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帥,朝鮮王國的軍事制度和大明之前的制度類似。以文人領兵,兵將分離。目前在漢城的兵馬主要有:五衛都摠府、五軍營、內三廳、扈從廳等等。

兵馬號稱十萬。但吃空餉的比較多。最主要的戰鬥力是五衛都摠府、五軍營。內三廳歸朝鮮國王燕山君直轄,由其心腹、外戚慎守勤率領。

五衛都摠府、五軍營分為勳舊派、士林兩派。與大明的文武集團很類似。

其中最有戰鬥力的是左相權貞煥一系的龍驤衛,帶甲五千餘人,指揮官是金善洪。”

張昭微微一怔,環顧左右,笑道:“金善洪回到朝鮮來反倒是發達了?”

趙師爺驚訝的道:“還別說,這真算是升官了。金善洪此人在京師時還曾謀劃刺殺大帥,為此朝鮮王國賠罪,割地、通商、駐軍。久聞朝鮮王國燕山君荒銀暴虐,怎麼還能容得下此人。從這個角度推斷,這人很有點本事。”

王武摩挲著自己的絡腮鬍子,不屑的道:“管那老小子有沒有本事,小泰的第一師出一個團就能鎮壓之。”

龐泰當仁不讓的點頭。他有這個底氣。朝鮮王國的精銳,在他眼中只是土雞瓦狗爾。五千精銳,他一個團的兵力就足以滅之。要是新軍營,一個營(540人)就夠。

張昭微微一笑,道:“行,情況我大致瞭解了。走吧!咱們去見見這個燕山君。”

二十裡的要塞,騎馬賓士,瞬間即至。

出現在張昭眼前的是一個極其壯觀的場面。近十萬軍民等候在城外,排成陣型,打著旗幟,迎接著他的到來。

燕山君穿著朝鮮國王的服飾,頭戴王冠,在朝鮮王國的大臣、軍、民面前跪拜在張昭馬前,恭敬的高呼道:“小王參見張使相。”

隨著燕山君跪拜,他身後的慎守勤、任士洪等人,還有太監隨從立即跪拜在地上。

左相權貞煥等大臣稍微猶豫了一下,繼而跟著跪拜下來。

張昭看著黑壓壓的人頭,伸手示意,“起來吧。本官奉皇命而來,問罪於爾等。大明二十四名商人被平壤府柳氏所害,雖然本官已經平定平壤叛亂,但此事終須有個交代。”

燕山君二十九歲的年紀,跪伏在地上,戰戰兢兢的道:“小王…明白。”

慎守勤的女兒慎氏是正妃,他算起來還是“國丈”,見大明的張使相當眾問責,心種不斷的打鼓。見燕山君跪伏在地上只回了一句話,半天都起不來,他這不起來,跪下來的軍民都不能起來啊!

當即,慎守勤只得硬著頭皮開口道:“使相,大明天威,我朝鮮王國君臣不勝惶恐,還請使相大人允許下臣扶起大王。”

張昭點頭。

趙子龍騎著馬,就在張昭身邊,不禁搖頭。這一幕,當真是痛快!堪稱大帥的人生巔峰之一啊。但是傳回到京師裡去,不知道會被多少人攻訐?

王武帶著親衛,其實已經有點不耐煩。這個燕山君真是拉稀。不是說很暴虐的一個國王嗎?殺大臣什麼的,毫不心慈手軟。而且,用刑花樣百出。

這邊,慎守勤和宮中的大太監一起上前扶起燕山君,口中高呼,“謝使相大人。”

隨後,奏樂,一行人迎著張昭往城中而去。接下來,是張昭在景福宮中宣讀大明皇帝的聖旨。然後,晚上是接風宴。

跟在隊伍中的左相權貞煥等士林巨頭,臉沉如水。朝鮮王國雖然奉大明為上國,但是從來都不是大明的附庸,而是有自己的國格、理念。今天大明的樞密副使張昭如此做派讓他們感到“被羞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路抵達朝鮮王國的政治中心景福宮。張昭的親衛和駐守在這裡的渤海軍第一師二團順勢接管沿途的宮門控制。

這座宮殿的政治意義有點類似於大明的乾清宮。其國王登基都是在這裡。

而在朝鮮王國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這座宮殿第一次迎來需要其國王跪拜行禮的大明使者!

燕山君向拿出聖旨的張昭跪拜。張昭沒拿聖旨他都得跪著。

朝鮮的文武大臣分列兩邊,跟著跪下。

張昭把出自翰林之手的駢體聖旨讀出來,大致意思就是:問責、申飭。

讀完之後,張昭道:“燕山君,接旨吧!”

燕山君雙手高舉,接過聖旨,“小王領旨。”

張昭點點頭,環視了一圈朝鮮王國的君臣,之前一直聽說,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些朝鮮王國的“精英”們。

別看朝鮮王國的政局就如同一個火藥桶,錯綜複雜。但目前而言,他需要理會的一個主要矛盾:新王派和保王派。

在張昭的目光掃視之下,一個個的朝鮮大臣都低下頭,拱手行禮。不管他們曾經在這片土地多麼的顯赫,但是在大明朝的樞密副使面前算什麼?

張昭笑一笑,朗聲道:“大明不會干涉朝鮮王國的內政。你們需要內部拿出一個方案來,對此事負責。我等著。今天就這樣吧。”

說著,帶著王武等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親衛離開。他的住處是城中渤海軍的駐地,就在景福宮外兩百米的軍營之中。

景福宮的禁制隨即解開。

景福宮的偏殿中。

燕山君召集心腹慎守勤和任士洪商議“大事”。

燕山君一身華服,臉色陰沉的來回踱步,全然沒有方才在張昭面前的恭敬、惶恐、軟弱。

他那個情形有一半是裝出來的,“張使相明言大明不干涉,而且等待著我們給出交代。這已是發出信號。慎守勤,我們需要立即發動起來。內三廳的兵馬準備好了嗎?”

慎守勤坐在蒲團上,趕緊道:“微臣已經準備好。請大王即刻下令。微臣一定將晉城大君、權貞煥的人頭提來。”

任士洪勸道:“大王,此事不能著急。不是他在殿上怎麼說,我們就相信。不管我們是否佔據先機,此事終究是要張使相首肯的。他說如何處理就的如何處理。所以,當務之急是去見張使相,要一個準話。臣請大王獻上美人給張使相,當面要一個承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