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你演得用力過猛啦!(第一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慎修”勸我莫為詩面對李季蘭的難題,易絲兒磨磨蹭蹭不肯上臺來!

幾個智囊爭論不休,卻誰都拿不出一個可以說服彼此的答案來。

觀眾們噓聲四起,表達著自己的意見,最好現在就把易絲兒趕下臺來!

一想到赤練仙子的“詩”讓使大家頭疼的易絲兒現在都開始頭疼了,對“東風戰鼓擂”的評價一下子就蹭蹭上升了!

沒有人相信“東風戰鼓擂”就是赤練仙子的水平,她肯定是看易絲兒不順眼,要用這種特別的手段攆人家了!

最後她與劉昭陽留下來一對一較量!

眼看著連蕭阿姨都坐不下去了,易絲兒只能倉促上臺,唱道:

“東風戰鼓擂,究竟誰怕誰!

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旗!”

觀眾們大笑!

倒不是笑話易絲兒這句對的不好——

這句其實對得相當不俗,用的是陳子昂《徵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中的句子,連起來意思就是:

東風吹,戰鼓擂,誰怕誰?

你問問我們往遼陽去的將士,他們會用連天蔽日、無邊無際的旌旗來告訴你!

畢竟陳子昂是有邊塞經歷的,大唐的英雄氣概自然不會缺乏。

這也是情急之下,易絲兒的智囊團中某位才子急中生智想出來的——畢竟對於時人來說,距今不遠的陳子昂的詩還是比較熟悉的。

引觀眾們笑的是,易絲兒終於“裝”不下去,無法用“一隻黑一隻灰”那種小孩把戲來糊弄觀眾了!

哦,原來你是會正經詩的噢!

原來你那些狗頭軍師並不都是酒囊飯袋噢!

那你特喵的還故意用那些狗屁不通的玩意來膈應我們!

三樓之上的小陳站得高,看得遠,可能是第一個洞悉了易絲兒詭計的人!

演啊!

你給老子接著演啊!

在小陳的時代,評價一個演員演技不佳,高階一點的吐槽就可以說:

此人演戲,用力過猛!

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用力過猛,興奮過頭了,反而讓人看著出戏!

易絲兒就是演得“用力過猛”——

要說她唱的第一句,“我歌伊捧衣”,“深閨夙夜長”算是親身經歷,有感而發——還能情有可原的話,到“一隻黑一隻灰”就有點過分了!

到“我選潘安”就更加讓小陳確定這女人是在裝瘋賣傻了!

大姐!我就不相信,你身邊這幾位“金陵才子”,就是這種酒囊飯袋水平!

連句正常的詩都想不出來!

非要你老人家親自上陣!

要問易絲兒裝瘋賣傻有什麼好處?

好處多了!

她的“詩”夠荒誕,是不是給劉昭陽增加了難度?

別看一時讓劉昭陽出彩了幾回,可從漫長的過程來看,她可以降低兩大勁敵的戒備心,關鍵時刻撕破偽裝,打二人一個措手不及!

降低觀眾對自己的評價,到後面拿出好句,反差之下,顯得她更加顯眼——比如這句陳子昂的詩,一下就讓不少人對她大為改觀!

最重要的是,同志們,從秦漢到唐初的詩歌,數量是有限的啊!

像李季蘭和劉昭陽這樣不斷引用前人名句,那是唱一首少一首!

而像易絲兒這樣胡扯八道,那是要多少首有多少首啊!——只要她還能在臺上唱。

一旦當劉昭陽陷入如上一回合那樣,存貨用光的時候,易絲兒還有四大智囊,難道不會想到更多對手沒唱過的詩嘛?

簡單的一個“坐山觀虎鬥”的策略,以為小陳我看不出來?

告訴你,這種靠“奇葩”來博出位,欲揚先抑的小伎倆,陳某是最擅長的!

而且,你的助手們明明每一回都給你塞了小紙條了,你一個都不採用,難道還不是心中有鬼?

小陳雖然火眼金睛,早看出來了,可一直都沒理會,就因為並沒把易絲兒團隊的幾位跳樑小醜當回事——他更在乎的是劉昭陽和大機率已在現場的紹生。

不同的是,即便有紹生相助,劉昭陽的詩也是會唱完的。

而季蘭姐姐,有小陳我相助,詩是無窮無盡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楊萬里,有一萬首詩;

“上墳別忘告你爸”的陸游,有三萬首詩;

“慎修勸我別寫詩”的乾隆大帝,說不寫還是寫了四萬首!

雖然以上三個人的詩,加一塊小陳我背不了二十首(那你還吹個毛線!),可是小陳我擅長揮手加工再利用啊!

各種名作,修修改改,用到眼前這種場合,還不是遊刃有餘?

想到此,小陳的嘴角露出了奸邪的微笑,讓人一看就想扁他。

“十一郎何故發笑?”王昌齡見他一個人嘿嘿傻樂,奇怪問道。

“噢,沒啥。”小陳指著下面接易絲兒上臺的劉昭陽道:“我可能是預測到了劉昭陽這一次要唱什麼詩?”

“哦?”王昌齡大感興趣:“十一郎還有未卜先知之能嗎?”

“不敢,不敢。”小陳謙虛道:“可能我只是摸到了昭陽仙子的某些‘規律’。”

王昌齡笑:“那你說,她這一次會唱什麼?”

陳成說了五個字,王昌齡啞然失笑。

只聽下方劉昭陽唱道:“

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旗。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遼陽戍邊將士旌旗遮天蔽日——可是當兵的人,十五歲從軍遠征,到八十歲才能退伍回家!

這不是非常令人同情嗎!

不得不說,劉昭陽依然延續了她的高水準,這首唱出來,依然十分巧妙,而且內容發人深省,讓人從“當今世界誰怕誰”的熱血中醒悟過來,想到了反戰、邊疆之苦、世界和平。

只不過,三樓上的王昌齡卻不合時宜地大聲笑了出來,拍打著陳十一郎肩膀:“你小子!真有你的!”

“你什麼如何知猜到她唱的會是這首詩的呢?”

是的,小陳剛剛在王昌齡耳邊說的正是《十五從軍徵》五個字!

敵情盡在掌握中!

“無它,”小陳發現自己連最難猜的女孩“心思”都猜到了,也很得意,可嘴上仍然很謙虛:“我只是從第二回合就發現,劉昭陽姑娘似乎非常喜歡‘漢詩’,一連唱著好多首了。”

是的,《凜凜歲雲暮》這種《古詩十九首》中的詩,曹植曹丕兄弟的詩,《陌上桑》在內的各種樂府詩——都很大頻率地出現在劉昭陽的歌單中,可見這妹子是一個喜歡“懷舊金曲”的人(只是懷的未免也太“舊”了)

而且昭陽小仙女,喜歡高古,喜歡名士,不喜歡打啊,殺啊,血乎刺啦這些,從她唱的這首詩中也可以看出來。

《十五從軍行》恰恰也是一首出名的漢樂府,而且還反戰,而且——

押的還是今日聯句的韻腳!

不唱這個唱啥?

看著劉昭陽似乎還很滿意自己的表現,小陳卻認為自己抓住了對手的命門,邪魅一笑,“刷”地一揚手,向季蘭姐姐發出了第二枚紙飛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