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一) 生活有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多彩人生很珍貴,酸甜苦辣多滋味;

各種體驗皆體會,體會過後人陶醉。

如果靜下心來思慮一下,其實人生還是蠻好的,也是非常耐人尋味的,當然是值得深思的。

想想美好的人生,也確實是給人美美噠的感覺。人生雖然也有酸甜苦辣的滋味,但是這滋味不是讓人難過的東西,反而給人以精彩別緻的美好體驗。

咋看去,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也許對人的感受不都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光是甜食,沒有比較,沒有多樣性,那這個人能夠忍耐多久?這個人也許一頓飯的時間也忍受不了,也許這個人瞬間都會發脾氣的。

所以,人生的滋味應該是多元的,這些個滋味也都是相互依賴和互相補充的,這些都是維持生命的元素,是缺一不可的,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都是構成生命體的重要部分。

所有存在都合乎常規,所有事物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所有經歷都是生命運動的一部分,所有軌跡都是生命運動的跡象,所有嘗試和經歷都是人生極其重要的體驗。

相對於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每一個滋味都值得擁有,所有甜蜜時的甘甜,都是把生命從頭滋潤到腳的透心涼一般的營養和浸潤,讓生命得到一個能量的遞增和智慧的增長,讓生命體注入令人快樂的多巴胺,讓生命體產生創造激情的荷爾蒙,讓生命旺盛,讓生命之樹長青。

所以,人們都熱愛甜滋味。人們愛甜的味道,給人美好的享受,給人美好的體驗,讓味蕾舒張成味覺的海洋,讓人獲得美好和極致的享受。

也許有人不喜歡酸這種味道,其實這也是對酸的味道理解得十分片面,其實也是因為對於酸的不瞭解造成的誤解。殊不知,酸給人的感受也是很具有獨樹一幟的特點的。

相對於甜味,酸給人的第一感覺應該是刺激,酸味入口,口會為之一振,既有肅然起敬的感覺,也有驚奇萬分的表情,然後口中的味蕾感覺舒服,發散開來口感覺淋漓酣暢,舒服自在,先是毛孔開啟,繼而身體舒張,感覺氣味很爽,感覺酸味遊走在口腔的各個角落,似乎氣孔開啟有噴嚏要來,又好像是神經繃緊正在與集聚力量的噴嚏在短刀相見,想分個高低。

畢竟酸這種滋味也並不是十分強烈,所以,在看到被節制以後便不再鋒芒畢露,而是玩了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辦法,隨著身體大部分下移,安心走到另一個適合自己呆的地方。

嚴格講,酸這種味道也不過是完成了對口中味蕾的刺激作用,它激發了味蕾的活性,催生了味蕾的功能,其實說白了也就是開啟了人這個機器的旋鈕,開始了探索世界和改變世界的行動。

據說酸能夠在胃裡幫助消化胃裡面的食物,這種功能也是非常實惠和重要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說辣這種滋味。

其實,辣這個滋味夠刺激,夠辛辣,夠開胃,夠味,夠勐,夠衝,夠溫熱的。

辣的滋味比甜令人蕩氣迴腸,比甜歷久悠長,還比甜讓心震顫,還比甜增加味覺,刺激性是甜味的一百倍,調動全身各器官的力量更是甜的千倍萬倍。

“辣妹子辣,川妹子不怕辣,湘妹子怕不辣。”

幾乎個個男人都喜歡辣帶給人的震撼和刺激,幾乎大多數女人都喜歡辣的味道,都喜歡辣帶給人的強烈和刺激感受。

既然大多數人無辣不歡,當然辣在日常飲食和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有人不喜歡辣,是因為辣在入口的時候帶給人的震撼是很明顯的,辣對於口腔的衝擊力是強烈的,勐烈的,也是頗有爆發力的。不過,在遭受這種勐烈之後,那種對身體各器官的滌盪作用是震撼的,那種對身體的啟蒙和喚醒作用是巨大的,對於全身力量和激情的調動是非常明顯的。

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先苦後甜,可能就是那種“風雨之後見彩虹”的神話再現。

據說吃辣可以除掉人身體裡的溼氣,而溼氣是讓人肥胖和脾虛的致病因素。

如此說來,辣不僅帶給身體美妙和震撼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幫助人少生病和不生病,從而保障了人們的健康和生命。

再說說苦。

說到苦,人就想到“苦大仇深”,就想到了“苦海無邊”,但是,人生的苦可能是真的苦,其實生活中的苦味倒也是人體營養的必須,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當然,苦味入口確實讓口舌遭受一點痛苦的滋味,甚至不願意接受它,但是,如果一個人有耐心,勇敢一些,試著大膽接受有苦味的東西,雖然一開始很苦,但是多試幾次就反而不那麼苦了,如果仔細咀嚼一下,還有點苦盡甘來的感覺,等到吃完苦的東西以後,順手拿來並無什麼滋味的食物來品嚐一下,那就瞬間感覺到這無滋無味的食物竟然是如此甘甜有味,竟然那麼可口,吃後竟然令人那麼高興。

所以,苦的意義在於對比,沒有對比也就談不上甘甜和辛辣,所以在舌尖的出現的各種滋味都要先和苦味對比一下,這才讓人感覺到大快朵頤美食之後的幸福和歡愉。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從這個道理講,苦和藥都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都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

如此說來,酸甜苦辣都特別好,人性的一切感知都特別棒,人生的各個時段也各有各的無限美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