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行 第一百二十五章 行途(25)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離開錢唐之後,賀清給黃尋說了兩條可到達建業的路徑,讓黃尋選擇。

其一是從錢唐往西而行,過餘杭,到故鄣後再折而向北,經廣德、宛陵後到達蕪湖。至蕪湖之後便可以從長江坐船直達建業了。

第二條路是從錢唐往北而行,過武康、烏程後抵臨震澤(今太湖),再從震澤經水路到達陽羨。陽羨一帶,江河水路縱橫,走水路便可以到達丹陽郡溧陽縣。到達溧陽後,再經水路就可以直達建業了。

黃尋聽完這兩條路途後,都用不著與眾人商議,直接拍板定下走太湖這條路。

因為走太湖肯定是水路較多,交通便利。而第一條路徑,要走許多陸路才能至蕪湖,經長江坐船到建業。相比較而言,肯定是走太湖這條路要節省時間的多。

黃尋定好接下來的行程方向之後,馬上啟程趕路。在路途之上,黃尋見到的不再是如會稽郡一般,人煙稀少的景象。

但見商賈小販,往來道路,絡繹不絕。百姓開澤墾田之處,比比皆是。河塘阡陌,魚米豐沛,真可謂是當世盛景。

黃尋不禁感嘆到,吳郡果然不愧是吳國之首郡。這裡才是整個吳國的心臟所在。

黃尋等人奉行低調行路的原則,不再逢人就提官職之事。就這樣平安地到達了烏程。

到達烏程之後,徐大馬上去找船家。好直接渡過震澤,前往陽羨。

黃尋經過徐大的告誡,也沒有了去拜訪烏程縣令的打算。畢竟這裡可是江東大族掌控之地,一城之縣令說不定就是江東大族子弟出身。

黃尋可不想去吃閉門羹,自討沒趣。

徐大很快就找好了船家。黃尋一行人於是立刻渡過震澤,向陽羨行去。

到達陽羨之後,黃尋對徐大說道:“我在鄱陽之時,曾聽周太守說過陽羨為其鄉梓之地。

周太守於我有薦舉之恩。我今路過陽羨,該當前去拜訪周太守之親眷。以致達我與周太守,故屬上下之情。徐大哥以為此事妥當否”?

“遠達此意,當然妥當。當年周太守雖是承山陰侯爺之情,才納遠達為屬下。不過若無周太守舉薦遠達,遠達也不能前去交州。以致後來認識呂隆,得有斬獲,功緻校尉之職。我完全支援遠達的想法”。

“好!既然如此,徐大哥,麻煩你去打聽一下,周太守之親眷居於何地”。

“好,我這就去”。

徐大說完就去探聽此事了,而黃尋則入驛館暫歇。過不多時,徐大前來回報。

“遠達,我已經打聽到周太守親眷的訊息了。原來周太守被陛下封為關內侯之後,便將父母妻子盡皆接到鄱陽去了。如今陽羨與周太守尚有親屬關係者,只剩下周太守的姨丈蘇全,還有周太守同宗庶族之人了。

不過這些周氏宗族,與周太守已出了五服之屬。我等也無需拜訪這些周氏宗族之人,去也無益。

不如只去拜訪周太守之姨丈,蘇全老先生。所謂‘尊上官之長輩,猶奉上官其身’。這樣也能表示遠達對周太

守之敬意”。

“好!徐大哥請帶路,我們這就前去拜訪蘇老先生”。

“遠達,不必著急。咱們要先去投拜帖,不然可就失了禮數啊”。

“哎呀!若非徐大哥提醒,我險些誤了大事。徐大哥,我馬上寫就拜帖。請徐大哥稍等片刻”。

黃尋說完之後,馬上揮筆寫道。

“後生黃尋,身赴建業。太守周君,昔在鄱陽。尋去投軍,得蒙恩遇。隨君討賊,功緻校尉。周君之恩,尋實感激。路經陽羨,才知蘇師。蘇師高邁,為周君長。尋為達意,故來拜訪。蘇師敬啟,惟願允准”。

黃尋寫完拜帖之後,讓徐大前去投帖。

蘇家得知有人投帖,於是馬上將拜帖交給蘇全。蘇全看完黃尋的帖子之後,將拜帖交給孫子蘇卓,對其說道。

“文定,有一人名曰黃尋,說是你周世叔的屬下。現在要到建業去,路經陽羨,想來拜訪我蘇家。你看我們要接受其拜訪嗎”?

“祖父,不知此人是何職位”?

“此人是校尉之職,乃是武官。這也是我問你的原因所在。我蘇家雖算不上什麼世族之後,但也是詩書傳家之門。

這個武官想來拜訪我蘇家,我覺得不需與他有所牽連。不然徒讓士人,恥笑我蘇家與武夫為伍”。

“祖父,我觀此人之拜帖。寫得清晰明了,有理有據。既然此人能寫出如此行文,量也不是粗俗蠻勇之人。

我蘇家應該接受其拜訪,不然就是我蘇家失禮於人了。這傳出去一樣會被士人恥笑”。

“文定,你說的有道理。那就答允此人,明日安排會面之事吧”。

“是,祖父。我這就去回帖”。

徐大接到了蘇家的回帖之後,立刻回報黃尋。將蘇家安排明日會面之事告知。黃尋得知之後,安然入睡。

次日,黃尋帶領李開、徐大等人如約來到蘇家。蘇家僕人遂引黃尋步入正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黃尋進入正堂之後,但見正堂中央坐著一位老者,白髮蒼顏。

黃尋正待出言見禮,老者身邊一位少年朗聲說道。

“黃校尉今日前來拜訪我蘇家,我蘇家深感榮幸。在下名曰蘇卓,乃是蘇家長孫,見過黃校尉。這位便是我蘇家家主,我祖父是也”。

黃尋聽到蘇卓自報身份,馬上對老者拜道:“後生晚輩黃尋,拜見蘇師。昨日遣人冒昧投帖,攪擾了蘇師。幸得蘇師答允會面,尋不勝感激之至”。

蘇全聽到黃尋所言,開口問道:“我從未與黃校尉會面,黃校尉為何以師稱呼老夫”?

黃尋回道:“所謂‘奉事尊上,長者為師’。雖我與蘇師從未蒙面,但蘇師為我上官周太守之尊長,故我當以弟子之禮尊奉之。既以弟子之禮,當然該以師相稱”!

蘇全聞言說道:“黃校尉所言,也算恰當。請黃校尉入座。來人啊,奉茶待客”。

黃尋入座之後,蘇卓說道:“黃校尉言稱乃是我周世叔之屬下。為何不在軍中任職,今卻來到陽羨”

“蘇公子,在下本是去建業辦事,路經陽羨。想起在周太守麾下之時,曾聽周太守說過,陽羨乃是周太守鄉梓之地。我今路過陽羨,想起太守大人之言。

我思‘尊上官之長輩,猶奉上官其身也’。故來拜訪周太守之親族,以致達周太守薦舉之恩”。

蘇全聽完黃尋這番話,對黃尋只是武夫的印象大為改觀。知道黃尋絕對是腹有文才之人,遂說道:

“黃校尉所言,老夫甚為契同。我表侄周子魚石亭破曹休,名震天下。黃校尉能得我表侄看重,想必定是文武雙全之人。

但老夫聽黃校尉剛才所言,似乎已不在我表侄麾下任職。老夫請問黃校尉,如今在何處高就”。

“我受周太守之薦舉,前往交州征伐士徽逆賊。因此事而得以被平越將軍拔擢,故現在平越將軍麾下任職”。

蘇全聽後,不禁感嘆道:“原來黃校尉與我表侄乃是故屬之情。那我的確感激黃校尉不忘舊恩,前來拜訪我蘇家了”。

“蘇師此言,尋愧不敢當。我只是因無法報恩於周太守。故而想著前來拜訪蘇師,看看有能為蘇師分憂之事否。以此報答周太守之恩於萬一也”。

“老夫多謝黃校尉之情了。說到分憂之事,老夫還真有一樁,要麻煩黃校尉了”。

“蘇師請說”。

“我長子蘇塗,也就是蘇卓的父親。曾在廬陵郡陽都縣擔任縣丞之職。昔日廬陵山賊李桓起兵反亂,導致犬子因處置不當,坐失官職,被降為小吏。

黃校尉既然在平越將軍麾下。是否可以為犬子奔走一番,恢復犬子之官途。我知此事宣之於口,有些難為情。但為了犬子之官途,老夫還是厚顏拜託黃校尉了”。

“敢問蘇師,令子如今在何處任事”?

“自李桓反亂之事後,犬子被發配到鬱林郡定周縣為小吏。我聽黃校尉在平越將軍麾下任職,想著平越將軍之尊父為交州刺史。這應會對犬子有所助焉。故厚顏求託黃校尉,請照拂一下犬子”。

黃尋聞言應道:“我當然可以為令子向平越將軍,請託官途之事。此事就交給我了”。

“黃校尉真是信義之士也。我代犬子感謝黃校尉之助了。文定,你快去吩咐下人,準備酒席。我要宴請黃校尉”。

蘇卓馬上應道:“是。祖父,我這就去”。

黃尋見此情景,心裡不由想到。好傢伙,這是臨時起意才準備宴請我的啊。要是我不說現在是跟呂隆混,蘇家還真就是寒暄幾句,到時候直接就端茶送客了。

黃尋於是入席與蘇全、蘇卓宴飲起來。蘇家祖孫倆在席間當然是將黃尋奉承的好好地。畢竟求人辦事,這卑辭恭謙肯定是要做足的。

黃尋在蘇家宴飲至黃昏,方才回返驛館。

黃尋拜訪蘇家的訊息,在陽羨不知經過什麼渠道,一下子就傳揚開來了。這訊息當然也傳到了周氏宗族之人的耳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