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三章 真實目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眾人聞言,神情肅然。很多人其實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只是他們不願在這個時候煞風景罷了。

“是啊,大帥說的極是。今日之戰我們只殲滅了他們不到三萬兵馬而已,只是打痛了他們而已。著實不值得慶賀啊。”梁七咂嘴嘆道。

眾人沉默下來,紛紛皺起了眉頭。細想一下,確實沒什麼值得慶賀的,這勝利也只是暫時的勝利,只是因為對方如此大規模的進攻被擊退之後,眾人難以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有一種死裡逃生的慶幸,所以才激動不已罷了。

林覺看了看眾人被澆了一瓢涼水後愁眉苦臉的樣子,哈哈笑道:“這是作甚?怎地一下子便都苦著臉了?這一戰酣暢淋漓,我們只死傷了不到兩千人便殲滅了對方近三萬人,這可是完勝呢。怎地大夥兒都像是戰敗了一般?”

眾人無語的看著林覺,心道:不是你澆的涼水麼?現在又說這種話。

林覺笑著繼續道:“罷了罷了,你們看來並不理解這一戰真正的意義所在。其實,殲敵幾許並非此戰的主要目標。此戰真正的意義在於戰事本身之外。戰鬥本身或許並沒有殲滅多少敵人,並沒有打垮對手,只是傷及他們的皮毛罷了,但是,對於大局和人心的震動和影響才是此戰最成功之處。很快你們便能看到此戰帶來的後果。”

眾將有些疑惑,很多人並不明白大帥的話意。有的人卻立刻便明白了過來。

“卑職明白了,大帥的意思是,此戰只要勝了,便對天下百姓和各地官員有所促進。促使他們做出忠於皇上的決策。此戰大大提振我新朝的聲威,提振我落雁軍的威名,必將促進人心之變是麼?”馬青山沉聲說道。

林覺微笑點頭道:“還是馬將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諸位,皇上新近登基,繼承大周正統,昭告天下萬民,開始復興大周的征程。本來應該是天下震動,萬民歡慶之舉,但實際的情形卻並非如此。遠的不說,或許詔書尚未送達,但是京畿之地,京東兩路河北兩路等州府縣城應該是已經知道了此事的,皇上登基已有五日,詔書也早已送達這些地方。然而,前來朝見效忠者寥寥無幾,這是為何?”

眾人默然無語,林覺說的都是實情。郭昆登基數日,只有少數左近州縣官員前來朝見而已,並無天下同慶的盛況。這多少有些尷尬。眾將也不敢提及這個話題,郭昆提及了幾次,都是怒不可遏的發怒,眾人也沒有什麼辦法。加之大敵當前,眾將也暫時沒有針對此事進行討論。

林覺沉聲繼續道:“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則,這些官員是之前朝廷的官員,有的人本就是呂中天的親信死黨,所以他們當然不肯效忠皇上。但這些人畢竟少數,絕大部分人則是因為眼前的亂局導致他們不能做出決定。大周不乏忠於大周社稷的忠臣順民,這些人自然是擁護大周正統,效忠於皇上的。這幾日淮南東路的亳州知府馮子峰、柘城縣令李維良等官員派人送來賀表以示效忠便是證明。他們雖因為形勢所致不能前來,但是第一時間宣佈效忠新皇之舉已經表明了他們的態度。但是,這些忠於社稷的官員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州府縣官員此刻卻正在觀望之中。他們之所以無動於衷,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皇上登基的訊息,而是不肯此刻做出抉擇。”

“這群狗東西,將來必是要跟他們算賬的。這時候還猶豫觀望,其心可誅。”郭昆提不得這件事,一提他便怒火中燒,咬牙切齒。

“皇上。”林覺拱手道:“皇上也不用生氣,趨利避害,乃人之常情。眼下女真人和呂中天聯手,兵馬數十萬,實力比我們落雁軍強大的多,這時候這幫人沒來背後捅刀子便已經很好了。他們現在必是要觀望抉擇的。咱們能不能站得住,能不能打的贏,能不能讓他們認為我們真的有實力一統大周,復興大周,這便是他們要觀望的原因。如果貿然效忠於我們,萬一我們被女真人和呂中天的兵馬擊敗,覆滅於此的話,秋後算賬他們豈非也要完蛋?所以站在這些人的角度上考慮,卻也是最為實際的考量。”

郭昆叫道:“你還替他們說話?他們難道不應該毫無條件的效忠朕,朕是大周正統,他們怎麼能猶豫不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覺苦笑看著他道:“皇上,現實些吧,不要說這種話。真要是每個人都毫無異心的效忠大周朝廷,大周又怎麼會變成今日這樣?呂中天又怎麼會聚攏那麼多跟隨他的人?我此刻不想深談這個話題,我只說一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周朝廷其實也是利益的結合體,真正的忠心其實寥寥無幾。也正因為寥寥,才顯得彌足珍貴。皇上不能認為天下人都該效忠於你,絕大對數天下人可以效忠於

你,但並非是無條件的。那要看你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利益了。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所謂的‘利’便是安定富足的生活,便是沒有戰爭動.亂的生活,僅此而已。這通常被叫做‘民心’,民心其實便是……絕大多數人覺得跟著你對他有利。我這麼說或許皇上聽著很刺耳,但這便是我從目前之事上思考的結論。”

郭昆聽懂了,但他當然並不認同。照著林覺這麼說,誰能給百姓帶來利益,誰便可得到擁護,那還有什麼正統可言?在林覺的心裡,原來是這麼想的。這更進一步的證明了這個人心底裡的一些可怕的想法。光是他這番言論,便是殺頭之罪了。可惜的是,自己不能動他,也動不了他。沒有他,自己啥也不是。

“好吧好吧,你說的都對。朕不怪他們便是。”郭昆咂嘴道。

林覺笑了笑,轉向眾人道:“今日之戰,便是打給這些猶豫不決的人看的。他們要看我們新朝的實力,咱們便要展示給他們看。三十萬敵軍攻我又如何?照樣將他們打敗。這便是新皇登基之威,這便是大周的氣數。此戰便是幫他們做出抉擇的一戰,相信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已經明白了,皇上和落雁軍有能力收復河山,驅除外敵,內懲奸賊。此戰正是向他們證明我們能力的一戰。我所說的此戰之外的意義便在於此,這也是我執意要和強大的對手接戰,甚至不惜想盡辦法逼著他們跟我交戰的原因所在。我不願看到這些人被表面的實力所左右,反而去跟著呂中天走上歧途。我們必須要爭取這些人的支援,因為我們需要更為廣泛的支援才能完成大事。”

所有人都震驚而且愕然的看著林覺,臉上都是一種‘原來如此’加上‘不可思議’的表情。原來林大帥發動這場大戰是為了這樣的目的。在如此危險的情形之下,林元帥的眼光居然不再戰鬥本身的勝敗上,居然在別的目標上。眾人心中五味雜陳,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了。這一場戰鬥將決定整個落雁軍上下和新朝的生死存亡,整個大軍戰敗了便會全軍覆滅於此的嚴峻局面下,林大人居然說他逼著對方進攻的目的是為了戰場之外的另外一個目的,眾人簡直苦笑不得。

這個人是個瘋子!有一部分將領官員心中真的是這麼想的。因為林覺將所有人都置身於一個類似於豪賭的賭局之中,可以說他是拿八萬將士的性命在進行一次豪賭。這麼做太瘋狂了。這不是瘋子的行為是什麼?誰會在三十萬大軍圍困的情形之下,目光不在強大的對手身上,反而去考慮大周各地的官員和百姓的民心所向的問題。反而去想透過一場實力不對等的作戰去達到一個眼下無需考慮的目標,這不是瘋了是什麼?想想都後怕之極,這要是敗了,全軍覆滅於此,那可太冤枉了。

這麼想的額人不少,郭昆便是其中一個。當他知道連自己這個皇上都在林覺的賭桌上,成為一個籌碼的時候,他憤怒了。雖然林覺這麼做的目的確實是為了大業著想,但是他這麼做太過分了。他不是因為擔心被困死在這裡,也不是擔心落雁軍沒有退路,他完全就是主動要困在這裡,主動挑起這場大戰的。這太瘋狂,太不可思議,對自己也太不尊重,太任性妄為,太獨斷專行了。眼下他都敢這麼做,以後他什麼事做不出來?

但是大帳之中的另外一大部分的將領們對此事卻有著不一樣的解讀。他們雖然也驚愕不已,但是他們卻很快便對林覺欽佩的五體投地。因為這些人都是對林覺極為瞭解的老部下,他們知道林覺不是那種將一切押寶在運氣上的賭徒。實際上林大帥行事看似大膽冒進,但他的每一次行動都極為謹慎小心,都做好了細緻的準備。膽大心細,加之謀劃得當正是林大人無往不利的法寶。在這件事上,林大人既然敢於這麼做,便說明他早已對今日的勝利有了充分的信心。若非如此,林大人不會這麼冒險。

林覺不止一次的說過,勇猛不是無腦,打仗靠的是腦子,而不是無腦的送死行為。莽夫之勇不是勇敢,而是愚蠢。正因為如此,落雁軍作戰從來都不會去主動送死,要麼依託強大火器作戰,要麼便是以謀略取勝。這一次,林大人的信心便是來自於對方完全沒有防備的一窩蜂火箭筒的強大殺傷力和威懾力。以及林大人事前對對方進攻的應對謀劃。比如林大人備受質疑的在緩坡之外設定重兵守衛,甚至將殺傷力巨大的小甜瓜手雷也配備在那些外人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地方。當時很多人都表示質疑,事實證明,林大人做出了最為合理的佈置。這種火力防禦的配備讓對方無處突破。最終對方騎兵崩潰,導致全軍的大敗。

由此可知,林大人敢於這麼做,便是對此戰的勝利早已胸有成竹。若無強大的自信和魄力,他也不會這麼幹。由此更是可

以推測出林大人的目光之遠。在所有人都在擔心戰鬥的勝負的時候,他其實已經洞悉了勝負,在為下一步的大局操心了。這個人他所想的事情永遠超前一步,永遠不是眾人所能企及的。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他的想法是徒勞的。他可絕不是瘋子,他是眾人眼中的神明才是。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朕不知說什麼才好。可是林覺,你既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起碼事前也要跟朕和諸位將軍通個氣吧。所有人都不知道你的真實意圖,這當真好麼?朕和所有人都蒙在了鼓裡,今日若是敗了,朕和所有將士都不知道為何而死。朕不知該說什麼才好。”郭昆用了他所能用的最為婉轉的口氣發洩心中的怨氣。聽起來像是埋怨而已,但是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言語中的不滿和怒氣。

大帳內雅雀無聲,眾人都有些緊張的看著皇上和林覺。有些將領擔憂的想,若是林元帥不坦誠他的目的,反倒沒什麼。偏偏他把話挑明了,皇上心裡怕是很不高興了。林元帥不該說出來的,他不說,誰又能知道他的目的?說出來反而惹來不快了。

林覺臉色平靜,他豈不知將自己的計劃挑明之後郭昆會心中不滿。但他本就沒打算隱瞞,隱瞞是一時的,最後總會被人知曉,到那時反而更難解釋。

“皇上,臣之所以沒有事前說出這些,當然不是為了欺騙皇上和眾將士,而是為了戰鬥的勝利著想。只有知道自己無路可退,只有死戰一途的時候,將士們才能殊死一搏,才能保證戰鬥必勝。臣之前說的退無可退的那些話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倘若我將實情告知,眾將士的情緒便會受到影響,反而難以凝聚背水一戰殊死一搏的士氣了。臣只是想讓將士們將注意力保持在戰鬥本身上,其他的事情知道多了反而多了雜念。臣也想過跟皇上明言,但是那樣的話,皇上戰前的動員便沒有那麼情緒飽滿,便無法達到那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效果了。臣為了此戰萬無一失,所以沒有說出來。皇上若以為臣有冒犯,臣願領責。”林覺沉聲說道。

郭昆瞪著林覺不說話,這人不但騙了自己,還利用了自己認為必死在這裡的情緒,實在太可惡了。戰前自己鼓舞士氣視察兵馬時情緒激動到落淚,當時的情形在林覺看來怕是可笑之極的。自己感覺就像是被他作弄了一般。他現在解釋的頭頭是道,但自己心中卻又一種屈辱之感。

“皇上,林帥目光高遠,深謀遠慮,哪裡有什麼罪責?此戰本就難以避免,林帥用計逼得他們進攻,做好了全面的準備,豈不比被動等待對方進攻要好一萬倍。至於林大帥謀劃的其他的目標,那不也是為了大局著想麼?試想他一人扛著如此巨大的壓力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這些人不能給他任何的助力,難道還要指責他不成?林帥可沒什麼錯。不必大驚小怪的。”馬青山沉聲說道。

“就是,這又有什麼責任了?大帥為朝廷殫精竭慮,為戰事嘔心瀝血,反而有罪責?這可真是教人看不懂了。有些人就是矯情的很,這時候說東說西的,大戰之前卻又嚇得哭鼻子。我們最看不起這種人了。關鍵時候沒用,事後跳出來吹胡子瞪眼的。誰敢說比林大帥的謀略更高明的,倒是出來試試。”梁七扯著嗓子叫道。

梁七這話簡直就是打人嘴巴子了,郭昆聽了就好像是在說自己一樣,臉上火辣辣的發燙,心中既羞又惱。總算他還能剋制之極,他說那麼幾句也不是當真要翻臉,他也翻不起這個臉。於是皺眉道:“朕怎會怪罪於你,林覺,朕只是希望以後有什麼想法,可跟朕和眾人說清楚,免得讓所有人矇在鼓裡。無論你想怎麼做,朕都是全力支持你的,你也不必一個人扛著。明白麼?”

林覺笑著躬身行禮道:“多謝皇上,臣明白了。”

郭昆點點頭,嘆了口氣道:“朕知道你辛苦的很,但能者多勞,便也只能如此了。大周的江山將來若能光復振興,你和落雁軍眾卿是最大的功臣,朕必不會忘了,朕的子孫也不會忘了。朕完全的信任你們,你們也要完全的相信朕。”

林覺點頭道:“皇上所言讓臣等感動,臣今後必開誠佈公,希望皇上也能如此。相互坦誠,便無芥蒂。我大周的傳統便是君臣開誠佈公相互監督,希望皇上發揚這一點,這是我大周國事開明的的精髓所在。”

郭昆連連點頭稱是。然後問道:“那麼朕可否問問你,那麼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你預計對手會如何異動呢?他們會不會覺得不敵而撤兵呢?朕很想知道你下一步的計劃。”

眾將聞言也立刻將目光投向林覺,他們也很想知道林大帥對局面的看法,以及下一步己方的打算。這其實才是他們所能想到的最為實際要面對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