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匆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人生就是一路行,匆匆忙忙是特徵;

人生就是一長征,風風雨雨不斷衝。

生而為人,似乎總是忙忙碌碌,忙東忙西,雖然不知道在忙什麼,在為什麼而忙,但是卻一直忙個不停,而且有的時候也忙得不亦說乎。

所以,經常聽見不少人在抱怨:這一陣子真是忙壞了,真有點忙死了的感覺,這個人真的快要崩潰了。

對於身心來說,過於忙碌,特別是一直不停、不休的超負荷忙碌當然不是好事情,時間久了的話,身心會出毛病的,所以,對於這樣十分身心疲憊的人來說,是應當急需休整的。

“光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這句話當中的辯證哲理非常深刻,它告訴我們在幹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安排得當,勞逸結合,而不要顧此失彼,更不能因噎廢食,偏頗一方,否則要麼渾渾噩噩地只顧休息而不工作,導致一事無成的不良結果,要麼只顧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以致方向搞錯,導致全盤皆輸,或者當事人只顧拼命工作而不合理作息,最終因為身心疲憊、心力交瘁而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最後甚至出現十分嚴重的疾病,這樣,不要說工作沒做好,甚至小命都不保的悽慘結局。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所以,只有不聰明的人才只用大腦去戴帽子,聰明的人要運用聰明的大腦去思考,去發揮大腦的思考作用,去用科學的方法來劃分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段,這才有利於當事者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工作的效率。

從這個層面講,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做了之,而是在做事之前先動腦,做事過程中要動腦,做完事情後即便有了好結果,也還要對做事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回頭看,進行再思考,進行在好的基礎上的再最佳化,這才能夠有反思,有總結,對於未來才有借鑑作用,對於下一步更好的活動有促進作用,並且下一步的工作結果才起最佳化和推進作用。

所以,即便再忙,作為世界的主宰的人,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專長和人類的特色,那就是擅長思考和不斷思考的優勢。用理智戰勝本性,用科學應對盲目,用高效替換低能,用辯證替換固執,用合理代替任性,用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代替盲目用身體代價換來的暫時效應,用建立良好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代替用屁股決定思維的急功近利的短暫的虛假繁榮。

這樣說來,匆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透過思考,去理性地忙,既是人類用智慧手腳去改造世界的必有之路,也是人類用智慧大腦去造福人類和促進社會文明的必然過程。

人生就是一路行,匆匆忙忙是特徵。

生而為人,是集聰明智慧和高尚內心為一體的高階使者,生來就是來改造世界的,生來就是要造福人類的,生來就是透過手腳來奮鬥的,生來就是為這個世界帶來豐衣足食的物質裝置的,生來就是要這個社會創造繁榮昌盛的社會局面的,生來就是要為全世界的人們帶來安定團結的局面和幸福安康的福祉的。

而這些偉大工程宏偉事業都需要一代代人辛勤工作、大膽開拓的和代代相傳的,是需要一輩子有一輩子的能工巧匠去開山闢地,遇河架橋和愚公移山的。

即使再宏偉的藍圖也要有人辛辛苦苦去完成,再宏大的的目標也要由人一步一步去實現,再高的大廈也要由人一磚一瓦去新增,再巨大的畫卷也要由人一筆一畫去繪就。

所以,忙是人類的使命,也是生命的內容,更是生命活力四射的生命特徵。

你忙,越說明這個社會需要你,你很忙,越說明這個很需要你;當然,如果沒有工作需要你忙,那你一定要注意加強業務修養和提高思想覺悟了,必須儘快有事可做,儘快回到比較忙的正常狀態了。

“哀莫大於心死。”

只要一個人心不死,只要他的腦子還靈動,只要一個人身體還能行,忙就成了他學習和工作的主要內容;反過來,只要在忙於學習和工作,就促進了身體的健康,促進了大腦的健全,促進了心智的平安。

所以,忙對於身體好,促進腦子靈,促進心臟的健康功能,是對身體的呵護,是生命綠色通道的保證。

要想生命之樹常青,就要讓生命運動,尤其要讓投入到不斷求知學習和開展工作上,在學習和創造中讓生命享受用智慧創造成果的律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下雨天,農民的星期天。”

在泥濘中,在田地裡,不只一次看到農民叔叔們在風中,在雨裡跋涉勞作的身影,匆匆忙忙中大部分時候充滿著焦灼的目光,還透露著對未來豐收的渴望之情。

偉大的田間勞動者辛勤勞動的身姿是最為勤奮、最為執著、最為動人的身影,這些奮鬥在農田的可愛之人的眉宇間透露的是堅定和剛毅之情,他們步履蹣跚的腳步中孕育著明天的果實和希望,這些值得尊敬的人們行色匆匆的身影中,我們看到了孩子的希望,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未來。

你若駐足屹立,我們看到的是民族的脊樑,你挺直的胸膛在向世界宣告你翻江倒海的巨大力量;

你若躑躅前行,我們看到的是民族的希望,你高昂的頭顱在向世人宣告讓家人幸福的無限希望。

可惜,下雨的時間少之又少,可憐到幾乎沒有,所以,農民的星期天真像買彩票中獎一樣的極低比率。

於是,日日月月裡,星星月月亮下,烈日炎炎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農民叔叔們終日勤勤懇懇、忙忙碌碌辛勤勞作的身影,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偉大行動。

不只一次目睹過農民叔叔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在糧所前面的大街上排隊交公糧的場景。

上個世紀實行的是“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分到承包地,自己辛勤勞作,先是交夠國家的公糧,再交上集體需要的集體糧,最後剩下的最差的一部分糧食自己食用。

交公糧倒也是天經地義的,但是農民們的高度自覺程度、完全自願的虔誠態度,對收購公糧人員的友好態度,以及交公糧成功以後的笑容,都給人震撼的驚人形象。

沒有下雨天的時候,農民也就沒有星期天;沒有星期天的調整和休憩,便只有農民的不斷勞作和一直前行,這樣的行色匆匆何人能比?這樣的匆匆匆忙忙怎麼不讓人動容?

苦不苦,想想兩萬五;累不累,想想老百姓。

如此說來,我們這些朝九晚五休兩天的白領、銀領、灰領和藍領們又怎麼還能夠怨聲載道呢?還怎麼像祥林嫂一樣嘮嘮叨叨地說自己太辛苦,說自己太匆忙呢?

“春暖花開,面向大海。”

人人嚮往美好,人人嚮往安逸。如果當作一個夢想,也不是什麼不可以的,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這個願望實現了,讓一個人偶爾面向大海,遠眺前方,或許有奇思妙想閃現,也可能即席賦詩一首,但是如果長久面向大海發呆,思緒萬千也會變成愁容滿面。

因為匆匆前行以後小憩,才是因為匆忙才得到的高貴獎賞,因為匆忙和閒暇對比才有了小憩時的身體的無限舒服和大腦的無限靈光。

所以,沒有匆匆忙忙的遠行,就不會有鋪滿鮮花和綠草的海那邊;沒有匆匆忙忙的勞作,也就沒有停下腳步小憩時的身心的萬般舒適;沒有匆匆忙忙時流下汗水晶瑩之光,也就沒有成功果實的萬里飄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