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國 第五十二章 九真(14)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桓季踏上前去無功的路。而這時呂岱派來傳令的使者也到了無功,在得知呂岱讓自己馬上率軍北上會師,同圍龍編後。黃尋立馬將所有人召集來開會。黃尋將呂岱的軍命傳報之後,問大家有什麼意見。這時桓治聽到黃尋要離開無功當即急了,若是黃尋帶領大軍去往龍編,那現在無功就沒有鎮守之軍了,憑現在桓治收攏到的桓家勢力根本無法阻擋桓業父子,若是桓業父子趁機舉兵北上或以投降為名進入無功,那桓治的家主之位就保不住了。而且桓業為斬草除根定會清洗桓治一脈,這是桓治最為著急的事。想到這裡桓治說道:“黃校尉,我以為現在可先暫緩北上龍編,看桓業到底是戰是降再定行止,不然大軍一走,偌大的無功無兵可守,桓業趁機帶軍進犯,無功必得而復失矣”。黃尋聽到桓治所言,心想無功好不容易平定,若是自己真帶軍北上之時,桓業乘虛而入,那自己平定九真的功勞就大打折扣了。還是先看桓業如何表態才是。不過呂岱以交州刺史的官職身份下令,自己怎麼回覆呢?黃尋於是說道:“桓大人所言極是,不過現在刺史大人已下達了軍令,這上命如何回覆才能讓刺史大人不致生氣,諸位可有辦法”?李開聽到黃尋發問,出言回道:“主公,現在桓真已死,安定守將乃是桓家大長老桓臨,這桓臨的兒子桓真,孫子桓諭皆被我軍除滅,其定恨我軍入骨。我軍何不向刺史大人上報,先拔掉安定,以防我軍糧道被斷,然後才北上龍編。這樣刺史大人知道我軍在攻打安定城,定曠日持久。但是其實我軍一戰而滅桓真主力,安定之軍定是稀少,我軍可以此為名處理桓業之事,這樣刺史大人那裡不就有了說法嗎?我相信只要我軍說正在攻城需要時間,刺史大人定會理解的”。桓治聽到李開所言,也附和道:“黃校尉,正如李統領所言,只要上報刺史大人我軍正在攻打安定,就能得到時間處理桓業之事,請黃校尉察斷”。黃尋聽到兩人都是這個意見,當下說道:“沒錯,既然九真只剩下桓業父子未曾歸服,我軍就要先將桓業父子處理了,不然又會再生波折。攻打安定是個好理由。不過我軍還得派軍隊去做這件事,光說是不行的。吾彥”。“屬下在”。“我命你率奉難營前去攻打安定。記住你只需要在城下紮營圍城即可,不必攻城。這樣刺史大人知道我軍正在圍攻安定,就不會再下令催促我軍去往龍編了。我可留在無功將桓業父子之事處理了”。“是,屬下這就率領奉難營出征”。“好,士則你去吧”。吾彥自率領奉難營前去安定。吾彥走後,黃尋說道:“桓大人,你覺得以現在的形勢,桓業有多大可能歸降”?桓治聽到黃尋再問自己這個問題,心中思慮一番後說道:“黃大人,如今桓業手中尚有七千大軍,以桓業的性格定是想

坐觀刺史大人與桓衝之戰誰勝誰負,再定下步行止。我看其會以各種藉口遷延時日,直到龍編戰事明朗。然後其再根據結果做出有利於桓業自身之行動。不會馬上歸降的”。黃尋聽了桓治這樣說,心中對於桓業有了反覆小人的印象,於是解散會議,自去研究從九真去往龍編的地形圖怎麼走最方便。就這樣過了幾日,桓季帶領百人到達無功。黃尋得知桓季前來無功獻降,大喜之下擺宴招待桓季,其間黃尋詢問桓業何時放棄軍權,交出胥浦。桓季以喝醉為藉口直接癱倒在了席上,避過了黃尋的追問。黃尋見桓季喝醉,只好命李開將桓季帶下去歇息,等待明日桓季酒醒再詢問歸降之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開命人扶著桓季前去下榻之地。出了宴飲大堂,到達下榻偏房之時,桓季卻撥開扶著自己的兩名衛士,對李開抱拳行禮說道:“這位大人請了,在下其實並未喝醉,實是有要事相商,剛才宴席之上人多嘴雜不便開口,只能以裝醉為名避難,現在已至人少之處,還請這位大人告訴黃大人,請擇一地點,我有大事相告”。李開聽桓季所言要告以密事,當即警覺起來,說道:“桓季,我乃是黃大人之家臣李開,黃大人乃是我主公,我為主公心腹,你有什麼事盡可告訴我。現在主公還在宴飲,一時之間不便出來,我可宴飲後再稟告主公,現在你就說吧”。桓季聽李開言是黃尋之心腹家臣,有些猶豫告不告訴。李開見桓季猶豫,幽憤說道:“桓季,你現在既然入了無功城,你以為你還能有什麼依仗不成,我若想對你不利,現在就可動手。我何必對一個沒什麼抵抗力的人說這些話呢?直接動手不就行了。我現在告訴你,你別看不起我,我可是有隨時下令抓捕你的權利,你有什麼話就快說吧”。桓季聽李開這口氣,再加上身邊剛才攙扶自己的兩名衛士對李開甚為恭敬,當即信了李開所言乃是黃尋之心腹的話,不然李開何能有這種自信和態度敢對自己這使節說硬話呢?想到這裡桓季說道:“李大人請找個僻靜之地,我這事乃是密事切不可為外人知也”。李開於是帶領桓季來到自己的住宿之地,讓衛士把守好周圍各處。兩人進入屋中,坐定之後,李開說道:“好了,這裡乃是我休息之所,安全得很,你有什麼話便說吧”。桓季觀察四周確實很安靜,於是開口說道:“李大人是這樣的,我父親已經決意向黃大人投降了,可是父親有個顧慮想讓黃大人解決下”。“哦,你父親有什麼顧慮想讓我主公解決”?“父親現在之所以有軍權在手,全靠跟隨桓衝廢掉桓發的家主之位,從而得到桓衝的提拔。現在桓發與其父桓治重新奪得桓家家主大權,父親擔心歸降之後,桓治會對我父子清算,是故憂心不已。我等父子本是心有歸順朝廷之心,但恐歸順之後被桓治小人所害,

故猶豫不決,絕非有抵抗朝廷之意,實在是擔心回到無功後被害,小命不保。所以期望黃大人能幫助我父親奪得桓家家主之位。這樣一來若我父親成為家主,那便不用擔心桓治利用桓家勢力來迫害我父子性命。而父親願意將手下軍隊一半獻予黃大人,以示誠心,希望黃大人為我父子解決這個隱患。還請李大人告知黃大人此事以寬我父子之心”。李開聽到桓季這番言語後,心中想到,好傢伙果然不愧是世家子弟出身,這是打仗不行,投降也要算計對手於死地啊。桓業父子仗著手中有兵,這是來做交易來了。不過桓治現在對主公已無用了,用這無用之桓治能換來桓業手中一半的兵力,這買賣划算啊。而且還能讓主公無損而得胥浦,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這是大漲主公之名望的好事啊。想到這裡李開說道:“桓季,你放心,你說的話我會一字不落的告訴主公,這事你和我家主公都是有利之事,我想主公定會答應的”。“那就拜託李大人了”。“哎,不必如此客氣。你現在還是繼續裝醉,我回去後待宴席散場,自會告訴主公此事,明日主公就會與你私下見面商討此事。你就等待明日之會面吧”。“好,一切有勞李大人了”。

李開告辭桓季之後回到宴席之中繼續喝酒,待宴飲散場之後,李開來到黃尋身邊說道:“主公,還請隨我來,我有密事報之”。黃尋聽到李開言“密事”二字,當下從酒昏狀態清醒了,跟隨李開來到一處僻靜之地。李開說道:“剛才我帶桓季下去歇息時,桓季卻說自己是裝醉,卻原來告訴了屬下一件大事,屬下得知之後不敢在席中說出,只待宴席結束之後才能於此處告訴主公”。黃尋聽李開將此事說得如此神秘,當下說道:“李開,你快將此事說出來吧,別賣關子了”。“主公是這樣的,桓季說他們父子已經下定決心投降了,只是有一個顧慮,需要主公為他們解決,這樣他們才能安心帶兵歸降。這顧慮就是桓治”。“他們投不投降跟桓治有什麼關係”?“桓治原來是桓家前任家主,後來朝廷召桓治前去建業任職,桓治將家主之位傳於兒子桓發。其後桓治之弟桓衝奪位廢黜桓發,桓業父子在此事中幫助桓衝廢黜桓發,因此惡了桓治父子。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得到桓衝的信任,授予桓業軍權。現在桓業擔心自己歸降之後,桓治要清算他們父子的舊賬報仇,所以有此顧慮。桓季請求主公出面幫助桓業奪取桓家家主之位,這樣桓業答應事成之後將其軍隊一半的兵力送予主公。我覺得現在桓治對我等來說已無用處,用桓治換取數千軍隊,這是很划算的。主公若是得到這數千軍隊,那平定九真之後去龍編會師也能在刺史大人面前展示功績。所以我才告訴主公說這是密事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