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唱蘇軾水調歌頭!(第三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題大做。”李隆基道,並沒有表現大怒的意思。

因為……

他和隋煬帝一樣!

也很喜歡《水調》這首歌!

甚至安史之亂後,逃奔蜀中之前還曾登樓置酒,令善唱《水調》者登樓而歌,“至‘唯有年年秋雁飛’,潸然出涕”。

只是畢竟亡國之音,李隆基不好意思實說自己的喜好。

《水調》是一套曲子,唱的話只唱頭一章,也只頭一章會填詞,故謂之《水調歌頭》!

可無論如何,在今天這種歡慶的場合,還要把當今天子與隋煬帝那種亡國之君聯絡起來,的確很不合適!

觀風殿中的氣氛格外詭異,李隆基不說話,武惠妃不說話,挑撥起這種尷尬的李林甫也沒有說話——根本不用添油加醋了。

張九齡、賀知章像是想說話,可也不知道該說點啥——

小郡主低下頭去看自己的新鞋:哎喲!這是開元二十四年初秋爆款喲!

靠!這都是怎麼回事啊!

小陳暈暈乎乎,該不會就這樣,喜怒無常的大唐天子會砍掉他這顆可愛的小腦袋吧?!

“壞了壞了壞了!”陳十一郎這次真的緊張了,趁“推出午門——嗯,推出則天門斬首”說出來之前,趕緊自救!

“回稟聖人,李丞相誤會了。這一闕詞,並不是‘水調歌頭’,”小陳故作鎮定道:“這是我自度新曲,與前人毫無干係。”

李林甫冷笑:騙誰呢,水調歌頭我們能聽不出來?

就算你可加篡改,但當今聖人精通音律——你還想輕易蒙得住他?

大殿上完全沒有人理會他,氣氛顯得格外尷尬。

李隆基繃著個臉半天,這時候忽然對左右笑道:“他卻道有新曲——那我們聽聽,究竟新鮮不新鮮!”

陳成行禮:“我這就唱來!”

要說音樂終歸是有音樂的魔力的——

能在曲調上挽救回來嗎?

他沒有磨蹭,徑自站直了,口中唱到: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若有現代的人聽到他的歌,肯定很無語……

沒錯,用的正是梁弘志作曲、鄧麗君或者王菲演唱的那個被起名叫“但願人長久”的版本!

鄧麗君的《但願人長久》,收錄於1983年發行的專輯《淡淡幽情》中。

有意思的是,這張專輯十二首歌全部選自宋詞名作,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後,配合鄧麗君典雅、莊重、溫柔、多情的聲線,發生了有趣的化合反應,要說有唐宋風範不一定,但的確廣受普羅大眾的喜愛!

也成為了鄧麗君演藝生涯的經典作品。

在上學的時候,小陳就發現了這個秘籍:背詩很困難,但是唱歌唱幾遍,歌詞就記住了!

鄧麗君阿姨這張《淡淡幽情》專輯簡直是一個大寶庫啊!

只要會唱這一張專輯,那麼!

意味著所有詞牌為“一剪梅”“虞美人”“蘇幕遮”“水調歌頭”……的詞,你都可以唱著把這些詞學會!

就跟唱流行歌一樣啊,詞還都很棒!

然後要問,詞沒問題了,那詩呢?

也可以!

觀察一下鄧麗君阿姨傳世金曲“我只在乎你”的前八句,不難發現,八句詞剛好可以把一首七言律詩的字套進去……

小陳就用這個“訣竅”,遇到那種難背的“七言詩”“雨霖鈴”“生查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全部套到鄧麗君阿姨歌裡唱,每次早讀課,只要唱幾遍“我只在乎你”“但願人長久”“獨上西樓”,一首必背古詩文就搞定了!

要不然,為何小陳同學在背詩方面和梁逸峰一樣有特殊的天賦呢?

(以此類推,五言詩,其他詞也被小陳發現了可以套到特定的歌裡,只有《詩經》那樣的四言詩比較困難,直到他發現一首叫“生僻字”的抖音神曲……)

也不知道怎麼的,原本在大家想象中隋煬帝的“亡國之音”,被小陳這“新曲”溫柔的旋律一套,瞬間像是變了一副樣子!

變得……

惆悵、遺憾……甚至還有一點點小甜蜜?

這是什麼怪曲調?

在場的所有人,自然都對八十年代風靡中國大陸的“靡靡之音”情歌,沒接觸過,耳目一新。

小陳覺得,既然鄧麗君的歌能感動華夏大地十四億人——

沒理由今天在場這百來號人都感染不了!

但他唱完也不敢再多嘴,退在一旁,等候天子的回應。

今天這樣又說又唱的,的確有些放浪了。

如果不是此前在樓下喝了太多酒,肯定沒有膽量在御前如此沒有顧忌地說話、唱歌。

李隆基仍然沒有說話。

他原本也抱著考察對方是否有拿自己與隋煬帝相比的意思——

畢竟論鋪張浪費,他倆都是歷史上一等一的好手。

只是,聽完之後再也沒有那種想法。

丙子千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兄當……

李隆基腦海中無限迴圈著,陷入沉思……

“三郎……”武惠妃輕輕喚他,把怔怔出神的“聖人”拉了回來。

振衣起身,走下臺階,到陳成身邊,示意他起身。李隆基朗聲大笑:“好詩,好詞!果然不負朕之厚望!”

陳成這一段時間嚇得不輕,反覆琢磨檢討自己有沒有過失——

聽李隆基這句話,如蒙大赦,知道“亡國之音”這個檻,算是過去了。

當然,李隆基一代雄主的心機,就算這小子是真心譏諷,拿隋煬帝作比——他也不會雷霆震怒。

因為一旦表示不快,就損傷了自己英明君主的名聲。

更別提妄加殺戮,天下悠悠之口只會說寡恩薄情,小題大做,連些許的諷喻都接受不了。

他只會一笑置之,說朕知道啦,朕會引以為戒噠,你們放心吧!

然後,在暗地裡,再給你們穿小鞋……

“剛剛那曲子的確不錯,詞也大妙!”李隆基十分讚賞,儘管未必符合此時大唐的音樂審美,但小陳的童聲的確清亮好聽,他難得聽到這種與當下音樂風格完全不同的東西,有點新鮮感!

天子對音樂那可是真的喜愛!

“那個,你把譜子記下來,交予樂府收納吧!”

小陳見天子如此激賞,格外振奮,可一聽讓他“寫譜子”,這下又苦了臉!

自己KTV唱唱歌還行啊,又不識譜!

更不會寫古代只有宮商角徵羽五音的樂譜啊!

話說中國古代的樂譜根本就是有缺陷的,即便記下來,後人照著樂譜也演奏不出來……

可聖人有命,他又豈敢不從?

剛要應下,卻聽到一個脆生生的聲音道:“回稟聖人,方才聽他唱時,瑜兒已經筆錄了一份譜子。”——陳成看時,卻是會昌小郡主李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