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匠工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我們遠航,會發生什麼?”

“回陛下,可能會迷失方向、會觸礁、會判斷失誤鑽進風暴……風險很大!”

“明白了……”

司馬炎秘密召來荀勖,對著荀勖講了一陣,荀勖就帶著一封密詔離開了……

過了一段時日,荀勖成了西域長史,進駐樓蘭,這一回並不是象徵性地去,而是秘密帶著隴右一代的戰卒和民夫近十萬人去的,精銳戰卒就有七萬!

這一次調兵,進行的很是隱秘,大軍連夜出關,而且行動迅速,隴右地方很快又補充了兵力,根本沒有大的變動,所以沒有驚動很多人!

一時間西域大震,以為又要征戰,沒想到荀勖帶兵進駐樓蘭之後,只是要求西域各小國定期奉獻一些軍糧,並無要開戰的意思。

相反,荀勖十分忙碌,頻繁和一些西域商賈密談,並且開始墾田練兵,也帶來了厲害的大殺器,蒸汽動力連發鋼弩,這玩意在西域百姓眼皮子底下演練了一段日子,嚇得西域原本有些蠢蠢欲動的小國,想要聯合起來搞事情的,卻悄悄偃旗息鼓了……凡人在這玩意面前,簡直就是紙糊的人,還是乖乖的奉獻軍糧,伺候好這些大爺們,要不然這法寶祭出,滅他們這些萬人小國,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好在荀勖似乎對他們的小國一點都不感興趣,在孔雀河一帶墾田練兵、秘密謀劃,也不過問西域的任何事情!

這樣一來,于闐、焉耆、疏勒等國國王就放心了,只要這三大國不動心思,其餘小國更是不敢對這十萬人大聲喘氣……

司馬炎在朝堂上對西域也是關心起來,派出了商隊,名義上經商,事實上向西域輸送物資……

對於司馬炎的這個小動作,劉諶倒是沒有察覺,畢竟劉諶在晉國的佈局,隴右和西域力量相對薄弱許多。現在收到的訊息就是司馬炎很急躁,整日裡披頭散髮的,看上去有點瘋瘋癲癲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諶問霍濟道:“在抵抗胡人方面,司馬炎積極嗎?”

“這倒還好!胡人雖然四處縱掠,司馬炎的蒸汽動力連發鋼弩追不上,但是主要隘口上,司馬炎的將領胡奮、衛、杜預等,都守得很好,胡人不能大舉南下,就算是四處縱掠,現在隨著邊地百姓的內遷,他們也多是空手而歸……”

“胡人不亂晉,那就最好!”劉諶的關注點,始終在這一點上,對司馬炎的興趣,一點都不大。

劉諶次子劉元亨滿月酒,只請了關彝、皇甫謐和成都各大營造廠的一些大匠(都是劉諶帶出來的)前來,地方官劉諶不請,他們是不敢來的,因為他們資格不夠。

大匠們對劉諶的恩遇,一開始的受寵若驚,到現在終於慢慢習慣了……匠人原來都是社會上下九流的人,但現在匠人受到了劉諶的極度推崇,從實用主義的角度看,要不是這些人,大漢早已亡了……因為他們跟著劉諶冶煉出好鋼材、製造出寶刀寶甲到後來的蒸汽機、蒸汽動力連發鋼弩等等,也正是這些人造出了譬如翡翠加工品、玻璃、水泥、鐵器、棉布、新式傢俱、香皂、鏡子、酒、茶、糖、香料等等物資,換取了天下的糧食、藥材、鐵礦石、石炭等等,完全穩住了大漢,並且為大漢鐵軍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所以,劉諶見人就說工匠的作用,不遺餘力替他們宣傳,讓他們的身份逐漸提高到優秀大匠直接可以為官並且獲得爵位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匠人們對劉諶,心裡的敬仰猶如敬仰祖師爺……

劉諶其實很喜歡和這群大漢的聰明人呆在一起,和他們討論一個個簡單的理化原理如何慢慢轉變為實用的物品或者工具,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劉諶在酒宴上宣佈,大漢書院以後培養方向上,有工科,專門培養優秀工匠,邀請這些經驗豐富、手藝爐火純青的大匠,前往大漢書院講課……

這一下說得眾人都矇住了!

曾在攀枝花鐵廠鍊鋼,發誓要為大漢煉出最好的鋼鐵的劉國鋼,後來去了廣州的造船廠,負責為造船試驗最好的鋼材,現在又被調往成都,專門試製鐵軌和列車(這是一個純粹的實驗室)。

大忙人劉國鋼現在已經是大漢的伯爵,也是總裝備部的將軍,祖墳上都在冒煙。

劉國鋼一人帶出了上幾十個徒弟,這幾十個徒弟,個個都是技術精湛的棟樑,現在他們也都帶著徒弟,在各處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們這一群人經過鑽研,經過千萬次的試驗,現在完全形成了一套鍊鋼和製造鋼製品的規範操作體系,一切都已經按照劉諶所說,沿著標準化的方向前進,進展迅猛……

劉國鋼幹了一杯酒,站起來,道:“大王,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您把微臣從一個一文不名的鐵匠,培養提攜成了大漢的伯爵、大漢軍總裝備部的將軍,微臣願意您交給微臣的和自己摸索出來的鍊鋼、制鋼技術毫無保留講給大漢書院的學生,培養大漢的鋼鐵人才,為大漢添磚加瓦!”

眾人也都明白了劉諶的用意,一起舉杯,為大漢書院工科飲勝!

“要不要把微臣的醫科也併入到大漢書院?”皇甫謐笑問道。

“還有大漢軍校,也可併入……”關彝在一旁也跟著道!

“醫科和軍事院校,十分特殊,醫科需要培養的人才,可以儘量多,秘密毫不保留,向全天下招生,應著上蒼有好生之德的道理,不管是我們的友人還是敵人,在生老病死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要不遺餘力把最好的醫學推向全天下……至於軍校,恰恰是最需要保密的,我們要時刻保持軍事的先進,才能自保……”

劉諶講了一堆大道理,最終敲定了一些可以去書院講學的大匠,等到酒席散去,就和孫蝶商量著南下去接譙周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