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 教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社會是所好大學,人生處處皆學問;

學習永遠在路上,求優求美做真人。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教育的內涵就是教書和育人。這裡關於教育的定義十分簡單,但是,真正理解教育內涵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探討一下教育的真正內涵。

大家對教育的第一層含義,也就是教書,自然都心領神會,都知道就是教師教授學生文化知識和學問,第二個層面的含義就是教育學生成人成才。

很多人對第二個層面的含義理解不是很深刻,也不是很全面。是因為很多人過於側重教師對於文化課的學習,甚至只管文化學習,不太顧及學習文化以外的其它方面。

其實,教育青少年成人成才這個任務才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因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和方向,而學知識和學學問都是為了做人的成人成才而服務的,而做人的道理才是根本,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所以,教人做人勝過教人知識和學問。

反之,如果一個人不懂做人的基本道理,不會與人為善,甚至自己的言行背離了人性道德以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那麼這樣的人只能危害社會和人民,如果這樣的人知識很多,權高位重,那麼這樣的人給社會和國家造成的危害更大,造成的危險更大,甚至會走向人民的對立面,成為社會的敗類或者全人類的敵人。

教育的宗旨在於全面育人。教育青少年在思想、心理、身體、品質和學問等方面日積月累、逐步完善,進而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少年,成為發展全面和學有特長的高素質人才。

教育的方針就是教人求真、求美和求善,透過對學生優秀人品的培養和完善,讓學生誠實做人、學會審美並且學做與人為善,讓學生成為剛正不阿、助人為樂和不斷進取的優秀公民。

所以,文化傳承雖然顯性很強,但也只是人民教師工作的一部分,不是教育的主體,當然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作為學生也決不能把學習文化知識的任務當作自己學習的唯一任務,更不能因此忽略了做人、做事品質的塑造。如果這種偏執習慣發展下去,是會害人害己的,甚至會發展成人民的敵人或者敗類的,那樣對人類社會貽害無窮的。

社會是所綜合性的大學,人生處處都有永遠學習不完的學問。

人生苦短,學習漫長;萬物發展,學習永遠在路上。

一粥一食,當思來之不易;一行一動,當學如何更好。

作為學生,要勤於動腦多思考,勤於動手做學問,努力獲得知識和學問,然後利用學問正人品,透過努力做真人,與人為善做好事,求優求美做新人。

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和鼓勵。

“其身正,不令則行。”

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透過言傳身教引導各層次學生在學習和做人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進而不斷挖掘潛力,努力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也有個性的張揚和特長方面的發展。讓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能飛則飛,能跑則跑,能走則走,無論起點如何都進步,不論知識多少都不偏正道,這有這樣,也才能讓學生在不斷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夠保證人品的剛正不阿,讓學生成為發展全面加合格特長的全面人才。

教育是一扇窗,從這裡放眼可以看到無垠的世界。從這個窗子裡面你可以眺望大海,感覺到大海的空曠和力量;

教育是一個框,人的額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裝,做人做事的過程中都在體現每一個人的人品素養;

教育是一個海,各種好與不好的評判,各種是與非的爭執,和各種利於非的探討,都在裡面醞釀和發酵,人性在大海中積澱之後便華光流彩,人品在大海中修煉,便會讓正義之歌在海上悠揚。

社會是大學,人生皆學問;人生的小船不斷前行,學習的風帆一路隨行;人生因學習更美,人性因學習閃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