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行 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業(5)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呂壹聞得黃尋誇讚此物之好,當下捧在手裡細細觀瞧。但見此物方圓規整,雖青澤黝黑,但黑中透亮,隱隱有反光之效。

呂壹經常書寫文書,當即看出這是一方鼎好的墨石,遂問黃尋道:“此物怎生來歷,你如何得之”?

黃尋回道:“卑職於路途中,偶然得遇一夷人村寨。卑職當時補給物資將盡,欲向村寨交換補給物資。村寨長老見卑職攜帶之弓箭甚強,故有交易之心。但被卑職婉拒,方才拿出這方石墨。

村寨長老言,此物乃是祖上於王莽亂世之時,出外販糧。從一落魄書生手中,以糧換得。後其祖上找人鑑定,確是珍貴之物。遂引為傳承之寶,遺澤子孫。

然而其村寨,無人知此物之妙用。寧願以此物,易卑職之弓箭。卑職見此物甚好,故以弓箭交換而得”。

呂壹好歹也是文吏出身,今日得到這文房至寶,當下喜笑顏開。對黃尋的語氣,也是溫和了許多,笑著說道。

“黃校尉此次來建業,是有何事啊”?

黃尋回道:“卑職婚期之日將近,可憐家中親族凋零,父母仙逝。我能有今日之職位,全靠舅母當年之幫襯。所以卑職想請舅母,前來當我婚事之長,以全卑職之孝心也。

只是舅母乃是宗親遺眷,輕易離不得京。所以此次前來,想請呂大人代為賙濟一番,千萬為卑職想想周全之法。若能得濟,卑職必結草銜環,以報大人之恩典也”。

呂壹聞言問道:“哦,你舅父乃是何人?是哪位宗親”?

“故舅父姓孫諱泰,乃是陛下四弟,季佐之子也”。

“原來你舅父是故奮威將軍也。此事你且放心,我必為你賙濟”。

“大人為卑職賙濟,想必有勞苦之費。卑職從交州帶來一些土產,還望大人允納”。

“哈哈哈,黃校尉真是通達人事。好,我便收下了”。

“尋多謝大人,惠納卑職枝絮之物。卑職叨擾大人許久,心內惶恐。不敢再打擾大人案牘勤事,這就告辭了”。

“好,你自去吧”。

黃尋離開府邸之後,呂壹召來呂通詢問。

“都開啟看了嗎?裡面是些什麼東西”?

“回稟老爺,抬來的箱子裡皆是明珠、大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等珍奇之物,足有五箱呢”。

“哦,竟然如此豐盛”。

呂壹聽完呂通的報告後,對黃尋送的土產內容也是一驚。呂壹本以為黃尋說的土產,是些交州獨生,而吳地沒有的食品之類。但沒想到黃尋竟然給的全是財珍之物。

呂壹心中想到,這黃尋看來是真的會人事啊。那自己就好好幫他一把,把他要辦的事完成了吧。

黃尋出了呂壹府邸大門,李開過來問道:“主公,事情如何了”?

“呂壹已經承諾,幫我賙濟舅母離京之事。而且我已將刺殺我的人,士家遺女之情況告訴了呂壹。想必有呂壹出面徹查,暫時不會再有人來行刺我

了吧”。

“那就太好了。主公,我們回府告訴張師這訊息吧”。於是黃尋回到舅母府邸。

回到府邸之後,黃尋去拜見舅母。將已經打點好呂壹的事情,告訴給舅母。並言有呂壹出面,舅母離京之事必能成行。

舅母聽到黃尋去打點呂壹,皺眉說道:“遠達,呂壹乃是倖進之人,吳中世族皆厭惡於他。你卻與他攀上關係,日後必有難矣”!

黃尋立刻寬慰道:“舅母勿需為外甥擔心。外甥自領兵在外征伐,又不在建業謀官行事。身為外將,不需將朝廷政事擔在肩上,只需沙場報國即可”。

舅母聞言,嘆道:“既然你自有打算,我也就不說了”。

黃尋這時卻想起,呂壹所說的燕王歸服一事。於是問舅母道。

“舅母,今日我去打點呂壹之時。呂壹提及到燕王歸服一事,舅母是否可知其中之情形”?

“這事跟秀兒的三舅還有些關係,是以我也知曉一些。那燕王乃是遼東太守公孫淵,想要投靠陛下。陛下接納之後,敕封其為燕王。這次燕王派來的使者,是前來答謝陛下,接受陛下之敕封的。

秀兒的三舅已經被陛下任命為回使,將隨燕王使者前去遼東宣旨撫慰。秀兒的三舅來看望我之時,曾跟我提及,不日就要出海,北上遼東宣旨”。

黃尋聽到公孫淵之名,突然想起。這貨不是以後自立為帝,成為司馬懿刷經驗包的存在嗎?而且其首鼠兩端,於魏吳之間反覆橫跳。可謂是兇悖無信之徒,狡詐無義之輩。那吳國派這波使團過去,還能有好下場?

黃尋想起孫秀的三舅賀達,可也是一個磊落爽直之人,不該這樣就葬歿於此。自己得想辦法,救上一救才行。黃尋想到這裡,開口說道。

“舅母,據我所知,遼東距離我吳國萬里之遙,乃是化外苦寒之地。三舅從建業出發,要渡過萬里波濤,隨時有傾覆之患,這不是太危險了嗎?

請舅母勸勸三舅,必須推辭掉這個差事,以保自身之安全。要知道舅父就是乘船出海,而遭遇不幸的啊”!

舅母原本從容而坐,聽到黃尋這句話,立即變了臉色。黃尋察言觀色,心知不妙,急忙跪下道。

“舅母,外甥自知失言。只是這的確乃是生死大事,不可不慎啊!那遼東本是荒蕪凍寒之地,外有魏軍虎視眈眈,內有風雪天災不斷。三舅若去,實是難回矣”。

舅母想起亡故的丈夫,本來已經悲恨交加。這時又聽到黃尋的話語,直接暴怒喝道:“你給我滾出去”!

黃尋聽到舅母厲聲斥罵自己,心知戳到了舅母的痛處,只得告辭而出。

身在別院的張奐,聽到主母的斥喝聲。想起從來沒有聽到過,主母這樣的厲喝聲。於是過來一探究竟。

黃尋這時已經退出了舅母的廳堂,看到張奐,馬上眼前一亮。張奐乃是舅母的信人,自己讓張奐去勸,那這事總能成吧。於是黃尋將自己的擔憂,賀達出海難回之事,告訴了張奐。

張奐聽完前因後果之後,說道:“遠達,你怎可在主母面前,提及恩主不幸之事呢?而且還言及主母,兄弟性命之危,難怪主母會發怒了”。

黃尋心知,這時候自己必須將此事的嚴重性,告訴給張奐知道。不然張奐不會去勸舅母的。黃尋思考了一番,然後說道。

“張師還記得你我初見之時,孫影姑姑是怎麼交代你的嗎”?

“影姑娘交代我要好好輔佐遠達,我怎會不記得”。

“那在張師看來,孫影姑姑和我舅父,跟這時代之人有何不同”?

張奐聞聽此言,細細思索一番,然後說道:“我被恩主救下之後,待在恩主身邊十餘年。恩主之行事方法,的確跟常人大有不同。而影姑娘更是神出鬼沒。這瞬影之術,實乃我所僅見也”。

“這就是了!因為我和舅父,以及孫影姑姑同出一源。皆在先天福地中,跟隨仙人學習過術法。舅父和孫影姑姑先入世,我後入世。故舅父將暗衛及所建勢力傳於我,而不傳於表弟。皆因表弟學的是世間之禮義,而我習的是仙家之術法也”。

張奐聽到黃尋如此說,才明白為何孫影當初讓自己輔佐黃尋,而不輔佐少主了。

黃尋接著說道:“我曾習過仙家卜術。卜算之後得知,吳國這次派遣使者去遼東,將被公孫淵所害。是以才在舅母面前說項,希望能避免賀達的悲劇發生。

但現在看來,即使卜算中了,也不能改變既定之命運。唉,那就依天命而行吧”。

張奐聽到黃尋如此說,大驚道:“遠達,原來這是你卜算而得!怪不得你要忤逆諫言,勸說主母。既是如此,我當勸告主母,避免此悲劇之事發生!”

黃尋卻說道:“張師跟隨舅母多年,深受舅母之信重。我想張師直接告訴舅母,這是你卜算而來,那舅母必然聽從。千萬不要告訴舅母,說這是我所卜算的結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舅父、孫影姑姑都從來沒有,將這些事情告訴過舅母。就讓舅母一直無所憂慮的生活下去吧”!

張奐聽完黃尋的提醒,應道:“好的。遠達之意,我已知矣!我這就去遊說主母,必要讓主母聽從卜算之言。勸主母去救回賀達之命”。

張奐於是來勸告主母賀氏。賀氏這時還正在氣頭上,看見張奐到來,當即發洩道:“黃尋這個逆子!其不但在我面前提及夫君不幸之事,還咒罵我兄弟要遇難。這個逆子!我從此以後,不想再見到他!張師,你給我把他轟出府去!”

張奐回道:“主母暫且息怒。適才我碰見黃尋,其告訴了我此事原委。我因此卜算了一卦,卦象顯示賀達這次去遼東,真是凶多吉少啊”。

由於張奐乃是五斗米教的人,而且自跟隨孫泰以來,在賀氏面前就一直做的是,道家符契禱祝之事。所以當張奐說自己卜卦之後,卦象顯示為大兇,賀氏馬上就信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