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節 詭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很多人願意去,可人家心裡沒底。怕其中有詐。”劉檳說,“吃住免費,還教認字讀書,這事也太好了。”

這不比男人出去當勞工當兵,賣命賣力氣換錢,大家明明白白的事情。

反常為妖,天上沒有掉餡餅,百姓也懂這個道理,何況要把自己的骨肉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絕不是隨便鼓吹下學校條件多好,孩子多有前途就能說服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迄今為止,在村裡只收容了四名孩子,一個是真正的孤兒,其他是家裡太窮困了不願撫養。

“讓他們去芳草地看看好了。”劉檳說,“他們去看了就肯定願意……”

劉大柱哼了一聲:“你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一戶派一個去臨高,就得三十多人了,就算讓他們走著去,一路上吃喝住要不要錢?再說人願意不願意去呢?”

“怎麼辦呢?”

王五說:“董主任上課的時候說過:搞農村工作第一要得到百姓的信任,第二還是要得到百姓的信任。人家對我們還是將信將疑,我們暫時在這上面花大力氣,免得讓人生疑。”

劉大柱說:“我看沒必要囉嗦。不是要派丁嗎?我們和劉隊長說說,按戶派幼丁。”

王五一愣道:“這還真新鮮。你這麼一搞,老百姓不給嚇死了。”

他們在說話的時候,營地外面的樹叢中,幾個人正在注視著營地裡的燈火。

照浦村是個荒涼的小山村,沒有大型的公共建築――本村又沒有地主之類的有錢人,住宅全是竹蔑牆、茅草頂,不但住不了多餘的人,而且很不衛生。工作隊當然是竭力避免的。

他們住得是自己搭建的營地。

土壘、鐵絲網、壕溝和瞭望塔。一應標準野戰營地應有的設施都有,不過具體而微而已。

工作隊和護衛排住得是標準陸軍帳篷,這種刷著柿子漆的墨綠色粗布帳篷有大中小三中型號,還有專門的功能性帳篷,種類齊全,使用方便。

土壘上燈籠火把照得通明,待在樹叢裡的人能把整個營地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同樣得,照明使得營地周圍變得難以接近。

“戒備很嚴。”苟二失望的說道。

忻那日說道:“髡賊的營地一貫戒備很嚴得。要偷營劫寨怕是不成。”

對付這種結寨的敵人,最好的辦法是火攻:發射許多火箭,等營地被點著之後乘亂猛攻就行。不過這是在過去。苟二和忻那日都是和元老們交過手的人,知道傳統的做法對髡賊不怎麼起效。他們的槍比弓箭射得遠的多,弓箭手只要一開始射箭就會被亂槍打跑,至於派人迫近縱火更是毫無可能。沒人願意在燈火通明的狀況下拿著火種爬過開闊地――這不過是白白送死罷了。

“我數過了,髡賊有三十多號人。全有鳥銃。”忻那日小聲道,“我們全夥都拉來也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土匪沒什麼軍事素養,打順風仗還行,一旦遇到堅決的抵抗就不大容易堅持,稍受挫折就會崩潰,很難指望他們會出死力打仗。

苟循禮咬牙切齒的看了半天,心有不甘,但是他知道忻那日說得不錯。這營地裡雖然不過三十多號人,卻是一隻他們咬不開的鐵核桃。

“蛇無頭不行!”苟循禮惡狠狠道,“他們總不能一天到晚縮在營地裡!你們把為首的幾個的面目看清楚了!”

他們埋伏了好幾天,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下手。工作隊基本在村裡活動,有時候也會在村子周邊轉悠,每次出來活動至少五人,個個全副武裝。而且從來不離開營地很遠。

無論在哪裡動手,只要一有動靜,營地裡的髡賊跑出來增援,己方就討不了好。

“這麼說豈不是沒有法子?”胡爛眼失望道。

“我有個辦法,只是要有內應。”苟循禮說道,“要花點錢財。”

胡爛眼一聽事情還沒辦就要花錢,不由得有些肉麻。土匪不喜歡幹沒有真金白銀收益的事情。

“兄弟!我們招惹髡賊也就算了――我不滅他他要滅我,只是花錢沒收入的買賣,真是虧到家了。”

苟循禮說:“大哥,髡賊是要咱們吃飯的傢伙!”

沒了吃飯的傢伙就算富有天下也是便宜的其他人。胡爛眼嘆了口氣:“這道理我懂!唉!要用多少銀子?”

“不多,先給十兩就夠了。”

苟循禮先用幾兩銀子很快在照浦村裡收買了一名村民,讓他時時刻刻的注意髡賊動向。雙方到晚間在村外碰頭。什麼雞毛蒜皮的事情苟循禮都有興趣聽。

苟循禮想搞清楚的是髡賊工作隊的活動規律,從中尋找可乘之機。

當聽說工作隊的蔬菜是每天從村裡購買的時候,苟循禮的眼睛一亮。

“菜是從誰家買得?”

第二天中午營地正常開飯了。

行軍鍋裡正煮著飯,糙米特有的大米的香氣在有些溼潤的空氣中瀰漫著。旁邊是一口鍋子,裡面翻滾著“綜合濃湯”。

綜合濃湯是用草地口糧中的11號口糧――“速食湯塊”做得,按照條令要求,部隊可以在湯中加入在當地能夠收集到的“安全的食品”:包括家禽肉、水產品、禽蛋類和蔬菜。特別是蔬菜,穿越集團的脫水乾菜製造技術還不過關,至於玻璃罐頭的生產批次非常小,還無法配給到一線部隊使用。草地口糧的主要問題是熱量高,但是維生素的攝入不足,必須用就地採集的蔬菜加以補充。

第一批吃飯的士兵排成了隊伍,他們從揹包裡取出鍍鋅的鐵皮飯盒,一邊說笑著一邊等著分發食物。

按照伏波軍的伙食規矩:飯管夠,能吃多少吃多少。綜合濃湯只有一勺。

“今天裡面有雞蛋啊。”有人看到上面漂浮著雞蛋花。

“好久沒有吃到肉了。”

“這地方真夠窮得,連買只雞鴨都買不到。”

士兵們說著話,好象已經忘記了不久之前他們和這裡的村民也差不多。

一個士兵坐下來吃了一口,皺起了眉頭:“什麼東西,這麼苦?”

“是苦瓜啊。”另一個士兵從自己的湯裡撈起一片青綠色的瓜片。

“這東西能煮湯嘛?”

“誰要是不滿意,誰可以不吃。”火頭軍趾高氣揚的說道,“我這兒還不夠呢。”

抱怨歸抱怨,飯還是要吃得。

午飯過後,工作隊派出幾個人到村裡繼續工作。士兵們大多收縮回了營地搞政治學習――午後氣溫高,一般不安排體力活動。

王五和劉大柱還在寫報告――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寫報告很吃力,不但字寫得慢,要正確的表達也要想很久。端到桌子上的午飯已經完全沒有了熱氣。

忽然一個下士跑了進來:“不好了!大家都發痧了!”

王五和劉大柱大吃一驚。大夏天發痧是要送命的!劉大柱說:“走,去看看!”

營地帳篷之間的道路和空地上已經倒下了十幾個人,有的在大口的嘔吐,有的捧著肚子面色發白的呻吟著,有的人已經不能動彈了,不時身子還在抽搐。王五聞到了一股臭氣。他發覺好幾個人腹瀉到來不及去茅廁的地步。

“衛生員呢?”

“衛生員!”

下士喊著去找人,一會才把捧著肚子的衛生員攙扶過來。看起來他也生病了。

劉大柱著急的說:“趕快給大家服藥!哦,你的藥箱呢?吃什麼藥?我去拿!”

“沒用的……這……這不是發痧。”衛生員面色慘敗,氣喘吁吁的說道,“我們,吃了不乾淨的東西……”

“叫沒吃飯的人不要再吃飯了,全部倒掉。”劉大柱一面下令,一面關照,“把人都叫回來,一會扎擔架趕緊送儋州!”

但是他們已經走不了了,三十五個人當中有二十一個症狀嚴重,餘下的人也有腹痛、腹瀉的症狀,完全沒事的只有沒有吃飯的五六個人。工作隊就算丟棄營地全員退走也沒有這麼多人來抬擔架。

“請村裡人幫忙吧。”劉檳說,“路上不好走,一抬擔架至少要四個人抬。”

劉大柱點頭:“我這就去找人。”

他說著一個人就出了營地往村裡去了――這一去就沒有回來。

王五正回到帳篷裡忙著收拾檔案包,外面忽然想起了喧譁聲,一陣急促的“緊急歸隊”鼓響了起來。劉大柱一怔:這是敵人來襲的訊號!

下士又衝進來說:“外面有許多人過來!都拿著刀槍!”

王五走出帳篷,爬上土堤看了一眼,周圍的樹叢中,山頭上,影影綽綽的都是晃動的人影。刀槍在太陽下不時的發出閃光。

顯然這夥人不懷好意。他們正在慢慢的利用樹叢和草莽逼近著。

“這下大條了!”王五說了一句從澳洲人那裡學來的話,“快!所有能動彈的人上土堤!”

他為了拖延時間,拿起宣傳用的鐵皮喇叭高聲喊道:“我們是臨高來得澳洲工作隊,是給當地百姓送醫送藥來得!對儋州百姓沒有惡意!你們是什麼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