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家族企業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八四章家族企業化

一時半會沒有想到好的說辭,楊天保便返回自己居住的小院,他走到書房翻閱這幾日來各地傳來的邸抄,這已經是他養成的習慣。

透過邸抄瞭解朝廷動向,推測朝廷風向。作為官員,這種名利場中,沒有敏銳的嗅覺,註定會死的非常難看。

有一件邸抄楊天保有些動搖,貞觀六年,上與魏國公(房玄齡)問對,魏公言,山東士族尚婚婭,江左士族尚人物,關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貴戚!

事實上,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他們本來就“恥與諸姓為婚”(《太平廣記》卷一八四《七姓》),再加上鄙棄皇室鮮卑胡化的文化傳統、家法門風,所以不願與皇室聯姻,既不願意嫁女於皇室(參見《太平廣記》卷一八四《盧氏雜說.莊恪太子妃》條),也不願娶公主為妻。

此外唐朝公主豪侈、驕縱者有之,專橫、淫蕩者有之,妒悍、殘暴者勝多,公主不修婦禮的情況不僅存在,而且並不少見。公主不修婦禮,甚至專橫、淫蕩、殘暴,使士族之家望而生畏,也是士族之家不願與皇室結親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其實已經碰觸到了李世民的痛腳,李世民曾想為太子李承乾求婚清河崔氏,清河崔氏以無適齡女婚配為由,拒絕了李世民。隨後,李世民這才向太原王氏求婚,然而,李唐皇室三代之內,鮮卑血統越來越盛,特別是到了李承乾這一代,鮮卑血統超過四分之三,眾世族門閥紛紛驚拒,最終在歷史上,李世民擇蘇氏女為太子妃。

然而,蘇氏雖然在隋朝時期顯赫,然而自蘇威之後,又開始沿落,從此再無復起的可能,這成了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李世民與房玄齡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李世民開始爆發了,他提出了“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的建議,接著就下令吏部尚書高士廉、御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負責修訂,以便“刊正姓氏”,撰為《氏族志》一書,打破了以往純以郡姓作為門第等差的傳統。

楊天保恍然大悟,這就掀起了李唐皇室與世族門閥長達三十年的戰爭,修《氏族志》,表面上是繼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譜學傳統,實際並不如此。

在魏晉南北朝時,譜籍是選官的根據,劃分門第是看歷代做官的情況而定,列為門閥的,都是累世冠冕之家。

李世民想透過扶植庶族地主、壓抑門閥士族,加強皇權、鞏固統治的目的,然而,武則天的上位,說穿了就是門閥與皇族政權的直接衝突體現,武則天戰勝了門閥,大唐卻輸了天下。

想到這裡,楊天保頓時感覺有了可以說服楊恭仁的理由。

……

楊恭仁有點傷心,當然主要是年齡大了,心沒有以前狠了,一個家族的族長,就像一個王國的國王,沒有霹靂手段,怎麼可能把一個龐大的家族凝聚起來?

如果從前像楊天保這樣明目張膽的想要脫離楊氏自立,他一定會暴斃而亡,這就像中國歷來對於分裂勢力一樣充恨,堅決打擊毫不手軟。

然而,現在楊恭仁卻沒有動手,而是希望楊天保自己可以回心轉意,只是一些錢,別看楊天保可以賺錢,不過這些錢,並不是楊恭仁所看重的。

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這個口子不能開,一旦開了,人心就散了,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楊天保的問題,看似是他一個人的問題,然而卻是楊氏乃至整個天下所有門閥必須面對的問題。

河東薛氏一直風光無限,然而南祖房如果不是出了一個薛仁貴,恐怕歷史上他們就消失了,因為分裂了。

這樣的結果就是薛仁貴半生顛沛流離,連親生妹子都要送人,養不起。

當然,楊恭仁並不知道薛仁貴的例子,但是他卻知道這個口子不能開,楊天保能保留下自己產業,不交與家族公產,那麼其他人同樣也要分割自己的產業,弘農楊氏就會四分五裂,所有財力、人力、影響力的優勢蕩然無存。

楊恭仁長長嘆了口氣:“怎麼就這麼不讓人省心呢?”

就在這時,楊天保走進楊恭仁的書房。

楊天保恭恭敬敬斂袂施禮道:“阿爹,我想跟你聊聊……”

“你改主意了?”楊恭仁看著楊天保過來,心中一喜,表面不動聲色的說道:“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不正其心,何以抗社稷之重?”

楊天保掏出邸抄,放在楊恭仁面前道:“阿爹,你看看這個……”

楊恭仁不以為然的笑道:“想法很好,世族門閥的門第,乃天下人公認,怎麼會以一紙而改變?”

楊天保想了想道:“阿爹,我的意思是,朝廷的風向變了,今上要打壓門閥,我楊氏也會在被打壓之裂。”

楊恭仁皺起眉頭,搖搖頭道:“肯定不會,我們楊氏手中沒有兵權,威脅不了皇權,不在打壓之裂!”

“但,楊氏門生故吏遍佈關中,阿爹一句話,比聖旨還好使,這是原罪!”楊天保道:“我們楊氏雖然與李氏聯姻,手足尚可以相殘,更何況姻親?”

楊恭仁搖搖頭道:“你想分家,有沒有想過後果?”

楊天保點點頭道:“當然,想過,但是,我認為,我們楊氏這種做法並不利於楊氏的發展壯大!”

“哦!”

楊恭仁一臉冷意的望著楊天保說道:“你想以利誘之嗎?”

“未嘗不可!”

“哈哈……以利誘之,就像突厥人的狼性制度,其實就是利益至上,阿史那土門,當年分封阿史那家族的子弟,分封各部,迅速發展壯大。如果突厥蒸蒸日上,所有的積弊都會隱藏起來,可是一旦遇到外部或其他困難,就會集中爆發出來。於是,五汗之爭,突厥一分為二,東西突厥雙方打了將近三十年,在貞觀四年,頡利戰敗,各部紛紛投降,利益至上,只會養成一群白眼狼!”

在這一瞬間,楊天保恍然大悟。

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古這種推行狼性文化的國家和部落,他們都像曇花一現,剎那間美麗,瞬間凋零。

在後世,狼圖騰也好,狼文化也罷,有很大的市場,不少企業就是推行這種企業文化,正如楊恭仁所說,一旦遇到外部或其他困難,就會集中爆發出來。核心技術的想把技術賣個好價錢,掌握客戶資源的也想帶著客戶離開,最終這種狼性文化,只會養成一群白眼狼。

楊恭仁白了一眼楊天保道:“你不捨得雲州的產業,我理解,但是不接受,你看看你管理之下,雲州產業才賺了多少錢?如果讓楊氏的管事過去接管,贏利至少會翻倍。”

楊氏的財力巨大,消耗也大,特別是楊氏的藏書,又到了該編撰的時候了,一套雕版就需要數貫,一套成書就高達數百貫。

在楊恭仁的勸說下,楊天保有些遲疑的道:“阿爹,我交出來如何,不交出來如何?”

“交出來,楊氏還是楊氏,你不交出來!明天開始,各房都會要求分家,到時候,楊氏還是楊氏嗎?”

楊天保想起現在的楊氏產業,就像後世的國營企業,大家都在吃大鍋飯,反正混吃等死,只要是楊氏子弟,總有飯吃。可是楊氏到底還是沒落了。

在楊貴妃和楊國忠之後,楊氏算是徹底沒落,再也沒有復起。

楊氏的治家辦法有問題。

想到這裡,楊天保道:“阿爹,咱們對於各房產業統一收回的辦法,未免太簡單粗暴了,這樣以來,就打消了各房創業的積極性,不利於楊氏的發展!”

楊恭仁冷笑起來道:“你有什麼想法?”

“我們應該家族企業化!”楊天保想到後世的現代企業制度,現在的弘農楊氏就是一個龐大的綜合企業集團,產業臃腫,積弊重重,如果不改變,未來更加難以改變。

楊恭仁是楊雄的嫡長子,而且還當過宰相、大將軍無論朝野還是家族內部,沒有敢挑釁他的絕對權威,作為改革楊氏的掌門人,最為合適。

想到這裡,楊天保興奮的說道:“古人雲窮則變,變則通,楊氏需要變革,就像雲州的產業,我確實是使用了楊氏的本金,然而,現在的產業規模,與我本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家族一句話就要收回,我肯定不舒服,其他人恐怕也一樣。”

楊恭仁倒沒有反駁楊天保的意見,他的心情緩和一些道:“然後呢?”

“然後,我們可以把楊氏產業進行股份化,每一任家族就是董事長,家族成員都是股東,家族子弟在成年以後,都可以獲得一筆創業基金,這個錢多少由董事會決定,每一個子弟創出的產業,家族佔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其創辦人應該持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這樣以來,創辦人的股份可以按照他的意願,傳承子孫,家族享受子公司帶來的利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tx程志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