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零) 打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工程建設順利中,工人幹勁大又猛;

小工數量不夠用,文學帶人去打工。

人與人的相似性是天生的,天然的,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這種心與心的碰撞,通常會撞出人世間最美麗的火花,它流光溢彩,它通體透明,它洋溢著光明與富貴,它給人力量,催人奮進,它把兩顆心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然後用這個神器去攻難克艱,而且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當然,其實這個世界上的人是有類別的,是以不同群體的形式而生存的。

這個群體居住的方式其實也是特別的好。因為相似而群居,因為群居而幸福。

“人有千面,物有特點”。

世界因不同而可愛;人因為個性受青睞。所以,性格的迥異、面貌的差異、職業的不同、愛好的差別無不為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添磚加瓦,增色添彩。

因為人群有了不同,所以彼此就有了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彼此取長補短,互相學習,耳濡目染,相得益彰,共同獲得成長的機會,促進了知識和才幹的增強,獲得了改造世界、謀求最優質生活的本領和資本,從而提高了生活和生命的幸福指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俗話說,五個手指頭長度都不一樣。因此,有了不同個性的人,自然就有不同特點的群體。

“世界因不同才可愛”。

人與人的不同,群體與群體之間有差異。不僅不是壞事情,而且給每一個動腦、愛學習的人一個又一個絕美罕見的取經和學習的機會,甚至讓非常謙虛、低調並且持之以恆地從眾人那裡獲得經驗和學問的人成為聖達賢人的機會。

情況就擺在那裡,知識就在那裡,經驗也存在人家頭腦裡。用與不用,學與不學,那就取決於每一個人個體了。

作為個體,有沒有一個愛學習的濃厚的家庭氛圍很關鍵,家庭追名逐利,家庭烏煙瘴氣,還指望孩子“出汙泥而不染”,那豈不是讓人笑掉牙的不用編纂的真實笑話?

那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生來會打洞”的典型範例。

作為一個人,有沒有勤勞、忠誠、認真的生活的好習慣當然也很重要。

“生活的態度決定學習的態度”。

生活和學習的目的性不同,但是,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態度是相通的。

雖然生活的本質主要是為了自己,但是,如果自己的生活中真的只有自己,真的只考慮自己,從不考慮別人,那這個人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有搞明白。因為,作為群體中的個體,和別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缺少任何一條經線或者緯線,那他自己生活的網路隨時可以渙散,那他生活的質量就會不堪一擊、一塌糊塗。

當然,學習就更重要了。學習這種形式給人的好處就更多了。之於自己,讓個人生活得更有品味和檔次;之於別人,自己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和資本。

其實,學習是一種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以“四兩撥千斤”,“用一個支點就能撬動地球”的稀有卻強大的形式。

所以,張文學作為一個愛學習的人,就抓住了“天時地利人和”天賜良機。

張文學覺得,建築小工們的夢想,建築工人認真學習的態度,建築工人的敬業態度、為人厚道的特點,以及他們身上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待人處事的態度,還有骨子裡的那種“給點笑容就燦爛”的自我容易滿足的心態,都是讓人心有所動的,都是讓人一輩子都學不完的。

心有所動,人便趨之。

於是,張文學突然渴望暫時加入到建築工地小工的隊伍中去。

至於原因嘛,一是張文學還是有點擔心建築質量的問題。與其轉來轉去,還不如深入其中。從而也避免了好多尷尬,顯得對建築公司和勤勞的工人們比較信任一些。

第二個原因嘛,自己添磚加瓦出點力,多少也能緩解一下建築小工的壓力,從而提高技術工人的施工效率,也能加快工程的進度。

至於另外一個原因,張文學也希望自己有點另一種不同生活的體驗。

如果再有一個自私點的原因,那就是張文學也希望透過一定強度的勞動,讓自己多消耗點體力,多出點汗,把自己這個好身體保持好,即便不希望長壽百歲的話,也能夠有足夠強的體力,把自己的教學管理和教師育人工作做好。

於是,第二天張文學就穿上了自己的休閒便裝,又找出爸爸以前戴過的一頂舊安全帽,拿上一把鐵鍁,然後就上了工地。

當張文學向建築隊邢隊長說明來意的時候,邢隊長和身邊幾個領導都突然大笑起來。

“我的好領導,你的心意我們知道,我們也相信你有體力,能幹得了活。”

張文學一聽這話,很是高興,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但是,建築工人這活,大工乾淨點,但是不是誰都可以幹的了的。小工都可以幹,但是小工這個活不僅很累,最主要是很髒。你玩粉筆的,幹不動磚瓦、石頭和水泥。”

張文學一聽邢隊長這話,禁不住有點緊張起來,於是說:

“隊長,我有體力,能吃苦,不怕髒!”

邢隊長一聽張文學校長挺堅決的,於是對著副隊長說:

“你看,張文學校長挺堅決的,那就權當讓張校長體驗一下生活吧,安排點乾淨的小活幹。”

“好呀,歡迎校長工人!”

接著,張文學就開始了打工的行動。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真正投入在建築活動中,張文學也沒有聽從副隊長的指令,他幹完邢隊長安排的小活以後,總是啥都幹,不管需要的體力大與小,只要那兒缺人,就往哪兒跑。

無論和水泥,還是送泥漿,還是運磚瓦,反正在任何需要人手搭把忙的時候,張文學總是及時出現在那裡。

建築工人很感動,也很感激,當然也很佩服這個玩轉粉筆又會玩鐵鍬的人物。

一個上午下來,張文學確實也體驗了累,但的確更有讓人不願意承受的髒。

作為建築工人,即使幹活的時候再注意儀表,那也避免不了灰飛水濺,避免不了滿臉的灰塵和滿身的泥漿和水漬,所以,幹了一天的活下來,真是弄得“人像人,鬼不像鬼”的。

以致於晚上回家的時候,張文學的爸媽一下子沒有認出這個因為一天的勞累連走路有氣無力的張文學,也沒有想到這個穿著髒兮兮短袖以及充滿水漬和泥漿長褲,還戴著安全帽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兒子張文學。

等到張文學喊爸媽的時候,張文學的爸媽這才從詫異中醒了過來,於是,抓緊讓張文學洗臉、換衣服,然後立即給張文學端上了可口的晚餐。

張文學不虧年輕,大快朵頤以後,身體很快恢復精力,於是把自己當小工的精力告訴了爸媽。

爸爸心疼地說:

“你們玩粉筆的幹體力活不行的。這種小工活,要慢悠悠做,不能耍急性子。否則,身體吃不消的,也堅持不了長時間幹活。”

“活怕千天”。

張文學覺得爸爸的話有道理。

第二天,學校的張主任和田老師聽說張校長當小工這事情,也自願來給工地當小工幹活了。

於是,因為小工的增加,工程進度自然就加快了。

三個老師當小工的事情傳到建築公司經理的耳朵裡,公司經理當場決定,免費贈送小河小學一百根水泥團,作為小河小學房屋用團。

這個訊息不啻是“久旱逢甘霖”的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因為張文學正在愁怎麼把這些溼漉漉的楊樹樹杆弄幹,因為他已經聽說溼的木材當屋團,屋頂不就會出現下陷情形的。

這下好了。

張文學想,自己和老師們也不過是打工的。也並不是為了屋團而來的呀。

事實是,張文學用真心換得真情。然而,“黃金有價情無價”,所以張文學就有了意外的驚人收穫。

所以,上帝會獎勵一切真情付出的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