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第 317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隆基原本對趙恆遭遇的優厚待遇非常不滿, 想給他們出點主意好好收拾這小子,又要顧忌自己仁君的顏面。好不容易求著鎮長答應,絕不外洩他當時的遭遇,不能自己說什麼‘你們對他太溫柔了, 你們不知道我當年被我祖宗揍成什麼樣子’。趙匡胤和趙光義比他們看起來的樣子更聰明,稍微說點什麼都會被他們琢磨透, 這不好。趙恆這幸運的小子, 沒有差一點成為亡國之君,讓想揍他也找不到足夠的理由。

就只能硬揍!爹打兒子還要理由嗎?有王法沒有。但是虐待就不行了, 虐待繼任的君王, 非得是亡國那麼大的罪過, 才能名正言順的往死裡虐待。

嘿你說這多有意思啊,皇帝想打人還得找藉口, 不名正言順不能動手。現在就得等著劉娥那個敢穿袞服(龍袍)的女人篡位了。

劉欣對他們感慨了一番:“這故事有些眼熟。前些年有個叫武曌的小姑娘你們認識嗎?”

趙光義:“休出此不詳之言。”他現在揍不到劉娥, 只能揍兒子過過乾癮。況且……自古以來沒有公公揍兒媳婦的。他始終很注意個人形象,昏君什麼都能幹, 明君(自認為)就得有節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欣一攤手:“就好像我不說就沒這事似得。誰說過李隆基會成昏君?”

李隆基從後腰腰帶裡掏出彈弓,從兜裡套了半天, 沒有小石頭,只有一顆超硬的糖。“來給你點甜頭。”

劉欣大叫一聲:“失策!!!”光看著別人手裡沒有弓箭就敢靠近, 萬萬沒想到, 他居然用彈弓。

抱頭鼠竄也來不及了,還是中了一顆糖。

呂雉遠遠的看著這邊,她是真佩服劉欣, 就這份什麼都不為就以氣人為樂,並且百折不撓永不言棄的精神——這心態拿去幹什麼都能幹的很好啊,但他不。這大概就是很多人雖然聰明卻一事無成的原因吧。太懶散了!!

她和別人一樣,都在等劉娥稱帝,只是心情更複雜一點。她看到太后稱帝就很羨慕,畢竟生前出於種種考慮,沒敢想這件事。自己想都不敢想,人家敢做,還能成功,結束後還能繼續做恩愛夫妻,這就是人生贏家啊。這劉娥與別人更不想同,呂雉特意調查過,她本人雖然是六親不著的孤女,但她祖父是劉延慶,五代十國後晉、後漢時任右驍衛大將軍,也號稱是漢朝後人。

劉娥要是稱帝了,不知道劉邦會不會得意起來。

漢朝的歷史地位高的令人震驚。呂雉是一路看過來的,她不覺得兩漢有什麼特別令人崇拜的地方,好皇帝雖然多,那也就是那不足十個人,怎麼就到現在為止,被推崇的除了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就是貞觀之治呢?

一個朝代的歷史地位,連該朝代的人自己都想不到。劉秀本來也覺得漢朝衰弱且命途多舛,糊塗皇帝和當權的太后一堆,好的沒有幾個,結果已經被後代吹上天。

不知道是出於厚古薄今的心思,還是和後面的亂世相比,漢朝已經相當不錯了。

……

很多好事之徒都等著劉娥篡位,可是等了很久。

等到去遼國一行人回來時,劉太后依然沒有篡位。他/她們特意去看寇準和蕭綽當面對話,看著倆雖然素味平生卻鬥智鬥勇,決定兩國命運、每一個決策都重若萬鈞的人終於見了面,相談甚歡,眾人無不感慨良多。對面這邊太后優秀,宋朝的成仙實在優秀。

述律平和她的丈夫,蕭綽和她的丈夫關係都很好,武曌和蕭太后深入淺出的談了談貿易逆差的問題,聊到最後也沒什麼結果。又去見了婦好和商王後們,婦好越發的悍勇健壯,確很快樂。

很多人惆悵的很:“能披堅執銳,親臨戰陣,真的很快樂。”

武曌:我真的理解不了啊。

……

就在劉娥第一次穿袞袍的天聖二年,皇帝才十五歲,距離親政還很遙遠。

這一年科考時,有一個柳永的舉子,已經是第四次考試。

劉娥臨朝稱制初期為了避免黨政,用了一招巧計,對大臣們哭道:國家多難,全賴諸位重臣同心輔佐,如今皇親皆獲推恩,重臣的親眷卻少受恩澤,卿等把親人的名字呈遞上來,便於查詢。

眾臣大喜,把親戚的名字都寫出來送給太后。劉娥叫人繪製成關係圖,貼在寢殿牆上,再有奏請升遷時,就對著這個圖,提拔歸提拔,但絕不能某一方的勢力過重。要的就是個平衡。

對於這個柳永,雖然不在圖示之內,但也略有一點印象。反對她掌權的人主要以寇準和李迪為首,這二人紛紛落敗。柳永的父親柳宜任雷州令的時候與李迪交好,李迪此人富有才華,為人剛正不阿,就以劉娥的觀點來看,這人除了要與她為敵之外,沒有什麼別的弊病。但柳永此人卻很仰慕李迪,寫過一些略表憤慨的詩。

太后選拔舉子,選拔的目標必然是能為自己效力的,寇準、李迪兩派及相關人士選拔上來,豈不是要為皇帝逼著自己還政?

柳永唯有嘆息,他已經四十歲了,雖然處處歌柳詞,收入也不菲,但他是讀書人,他想要做的是為官做宰,施展抱負。

(柳永直接取代了李煜長達六十多年的歌壇統治地位,在當時的地位=黃霑+林夕+顧嘉輝+方文山。)

沈括現在還只是個仰觀星星俯察毛毛蟲的寶寶。

劉娥則忙於交子事務。交子脫胎於之前唐朝的飛錢,但飛錢屬於匯票,交子則作為紙幣出現。

宋朝缺銅,原因不只是郭榮再三強調的——融佛像啊!融銅佛菩薩羅漢天王力士就夠了!還有別的原因。金銀銅鐵都可以作為硬通貨,價值等於重量,在缺銅的情況下,宋朝製造了很多鐵錢。

自從西漢到宋朝,都有鐵錢,反正夠重就行。但宋朝卻是發行鐵錢數量最多的國家。

(《兩宋鐵錢》:共計1861個品種)

百姓苦於鐵錢沉重,每天出門扛兩貫錢就是負重越野,小吏們每日擼鐵錢也十分艱難。

劉娥退出交子之後,迅速普及開來。畢竟揣十幾張紙比扛著十幾貫錢容易多,一貫就是一千文,就按照中藥店通用的一錢重(五克)來算,得用扁擔和前後籮筐來挑著。換成交子之後輕便太多了,商人們感激涕零。

地府也在思考思考要不要印製一些交子,又好像沒什麼必要。

為真宗永定陵守陵的先帝后妃李順容病逝。

趙禎做完今日功課,愉快的叫了宮人來唱歌。他也愛聽歌,尤其喜歡柳永詞,每天寫完作業都要聽一會。

劉娥本打算以宮人之力埋了就完事。但呂夷簡勸她為親人著想。

於是封為宸妃,以皇后禮服下葬。

武曌氣哼哼:“我都沒封宸妃。”

李妙兒戳戳她的肩膀:“這有什麼可氣的。”

武曌拎著她扔出去,繼續和丈夫撒嬌。忙於別的事,將近一個月沒見面,見了面必須鞏固一下感情:“她處處抄襲我。”

李治大笑:“禮法也能算是抄襲嗎?自從周公制定周禮以來,後世這些禮崩樂壞的皇帝,哪一個不拿來就用。”

武曌心說:一定要做全,別像武惠妃那廢物似得。哼。她真不如李隆基像我。如今武惠妃楊貴妃都走了,李隆基因其功過摻雜,就繼續拖延下去。他當年終結了亂局,肅清朝堂整頓吏治,不是一個純粹的昏君。

祭文送到皇帝眼前時,宋真宗想了半天:“啊,是趙禎的生母。”

趙光義情緒激烈的跳了起來:“什麼?????”

趙恆一臉無辜:“怎麼了?”我親兒子,算是她的,這有什麼大不了呢?我又不喜歡李妃,就是試試。

趙匡胤哈哈大笑,這混蛋弟弟一向裝作情緒平穩,心態冷靜的樣子,被他兒子刺激的蹦起來多少回了:“兒女是債啊哈哈哈哈!”

趙光義被兒子滿臉無所謂氣的差點死過去。這是什麼情況?如果她沒有兒子她能當皇后,當太后,臨朝稱制嗎?憋得臉色發紫,欲罵又無從下手,最終只是狠狠的踹了他一腳:“你真是造假成癮!”天書也造假,祥瑞也造假,皇后生兒子也造假。看看魏徵怎麼勸唐太宗!佯裝生氣來試探大臣都不行是自取滅亡……氣的肝疼。

趙恆熟練的抱頭趴在墊子上。他踹由他踹,我自巋然不動。

……

她詢問前朝武后是什麼樣的人。當然讀了(舊)唐書,知道她做了什麼,只是有些心動。有小官勸劉太后為自己家立廟——這是皇帝的待遇。又有權知開封府的程琳勸進,獻上《武后臨朝圖》

百官中,只有一個人敢說話:“讓皇帝怎麼辦?”

劉娥想想丈夫和兒子,雖然宋真宗的愛好氣的她不行,但他確實是個好丈夫,情深義厚,始終不曾變心。當年從能歌善舞的貧女,一直到如今,難道能忘了先帝嗎?兒子傻呵呵的,性格不錯也很好學。將來母子反目,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龍椅坐著,龍袍穿著,璽印在手,何必計較許多。為人應當務實。當即撕碎奏摺,在地下。

趙禎也很感動,暗下決心:我再也不計較太后不讓我吃魚蝦的事了!我娘挺好的!

武曌心裡咯噔一下。本以為是志同道合的小姑娘,結果……

趙恆在地下得知這訊息,大哭捶地:“娥子不負我!!”

然後劉娥就和群臣僵持了很久,勉強去掉了十二章紋中的兩個,也不戴佩劍,堅持穿著龍袍去太廟祭祀了。

趙禎:行唄~多大事啊,日常都穿著呢。

=其實太后穿什麼衣服去祭祀太廟,陰間不會知道。收到的只有祭文和祭品。

奈何還有一些熱心人士前往通知,不是郭榮,郭榮現在忙於事業,小罐茶的茶葉賣的不是很好,但有很多人為了精緻、超薄的小罐子來賣茶葉,並要求他單獨賣罐子。

他們製藥、和香、收藏珍珠或沉香、乳香都需要這種異常精緻的小罐子。帶茶葉的買回去了得一罐罐的喝出來,有些等不及。

這些矯情鬼還要自己在瓷胎上寫字、題詩。故作風雅,坐在店裡喝茶,聽大夥計應付這些人都覺得不耐煩。

已經被宋朝兄弟二人排擠走的五代皇帝興致勃勃回去告訴他們:“劉娥穿了袞服去太廟祭祖。”

匪夷所思,但確實有可能。不過看看說話之人是誰,又覺得不可靠。

趙光義:“雖說兵不厭詐,你也不必做此可笑的謠言。”按照人間的傳聞,我們住在自己的陵墓裡,太廟祭祀時會被香火和誦讀祭文召喚過去享用香火,她敢嗎?

由於拿不出可靠的證據,只能悻悻而歸。

二月祭祀,三月重病。

趙禎:我的媽呀┭┮﹏┭┮

王安石的年紀也不大,與他同年出生的有個小孩叫方仲永,無師自通提筆寫詩,震動鄉野,二人住的也很近。

又一次王安石在舅舅家見到了方仲永,請他寫了幾首詩,發現也就那麼回事。

趙元儼——趙光義長子,趙恆瘋掉的大哥——前期曾經反對過劉娥,後期繼續低調宅。悄悄告訴皇帝:“陛下的生母另有其人。”趙恆對這位大哥很好,經常給送祥瑞和道士,聽起來有點奇怪,但那的確是皇帝的好意。

一調查,確有此事!趙元儼說的不多,別人以己度人,猜測是劉太后毒殺李太妃。

趙禎:雖然換了一個人,還是能說這句話。我的媽呀,o(╥﹏╥)o

立刻派兵圍困劉娥的孃家,同時不顧百官反對,堅持開棺驗屍。

李宸妃面貌如生,穿的皇后的禮服,雖然沒有以皇后的名義下葬,棺槨也不是皇后的級別,但已經很優厚了。李妃最大的優點就是心情平和,她衣食無憂,整日悠閒的打發時間,這只要想得開就是好生活,她想得很開,比起做宮女到老了窮困潦倒,或是還得辛勞的服侍皇后,如今非常好。去為皇帝守陵一樣是大屋華服美食,閒的沒事繞著陵墓溜溜彎,現在的相貌看起來挺年輕,並無苦楚。

趙禎又去劉太后靈前繼續哭:我的媽呀!ヽ(。>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