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行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步騭(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開聞言,大為驚訝,說道。

“主公,這重新建立一個勢力,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

現在主公有暗衛如此成熟的組織在手,為何要捨近求遠,自找麻煩呢?”

黃尋見李開不解其中之深意,於是耐心解釋道。

“興業,暗衛現在雖然奉我為主,但那是因為表弟尚未成年。若一旦表弟成年,無論是張奐亦或是徐大哥,必將讓我俯首聽命於表弟。

那時候你覺得,我能不遵照他們說的做嗎?所以為了以後的前途著想,我必須擁有我自己的勢力才行”。

李開聞言,說道:“主公,這些日子以來,我也觀察過孫秀其人。我發現孫秀根本就是一個書生,毫無主公之氣魄遠見。主公怎會甘心日後聽命於這樣的人呢。

所以請主公恕我狂言。咱們不如就趁現在,將暗衛掌控於主公之手,然後完全清除掉還忠心於孫秀之人。這樣待孫秀成年之後,暗衛無有再忠心於孫秀之人。那時候張奐等人就無法拿捏主公了”。

“興業,我知道你說此言是完全為我著想。但是我曾答應過舅父,此生必要好好保護表弟。我如照興業所言去做,無意於是奪表弟之基業也!

這事待表弟成年之後得知,勢必會怨恨於我。那時兄弟失和,還談何保護?

我不能違背,曾經答應過舅父的誓言。所以我只能另起爐灶,建立只效忠於我的新勢力‘間司’了”。

李開聽完黃尋的理由後,不禁嘆道:“主公為全親情,選擇重新建立一個新勢力。這是何等的仁義啊!換做是我,絕不會放棄到手的利益不要,而去艱難開創新路”。

“興業,我知你之本意,是想我大業之路走得順遂。但是為了成就大業而選擇放棄自己的原則,那是絕對不可取的。

我相信我只要一直努力奮鬥,終有一日我能得成大業,位極人臣。甚至達致至尊之位”。

“達致至尊之位?主公,您的意思是?”

“興業,大丈夫處世當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公侯之位,於我來說已不滿足。若能稱王,效曹孟德之業。於我來說,方才大慰平生也”。

“開今日才知,主公竟有曹操之志。主公之雄心,讓開深感激昂。開願與主公一道,為達王霸之業,誓死相隨!”

黃尋今日收得徐立,解決了日後與孫秀可能產生矛盾的根源後,大為舒心。終於在李開面前,說出了自己到這三國時代後,由來已久的野望。

稱王!這就是黃尋在這三國時代的終極夢想。至於說稱帝,那比稱王更為艱難,所以黃尋壓根兒就沒有想過這事兒。

說完夢想後,黃尋又與李開談論起日後發展的話題來,不需贅言。

步府,下人將十匹蜀錦送到步府管家步恩的面前,說道。

“管事大人,這是剛才鳳源坊送來的。說是老爺的孫女婿在鳳源坊購置的,命送來步府的禮物”。

“哦!老爺的孫女婿?鳳源坊之人可說了此人之名姓否?”

“小人當然是問過了的。鳳源坊之人說,此人名叫黃尋”。

“黃尋?你且暫時將這十匹蜀錦備下,我去稟告老爺此事”。

“是,管事大人”。

步恩於是來到內堂,向步騭通稟此事。步騭聽聞此事後,說道。

“前些時日,仲思來信告訴過我,其為婉兒挑選了一個名叫黃尋的夫婿。這

次前來送禮之黃尋,想必就是仲思所選擇的黃尋了”。

“老爺,那請問這禮,收還是不收?”

“既然仲思言已經與黃尋定親,那黃尋就算是老夫的準孫女婿了。這後輩前來相送禮物恭賀長輩,也算是人之常情。步恩,你就當親屬之贈禮收下吧”。

“是,老爺”。

步騭讓步恩收下禮後,又說道。

“黃尋既然送禮予老夫,定是想要前來拜訪老夫。此人也算是知道先禮後行之儀。步恩,你就派人前去與黃尋接觸,問他幾時前來拜訪吧?”

“諾!老爺,僕這就派人去告知黃尋”。

步恩得到步騭的命令之後,於是派自己的侄子步寬前來通知黃尋此事。

當黃尋從步寬那裡得知,步騭已經知道自己拜訪之意,前來相問時間後,自然是大為欣喜。費了那麼多周折,總算是能去面見步騭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尋遂相告於步寬,明日就前去步府拜訪,請步寬代為回稟。步寬自然是應承下來。

步寬回府之後,將黃尋明日前來府中拜訪一事,回報了自己的叔父步恩。步恩得知之後,又上報給步騭知曉。

當步騭得知,黃尋明日就要前來拜訪自己之後。命步恩轉告黃尋,於下午酉時,才有時間接見黃尋。

步恩得令之後,自然又是命步寬,前去向黃尋通知此訊息。步寬於是又來向黃尋通報。

黃尋知道確切時間後,打賞了步寬一兩銀子。請步寬再次回報,自己定會準時前去步府拜訪。

時間敲定以後,黃尋又在心裡打好腹稿。準備待明日晉見步騭之時,將自己的所有才華,盡皆展示在步騭面前。

黃尋只有將己身之文才,明效於人前,才能得到別人的賞識。更何況步騭可是自己的妻家祖父,國之元勳,朝廷柱石。黃尋若能得到步騭的賞識,那以後的仕途之路,就是直衝雲霄了。

次日酉時,黃尋帶李開等人如約來到步府。步寬頻黃尋進入府中,而李開等人只能在府外等候。畢竟步府尊名顯貴,以李開等人的身份還無法踏入其中。

黃尋進入步府之後,首先見到的是步府管家步恩。與步恩見禮之後,步恩在前引路,帶黃尋前往內堂拜見步騭。

黃尋進入步府內堂,發現一名白髮長鬚之老者已經端坐於內堂正中。

這時步恩對老者拜道:“老爺,黃尋已經帶到”。

步恩然後轉身對黃尋說道:“黃尋,這位大人就是我家老爺。你還不上前見禮”。

黃尋聽到步恩所說,於是立刻上前,躬身作揖,拜道:“卑職建忠校尉黃尋,拜見司空大人”。

步騭聞言說道:“你就是仲思選定的女婿黃尋?”

“回司空大人,卑職正是黃尋”。

“仲思半年以前曾寄信告知老夫,說你用一篇華盛文章作為聘禮,與我孫女定親。我看了那篇文章之後,也覺真是天彩之盛章。

仲思言,這篇文章乃是令師教授你先秦之過論時,你整理而得。不知令師到底是何許人物,竟有此等大盛之才。為何老夫無論如何也打探不到令師之訊息?”

黃尋聞言,立刻說道。

“回司空大人,我師乃是先秦鬼谷子學派之後裔。當年暴秦覆滅,大漢肇立,天下一片清平。我師門遂避隱於世,無復再有出世謀取功名之心。

後漢朝紛亂,天下三分。我師言,此正是我師門

縱橫之術,再現於世之時。遂命我出山創業,立功顯名”。

“原來如此!黃尋,你居然是縱橫派之弟子!那不知令師門現如今還有多少同門師兄弟?”

“司空大人想必也讀過先秦典籍,應知道我師門所收之弟子本就甚少。這一代除了我之外,我師再無其餘弟子。

不過我師只是縱橫派後裔中的一支。至於其他的後裔子弟,那我便不知情了”。

“黃尋,你既為縱橫派弟子,那不知你對儒學是如何看待?”

黃尋聽到步騭問起自己對於儒家的看法,當即警醒起來。這是要讓自己表態了,要是自己不符合步騭之觀點的話。今日必定會給步騭留下不好的印象。想到這裡,黃尋於是斟酌地說道。

“司空大人,自先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之學便是先漢統治之根基。

我師也常告誡於我,縱橫之術適用於解決紛爭擾亂之世,而太平之時當然是採用儒家之學更為合適。先漢武帝時董仲舒曾提出‘三綱五常’,此為儒家秩序之基準,我亦深為贊同”。

步騭聽完黃尋的話,不禁笑道。

“你這小子盡說些循規蹈矩之語。老夫不信,你身為縱橫派弟子,會是這麼個看法。你不必顧忌於老夫,你既然能將令師所授之言語,整理為如此華彩盛章,內裡定有腹鱗。

我希望聽聽你的真才實學,你莫再用這皮裡陽秋之語來搪塞於老夫了”。

黃尋聽到步騭所言,大腦急忙開動起來,然後說道。

“不知司空大人想聽何言?光說儒家之學,太過空泛,還請司空大人給尋一個指示!”

“你剛才既然提起‘三綱五常’,那就以此為論吧”。

“是,司空大人。那我就說說這‘五常’吧。五常為仁、義、禮、智、信,而‘忠孝’卻不屬之。我常以此為惑,於是問詢師父。

師父言:‘忠為奉君報國,而孝為贍敬父母’。此二者皆是人處世之本也。

‘五常’為君子之道,而‘忠孝’卻是人之共道也。雖有小人、君子之別,而君子、小人卻需共守‘忠孝’之本也。

昔張儀無信而欺楚,伍員不仁而復仇。此二人皆為君子所不恥,但猶能名傳後世,書功竹帛。此皆因張儀欺楚而效忠於秦,伍員復仇而盡孝於父。

此二人因行忠孝之節,雖失五常而猶能立於當世。死後之名,不絕我等後人耳畔之緣由,皆在於‘忠孝’二字也”。

黃尋說完這話後,步騭撫掌而贊曰。

“說得好!這才是我想聽到的妙論。黃尋,你能說出此語,老夫也相信那篇文章的確是出於你自己之手。

黃尋,既然你說君子、小人都需遵行忠孝之道。那如果忠和孝互相對立,二者只能擇其一而遵之。你會如何抉擇呢?”

聽到步騭問出這個問題,黃尋深感頭疼。在黃尋心裡,當然是爹媽排在第一了,盡忠怎麼能比得上盡孝呢?

但是黃尋現在是處於三國時代,而且面前的步騭可是一代大家,儒學大佬的身份。

黃尋要是說盡孝為第一,不知道會不會讓步騭覺得黃尋是個不忠之人,遇事首先會不為君上考慮。

如果讓步騭留下黃尋是,忠在孝之後這個印象。這個後果黃尋可承擔不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