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二 畢蒙奉旨傳榜 鴻鈞遣童弄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鴻鈞老祖道:“你考慮的有理,不過此事也好解決,《靈臺榜》便從你軒轅黃帝之時傳起吧。”

“這……軒轅朝代距離當今人界朝代已有數千年了,這如何做得到?”

“無妨,我可以開天闢地,也可以捻光倒流,只要攜帶此榜,執我道符,便可以穿越自古以來的每一個朝代,如此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穿越下去,傳將下去,直至當今人界朝代,料必芸芸眾生自會慢慢相信。”

黃帝聞聽大喜:“老祖聖法無邊,此法果然可行,軒轅無後顧之憂了。”

“不過如此一朝朝地穿越下去需要耗費許多時日,只怕那當世人界之主趙匡胤是無法完成 “起造法臺,供奉眾神,並昭告天下百姓”的願望了。”

“如此也無大礙,人界之主興衰更替,都是奉天道下界應世,到時只要有後起的人界之主“起造法臺,供奉眾神,並昭告天下百姓”即可。”

“嗯,有道理,那就這樣吧。”鴻鈞老祖頷首贊同道,“《靈臺榜》重新勘定完畢,你也算圓滿完成了此次山海劫數,返回上都之後,上要興舉仁義之化,下要撫卹萬民之艱,方不負你這位‘山海命主,人文始祖’所得的人界香火。至於歧伯,也將因勘定《靈臺榜》而與你一起萬古流芳。”

“謝老祖賜吉言。”

“謝老祖賜吉言。”

“嗯,此事已了,你二人自去吧。”

“諾,軒轅,歧伯叩退。”黃帝和歧伯叩首,起身徐徐退出宮殿。

而後,二人乘坐六龍車,由風伯雨師扈駕,返回崑崙山懸圃去了。

軒轅黃帝奉諭完成了此次山海劫數,山海界也恢復了太平。

自此,他返回上都,繼續興舉仁義之化,撫卹萬民之艱,成為華夏文明最為偉大的締造者,受華夏後裔香火供奉,千秋萬代不息。

******

紫霄宮內。

鴻鈞老祖整理好《靈臺榜》和錦盒。

喚黃衣童子上前來,吩咐:一、將《靈臺榜》和錦盒速送往靈臺山,請靈王過目定奪,然後就叫畢蒙送往人界;二、叫畢蒙執紫霄宮火雲穿越符,從古至今穿越人界各個朝代;三、將《靈臺榜》和錦盒交由擅長陰陽五行的醫者整錄成籍,然後貢獻給當朝人主,並請築臺封神,昭告天下,從而結締“人族供奉眾神香火,眾神庇護人族平安”的天道契約。

吩咐完畢,鴻鈞老祖化出一道火雲穿越符,連同《靈臺榜》和錦盒一同交給黃衣童子,並傳授給他火雲穿越符咒,叫他再去傳授給靈臺巡遊大神畢蒙。

黃衣童子跪領法諭,手捧三物,徑出紫霄宮,往靈臺山而來。

一日之後,黃衣童子返回紫霄宮,將靈王十分滿意重新勘定的《靈臺榜》和畢蒙三日之後便前往人界送榜等事一一回稟了鴻鈞老祖。

鴻鈞老祖聞稟罷,浩然興嘆一番。

忽爾他心有所思,遂喚黃衣童子上前,當面秘授機宜,叫他速去按計行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黃衣童子恭聽受計,告退出宮,急趕來人界,守候在西南界上。

果然,一日有餘,一團火燒雲飛速行來,正是奉靈王之旨、要將《靈臺榜》和錦盒送往人界的靈臺巡遊大神畢蒙!

黃衣童子覷得清楚,搖身一變,變成一尊威猛巨神。

堪堪畢蒙行至,他便高聲問訊道:“來者可是靈臺巡遊大神畢蒙?”

畢蒙忽聞問訊,嚇得一跳,抬眼觀看,只見前方矗立著一位威猛巨神,便小心行至近前,鞠躬行禮道:“小神正是靈臺畢蒙,未知大神有何見教?”

“我乃此處人界守護神,得上峰傳令,知大神將要送《靈臺榜》前往人界,特在此處恭候相送,今日終於等來大神,就讓我來送大神一程吧。”

“如此甚好,小神正不知人界門徑,有勞有勞。”

畢蒙很是高興,連連作揖,當真是出門遇貴人!

黃衣童子作揖回禮罷,忽朝北界運功行法起來,須臾一座雲門當空出現,其中雲滾風嘯,電閃雷鳴,恰好似從海底旋起來的龍捲風一樣。

“大神請——”黃衣童子示請。

畢蒙看見雲門景象,猶豫不決,他出生在靈臺山,修煉在靈臺山,鎮守在靈臺山,從來不曾來過人界,沒有想到進入人界竟然如此奇詭?!

但想到這位神人不僅叫出自己的名號,而且還知道自己要送《靈臺榜》前往人界,應該是知根知底的人界正神,是決計不會構害自己的,因此猶豫片刻,還是道聲“謝了!”,便飛身鑽入雲滾風嘯,電閃雷鳴的雲門之中。

倏忽之間,雲門關閉,浩空靜寂。

黃衣童子變回身來,會心一笑,徑轉身影,返回紫霄宮交旨去了。

******

畢蒙鑽入雲門的剎那,滂沱大雨忽至,令人驚心動魄。

整個身體更是由不得自己控制,好似漩渦中的一葉小舟急劇往下方旋轉降落,畢蒙縱然想作法定身也是無濟於事。

起初他還有意識緊緊捂住胸懷,生怕《靈臺榜》、錦盒和火雲穿越道符會掉落下去,後來卻招架不住急劇旋轉的風力,漸漸頭昏目眩,意識模糊。

不知旋轉多久,猛聽一聲悶響,畢蒙摔落在地上。

過有半晌,他才慢慢清醒過來,卻見:山川歷歷,河水清清,幾縷炊煙從遠處的村落裡嫋嫋升起,雲門早已消失無蹤,原來已是進入人界了!

畢蒙暗自歡喜,儘管淋得個落湯雞也似。

卻突然想起什麼,他急忙把手揣入懷裡來摸,一把摸著錦盒和火雲穿越符,卻沒有摸著《靈臺榜》,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左摸右摸,上摸下摸……

哇呀——不好?!《靈臺榜》居然不見了!!

畢蒙驚得魂飛魄散,連忙起身,抖弄衣袍,但是依舊不見《靈臺榜》。

慌忙張眼四處尋找,忽見《靈臺榜》就掉落在數丈開外,已經摔開卷軸,圖畫顯露出大半,畢蒙霎時傻了眼,急跑過去,撿起《靈臺榜》。

展開在手中觀看的瞬間,畢蒙震驚萬分,一屁股又重重地坐在了地上。

原來《靈臺榜》已遭大雨打溼,不僅靈臺山圖已經模糊,而且眾神姓名、封號和所擔當職責的註釋也都模糊不清了,尤其奇府八部眾神。

不用多說,這正是黃衣童子按照紫霄宮老祖的授計施為的。

畢蒙固然不知,傻坐許久,才暗暗道:“《靈臺榜》竟然變成這個樣子,都是我畢蒙不小心啊!一定是那巨神弄得手腳,可他知道我的名號,還知道我是來人界送《靈臺榜》的,實信他是誠心實意來幫助我的,誰曾料他居心叵測!唉……罷了罷了,後悔無及,既已來到人界,還需儘早將《靈臺榜》和錦盒送給那擅長陰陽五行的醫者整錄成籍,然後叫他貢獻給當世人主,築臺封神,昭告天下,反正靈王已經吩咐‘直到當世人主築臺封神的那時我才能返回靈臺山’,事已至此,那就慢慢來吧,無論多少年月,總有回靈臺山的一日。”

自怨自慰一番,畢蒙收起《靈臺榜》,取出火雲穿越符,按照黃衣童子所傳授的符咒默唸起來,忽見道符上現出“夏朝”二字,便忙喝一聲“火雲穿越 速往夏朝,急急如道令!”

但見金光閃處,畢蒙倏然消失無蹤。

如此這般,畢蒙開始人界諸朝的漫長穿越,或化為道長,或化為醫者,或化為野老……尋找那擅長陰陽五行的醫者,開示他將《靈臺榜》整錄成籍,輔助以九根刺度飛針之法,然後將其貢獻給當朝人主,請求築臺封神,昭告天下,以結締“人族供奉眾神香火,眾神庇護人族平安”的天道契約。

一朝朝穿越下來,委實遇見數位擅長陰陽五行的大醫者。

可惜這些大醫者在運用九根刺度飛針和整錄《靈臺榜》成籍的時候,有的忘記題上自己的名字,成為為後世貢獻書籍的無名氏,有的尚未完成就已謝世,只存殘卷流傳下來,有的終於整錄成籍卻又得不到當世人主認可……

其中以戰國的扁鵲、晉朝的皇甫謐、唐朝的孫思邈等人成就顯著,對九根刺度飛針的用法相繼臻至嫻熟,並將“九根刺度飛針”改名為“針灸九針”,靈臺山圖也逐漸被勾勒出人體模樣的構圖。

然而離《靈臺榜》完整的整錄成籍尚有較大差距,仍然沒有結締成“人族供奉眾神香火,眾神庇護人族平安”的天道契約,這主要是《靈臺榜》內的靈臺山圖和眾神姓名、封號以及所擔當職責的註釋、都已模糊不清的緣故。

堪堪之間,畢蒙穿越到當今朝代,正是大宋王朝宋仁宗天聖年間。

原來畢蒙自古至今穿越諸朝已有數十年,而此時建立大宋王朝的宋太祖趙匡胤早已駕崩,至於南唐烈祖李昪開創的大業,歷經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兩代苟延殘喘,也早已被大宋所滅。

正如鴻鈞老祖所料一樣:當年趙匡胤在靈臺封神時承諾“起造法臺,供奉眾神,並昭告天下百姓”的願景沒有得以實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