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與小郡主的書信往來!(第二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夫子近日來患處漸漸不痛,不像先前那般影響日常活動了。看來這次的藥確實有效,咱們還得繼續下去……”陳成像往常一樣,給孟老師的患處進行了清潔、敷藥。

換藥時,可以看到創面上膿栓大部排出,引流通暢,創面也漸可見鮮紅色了——這分明便是恢復健康的標誌了。

話說起初的時候陳成見他猙獰的傷口都很不忍,換藥的事都是孟儀甫與江森去做,他自己躲著。

但真正熟識之後,與孟夫子每次攀談,都能獲得許多啟發,又會驚訝於這位大叔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鄉下,偏偏見識卻是一等一的深刻!

著實令人佩服萬分!

偏偏即便重病在榻,依舊談笑豁達,言辭詼諧,每次一走進他這間小破屋,總是能很快被充上滿滿的正能量!

用他傳授的視角、觀點再去看這廬外的山水田園,內心說不出的靜謐喜悅,清泉漱石,枕流待旦——心都要被融化進去了!

連小陳都要高呼“吾愛孟夫子”了!

據此,儘管孟夫子未曾指點過陳成半點詩文,他卻已經願意以師之禮待之了。

“能有如此‘仙方’,還不是全靠十一郎!”孟浩然感慨道。

“夫子言重!”

陳十一郎花裡胡哨的各種工作做了很多,但有病自然還是需要用藥的。

陳成想到,雖然自己不懂藥,但是有人懂啊!

哪裡的醫生水平最高?

長安啊!

長安的大夫,又是誰最佳?

給皇帝看病的最佳。

陳成當即修書一封:

今有病人背部紅腫熱痛,根束高腫,疼痛劇烈,甚則伴有全身寒熱、口渴煩躁,便秘溲赤,舌紅苔黃——何解?

放飛鴿傳房陵,房陵傳洛陽尚善坊,洛陽傳長安安興坊——

直抵十五歲的會昌小郡主手中。

等她也不知是假託了“家中樂工”還是“文筆吏員”的名義,將病情詢問了聖人的御醫。

不久,長安傳洛陽,洛陽傳房陵,房陵傳襄陽——

見飛鴿傳書上曰:似外感風熱、溼熱蘊結所致也,擬以當歸,赤芍,連翹,紫花地丁,象貝母,炙穿山甲,皂角刺,生甘草等和水煎服,日飲一劑方七日以觀後效——

(其後附娟筆小字:今有太原王侃,吳郡張鼎,詩文行格,莫不如一,難分上下——詩榜當以誰前?)

陳成喂了孟夫子七日之後,略有成果,立即寫信襄陽傳房陵傳洛陽傳長安:

“已飲七日,似有微效。是藥續飲否?——王侃張鼎這倆人,都不咋滴!建議詩榜上不要上了!”

數日後,長安傳洛陽洛陽傳房陵……(下略)

信曰:

“藥已對症矣!可再加血參根二兩,通經止痛,涼血消疽。——邯鄲張康,少有才名,詩風粗糲,景象開闊,可排第幾?”

陳成一看腦袋有點大,這血參根是什麼鬼?看起來就很貴的樣子!

回信是:

“張康志大才疏,看似磅礴,實則無物!詩榜不可有他!——人參太貴了,能不能用二斤蘿蔔代替?”

想想又寫:“若實在離不了人參,陳萇近日囊中羞澀,郡主娘娘可否借我一點?”

當襄陽傳房陵……

李瑜:“……”

“……不是人參!丹參而已!另外吃點蘿蔔也不壞!——薊門王之渙,三年一劍,文辭驚豔——我欲以其為榜中第五,卻又怕其詩少,怎解?”

陳成再回:“《涼州詞》可橫絕大唐矣!把他排高一點,不壞。還能引起‘眼球’效應。——不需人參最好,下次寫藥請不要用別名,謝謝!還有就是孟夫子原本已經有點起色,近來卻又有反覆,口乾舌燥,頭暈眼花,疼痛再發,兼說胡話,不知是否誤診了……前面的藥還要不要接著喝?”

李瑜回信:“你王老師掉名次了,最近寫的不太行,是不是家裡有事?——依前症狀,也可做火毒解,症瘕積聚、熱痺疼痛,可以‘水牛角’方解之!”

“當然,除此以外最大可能性……”

“你去查查,他是不是揹著你們偷偷喝酒了……”

偷偷喝酒了……

……

“夫子,如今病已大好,勝利在望——”陳成想起來之前發生過的“烏龍事件”,怕孟老師再一次重蹈覆轍,趕忙再叮囑一次:“切不可揹著我與孟大兄,偷偷飲酒了!”

孟浩然被他說了一個面紅耳赤,赧然笑道:“不飲了,再也不飲了。”

然後又有些弱弱地補充道:“起碼在背疽徹底好之前,是決計不會飲了!”

陳成欣慰道:“如此甚好!”為了不勾起孟老師的讒欲和酒癮,陳成帶頭開始茹素食蔬,不沾葷腥,成了徹徹底底的“有機無公害”少年,清心寡慾,身體輕鬆。

他們還約定好了,要是下次再逮到孟夫子喝酒,大家就要一起“辟穀”了。

看著陳成自從到自己家來,侍奉湯藥,未曾廢離,衣不解帶,身形減半——連俊朗的小臉都縮水了一圈,孟老師也有點心疼,嘆息道:“十一郎到我這受苦了!”

“我與摩詰乃是摯交,原本你持著他的親筆函件,要我指點詩文於你——我自應該竭力盡心,不珍敝帚,傾囊與你!”嘆了一口氣:“如今已經半年了,十一郎於我老村夫這,並無所得!反倒是吃多了苦,受足了累!”

“一聲‘夫子’,我聽愧之啊!”

見孟浩然一把年齡,說到此處眼睛甚至有些紅了,陳成格外受觸動:

自己何德何能,能受到如此多詩壇大神的垂顧!

小郡主問他王維的情況——

王老師最近如何,我也不知也!

畢竟與王老師之間,可不能用自己與小郡主那輾轉幾地、遍佈長安、洛陽、揚州、江寧……用來傳遞詩榜的信鴿。

自己如今都已經這副頹廢樣了,小郡主還依然看重於他,詩榜的大小事務,只要想到的,都會與他聯絡——

當然陳成也確實有用,倒不是說他鑑賞詩的能力有了什麼提升,而是他有很好的技巧:

我在後世聽說過的詩人,聽說過的詩——那就是很好的,哪怕對方現在一文不名。

我在後世沒聽說的詩人,沒聽說過的詩——不管你現在名聲幾何,我一概說“不宜錄入詩榜”!

反正,就算你寫詩跟現在的杜甫那樣好,只要詩榜上不錄你,也沒人知道,對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樣一來,我說的都是“百發百中”,怎會有錯?

而且跟著孟老師後面,雖然沒聽他講詩歌創作,沒聽他最近有新作出來,但耳濡目染,那個那個……

嗯,沒聽到半點詩文也不假,這半年來跟孟老師閒聊,光是聽他講那些大唐詩壇的種種八卦了!

當然,實話說哈,相比較詩,陳十一郎還是對這些八卦興趣更大一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