十四去世的,一位是聖人,一位是亞聖。人們認為連聖人都過不了生死這一關,那麼普通人過這一關就不容易。
這句話流傳的很廣,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七十三八十四的由來。
老人只把這句話記在心裡,年齡越是靠近這兩個時間點,心裡就越是害怕。
老人家胸口堵的慌,這是嚇的。一說能過九十大壽,她這心就落到實處了。
果然,老人家眼睛一亮,“神醫……你這一搭手,我都覺得好多了。這幾天胸口滿的,漲得,像是堵著啥東西,我才說瞧我有幾天好活的……”
“您老身子康健著呢。”林雨桐就道,“就是腰和膝蓋不咋好了?腰疼,膝蓋疼,是不是?”
是!是!是!
這邊說著話呢,邊上說熱鬧的就圍過來了。
老太太還問,“你聽你婆婆說了?”
牛愛群在邊上,“老嬸子,我跟孩子說這個幹啥呀?您老這病……我從嫁到尹家,就聽您說腰疼腿疼的……這都多少年了?”
疼是常態,不提都忘了。你兒女都不記得,鄰居也有自己的日子過,誰記得這個。
老太太就說:“……是了,三四十年了……離了止疼片不行……我才說問問你,你們醫院有沒有過期的止疼片,不要錢的,給我帶點……”
“有!”林雨桐說著就叫四爺。
醫藥箱在後備箱,很多東西都是常被的。有自己做的丸藥,她拿出來叫牛愛群找了個不用的藥瓶,數了十粒倒進去,然後遞給老太太,“您拿著,這個每天吃一粒,早起就吃,連吃十天。”
“不能多給呀?”老太太盯著林雨桐手裡的瓷瓶。
“這個多給您也沒用。”林雨桐順手就給收了,“那十粒您先吃著。”
邊上人一看人家的那瓶子就覺得東西貴,說老太太,“老嬸子,人家孩子沒要錢,不是人家的東西不值錢。這些您吃著,要是不疼了,再說。以後就是咱村的媳婦了,尹家又跑不了,還怕找不見……”
老太太也不應聲,大概是還沒吃早飯,拿回去吃藥去了。
這邊說閒話的人還沒散呢,老太太利利索索的給出來了,端著一碗雞蛋,大概有七八個的樣子,“……先生的本事大……才吃了……都疼的好點了……還疼……但不跟針扎似的……”
走路是利索了。
隔著幾家一五十來歲的嬸子,跟牛愛群差不多歲數,看得出來兩人關係不錯,這會子也覺得有點意思,就問林雨桐,“我這吃東西這兩天覺得咽的不利索……是不是上火喉嚨腫著……”
邊上的人就道,“肯定是腫著呢。屋子裡生爐子,睡熱炕,我這嗓子一冬天都不舒服……”
那個說,“熬點冰糖雪梨……放點幹橘子皮……天天晚上當水喝,頂用的很。”
這嬸子就說,“熬了一冬了,也沒見好。咽炎藥,消炎藥啥藥都試了,也沒用。”
“別燒炕算了,這邊用藥,那邊還睡炕,肯定好不了。”
你一嘴的我一嘴的,林雨桐心裡就咯噔一下,抬手搭了脈就放了。
這嬸子就問:“有啥偏方沒有?”
“有!”林雨桐說著,就道,“等會子我開方子,叫尹振給您送過去。”
成!“只要有方子就成!”
說著話,就都三三兩兩的散了,該吃飯了。
四爺這才問桐桐,“啥病?”
牛愛群嚇了一跳,“不是上火了?”
林雨桐跟牛愛群道,“病不好!去個人叫她的家人,趕緊的。”
虎子放在筷子就走,林雨桐叮囑道,“……找個藉口,別叫病人知道。”
噯!
病不好,代表的意思就是絕症,大部分情況就是指癌。
牛愛群心跳都快了,“啥癌?”
“食道癌。”大年下的,診出這麼一個病來。
虎子叫那家的兒子,“大明哥,你今兒去你鎮上不?”
大明子就出來了,手裡半拉子饅頭,“去啊!”老丈人家在鎮上。
“鎮子高家的食堂對面那個院子,是嫂子孃家的不?”虎子一邊問著,一邊給大明子使眼色,意思是出去說話。
大明子還當是說房的事呢,一邊說一邊就道,“是你嫂子她堂叔家的……”
虎子就朝裡面喊:“嬸子,大明哥跟我去我家吃飯,我爸有點事找大明哥打聽。”
這嬸子在裡面應著,“是給你小子娶媳婦要買院子吧?”
虎子嘿嘿嘿的笑,“您先吃飯。”
隔著兩家,人很快的就到了。
到了大明子才知道啥事,“癌?”
這怎麼可能呢?
自家老媽能幹的很,家裡家外的啥都料理的利利索索的。就是喉嚨有些腫了,怎麼就癌了呢?
這一瞬間腦子都是嗡嗡嗡的,林雨桐給開了方子,“你去縣城的中藥房抓藥,鎮上的藥店藥怕是不全。這事別叫你媽知道,先吃這藥,就說是我開的方子……等過了大年下,你帶著去縣醫院去消化內科,做個檢查。這個病,早發現,早治療,也沒你想的那麼害怕。但就是一點,病人的心態很重要。能瞞著就先瞞著。”很多病人,都是一聽絕症,然後精氣神沒了,不到一週下不了床,不出兩月,人就沒了。
這就很要命了。
一般在醫院,醫生檢查出這個病,都不會告知病人。從人性化的角度講,對病人來說,這特別殘忍。都是告知家屬,叫家屬配合。
本來應該是馬上去檢查的,但大年下的去檢查,也就瞞不住病人了。
因此林雨桐選擇先給開了藥控制著,拖個十天半月的,等過了正月十五不管找什麼藉口去查查,看看情況也行。
她該交代的交代了,大明子似乎是懂了,似乎是沒懂。滿口的應著,帶著方子出門回家,跟他媳婦偷著商量,“這怎麼可能呢?”
他媳婦更不信了,“一號脈就說有病?你信啊!才多大年紀,把脈能把出來?”
說的就是啊!
他拿著藥方子,“給媽抓藥不?”
“抓啥藥呀?”他媳婦就道,“藥是隨便吃的嗎?既然她說的要緊,也別叫人說咱拖的媽不能瞧病,不把咱媽當回事。咱今兒也不回我孃家了,咱先去縣城。醫院總有值班的,估計人還不多,咱拍個片子就回來,是不是的……拿片子說話。”
這媳婦說著,就去前頭巷子,“你去借剛子家的麵包車……大振的車在巷子口,但咱也不能去接,還說咱不信他媳婦……”
大明子覺得有道理,利索的去了。這邊家裡的媳婦就一邊收拾碗筷,一邊叫她婆婆換衣服,“咱出個門去……您趕緊把出門的衣裳換上。”
出啥門牙!
這嬸子看邊上放著方子,都印上水因子了,就道:“哎呦!怎麼就給弄成這樣了?看不清了!”
兒媳婦的態度不算多好,好像心情不怎麼美麗,“啥破方子?您說有意思沒意思,一摸脈就說您是癌症,大年下的,有這麼咒人的嗎?什麼大夫呀這是!媽,咱今兒就去醫院,去瞧瞧。”
當婆婆的都傻了,“說我是癌症?”
“還是食道癌!”兒媳婦語氣不屑,“江湖騙子都沒這麼騙人的。”
當公公聽了一耳朵,就急了,“那不能耽擱……得去醫院。”
這嬸子心都亂了,當然也覺得荒誕,她也沒覺得有大毛病。
家裡人這個一說那個一說的,她也覺得不可能,肯定是誤診了。
一家子還不好意思把借來的麵包車開到門口,因為得從尹家門口過呀。乾脆算了,走著去前面的巷子吧。
這兒媳婦心裡特別不爽氣,碰到人就少不了把尹家這烏鴉嘴媳婦數落一遍。因此,這一家人剛離開村子往縣城去,村裡八成都知道尹家媳婦給桂蘭嬸子診斷出食道癌的事了。
背後咋叨咕呢,尹家不知道。尹家幾個姑姑今兒過來,也都是拖家帶口,哪家不是好好幾口子。見林雨桐在,一個個的都不吝嗇,兩百三百的給林雨桐塞紅包。
在農村,給這麼多錢的紅包就不算少了。
家裡和和樂樂的,有個小矛盾吧,大年下的,都沒人找不自在。
尹家都挺好的,卻不知道那邊,大明子被醫生叫到辦公室,開口就問說:“你是病人的誰啊?”
“兒子,親兒子。”大明子都緊張了,一被單獨叫,他心裡就咯噔一下。
醫生就道:“……你先有個心裡準備……這個病不好……”
隔了兩小時,他又一次聽到了這句話。
大明子恍惚了一下,手摁住桌子,“啥病啊?”他帶著期盼的看向醫生,但願不是聽到的那樣。
醫生說:“食道癌,不過,好在是早期。”
還是一樣的話。
醫生的話不斷的傳來,“……咱們醫院能診斷,但是治療上,你最好儘快帶病人去上級醫院……”
上級醫院?
“大夫……哪個醫院瞧的最好?”大明子看向醫生,“您告訴我,我馬上帶我媽去……”
醫生這個圈子,訊息還是靈通的。
他看看眼前這個患者家屬,穿的不算多好,說實話,手術化療再化療,一般的家庭真負擔不起。他就推薦了兩個,“第一個,去省一。省一的中西醫結合,你去掛一個叫林雨桐的大夫的號。第二,去省腫瘤醫院,那裡的手術做的不錯。”
第一個是比較經濟的選擇。
那位大夫雖然還沒有哪個被完全控制住的病人,但因著師門顯赫,大家還是願意信的。
當然了,病人要是不信中醫,可以去腫瘤醫院嗎?這是病人的自由。
大明子並不知道尹家的媳婦就叫林雨桐。
尹家人只說兒媳婦在省一工作,哪個科室沒說。具體的名字,他們也不叫全名呀!都是桐桐、桐桐的叫。因此,他腦子裡記住這個名字,卻沒有跟林雨桐聯絡在一起。
拿著拍的片子和診斷證明出來,家裡人就啥都明白了。
大明子就道,“媽,咱直接去省城。”
“不去!”桂蘭嬸子就道,“從來沒聽過這個病能治好的。花那個冤枉錢幹啥?大振的媳婦不是給開了方子嗎?就喝那個吧。”草藥也不值錢,何必幾十萬幾十萬的往裡砸呢?家裡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就拉下饑荒了。哪裡有那個閒錢。
這哪成呢?
兒媳婦這會子都後悔了,尤其是被大明子一瞪,就知道自己闖禍了。不該多嘴跟婆婆說了猜測,這會子婆婆也知道病情了。不用想也知道,叫一個人回家等死,這個打擊有多大。
要真這麼沒了,大明子還不得埋怨自己一輩子呀,不管能不能治,咱得積極的去治。這是態度問題。
“媽,咱給治,砸鍋賣鐵,我沒二話的。”兒媳婦說著就道,“這麼著您看行不行,咱先回家,明兒一早,咱搭車去省城。”
“對!”男人也說,“老婆子,得治呀!”
一家子在縣城耽擱了耽擱,進鎮子的時候,跟四爺和林雨桐的車擦身而過。
這家人搭車要去省城,可明早去縣城還得人送。於是,就找麵包車的主人剛子去了,“明早早起得麻煩你送一送……送我們到縣城。人家大振的媳婦診斷對了……是食道癌。”
啊?
剛子就道,“送到縣城幹嘛呀?不夠折騰的!”他把鑰匙又扔回去,“車你先開著,走親戚啥車不行啊?治病是大事!對了,趕緊去找大振……他對省城熟悉,他媳婦又在醫院……對了,你要去哪個醫院?”
“省一!”
“那更得快了,人家媳婦不是在省一嗎?專家號不好排呀!”
對!對!對!
大明子先回家,跟家裡商量給人家大振媳婦帶點啥,上門求人嘛,哪裡好意思空手。又是大過年的!
結果這一耽擱,尹家就湧了不少人,都是找他家兒媳婦的。
“……可真準,大明子媳婦還不信,今兒跟我說的時候還氣呼呼的……”
“可不是!這本事……我這肩膀疼了有些年了……你看我這胳膊都舉不起來了……吃這裡的藥,用那裡的藥的,錢沒少花,病沒治了……”
你一句我一句的,尹家聽明白了。感情人家之前不信呀!
這會子人走了還說啥呀!
牛愛群心裡就吃氣了,只道,“年輕人嘛,不信也是正常的。人也走了,等啥時候回來再說。”
“是在省一上班不?哪個科室呀?”
怕有人打著這邊的旗號找上門去,整天支應這個事,牛愛群就不肯說,只道,“我也沒問。醫院大的很,我也叫不上來是啥科室。”
“你們家姑娘不是在省一食堂幹過嗎?她不知道?”
尹麗就道,“桐桐是保健科的專家……”
這是實話。
但保健科這個科室到底是幹嘛的,村裡這些人上哪知道去?他們認知裡就是給人做保健的!保健是啥?是沒病但是防病的。
大致就是這個樣子了。
還有人問:“我都沒聽過保健科!縣醫院就沒有這個科。”
一般的醫院都沒有這個科。
尹麗只道:“這個科室對外不接診。”
哦!那就是不好找,雖然在醫院,也沒啥權力。人又年輕,怕是也沒那麼多關係。
但是能把脈的話,下次回來叫把個脈,看看身體有沒有大毛病這總行吧。
大明子還沒出門,就有多事的把再尹家聽到的原模原樣的搬過來了,“……你們去找總能幫上點忙。你們跟尹家關係好……問問怕啥?”
要是尹家不知道中間這事那就找去也行,但人家知道自家不信,大明子兩口子拉不下臉。
大明子媳婦就道:“現在求熟人不求熟人都一樣,該掏的錢總得掏的吧。我們打聽了哪個醫院哪個科室哪個大夫……自己掛號也是一樣。”
家裡人想想,好像也是這麼一個道理。
結果到了醫院才知道,這個大夫的號不好掛呀!
人家只早上八點半到十一點半看診,一天只十個號。大年初六人家才來上班,但是半個月的號都被年前搶完了。醫院最多只能提前半月掛號,也就是說,要明兒一早掛號,那也得再半月之後才能看。
大明子心裡急呀,愣是花了一千六買了初六的黃牛票,把他媳婦心疼的夠嗆,當天回去好一頓在村裡宣揚,得叫人知道他們孝順,肯花錢。又說這個林雨桐大夫怎麼怎麼了得,票如何如何緊俏。
這話傳到尹家,尹寶山叫一家子:“閉上嘴,別提前說。”
不花錢不值錢貴,知道貴了,人情送出去才值錢。
於是,林雨桐初六上班,分診的喊了今兒的五號進來,卻沒想到進來的是這一家子。
這一家子也愣住了,桂蘭嬸子看著坐在辦公桌後面正低頭喝茶的人,叫了一聲:“桐桐?”
林雨桐抬頭跟他們面對面,這下更看清楚了,可不就是尹家的兒媳婦。
大明子不好意思,“您看……怪我……都怪我……”這錢花的冤枉就算了,一趟兩趟的往省城跑,人也折騰的夠嗆。
林雨桐苦笑不得,起身扶病人,“嬸子……您叫我可怎麼說才好呀!”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手機app上更新的,網頁版打不開。手機存的是未修改版,先給大家更了。我研究一下筆記本,看看是不是它的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