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都是貼心人(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是呀。”蕭瓊枝點頭。

“那等我過幾天閒下來時,把我家摘的那些曬乾的山栗子,都先剝了殼,再送過來給你用吧!”圓臉大嬸馬上做出決定。

蕭瓊枝笑著搖搖頭,說:“大嬸,山栗子剝了殼,就儲存不了太久了,你先別忙著剝殼。等我以後需要向大家收購時,再說吧。”

“小主子,這個事,我們所有人,上回也跟族和商量好了,我們摘回家的山栗子,以後都送給你,不用你花錢收購。”

“你要是覺得不好意思,那就在用山栗子做成吃的,賺到錢後,多送幾個族裡的孩子,上縣學就成。”高個子大嬸這時也走了過來,笑著說。

蕭瓊枝受到啟發,想了想,說:“嬸子,大家的心意,我都明白,不過,並不是你們所有人的孩子,都可以上縣學,讓你們大家,以後都來幫我一起供養上縣學的孩子,對你們,不公平。”

“要不這樣吧,等到時候,所有有孩子上縣學的家庭,山栗子就不另花錢收,至於沒有上縣學的家庭,還是按規矩來,花錢收。”

“不,小主子,你就不要推辭了。你不知道,所有村裡的孩子,只要會讀書,一定得集全村族人之力供養才行,這是我們村裡早就有的族規。”高個子大嬸立刻收住笑,一本正經地說。

其他幾位大嬸,也都紛紛點頭,表示對高個子大嬸說法的肯定。

蕭瓊枝懷疑這個理由,估計也是她們事先商量好的,準備質疑。

周大勇卻突然看向她,說:“枝兒,這位大嫂說的話,是真的。我當年上鄉學、縣學,族長都曾經找我哥,說起可以按族規,由村裡族人一起出錢供我讀書的事。”

“是我哥堅持稱能供得起我讀書,等供不起時,再麻煩族人,族長才沒說什麼了。”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蕭瓊枝點點頭,沒再質疑高個子大嬸她們。

不過,她也沒有打算,真的就免費收大家的山栗子,因為,她並不覺得,村裡的族人們,都有義務供養村裡的孩子上學。

下午,蕭瓊枝一吃完中午,就著手準備做山栗子豆腐的事。

她去廚房裡,看了下劉五秀、周大勇他們第一天剝殼浸泡的兩大桶山栗子。

它們已經都由原本的山藥蛋大,給泡得脹大了兩倍,捏在手裡,質地也不再堅硬,只要用力,就能捏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很吻合她記憶中那個世界裡,外婆家親戚說到的、做山栗子豆腐的第一步要求。

她興沖沖地拿了一顆,放嘴裡嚼。

還好,只有一點微澀,主要是帶著山栗子自身特有的香味。

這很吻合她記憶中那個世界裡,外婆家親戚說到的、做山栗子豆腐的第二步要求。

她放心了,去正屋,找來上迴帶劉五秀、周大勇去藥房買藥時,順便買回的紫蔻、丁香、乾薑、薄荷等香料,各抓了幾把,用帕子包了,交給周大勇。

然後,先讓他用家裡的石磨,給磨碎,再仍然用帕子包了,紮緊帕子口,放一邊備用。

緊接著,她把楚芸娘叫到跟前,指著那兩大桶山栗子,對楚芸娘說:“娘,這些山栗子都已經泡好,麻煩你像用黃豆做豆腐那樣,先把它們磨成糜漿,再兌水,用紗布來回淌,瀝去殘渣,最後,下鍋煮成豆漿、倒出來,用紗布瀝去多餘的豆漿水,就行。”

說到這裡,她看向周大勇,說:“二叔,要磨的山栗子很多,非常費力氣,後面的瀝殘渣、與瀝豆漿水,也很費力氣,我娘一個人,肯定做不來,麻煩你幫她一把吧。”

“行,這廚房裡的話,我其它不行,費力氣的事,我在行,以後,你只管喊我幫忙。”周大勇很爽快地答應了。

楚芸娘卻有些顧慮,低聲對蕭瓊枝說:“枝兒,五秀以前給我打過下手,有經驗,能跟我一起把事做好,你二叔,平時行事,不是太細緻。”

“而這磨山栗子、瀝殘渣、與瀝豆漿水,都是細緻活,我怕他做不大精細,不能跟我一起把事做好,到出豆腐,會有結塊什麼的。”

“不會的,娘,你忘了,還有我呢,我會在一邊,盯著二叔的。”蕭瓊枝早有準備。

其實,她以前看過劉五秀幫楚芸娘在做豆腐時,打下手,很清楚劉五秀能做好。

只是,周大勇之前說劉五秀昨天半夜,吐了很多、很多血,這充分說明,劉五秀身上的內傷,特別的深。

儘管喝太歲肉湯的效果,確實很神奇,令她恢復了記憶,令周大勇沒有了打鼾的老毛病,但這些相對於劉五秀受的傷來說,並不算是事。

畢竟這些都不會明顯影響壽命,而劉五秀身上的傷勢,可是能很快就要了劉五秀的命。

在劉五秀順利渡過鄭邦之前說到的、服下他那顆保命丸,能活的七天之前,她都不敢讓她幹費勁的力氣活。

這次,也就只能用在這些事上,完全是門外漢周大勇了。

“那就好。”楚芸娘目光一亮,沒有再說什麼。

不過,她的顧慮,確實也是很有道理的。

周大勇不缺力氣,但不細心,對於不熟悉的工具,掌握起來,非常費勁,老出狀況。

磨山栗子糜漿時,倒還好,沒出什麼問題。

用紗布瀝山栗子糜漿的殘渣時,他總是淌不好,搞得老把殘渣掉進漿裡。

蕭瓊枝提醒多次以後,看他依然好不了多少,終於對他放棄治療,不得不去找鄭邦來幫忙。

鄭邦正在削箭。

他雖然也在這些事上,完全是門外漢,卻對自己的動手能力,很有信心,爽快地答應了。

到廚房後,他大致問了下蕭瓊枝,要怎麼用紗布瀝山栗子糜漿的殘渣,又看了眼旁邊的楚芸娘,是怎麼操作的,很快就學會,一上手,感覺就跟老手似的,把活兒幹得簡直比楚芸娘還好。

惹得周大勇在一邊瞪直了眼睛,連連誇:“鄭大哥,你這也實在是太厲害了,小弟拜伏!”

“是你動手能力太差,不是我厲害。”鄭邦淡淡掃他一眼,很不給面子地說。

周大勇不由俊臉一紅,默默地仍然回到院子裡,剝山栗子殼去了。

惹得蕭瓊枝看了一眼他的背影,笑著轉頭對鄭邦說:“二叔這幾天也開始轉性子了,舅舅你說話這麼不給他留面子,他居然也沒有跟你爭執呢。”

“真正的聰明人,經歷的事越多,成長得越快,枝兒,這很正常。”鄭邦仍然顯得很淡定。

但他這句話,其實是從側面,肯定周大勇是個聰明人。

蕭瓊枝打心裡替周大勇感到高興。

因為,鄭邦極少夸人,夸人聰明,她的印象裡,除了誇過她,就是這次誇周大勇了。

也許,是在心裡認下了周大勇這個二叔的緣故吧,她心裡頗有幾分與有榮焉之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