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四) 心有念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物質貧乏不懼怕,家庭貧窮不怕它;

企盼民師轉公辦,心有念想人瀟灑。

不單單是王翠萍對人生不滿意,對生活不滿足,對愛情不順心,其實作為王翠萍的老公,楊富貴也是對這些東西不敢恭維,他心裡想的那些夢想和理想與現實相比大相徑庭,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楊富貴自己覺得自己也算是個小知識分子了。

想當年楊富貴剛上高中的時候也是一個身懷抱負的有志青年,也是有理想、能奮鬥的大好年輕後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村子裡面,那都是被人看好的青年才俊。當年楊富貴走在村裡的小路上,那都是屢屢被人誇獎的,那大姑娘和小媳婦的回頭率那都是非常高的。

在一九七六年,當楊富貴高中畢業時候,高考還沒有恢復,但當時楊富貴的意志並沒有消沉,而是和其他有志青年一樣滿懷豪情地投入到農村這個廣闊天地裡面經受洗禮和鍛鍊了。

正是因為楊富貴對勞動充滿激情,熱愛勞動,才被人民群眾推舉,經過大隊黨支部同意,楊富貴這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的。

當了小學老師以後,楊富貴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擺脫了田間低頭的體力勞動,而用自己的文化知識來教育孩子們,楊富貴就成了村子裡公認的文化人了,這樣楊富貴在村民心目當中的地位也就更高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富貴當上小學老師以後,天真地認為將來可以透過參加考試上個大學或者中專什麼的,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公辦教師,但是當上教師以後,楊富貴才知道現實和理想並不是一回事。別說幾年都沒有在民辦教師當中招錄的指標,即使每隔幾年有那麼三兩個指標根本就下不到基層小學裡面去,早在上邊被瓜分完畢了,橫豎到不了鄉村小學的老師手裡。所以,楊富貴教了二十多年學了,也沒見哪個身邊的民辦教師考上大學而轉成公辦教師的情況。

所以,出身決定命運,要想推翻改變命運,那也真是比摘下天上的星星都難。

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好好改變自己,不能左右未來,那就好好把握現在,不能改變別人,那就好好適應別人。

楊富貴就是這麼想的,也是努力這樣做的。

於是,楊富貴就在學校好好教書,總是讓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成績頂呱呱的,這樣楊富貴在學校就受到領導的器重,就時候到學生的愛戴,當然在學生家長當中口碑也不錯。

當然,楊富貴的生活也和別人一樣按部就班發展。

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楊富貴就取到了方圓幾里都出了名的王翠萍大美女,然後接著結婚生子,後來楊富貴和王翠萍一起努力經營這個家庭。

隨著孩子的降生,楊富貴作為民辦教師僅有的幾十元錢根本無濟於事,楊富貴的家庭開銷也越來越大,到後來楊富貴的爸爸和媽媽接連生病,導致家庭經濟狀況入不敷出,所以,楊富貴不得已就開始屢屢借債,然後債臺高築,即使楊富貴拆東牆補西牆,也幾乎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在楊富貴的內心一直認為,他們這部分執教多年的民辦教師一定會有機會轉成公辦教師的,機會一定有,只是個時間先後問題,所以,楊富貴覺得再大的苦也能夠吃,即使十分貧窮,楊富貴也能夠扛起來,即使眼前欠點賬,日後工資高了的話,也一定能夠還上的。

命運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楊富貴深諳這一點道理。

所以,楊富貴時刻準備著。

楊富貴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等到批改完學生作業的時候,拿出自己儲存完好的高中教材來翻翻,偶爾也做做久違的題目,因為時隔多年,當然也有很多忘記的知識,也有很多不會做的題目,但是楊富貴當時學習很好,基礎紮實,所以發揚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還是能夠一點點地學會的。這可能就是文人當中的未雨綢繆,也可能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笨鳥先飛”,不論怎樣,楊富貴喜歡這樣做,也願意先忙碌著,而且有時候還真有過茅塞頓開的體驗,由曾經獲得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體驗,也有過百思不得其解最終恍然大悟的體驗,也曾經獲得過做題後快樂的美好體驗。

付出就有收穫,楊富貴對此深信不疑;

努力就有希望,楊富貴深諳這個道理;

民辦教師很苦、很累、很窮,國家一定不會忘記這部分為教育做過較大貢獻的人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