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趙家別墅以後,甄德貴就帶著我們去了火車站,迅速買了幾張去y市的票,y城在江西地區,距離a市也是有那麼一段距離。
我還以為我們會回五臺山,可是看甄德貴那個樣子,應該是那個什麼玉龍道長的,在信裡對他說了些什麼,所以他才會這麼急匆匆的結束了這件事情。
甄德貴也很大方給我們三個人選了軟臥的票,我長這麼大,坐火車都是坐的硬座,第一次享受這麼高的待遇,心裡也很是興奮。
也不知道甄德貴用了什麼法子,將我的無名劍放在行李中,居然能夠躲過安檢,順順當當的上了火車。
不過我看過他將信紙在手中自燃後,我就不驚訝了,那等我們上了車後,乘務員檢完票,甄德貴才將門關上,坐在床上,瞬間嚴肅起來,對我們說道:“我知道你們都想問發生了什麼,其實要說起來,這個故事還很長。”
甄德貴喝了一口水,清清嗓子,才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原來甄德貴雖然是在五臺山長大,而且跟五臺山的感情很好,可是在他十八歲那年,道教的人就找上門來,找到了他。
因為他是嫡傳弟子,在那個時候還是很重要的,而恰巧那個時候道教又在召開一年一度的教內大會。
所以正好需要甄德貴回去露一下面,雖然那個時候甄德貴還只有18歲,但是他的本事也已經要高出了同齡人。
甄德貴原本不想去,最後還是他師傅勸他,因為他畢竟還是道教的人,如果就這樣拒絕的話,對以後不太好,所以甄德貴猶豫再三,還是去了。
這次大會上,來參加的基本都是道教的各個分支的人。所以大家都算得上是師兄弟,而那個時候還有三個長老豬食。
其實他們把甄德貴請回來,不過也是拿他做做樣子,甄德貴也樂得自在,隨隨便便在眾人面前展示一下後,就躲回了自己的房間。
那個時候的甄德貴還年輕氣盛,本事又超出了其他的師兄弟這麼多,所以難免會被人記恨上。
那個玉龍道長就是其中一個,當時的甄德貴還沒有南門多心眼,也沒有想這麼多,覺得來者都是朋友,也就隨他去了。
但是甄德貴沒想到玉龍道長會在背後對他出手,而那個時候,他還沒有這個名號,別人都叫他為三師弟。
最終是這個三師弟趁著甄德貴在休息的時候,悄悄地問他的茶杯中下了藥,那是一種對人體雖然無害的藥,可是卻能讓人渾身無力。
那時甄德貴沒有察覺出裡面的情況,就喝下了,而輪到他上場的時候,卻因為藥效起了作用,在比賽的過程中突然身子一軟,頭往臺下倒了下去。
要不是那個時候,旁邊有人眼疾手快的接住了甄德貴,他一定會被摔死,事情發生後,長老們都十分震驚,想要把背後的人揪出來,可是查到最後發現是三師弟下的手,他們就想要息事寧人。
不為別的,因為這個三師弟是三位長老中某一個的兒子,其實對道士來說,有的是從小就在道觀長大,有的卻是半路出家。
這三個長老中的一個,就是半路出家,才發現他的兒子也在那一年出生,卻被母親狠心拋棄,將孩子丟到了道觀門口。
那個長老沒有辦法,又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兒子死,就把自己的兒子接到道觀住,雖然大家平時都不說,但心底還是心照不育的照顧著這個孩子。
本來那個三師弟在甄德貴還沒有到來之前,都是十分受寵的,而在甄德貴,回來之後,因為他本來說話就要比三師弟逃甜,本事又要比他高。
還因為甄德貴正統嫡傳弟子的身份,又受其他師兄弟的愛戴,就分走了三師弟的寵愛,於是他就懷恨在心,一方面是想給甄德貴一個教訓,一方面也是想想讓甄德貴知道自己地位。
甄德貴在得知他們居然就這樣放過了三師弟之後,一氣之下就發誓,以後再也不回來。儘管最後其他兩位長老再怎麼跟甄德貴道歉服軟,甄德貴都不所為所動。
從此就一直呆在五臺山,就真的沒有回來過,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也在闖蕩江湖的時候,聽說了三師弟。最後在道術上小有所成,並且還得了他的法號,稱是玉龍道長。
甄德貴雖然不喜歡他,但是也沒有刻意的去詆譭他。就有種不聞不問的感覺,可是沒想到這麼多年,他居然還能找上自己。
這就是讓甄德貴感到,很惱火的一件事情。至於他在信中所說的事情,不過也是因為道教一年一度的大會也要召開。
而這一回是因為一位長老去世,所以需要有人填補上他的空缺,也許對於其他人來說,能當時道教的長老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可甄的貴從不在意這些事情,對他來說說,什麼長老的,都無所謂。但是玉龍道長卻在信裡說,要是甄德貴能夠回來當上長老的話,也許就能知道他父母當年是被何人所害。
甄德貴從小一直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所以當下也就坐不住了,不管他以前跟那些人有什麼恩怨,他決定都要回去爭一爭。
而在聽完這個長篇的故事之後,我跟小六兩個人也都十分驚訝,沒想到看起來這麼喜歡玩鬧的甄德貴背後還有這麼一件往事。
甄德貴在說完以後,也十分感慨的對我們說道:“其實這件事情,我是不想告訴你們的,但是我覺得你們去了龍虎山以後,肯定有很多不懷好意的人來試探你們,所以我想乾脆就直接跟你們說,要是讓你們從別人那裡聽來一些不真實的訊息,還不如讓我自己跟你們活,對了小六,你知道道教那些人都很頑固,他們不喜歡跟其他門派的人打交道,所以這回,你就跟同福一樣,當成是我的徒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