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重啟商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韓湛視察完十五個傳訊高臺,返回城內時,已經是傍晚。

剛回到府門前,陳到就來向韓湛稟報:“主公,您總算回來了,軍師、長史已經府中恭候多時了。”

得知郭嘉、荀彧已經在府中等候自己,韓湛連忙將手裡的馬韁繩交給了一名兵士,跟著陳到快步走向了議事廳。

韓湛走進議事廳時,發現不光郭嘉、荀彧在,就連許久沒有登門的荀攸、田豐、徐庶等人也在。

正在閒聊的眾人,見到韓湛走進議事廳,連忙上前迎接,叉手施禮後齊聲說道:“屬下等恭迎主公回府!”

“免禮!”韓湛朝眾屬下一擺手,說道:“各位請就坐吧。”

等眾謀臣入座之後,急於瞭解朝堂上事務的韓湛,望著荀彧有些著急地問:“長史,今日大秦國使者可曾覲見陛下?”

“啟稟主公!”聽到韓湛問自己,荀彧連忙起身答道:“屬下今日早朝,便引領大秦國使者覲見了陛下。”

“陛下怎麼說?”韓湛急於知道漢獻帝的態度,看對方是否有意重新開通絲綢之路,畢竟朝廷的決定對自己接下來的戰略,將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陛下聽完番使的來意後,立即詢問群臣對此事有何看法。”荀彧對韓湛說道:“太尉、太傅、侍中等大臣皆言可以重開商路,為了說服陛下,他們還特意提到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往事。”

“哦,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荀彧擔心韓湛太年輕,並不知道張騫出使西域之事,畢竟這都是三百年前的陳年往事了,便主動介紹說:“武帝即位不久,從來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連一帶曾住著一個遊牧民族大月氏,攻佔鄰國烏孫的土地時,同匈奴發生衝突。至老上單于時,他們被匈奴徹底征服。老上單于殺掉月氏國王,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月氏人經過這次國難以後,被迫西遷到西域,趕走原來的塞人,重新建立了國家。但他們不忘故土,時刻準備對匈奴復仇,並很想有人相助,共擊匈奴。武帝根據這一情況,遂決定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於是下令選拔人才,出使西域。”

韓湛雖然知曉張騫出使西域之事,但此刻既然荀彧主動提起,他也沒有打斷,耐心地聽著對方講述三百年的舊事。

“武帝建元二年,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出發,由一個歸順的胡人堂邑父充當嚮導和翻譯。他們西行進入被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所有人都被抓獲。匈奴的右部諸王將得知張騫是漢使臣之後,立即派人將他們押送到匈奴王庭,交給老上單于之子軍臣單于。

軍臣單于得知張騫一行準備出使西域,自然不會允許他們通行,便將他們扣留並軟禁起來。單于為了拉攏張騫,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頭,進行種種威逼利誘,還給張騫娶了匈奴的女子為妻,生了孩子。

但單于的這種做法,均未達到目的。張騫‘不辱君命’、‘持漢節不失’,始終沒有忘記武帝所交給自己的神聖使命,沒有動搖為漢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決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元光六年,被軟禁十年之久的張騫,發現匈奴人對自己的監視有所鬆弛。便趁其不備,果斷地拋棄妻兒,帶領隨從,逃出了匈奴王庭,繼續向西前往大月氏。。”

羅布見韓湛聽得津津有味,連忙湊近他的身邊,低聲地問:“主公,天色已晚,想必各位大人都還沒有進晚膳,您看是否命後廚準備膳食。”

韓湛經羅布這麼一提醒,立即意識到自己考慮問題不周全,如今天色已晚,自己卻讓眾謀臣餓著肚子陪自己一起聽荀彧講故事,連忙吩咐羅布:“羅布,立即吩咐後廚準備膳食,本侯要在這裡招待群臣。”

等羅布離開之後,韓湛衝荀彧客氣地說:“晚膳很快就會送來,長史請繼續說。”

荀彧點點頭,接著往下說:“……這種逃亡是十分危險和艱難的。好在張騫等人在匈奴待了十年,不光詳細瞭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還學會了匈奴人的語言,他們穿上胡服,很難被匈奴人查獲,因而他們順利地穿過了匈奴人的控制地區。

但他們被困在匈奴期間,西域的形勢已發生了變化。月氏的敵國烏孫,在匈奴支援和唆使下,西攻月氏。迫使月氏人繼續西遷,進入媯水地區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園。

張騫瞭解這一情況後,在經過車師國後沒有向西北進發,而是折向西南,進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過庫車、疏勒等地,翻越蔥嶺,直達大宛。

張騫到大宛後,向大宛國王說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種種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並表示今後如能返回漢朝,一定奏明武帝,贈送財物以示酬謝。大宛王早就風聞東方漢朝的富庶,很想與漢朝通使往來,但苦於匈奴所阻。

漢使的意外到來,使他非常高興,張騫的一席話,更使他動心。於是便滿口答應了張騫的要求,熱情款待後,派了嚮導和譯員,將張騫等人送到康居。張騫等人透過康居,到了大夏。在大夏國的幫助下,終於來到了大月氏。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張騫等人被困匈奴的十年時間內,受到烏孫攻擊的大月氏,如今遷到了阿姆河畔。自從來到了阿姆河,用武力臣服大夏後,新的國土十分肥沃,物產豐富,並且距匈奴和烏孫都很遠,外敵寇擾的危險已大大減少,大月氏王改變了態度,無意東還與匈奴為敵。

當張騫向他們提出建議時,他們已無意向匈奴復仇了。再加上他們認為漢朝離大月氏太遠,如果聯合攻擊匈奴,遇到危險恐難以相助。因此,張騫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終未能說服月氏人與漢朝聯盟,夾擊匈奴。

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只好在元朔元年動身返國。歸途中,張騫為避開匈奴控制區,改變了行軍路線。計劃透過羌人地區,以免匈奴人的阻留。於是重越蔥嶺後,他們沒有走來時的北道,而改行南道,從莎車,經於闐、鄯善,進入羌人地區。但出乎意料,羌人已淪為匈奴的附庸,張騫等人再次被匈奴騎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初,軍臣單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自立為單于,進攻軍臣單于的太子於單。於單失敗逃漢。張騫便趁匈奴內亂之機,帶著自己的匈奴族妻子和堂邑父,逃回長安。這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從武帝建元二年出發,至元朔三年歸漢,共歷十三年。”

荀彧說完了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故事,韓湛不禁拍手叫好。別看張騫出使西域,在後世是耳熟能詳,但具體的過程,韓湛卻所知不詳,荀彧的這番講述,等於是給他補了一堂歷史課。

“聽完長史的這番話,本侯才知道,當年張騫開闢西域的商路,是多麼地艱難。”韓湛開口說道:“如今好不容易出現一個重開商路的良機,自然不能輕易放棄。”

“主公英明!”荀彧等韓湛一說完,立即藉口說道:“先人開闢這條商路不易,如今既然有大秦國使者主動前來,正是重開商路之時。陛下聽完眾朝臣的議論之後,果斷地決定重開商路,等開春後就派出商隊西行。”

韓湛點點頭,鄭重其事地問:“不知陛下準備派誰負責組建商隊,籌備貨物?”

“新任少府孔融孔文舉!”

“陛下知人善任,若是要重開商路的話,孔文舉的確是最佳的人選。”韓湛剛說到這裡,就看到羅布重新走進了議事廳,身後還跟著一群端著托盤的下人,連忙提高嗓門吩咐對方說:“羅布,想必諸位大人已經餓了,速速命人擺上酒宴,不得怠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