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啞魯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海一線,風淡雲薄,大明朝海舶艦隊已行駛了四個晝夜。

雖,已有兩千之眾的大明朝精銳留在了滿剌加國,但上百艘海舶每日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滿剌加國畢竟是小國,就算補給了那裡的畜肉、禽肉、水產、瓜果,也終是有限的。

面對著捉襟見肘的食物,鄭和已將目光對準了蘇門答刺國。

“你看,我們向西南再行駛一到兩個晝夜,便可達到蘇門答刺國了,”鄭和聲音低沉,似有嘆息,“到了那裡,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準備一番、補給補給了,那兒畢竟也是個不小的國家。”

“永樂三年,那蘇門答刺王蘇丹罕難阿必鎮遣使阿里入貢,我皇昭封鎖丹罕難必鎮為蘇門答刺國王,賜印、金幣。永樂五年,蘇門答刺再次派遣使者到我朝入貢,可隨後蘇門答刺國就遭到了那孤兒國的侵略,”王景弘,頓了頓,“那一次戰爭,蘇門答刺國王中毒箭身亡,而王子蘇幹拉尚且年幼,如今,恐已無當初那般富庶了。”

鄭和,嘆道:“想那以臉上刺三尖靑花為號的那孤兒國,也不過是一小國,竟有這麼能耐。不過,你我所知的,也是兩年之前的邸報了,如今的蘇門答刺國或許已有所好轉。”

“若無能征善戰的軍隊,恐怕這兩年中,也難以倖免會遭到那孤兒國的時時侵擾啊,”王景弘若有所思,道:“不過,尚有另一小國,我們可先去。”

鄭和突然回神道:“你是說啞魯國?”

“正是,啞魯國雖也是小國,卻無征戰,它南是大山,北是大海,西連蘇門答剌國界,東有平地。更難得是它與滿剌加國一樣,國內有著一條若長的淡水河,”王景弘緩緩轉頭,朝西方望去,“既有平地,那麼種植旱稻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鄭和,緩緩道:“不錯,那裡既緊連著蘇門答剌國界,其氣候與地質定也無異,米穀、牛、羊、雞、鴨,應當充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蘇門答剌國之所以能遭受到那孤兒國的侵略,也不過是形勢所迫。畢竟那孤兒國國土不廣闊,百姓也唯有千餘家,又無什麼特別的土產,長期以往除了掠奪,也別無他計啊。”

“那我們便先到啞魯國,也好打聽一下如今蘇門答剌國的情況,”鄭和看了一眼王景弘,又道:“蘇門答剌國畢竟也是與我們有著過往邦交的國家,其王也是我們大明皇帝陛下詔諭即位的,此次也定是要前往出使的。”

王景弘的眸光逐漸深邃了起來,“大人是說,若那孤兒國還在對蘇門答剌國發動著戰爭,我們也是必須要出手相助的?”

他說話極沉、極慢,話語中卻滿是戰無不勝的信念。

在他眼中,大明朝是雲端上的天朝,亦是獨霸天下的主宰。

可,鄭和卻沉默了,其臉上雖無半分焦慮,但也明顯不想再說下去與此有關的話題了。

或許,面對這種突發的戰事,就連鄭和也沒有做好打算。

不過,他的內心卻是不想讓任何一個國度燃起戰事的,就算是有征伐出現,他亦是要調停戰爭的...

廣天闊海一眸收,卻收不盡大明海舶的艦影。

已超越浩浩蕩蕩之勢,只能用傾覆天地來形容。

眾多海舶猶在大海之中,又如何能夠傾覆得了天下?

海已無岸,天已無邊,海舶既是岸,海舶既是邊。

這已無法用感官來形容的磅礴之勢,印證在了啞魯國海岸邊每一位人們的姿體容態上。

他們,沒有目瞪口呆。

他們,沒有膛目結舌。

他們,更沒有試圖防禦。

他們在奔疾著,在那碧海藍天的銀色沙灘上奔跑著。

他們亦手舞足蹈著,在奔跑的同時,又蹦又跳,揮舞著雙臂,好似身上的每一寸肌膚都在擺動一般,根本無法壓制住內心中的振奮...

他們之間又時不時的相互拍打著,爭相指了又指鄭和所率領的海舶艦隊。

片刻後,開始有不少人向陸地深處踉蹌跑去,應是想喚來更多的人來目睹,這無邊無際的海上樓閣。

只因,無論他們在沙地上摔倒多少次,都未曾合攏過笑盈盈的嘴角。

這笑,是發自內心最真切的笑。

當,人們遇到無法抵抗,如同神佛的事物出現後,除了這般笑著,便只能是跪拜了…

良久後,一黑漆座駕緩緩而來,牽引著座駕的並不是強壯的大象,亦不是雄姿的駿馬,而是三頭黃牛。

一頭在前,另外兩頭略滯後,齊頭並進。

讓人感到稀奇的是,這座駕頂端,旋臥著兩隻遍身灰毛的大蝙蝠,如貓兒一般大小。

“那是飛虎,”王景弘遙指黑漆座駕,臉上覆滿了驚喜之意,道:“它是一種能飛的生物,但也絕飛不高遠,只因它的翅膀是肉翅,如皮囊一般連在前後足上,當前後足同時張開後,肉翅也便可以完全展開了,可乘風緩降。”

“從這裡看上去,這飛虎應是一種極其可愛的生物,”柳韻錦,盈笑著,“就是不知到了它身前後,看得全貌,是否還會有可愛的感覺了。”

殤沫,道:“王大人,對這飛虎甚是瞭解,莫非之前便見過?”

“哈哈哈,並沒見過,只是從書中看到過,”王景弘說話間,不禁瞅了一眼鄭和,“沒想到,曾經鄭和大人借閱與我的書中之物,今日真能見到實物了。”

“這是一個美好的國度啊,”鄭和似乎根本就不曾在意過王景弘口中的什麼飛虎,他緩緩抬手,指向了陸地東側的一大片平地,“旱稻,全是旱稻,有旱稻的地方便離不了雞鴨牛羊,看來我們是來對地方了。”

“從他們身上的裹布來看,這裡應該有蠶商,”王景弘,說,“那裹布不同於滿剌加國的短衫手巾,而是棉布。”

暮雲煙,驚道:“這能說明什麼嗎?”

王景弘,笑道:“不能說明什麼,只能證明兩點。”

暮雲煙,忙道:“哪兩點?”

“這裡有桑樹,有人家養蠶,卻不會煮繭抽絲,只會做棉。”

“另一點呢?”

“這裡緊鄰蘇門答剌國界,而蘇門答剌國又緊鄰著那孤兒國,這三國應均是如此,棉布裹體。”

“就這些嗎?”暮雲煙猛然瞪了一眼王景弘,道:“那我也可以看出一點,這裡的屋舍與那滿剌加國的差不多,那麼,蘇門答剌國與那孤兒國的民居屋舍也應是如此的。”

鄭和突然大笑了起來,“暮大俠真是眼力過人,眼力過人啊。不過,景弘之意與你所言之意,卻是大不相同的。”

“有何不同?難道,我說錯了。”

鄭和微微搖了搖頭,含笑道:“你並沒有說錯,甚至說得極對。不過,景弘之意是說,我們可以用最少的代價,來置換他們眾多的食物了。”

暮雲煙,已完全怔了住,他絕想不出,王景弘的話與他的話有什麼區別來。

“景弘啊,煮繭抽絲的技法,他們可能是短時間學不會的,到了岸上還要是多多找尋他們急需的貨品啊,”鄭和,頓了頓,“能用金銀最好,如今整日在大海之上的我們,金銀反倒是沒多大用處的。”

王景弘心領神會間,點了點頭,便向前邁出了兩步,“大人,我們該上岸了。”

“是啊,該上岸了,”鄭和舒緩了一口氣,臉上終是又露出了笑容,“啞魯國王已下了座駕,我們的確不能讓他等太久。”

“他是在向我們行拜禮嗎?”殤沫,說,“他這拜禮如同我們大明百姓參拜神佛的模樣,只是沒有跪下,但也一定是最誠摯的重禮。”

“哈哈哈,不管行得是什麼禮,至少,我們是受歡迎的,上岸吧…”

王景弘拱手俯身接令,向瞭望臺下走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