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比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流血流汗不流淚,真心付出人最美!

幹事業,難能可貴的是真心付出,尤為寶貴的是堅持不懈,善始善終。

張文學就是這樣一個能堅持,有毅力,敢吃苦,有作為的年輕教師。

自從在銅家灣中學訓練鼓號操以來,張文學一連二十多天輾轉在小河小學和銅家灣中學之間。上午張文學認認真真上完小河小學的數學課和體育課,下午就趕到銅家灣中學去教學生鼓號操,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經常是利用晚上時間備課,也常常備課到晚上十二點。張文學的身體已經完全透支,身心也確實有些疲憊了,經常是在辦公桌旁邊一坐下,眼皮就打架,常常控制不住就趴在辦公桌上小睡起來。可別說,張文學趴在桌上,有時候僅有幾分鐘的時間,張文學的精神就好起來了,頓時精力充沛起來,幹活的效率也就高了起來。這可能也是因為年輕體力好的原因吧,身體素質好,元氣足,身體復原快一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歷經二十多天的訓練,張文學所教的鼓號隊已經初步形成實力,“小荷初露尖尖角”。

張文學已經著手進行了幾次各小組之間的聯合演奏,也共同練了幾個快慢不同、輕重緩急的幾個曲調。以便在音律上做到變化多端、多元發展,帶動學生行進步伐的不斷變化。

通過觀察,張文學覺得問題依然不少。一是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熟練一些,有的學生生疏,甚至個別同學還在犯錯誤,在操練中很容易聽到幾個異常的音調,特別是軍號隊的同學中,個別同學要麼吹不出音符,要麼使勁一吹就吹出一聲異樣的調子來。簡直是“羊群裡跑出來一匹馬”的感覺。

就要比賽的前兩天,教育辦公室的黃主任和銅家灣中學的校長來到操場上視察了一下鼓號隊的匯演情況,感覺倒是軍樂隊的樣子了。坦率說,要是搞個運動會開幕式什麼的活動,這個軍樂隊也能夠頂上去敲打出個新鮮與熱鬧的效果,但是到縣裡參加專業大賽,也還差距不小。

最大的缺陷就是因為組隊比較晚的原因,學生雖然學會了打法,記住了節奏,但是非常不熟練,當然配合那就不默契,合力效果不好。此外,就是還要需要設計整體演奏思路,陣勢的變化還有就是招數的加強等等。

對於學生的節奏的不熟練,張文學就找學校印刷廠給每一個同學油印了一份整個流程的程式和曲調,讓同學們這兩天利用業餘時間背過程式和曲調,然後不用器械,自己想著訓練一下,透過自己的無器械訓練,達到熟練地目的。

對於整個招數的變化,張文學利用當晚絞盡腦汁根據比賽給定的時間設計了一整套動靜結合、部分和整體結合以及姿勢與音響結合等等的一整套變化方案,整體上基本拋開了傳統的簡單、機械的鼓號操變化方案,而採取了花樣奇巧的多元變化陣法,可以說是全創新的活動方案。

這套設計夠新鮮、夠新奇、夠刺激、夠創新;

張文學感覺很夠味、很奇特、很前衛、有把握!

於是,按照張文學的思路當天下午很快就進行了調整,進行了好幾次匯演和操練。

雖然,學生一開始覺得方案太複雜,有點難以接受,但是等到訓練了兩遍,匠心獨具的活動設計初見端倪的時候,學生這才發現這套陣法變化的神奇,簡直就是藝術之巔的驚奇之作,簡直就是大飽眼福的傳奇精品。

參加匯演的同學感覺自己已經不是在進行普通的鼓號操的表演了,而是在進行精品舞蹈的演出,這套陣法給普通的鼓號操表演賦予了無限廣闊的生命魅力、自由馳騁的想象空間和探索世界和宇宙的超級力量。

果然,就在參加比賽的頭一天,張文學透過自己煞費苦心的努力和絞盡腦汁的獨具匠心的奇妙設計,終於幾乎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無論多麼寒冷的冬天,也擋不住春天到來的腳步;

無論多麼漫長的黑夜,也擋不住黎明的到來!

就在這天下午,教育辦公室黃主任,還有兩個副主任以及銅家灣中學在校的幾個領導正式觀摩了張文學領導的鼓號操隊伍的出征比賽前的彙報演出。

隨著張文學的“嘟—嘟”兩聲短哨,學生方隊鑼鼓喧天,吶喊聲聲,接著,鑼鼓隊敲打起行進曲,學生高抬長腿,配合樂曲,起來“一、二、三、四”震耳欲聾的口號,走向了正對領導端坐的主席臺對面開始匯演。

學生群情激昂,口號響徹雲霄,士氣高昂,精神飽滿;

設計別具匠心,全程妙招不斷,動靜結合,效果奇好!

當然,教育辦公室和銅家灣學校領導感到異常滿意,感覺效果良好,領導們甚至希望這支隊伍能夠獲得個三等最好是二等獎了。

領導們也心知肚明,縣上的初中學校好幾所還有小學好幾所,他們重視鼓號隊已經多年了,而且都在對這個獎項虎視眈眈,下面的鄉鎮要想得上一個一等獎,幾乎比登天都難,所以,大家也就沒有那個奢望。

總之,無論教育辦公室還是銅家灣中學都對張文學老師的訓練效果是十分滿意的,甚至銅家灣中學寧校長還不斷誇獎張文學不僅很勤奮,有辦法,對同學們也很關心,不少同學都誇獎張老師平易近人,而且講解通俗易懂,對學生很有耐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是駿馬就要馳騁疆場,是雄鷹就要搏擊長空。

張文學這只駿馬就要馳騁賽場了,張文學這只雄鷹第二天就要飛翔在銅鑼縣的天空了!

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銅鑼縣中小學生“鼓號操”比賽,在銅鑼縣實驗小學操場內按時舉行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午十點開始比賽,但是,來自全縣各鄉鎮和縣直學校的二十個代表隊不到八點,就雲集在實驗小學的大操場裡面。

從各個隊伍精緻漂亮的隊服看,每一個代表隊都是做了極大努力和精心準備的。而且,從他們攜帶的東西看,有的隊還帶來了另外的器材或飾品材料,顯然。有的訓練隊的設計更奇妙。

但是,張文學自己也是信心滿滿的,並且張文學不斷和訓練隊的同學交流著。一是讓他們不害怕這陣勢,二是“臨陣磨槍,不亮也光”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突然發現的小問題。

九點鐘,張文學抽籤,結果是第三個出場。

當然,這個不是非常理想的出場號,因為這個號太靠前,這樣的比賽是現場打分的,往往越往後,分數就越高,而且後面的隊伍也能借鑑前面的長處,而且能夠刻意避免前面出現的失誤或錯誤。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張文學“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只相信實力。

於是,張文學率領同學們觀看完第一個出場的訓練隊就開始集合隊伍準備比賽。

時間到了十點半,廣播通知“下面請三號隊伍出場,三號是銅家灣鄉鼓號代表隊,教練員是張文學老師。下面請觀賞銅家灣代表隊的匯演.”

廣播完畢,張文學指揮銅家灣代表隊奏響樂曲,闊步走進比賽場地。

只見:

隊伍整齊雄壯,步伐整齊劃一。

隊員精神抖擻,口號震天響亮。

樂曲變化多端,構成多種景象。

樂曲激情高昂,腳步萬馬奔騰;

樂曲舒緩平靜,腳步緩慢輕盈;

樂曲豪放激盪,腳步高抬快放;

樂曲鏗鏘驟停,鼓槌停滯空中;

樂曲驟然響起,鑼鼓軍號齊鳴。

陣法多種變換,隊員姿態萬千。

大鼓突然大響,隊伍散開花狀;

大鑔驟然響亮,隊伍整合花蕊;

小鼓集聚響起,隊員三五聚集;

軍號聲聲嘹亮,隊員如鷹展翅。

所有器樂驟停,器樂停滯空中!

神奇、奇妙、精彩、妙哉;

驚險、多變、創新、美哉!

觀眾驚歎,評委震撼,成績遙遙領先;

領導高興,學生欣喜,文學非常滿意;

領導支援,學生努力,文學創造奇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