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六和塔中, 天人出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宋一朝,不比仙秦之前,神魔駐世,人世王朝可稱仙朝,上古三朝之人皇,甚至可與天帝平齊。

也不像大唐之時,神人混居,大唐之中,斬龍之人魏徵,於人世之中為人官,於九天之上為神。

兩位門神更是人身封神,在世稱尊。

愈是古老,愈是強大,愈是強大,愈是古老。

有宋一朝,離現世越來越近,能夠顯聖的超凡者,也愈來愈少。

縱觀有宋一朝,能夠稱得上神話災劫的,白蛇傳自然算一個,而有宋三百年國祚,即使是天地衰竭,也決計不可能只有白蛇傳這一個神話災劫。

近的便是岳飛,說岳之中,言明其乃是大鵬金翅轉世。

還有楊家將之時,楊門女將穆桂英也是驪山老母弟子。

但論及有宋一朝,最出名的神話災劫,卻不是白蛇傳,也不是說岳,甚至於,若不是白蛇傳沾了情愛,更易流傳,這個故事,才更應該是有宋一朝,神話傳說之首。

水滸傳雖然大部分篇幅都不涉及超凡。

可水滸之中,一百零八位好漢都是有來歷的。

仁宗嘉祐三年,京師瘟疫盛行,太尉洪信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龍虎zhi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來朝,祈禳瘟疫。洪太尉上山求見天師不成,路遇吊晴白額錦毛大蟲、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嚇得魂飛魄散。

回至方丈,不顧眾道士勸阻,強行開啟“伏魔之殿”,釋放出了殿內鎖著的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

這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就是日後的水滸一百零八將。

縱觀古今,就有星辰應命一說。

紫微下凡,就是當世真龍。

七殺破軍貪狼,殺破狼星象一出,即是神器易鼎,江山動搖。

這天罡地煞星,也上映星辰,是為了掀起大宋殺劫而來。

“水滸!”

林恆望向無天,緩聲道:“八百裡水泊梁山,呼嘯聚義替天行道。

若是此刻宙光長河流向彼時,梁山好漢方才是真正的天命主角。

可百八星君就算入滅,也該是復歸天庭,你又如何將祂們重新招來?”

沿襲原有諸天的大勢走向。世尊遺骸世界此時演化,天定大劫就是白蛇傳,天命主角也只能是白素貞,許仙,法海三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是白蛇傳這個大劫大世,不同於以往,就算在原有諸天,他也是特殊的。

說是大劫,可涉及之人,卻侷限於凡塵。

以往諸劫,封神也好,西遊也罷,那可都是有彼岸插手的。

封神就不多說了,道尊超脫之戰,三清西方二聖,媧皇,六位聖人,那是打出了真火,誅仙劍陣可抵四位彼岸,諸天第一殺陣也是在彼時第一次亮出鋒芒。

可以說,這一場大劫,奠定了天庭的根基,也讓佛門真正有了立身之本,真正有信心,不以西方教為名,而獨立於玄門之外。

與之相對的,則是玄門元氣大傷,三清除去太上不爭之外,闡截二教都算是打空了底蘊。

可以說,這一場大劫,真正奠定了下個紀元的大勢,乃至於當世紀元,都影響深遠。

比如那位靈寶,直到超脫,都查無此人了。

若不是道尊超脫,說不得靈寶天尊這位象徵著萬物之末,終結之末的彼岸,就真要把諸天給推倒重來,讓元始再度開天了。

就算是已經相對收斂的西遊,三清也依舊顯化,太清化身太上在兜率宮煉丹。

元始講彌羅大羅道果,讓地仙之祖鎮元子聽道。

天命主角齊天大聖的師尊,讓其十數年就修得通天徹地的功體的神秘大能究竟是誰就不多說了。

在那場大劫鼎盛的大鬧天宮一戰前奏之時,也是有太清太上出手,以金剛琢砸向孫悟空的。

而後,讓其真正成就大羅之身,大鬧天宮一戰的原因,也是因為老君以八卦爐為孫悟空煉化其一身丹力,才讓其於彼岸道器,八卦烘爐之中,一證永證,一得永得,證得萬界唯一,收束一切,成就大羅之身。

而且,一登大羅,就將有著彼岸坐鎮的天庭掀翻,就算是當世紀元,也認為就算是其後孫悟空證得鬥戰勝佛,也未必能夠與大鬧天宮一戰之中,神意完備的齊天大聖相提並論。

林恆初登大羅,就一戰滅夢魘,為諸天禁忌。

可平心而論,同樣初登大羅,異地處之,林恆絕不敢大鬧天宮。

天庭的水,太深了,就算是彼岸不出,林恆也要面對複數位的絕強大羅,每一個都遠勝夢魘。

在林恆看來,大鬧天宮之時的孫悟空,有資格角逐古往今來,諸天最強大羅之位。

能夠與之爭鋒的,就連如今的彌勒都不行,佛門之中,論戰力只有孔雀大明王有這個資格。

若不是彼時的齊天大聖遇到的是那個紀元,當世無敵,欲要效仿道尊,走超脫之路的世尊,尋常的彼岸,都未必能夠那般寫意的鎮壓孫悟空。

如果說彼時的太上老君,還能說是駐世之基,太清化身,不算是真正出手,那反掌如天傾,五指即是天柱的世尊,可就是實打實的彼岸出手了。

也是彼時世尊出手,加上後來安天大會,三清居然願意讓世尊三分,才讓諸位彼岸都有所忌憚,預設了世尊的超脫,可以說是將大劫劫氣消弭了部分。

而後的西遊,雖然有諸位大羅彼岸的插手,但終究沒有大鬧天宮之時,涉及三清,世尊,玉皇,乃至孫悟空背後若隱若現的媧皇。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直到西遊收尾,世尊超脫。

這兩場大劫,就算是稍顯次之的西遊,也是神魔亂戰,諸位大羅輪番登場。

而白蛇傳呢?

說是諸天大劫。

可是一條千年蛇妖,就算是有驪山老母作為師尊,那也是未成真仙的蛇妖,更何況那位驪山老母,只是媧皇的分身,都只能淪為背景板,根本沒有出現過。

一位法海,更是靈山無名。

許仙就更不用說了,一介凡人。

一位位大羅,別說出手,連面都沒有漏過。

數來數去,登場過的最強戰力,居然是觀世音。

倒不是說觀世音不夠強,但問題是在這種諸天大劫之中,一位連彼岸都沒有登上,乃至於戰力在大羅之中都做不到蓋壓群雄的觀世音,真的讓大劫一點說服力都無有。

就算是白蛇傳再怎麼升格,取其最強的版本,法海登臨法海雷音如來,那也遠遠不夠格。

“所以才有了這方世界,岳飛也好,宋祖也好,乃至於塞外異族,金狼騎兵,由他們掀起殺劫,其實是無奈為之。”

無天手掌之中,不祥之氣翻滾,這位魔佛含笑道:“是因為白素貞,法海,許仙三人,根本掀不起來殺劫,所以才有了這些人的為王先驅,也才有了天命暫時加持,給了我們騰轉挪移的機會。

主尊已然點撥了那位李公甫,讓其在這真命天子不顯之時,斬殺不祥,掠奪氣運,也算是為許仙多增強三分機會,成為救世之人。

那小僧,也效仿主尊,去掠奪不祥的氣運,在最後滅世者顯化之時,牢牢佔據不祥天命。”

林恆頗有些好奇道:“李公甫卻是切身參與到白蛇傳之中,也是正面人物,所以他才有資格承載部分的救世天命,可以斬殺不祥化為己用。

可白蛇傳之中,除了那位法海,真正的反派卻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也不像李公甫那般,不可或缺。

你有如何催生這樣的魔星,來掠奪佔據不祥天命?”

無天笑眯眯的說道:“貧僧坐大雄寶殿之上,卻是隱約把握到了此界的天命,對於白蛇大劫之所以遠遜色於西遊封神大劫的原因,也有了自己的猜想。

那就是,白蛇大劫不像封神大劫,西遊大劫一樣,佔據著絕對的脈絡。

封神大劫,西遊大劫之時,天地的中心聚焦於封神,西遊之上,其餘的任何故事,都是從這兩個主幹之上分支而來的枝丫。

可是白蛇大劫之時,與之一同發生的,還有很多劫難,故事,神話。

這些神話與白蛇傳互不干擾,卻也佔據著一定的天命。

這才是白蛇大劫遠遜色於封神,西遊兩劫的原因,白蛇大劫,只是這一場大劫之中,最顯眼的那個,卻不是統攝其他神話,自成體系的絕對核心。

換句話來說,就是矮子裡面拔將軍。”

林恆若有所思的說道:“所以,這才是岳飛和宋祖能夠為王先驅的重要原因。

因為在白蛇大劫發生的時代,就是有宋一朝,而說嶽,也算是一個神話,也算是一場劫難。

只不過,他不如白蛇傳那般耀眼,牽扯的大劫劫氣遠算不上最盛,可是也是這場大劫的組成部分之一。

又因為其與白蛇傳故事年代最為接近,所以才由他們,來掀起大劫,為王先驅。”

“然也。”

無天撫掌道:“西遊封禪大劫,自成無量量劫。

而白蛇大劫,則是無數大劫聚攏,以白蛇傳為首的無量量劫,所以才顯得白蛇大劫遠遜色於兩劫。

可若是將這無數大劫所牽引的那些大能算上,其實白蛇大劫,也未必遜色西遊封神大劫太多。

若是在原有諸天之中,其實未嘗不能將其中一劫放大,也未必不能取代白蛇,成為諸劫之首,佔據大劫之位,以其為名。

這也算是另一條路,不與他人爭,再開一局。

只可惜,原有諸天之中,白蛇大劫已然過去,白蛇為諸劫之首,已為事實。

這方世界延續原有諸天大勢,天命主角,就目前來看,也只能是白素貞,許仙,法海三位。

就算是貧僧,也只能是憑藉著世尊之惡念這一概念,有資格和法海爭一爭不祥之主。

但機率,不到三成。”

“只要有一分,就可以將其擴大為三分,五分,直至十分。”

林恆老神在在:“如今諸位大羅,我們在暗處,這就是天大的優勢。

大羅之戰,想要復刻一戰功成,滅殺夢魘,再也不可能了。

一點點的削敵強己,一點點的運籌帷幄,直到最後,大勢已成,勢不可擋,才是大羅常態。

我已然明白,你的魔星從何而來,當時從其餘諸劫之中所誕生的應劫之人。

可是與白蛇同處一個時間,甚至比岳飛還要近的神話劫難,我卻是沒有聽說過。”

“主尊這卻錯了。”

無天笑著搖頭:“這些魔星,卻是比岳飛還要更早的神話劫難。”

這些?

林恆敏銳的把握到了關鍵詞。

不止一個魔星?

一般來說,應劫之人,都是少數,白蛇傳是此時的最強之劫,想要攪和這棋局,怎麼也得是其他劫難的主角。

哪裡有劫難,是複數的應劫主角的。

等等。

有宋,一些魔星?

林恆似乎想到了什麼,望向無天。

兩人實則一體,無天笑道:“正如主尊所想。

貧僧所說的魔星,正是有宋一朝,險些霍亂了朝綱的一百零八位魔星!

天命魔星,霍亂大宋。

他們生來,就是劫難的主角。”

江離驚疑道:“可是他們應該早就入滅了啊?

他們也不比岳飛,是大鵬分神,不可能逗留地府啊。”

“主尊卻是忘了,他們雖然不是大鵬明王這樣的大羅分身。

可他們,也是有前身的。

若不然,何以稱之為神話劫難。”

無天笑道:“百八魔星,對應天罡地煞,天庭星神!”

兩人實則一體,無天笑道:“正如主尊所想。貧僧所說的魔星,正是有宋一朝,險些霍亂了朝綱的一百零八位魔星!

天命魔星,霍亂大宋。

他們生來,就是劫難的主角。”

江離驚疑道:“可是他們應該早就入滅了啊?

他們也不比岳飛,是大鵬分神,不可能逗留地府啊。”

“主尊卻是忘了,他們雖然不是大鵬明王這樣的大羅分身。

可他們,也是有前身的。

若不然,何以稱之為神話劫難。”

無天笑道:“百八魔星,對應天罡地煞,天庭星神!”

兩人實則一體,無天笑道:“正如主尊所想。貧僧所說的魔星,正是有宋一朝,險些霍亂了朝綱的一百零八位魔星!

天命魔星,霍亂大宋。

他們生來,就是劫難的主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