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楚舊事·第十三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隔天夜裡,華容郡主手持著柳條出現在木絲言面前時,她正在為木老太爺守靈。

華容郡主未言一句,拉扯著木絲言,不由分說地朝著大門外走去。

木絲言用力地掙脫,滿心疑惑道:“母親這是要拉我去哪?”

“你可還記得華容的姨母?”華容郡主背對著木絲言說道。

華容是母親的封地,當年華容郡公早亡,襄王便賜母親為華容郡主。母親之下還有一個親妹妹,在母親的庇佑之下,嫁給了華容郡下吳橋縣的縣伊。這位縣伊生性溫良謙和,對待姨母極好,姨母生有一子一女,皆比木絲言大兩歲。

早年,木絲言被華容郡主拉著回華容郡探親時,還曾見過他們。

“記得,姨母怎麼了,可是有事?”木絲言問道。

“你姨母病了,急需用錢,所以才要你親自去一趟華容。”華容郡主轉過身,塞給木絲言一個沉重的包裹。

但聽裡面金銀的撞擊聲響,木絲言便知這包裹之中的銀錢不少。

“如今老太爺還未起靈,為何非要我親自送,遣幾個家奴去不就好了?”木絲言甚覺莫名其妙,卻忽略了華容郡主一雙通紅眸子。

華容郡主將眼中淚吞進了肚子,隨後揚起柳條抽了木絲言幾鞭子。

“如今我便是指使不動你了,年歲一年大過一年,卻越來越乖張任性,連母親的話都不尊,將來若是嫁人,看夫家會不會容得下你這桀驁的。”

木絲言一邊躲著華容郡主的柳條,一邊委屈道:“母親昨日才罵完大哥,將大哥趕回了雲夢城,今日便又要趕我走了嗎?”

華容郡主自典獄回來後,就如同變了一個人一般,於木府四處撒氣。不但辱罵大哥與姚家大哥為人師尊,卻有斷袖之好,將大哥氣走了,還揪出跟隨木家多年忠僕的一些細微的錯處,不聽任何辯解地就趕出府去。

華容郡主的一反常態木絲言是看在眼中的,她雖然不明白,為何自己的母親會突然間性情大變,可她有預感,木府似是要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所以,在此時此刻,無論華容郡主怎樣驅趕她,她都不會離開。

木絲言將包裹扔在地上,仰著下巴道:“母親最好是打死我,打死了抬出木府去,一了百了。”

華容郡主被木絲言氣的渾身發抖,再次揚起柳條朝著木絲言抽了過去。

木絲言繼續東躲西藏,可手臂和後背上還是結結實實地挨了幾鞭子。

須臾,木二哥聽到了聲響,走入園中。

木絲言見救星來了,連忙躲在木二哥身後,與他撒起了嬌。

木二哥溫潤地笑了笑,將木絲言緊緊地抱在懷裡。

木絲言稍有疑惑木二哥今日的舉措,往常除了大哥哥和小三哥,木二哥可從未主動抱過她。

“姣姣已經安妥地送回孋家了?”木絲言聽到華容郡主道。

“已經交給小姑姑了。”木二哥道。

此時的木絲言已經察覺木二哥是站在華容郡主一方的叛徒了,可對於她來說,一切卻都來不及了。隨著脖頸傳來一陣重擊,木絲言眼前天旋地轉,昏到在木二哥的懷中。

這是木二哥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擁抱木絲言,這也是木絲言最後一次承受華容郡主的柳條。

待她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被繩索捆著,躺在馬車中,與她一起的還有小三哥。

木絲言用腳踢了踢小三哥,發現他似是被灌了迷藥,暫且還沒有醒來的跡象。

她按開了手腕上的機關,用盡了手鐲之中的銅珠,才將捆縛著她的繩索打出了個洞。

她掙脫了繩索後,跳下馬車,拼命地往木家的方向跑去。

她在黑夜中奔走,忽見木家的方向閃著竄天的火光。

她心如懸旌,飛似地跑回了木家。

此時,木府的四周早已圍滿了看熱鬧的路人,而木府的裡裡外外也已經被都城令的官兵圍得水洩不通。

她見情況不妙,便想要衝進去,一探究竟,可手臂卻忽地被一股力道拖住了。

她回頭望去,拉住她的正是頭戴冪籬的大哥哥。

他被華容郡主趕走後,便也覺著事有蹊蹺。喬裝一番後躲在東楚都城,一直在木府周圍徘徊,並未離去。

一直到今日,他見木二哥將孋姣送回了孋家,才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楚王,要對木家動手了。

他將木絲言帶至一處隱蔽的地方,與她道:“這火光是才顯現出來的,看方位像是父親和你平日里長待的工室,我悄悄潛入進去瞧一瞧,你在此處等著我。”

還未等大哥哥離開,木絲言便死死拉著了他。

“大哥哥,不要去。”木絲言的眼中積滿了眼淚,忽而有些害怕。

所有人都想丟下她,所有人都想要她在原地等。

好像她只要在原地等著,他們就會遵守承諾,就一定會回來一樣。

木大哥如往常一樣,將她抱在懷中,輕撫她的後背。

“阿言,莫要怕,你就在此等著我,大哥哥與你保證,一定會回來找你。”

大哥哥於木絲言最後的記憶,便永遠定格在他那嫣然一笑之中。

而後,他再也沒有回來過。

從那時開始,木絲言再也不相信任何人的保證,也再不會留在原地等任何人。

除木家二哥木絲行被都城令的侍衛活捉回了典獄,木家的所有人,都在那一場大火之中死去了。

三日後,楚王下令對木絲行處以極刑,車裂於開瑾門前。

木絲言混跡在人群之中,準備單槍匹馬前去營救二哥。

便是要動手之時,她被許久未見的阿月用捆縛蠱困在了原地。

於是,她就是這般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二哥被活生生的撕裂,血濺當場。

阿月將面色鐵青的木絲言帶去了月神廟,見到了與她同樣受盡折磨,身形消瘦的雅光公主。

雅光公主將木家被誅的來龍去脈講給木絲言聽,木絲言這才知道。

原來,便是自己這個禍害,將全家人送上了黃泉路。

早在木絲言和雅光公主於駐馬場試煉飛天機關時,便已經被楚王盯上了。

楚王見識過柘木熊首弓,在對姜國伏水之戰時的所向無敵,因而對於飛天也甚是感興趣。

他命太僕閣的工匠研究了一番,卻也沒看透這其中的奧秘。

太僕閣的工匠與楚王商議,如若能得飛天的圖紙,他們便可製造出同樣的物件,只是單憑這飛天,在征戰之中不具實用性,卻也沒什麼用處。

征戰之中,最難即為攻城之戰,若是城牆穩固,一年之內攻城不下,士氣衰竭,而後的征戰便都鮮少致勝。

如若能將飛天變為投石的攻城機關,勢必比熊首弓更要所向披靡。

於是,楚王便開始設局。

白堯的故意接近,楚王對木家的打壓,不過都是他設的陷阱,目的便是讓木絲言造出攻山攻城的機關,並且心甘情願地將圖紙奉上。

可偏偏陷阱到了收網的時候,網卻被木太僕撞破了,木絲言也臨陣脫逃了。

楚王的這一步棋局失算了,蔡國的那一步棋局便也僵持住了。

雅光公主告知木絲言,攻山之器的圖紙被木太僕焚燬這個意外,使羋昭佈下的棋局全毀。

所以,他才會如此痛恨木太僕,才會將木家誅了三族,連上饒的木家大伯一家也沒有放過。

楚王原本的部署,是在得到攻山之器的圖紙後,命太僕閣的工匠,日以繼夜地趕製出來,成為攻城之器,用於對蔡國的討伐。

其實,蔡國的國喪期,並不是天命,而是人為。

當初,蔡侯拿著雅光公主的信物前來東楚求親,楚王當時是應了蔡侯的請求。

可這請求,卻有另外一個附加的條件。

那便是楚國的雅光公主,務必要嫁於蔡國的國君,無論這位國君是誰。

就是說,如若老蔡侯繼續在位的話,迎娶雅光公主的,便是他,而非蔡國的大公子,叔懷。

於是,這道附加的條件,成了蔡侯的催命符。

老蔡侯回到爾雅沒多久之後,便暴病而亡了。

楚王便是要趁著雅光公主不能出嫁於蔡國的國喪期,一舉進攻蔡國,擊毀蔡國芙蓉花城牆,將蔡國收入囊中。

木家的那一場大火,是華容郡主親手點燃的。

她本是楚國王室血脈,會被赦免,送回到封地,可她卻選擇與夫君投身於火,共焚而亡。

她以為能瞞天過海,使楚王認定木家所有的人,包括木絲言都葬身於這夜的火海之中。

可最終,卻沒有瞞過楚王的洞若觀火,他知道當時的木絲言根本就沒在木府之中。

所以他才會下令當眾車裂木二哥,為的就是逼迫木絲言現身。如今能畫出攻山機關圖紙的只有她一人,楚王只有逼著她現身,才能重新獲得翻盤棋局的機會。

可無論她是否出現,她的二哥哥都沒有辦法活下去。

雅光公主告訴木絲言,楚王已經答應了孋上卿,用木二哥的命,去換孋姣和她腹中子的兩人命。

“我此次出宮,是求了太后的恩,讓她同我一起來這月神廟祈福,為我做掩護,所以我不能與你一起太久。”雅光公主掏出自己的錢袋遞給木絲言。

“如今,整個東楚都在找你,你先躲在此處,莫要亂走,我已經告知了你的小姑姑,你在月神廟,我會在三日之後,另想辦法出宮再來此處,如若你被接去孋家,想來他們會安排你出城,如若你依舊還在月神廟,我會想辦法送你出城。”雅光公主握木絲言的手,眼神堅定地看著她。

木絲言內心的慌亂得到片刻的暫緩,她努力地維穩自己悲痛的情緒,並展露給雅光一個安心的微笑:“雅光,謝謝你。”

她這一笑,卻讓雅光公主的心中更為難受。

她立即垂下頭,不讓木絲言看到她的異樣,轉身走出了月神廟。

是夜,木絲言躲在月神常羲石像的後面,她在黑暗中蜷縮成一團,卻不敢閉眼。

只要一閉上眼睛,她就會夢到華容郡主和父親焚火時的哭喊,木二哥被撕裂時的模樣,以及大哥哥說著會回來的話。

不刻,她聽到有熟悉的聲音在喚著她的名字。

她猛地坐起身,從石像後面探出了頭。

見到來的人正是小姑姑,她便飛奔到小姑姑的面前,趴在她懷中,嚎啕大哭起來。

木心將她緊緊地抱在懷中,眼淚也隨之奪眶而出。

其實,孋上卿求來的典獄探視,不過是讓木家人去見木太僕的最後一面。木家人離開典獄之後,楚王便賜了木太僕一杯鴆酒,斷了君臣之情。

所以,華容郡主回到木家之後,才讓木二哥將懷著孕的孋姣送回了孋家,以不被人懷疑的方式遣散家僕,逼著木大哥和木絲言,還有木三哥離開木府。

木心將木絲言帶回了孋家,她告訴木絲言,孋姣是因二哥哥官復原職,不便照顧才送回孋家養胎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孋家上下都在瞞著她木家被誅之事,她並不知木家的變故,亦不知木二哥被處以極刑的事情。

木絲言被木心藏在孋姣的小院中,與孋姣朝夕相處時,木絲言儘量地偽裝成若無其事地模樣。每當聽到孋姣與她講起,或問起木二哥的事情,木絲言都要同孋姣如往常一般笑著打趣,可心中卻像是被刀豁了幾個口子一樣疼。

白日裡她偽裝的毫無破綻,在夜來入夢時,才蜷縮成一團,泣不成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