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二) 走過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麥收以後是夏天,陽光直射烈日炎;

親朋好友互掛牽,相互走動親情添。

北方的夏天,雖然比不上南方酷暑的潮溼和悶熱,但是,當酷夏的豔陽高照時,近乎直射的陽光確實也讓人不敢睜開眼睛,照在身上的光熱也讓人如在火爐之中。

在這樣動輒就揮汗如雨的季節,人們著實也幹不了什麼活絡,充其量僅僅在早上或者下午去打理一下村子以外田地裡的莊稼,好在夏收以後農田裡的活也不是很多,最多就是給小苗子澆澆水,除除草什麼的,所費的時間也也不長,所以人們大多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時候去做做這些工作,儘量避開中午這個酷暑難耐的時段,而在中午這段時間就在家裡拾掇一下家務,或者在家務活不忙的時候,在家裡的堂屋裡,一家人一邊扇著電風扇,一邊喝點茶,聊個天什麼的,在吃完簡單的中午飯的時候,也有時候睡個午覺,農村裡的人要求不高,只要混的上吃穿,再有個“仨核桃倆棗”的零用錢也就萬事大吉了,這樣說來,農村的人們的小日子水準也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也算是知足常樂的好日子,也倒是讓人心滿意足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農村,夏收之後的這段時間也算是比較清閒的一段時間。

地裡的小麥已經收回家,田裡的玉米或者大豆苗也已經長勢良好,除了除除草,澆澆地啥的也沒有什麼多少活絡了。

當然,沒事的時候總要找點事做,習慣忙碌著的人一旦閒下來也覺得不太舒服的。

於是,人們就想著在這個剛收完麥子的時候,去走個親戚,竄竄門什麼的,這時候走親戚,人們俗稱“走過麥”。

當然,親戚之間也的確需要串通走動一下的。這樣做的好處的確也有很多。“日久生情”的道理告訴人們只有經常來回走動過一下,這親戚才算得上親戚,這親戚之間才有親情,否則的話,雖然理論上親戚還是親戚,從血緣關係上講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但是,經過時間的推移,即使再濃的血緣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變淡,相比較於過去,這親戚之間也會變得生分起來

特別是對於一些老親戚而言,本來上一輩子的姑姑或舅舅已經駕鶴西去了,這樣的老親戚自然也不那麼親密了,再加上誰家都有這麼七八十拉個親戚,在春節後即使愛你也不閒著也總走不過來,所以一些人自覺不自覺地就有了想法,那就是舍掉一些老親戚,只和一些最親密的親戚走動。

但是,人人都是愛面子的,即便是雙方都願意停止走動對方這一老親戚,但是誰也不願意提出把正走動的親戚撇下,於是大家也就被動地相互走動著。除非某一方實在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客觀原因在該走親戚的時候沒有去成,那另一方要麼乾脆也不去走動了,要麼再最後去一次,如果第二年對方仍然沒有先來自己家走親戚的話,那麼這兩家的親戚關係也就真的中斷了,這樣俗稱“斷路”。

當然,人與人之間永遠割不斷的除了血緣關係,還有就是利益關係,即便是親情裡面也難免存在或多或少的利益在裡面。

所以,當利益在裡面的時候,即便這親戚關係一般,親情也不是那麼濃厚,也許親戚之間相處融洽,相互走動也非常頻繁,互換的禮物也特別珍貴,這一來二往的也許本來不怎麼親近的親戚卻愈發關係好了,你來我往的次數更多了,你幫我錢財,我幫你做事的交往漸漸多了起來,這樣感情自然升溫,親情也會變得越來越濃厚,即使血緣關係不深,相互之間也和親兄弟或者親姐妹一樣。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或許本來不是親戚,這一走動和往來的次數多了也就自然成為了親戚;

反過來說,即便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這距離遠了,走動少了,來往不密切了,或許親密程度竟然趕不上鄰居。

這就是所謂的親戚關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