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國 第八十章 徵鬘(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徵延長吳軍志氣,滅本族威風。徵鬘大怒,命將徵延丟進滌洞關禁押。

所謂滌洞便是猛獸所居之巢穴。徵氏將猛獸殺死後,將這些洞窟作為關押犯人的牢房使用。因裡面骨頭、糞便隨處間雜,又有猛獸腥臭之體味殘留,故甚是噁心。犯人關押進去之後,便要活活忍受這種煎熬。

而正在徵鬘欲大集族人,整合出征與吳軍決戰時。駐守苟漏的黃尋得知朱鳶被桓衝餘黨攻打,危在旦夕,只得率軍回師解救。

徵鬘得知吳軍離開,馬上率軍前去收復苟漏。收復苟漏後,徵鬘將苟漏百姓全部遷回麊泠,準備集合全族之力統練軍隊,待來日與吳軍決戰。

黃尋率軍回師朱鳶的訊息被李東派出去探查的探子得知後,立刻回報李東。

李東得知後,馬上與桓竭商量撤退之事。桓竭見黃尋剛剛回師,李東便要撤退,覺得實在有些急迫,不如緩個幾日再撤。也能多幾日磨耗朱鳶守軍之信心。

李東說道:“黃尋軍略非凡,桓大人不可大意。若遷延時日,我恐到時你我二人已為籠中狡兔矣”。

桓竭見李東畏黃尋如虎,心中覺得李東剛才在自己面前如此硬氣,自己才當他是個豪傑。故而委屈求全,以獲其助。

現在李東對比黃尋又是鼠輩之行,實在讓桓竭感到齒冷。不過桓竭自己的兵力只有八百人,連李東的軍隊人數都趕不上。桓竭最終拗不過李東,只能聽從李東的建議,直接撤退。

黃尋回到朱鳶的時候,見敵軍已經毫無蹤影,於是命徐四前去探查敵軍動向,自己率軍入城。入城之後,烏力錄前來迎接。

黃尋問道:“此次進攻之敵軍戰力如何”?

烏力錄答道:“敵軍到來之後,未作一次攻城,只在城下紮營。我不知其戰力強弱”。

這時李開說道:“主公,敵軍圍而不攻。看來就是為了迫我軍回師啊”。

黃尋說道:“這邊鄙之地竟還有人能用兵法謀吾。一定要查清楚是何人出此謀。徐大哥,這事就交給你去辦了”。

“遠達放心。我這就去著手此事”。

黃尋在朱鳶稍做休整不提。

桓竭和李東則朝著麋泠進發,欲會合徵鬘,集聚大軍前來與黃尋決一死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徵鬘也加緊徵召族中青壯,編練統御。桓竭和李東到達麋泠之後,桓竭將桓衝授予自己的憑印遞給傳報之人交給徵鬘。徵鬘見到憑印,開城門接納二人入麋泠。

桓竭入城後對徵鬘說道:“徵族長,如今吳軍派黃尋攻入我轄境。我受家主之託,鎮守羸婁。思我軍兵少力微,故率軍前來與徵族長會合。同聚大軍一起擊敗黃尋,保我轄地不失”。

徵鬘聽完桓竭的話之後說道:“桓竭,你既然是我姐夫派來鎮守羸婁的人。那就該聽我的命令辦事。我姐姐可是你之主母,你說對不對”。

“軍勢若成,自然是徵族長為統帥,我自當聽命”。

“好,你有多少人馬”。

“我手下有八百人,但同

行還有一員大將。我來為徵族長介紹”。

說完指向李東。

“這位乃是李東李統領。受安定二長老桓吉之命前來我轄地募兵,已徵募了千餘人。剛好趕上黃尋肆虐我轄地。故願助我一臂之力,討伐黃尋”。

李東對徵鬘拱了拱手,表示致意。

徵鬘聽到桓竭所言。得知李東居然初來此地,便招募了千餘人。不禁對李東正目相視,問到。

“李東,你是如何招募到的這麼多人”?

李東回道:“徵族長,我招募之千人,其中只有四百餘人是在此地招募而成。其餘六百人是我從安定帶來之護軍,以保我之周全”。

“這麼說來,李東你手下的軍隊比桓竭還多”。

“正是”。

聽到這裡,徵鬘對李東更是興趣濃厚。在徵鬘想來,桓竭有自己姐夫給予的正式任命,手下卻只有八白人。而李東從安定來此,卻有六百人願意相隨。不管是怎麼個原因,李東又在此地瞬間招募到了四百餘人。

李東孤身來此,可謂憑空而募,卻能一下招募到許多人。在徵鬘心裡,李東的能力與桓竭對比,瞬間高出了一大截。想到這裡徵鬘說道。

“李東,既然你手下比桓竭多,我便任命你為我之副將,與吳軍決戰時作為先鋒進攻,怎樣”。

李東聽到徵鬘要讓自己當先鋒,瞬間不淡定了。但是看到徵鬘的目光,李東又覺得不能在徵鬘一個女人面前失了男兒豪雄之氣。只得硬著頭皮答應。

徵鬘見李東答應,對李東的豪勇之氣更是讚賞。然後任命桓竭為後軍,徵鬘自己本族為中軍。待吳軍下次來襲之時便出征與吳軍決戰。

黃尋在朱鳶休整三日,依舊命烏力錄鎮守朱鳶。而後再次率軍出征,進攻麋泠。

這時徐四和徐大也分別回報黃尋,已經探查到的情報。徐四報告這次進攻的軍隊是鎮守羸婁的桓家守將桓竭。

黃尋聽到桓衝居然還留人在交趾西陲駐守,也覺驚訝。這裡如此荒僻,桓衝也捨得派人來。由此看來,桓衝割據交趾三郡之心也太強了。不過這應該是桓衝的最後一個桓家本族支持者了,只要擊殺此人。桓衝再無本族之人可用。

聽完了進攻朱鳶的軍隊到底是何人統帥。徐大又告訴黃尋,已經打探清楚,獻計坑了黃尋一把的人是誰。此人正是當初在銚家堡時拒絕與黃尋會面的李東。

再次聽到李東之名。黃尋覺得此人難道腦子有問題,看不清楚形勢嗎。吳國馬上就要除滅桓衝了,還跟著桓衝一條路走到黑。但是從李東獻計逼迫自己回師一事來看,此人略有智計,應該不是那種愚蠢之人啊。

這也只是黃尋戰事之中的一點閒思。無論如何,既然李東坑了黃尋一把,而且在銚家堡時拒絕來見,就已經明確表達出了跟黃尋為敵的意思。黃尋已經決定將此人首級取下,作為自己的又一份戰功。

黃尋率領三千大軍將要行軍至西於,這時麋泠的李東從探子處得知黃尋將要到達西於。急忙來見徵鬘獻計說道。

“徵族長,我聞黃尋將至西於。此正是我軍決戰之佳地啊。西於被黃尋放火毀城,西於百姓被黃尋遷至苟漏,又被徵族長救回。可以說黃尋此舉已犯了徵族長治下百姓眾怒。

若我軍在西於與吳軍決戰。到時我軍將士見西於慘景,定生觸景同悲之心。此時徵族長以言激之,我軍將士必有同仇敵愾之心。如此,我軍將士上下一心,我軍人數又多於吳軍。此戰必可擊敗黃尋,獲得大勝矣”。

聽完李東之計,徵鬘大喜道:“李東你說得不錯。好,傳我命令,全軍出擊。在西於焚燬之地與吳軍決戰”。

徵鬘將令下達之後,整個徵氏動員起來。

徵鬘率領兩千三百族人合桓竭八百人,還有李東的千人共計四千一百人出征。

這時在前方探查的徐四見到敵軍從麋泠出征,立刻回報黃尋。黃尋得知敵軍居然不守麋泠,而是出城野戰,當即笑道:“敵軍不守城而出戰。我軍正可一戰而破之。掃平徵氏,押徵氏族人返回龍編向刺史大人覆命”。

徐大卻說道:“遠達,你又小覷敵軍了。可還記得無編之敗”。

“徐大哥,我軍已有對付象兵之法。要是徵氏果有象兵,就讓其看看我軍的手段。徐大哥,此戰我軍有萬全準備,你莫要擔心”。

徐大見黃尋將此戰不當回事,雖然覺得不妥。但想到即使徵氏有象兵,我軍亦能應付。也就不再多言。

兩軍在西於毀城舊址相遇。徵氏軍中將士見到西於焚燬之景,皆有悲慼之心。特別是西於出身之軍士,其家園被毀,更是恨仇填胸。

這時李東示意徵鬘。徵鬘會意,開口說道:“族人們,你們看到了嗎?西於城被天殺的吳狗燒燬,滅我族人安居之地。今吳狗又要攻我麋泠,奪我族繁衍根據之地。

我不能讓麋泠像西於一樣毀於戰火。故率族人們前來與吳軍決戰。族人們,為了保衛我們的家鄉故土。隨我擊殺吳狗,將吳狗趕出去”。

徵鬘動員號令說完,底下將士群情激憤,因保衛家園之理念和見西於舊址之悲心,皆生有無窮血勇之氣。

徵鬘見將士皆有戰心,遂讓李東率領一千族人和其本部千人先攻開戰。

黃尋見敵軍率先發起進攻,命吾彥率領奉難營出戰抵禦。奉難營是重灌步兵,能扛住敵軍的盛氣猛攻。

吾彥命盾兵在前,槍兵在其中,以盾與盾之間的間隙長槍突刺,擊殺敵軍。弓箭手在後,大刀兵在陣心。待扛住敵軍初陣猛攻之後便派大刀兵出戰逆擊。不過吾彥這一套戰法,李東早在安定之戰時就已經領教過了。

李東見吾彥形成軍陣開始緩緩向前推進。遂命大軍分開,讓出一條闊道。將徵氏在這段時間大力聚集的象兵派了出來。

只聽一陣鼓譟之聲,五十幾頭大象從李東分開的軍陣中衝了出來,直朝奉難營軍陣衝去。奉難營士兵在無編之戰時就領教了象兵的厲害,見到象兵攻擊過來,皆心中畏怖,停止了移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